新型职业农民的一颗新星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yi870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导读:李玉升,男,山东省招远县人。2003年下岗,开始进行生猪养殖。2010年创办自然养猪法养殖场,现在已经成为年收入500多万元的大型养猪场。2011年注册成立招远市绿曙桃园有限公司,实现现代农业和旅游业的有机结合,2013年参加招远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经过认定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是当地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致富的典范。
  从一个下岗工人,到创办生猪养殖场,从生猪养殖失败到再次创业,终于成功。李玉升走了一条看似顺利却曲折重重的道路。
  白手起家,不怕失败积累经验
  2003年,李玉升从针织厂下岗了。面对家庭的负担,自幼倔强自立的李玉升没有灰心失意,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把目光瞄上了养殖业。他凭着一股闯劲,大胆进入了生猪养殖这个行业。然而,由于对养殖技术知识的缺乏,和对市场规律把握不准,再加上猪市价格低迷,李玉升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养猪场很快进入了亏损状态。万般无奈的李玉升只得低价出卖了猪场,至此,他不仅身无分文,而且债台高筑。为了学习养猪技术,提升管理能力,他选择了给人打工。他从底层做起,学习和摸索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并到畜牧管理部门和其它大型生猪养殖场学习技术、了解市场信息。
  2010年底,李玉升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在招远市第一个建成了自然养猪法养殖场。凭借先进的养殖管理技术,这一次李玉升的养殖场很快步入正轨,并得到迅速发展。他的生猪养殖场已经发展成为拥有能繁母猪200头,存栏猪2000多头,年出栏肥猪3000多头,年收入500多万元的大型养猪场。
  在他的带动和技术支持下,邻近的阜山镇迟家村就有30多户村民发展起了养猪业,每年可增加户均收入7万多元。
  远景规划,做活“农”字企业
  随着养猪规模的扩大,猪粪的无害化处理,成为摆在他面前的一道难题。为了更好的利用养猪的下脚料,更好的保护周围环境,李玉升看上了养殖场周围的荒山坡地,一个崭新的远景规划展现在他的眼前,要建设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集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于一体的“农”字号企业。他充分利用早上、晚上的空余时间,走东家串西家,跑遍了养殖场周围有地的两个村委会的60多个农户,谈妥了土地流转的价格和方式,租赁了养殖场周围荒山、坡地1000余亩,并聘请相关人员规划设计了集旅游观光、采摘、垂钓、餐饮为一体的生态农业企业,于2011年注册成立了招远市绿曙桃园有限公司,以现代化养殖、有机种植为基础,通过再造人工景观、游乐设施,围绕“吃、住、行、游、摘、购、娱”旅游要素的打造与配套,实现了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为今后大规模的发展积畜了能量。
  再展宏图,生态农业前景广阔
  2013年招远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开始试点,精明能干的李玉升被推荐为新型职业农民学员。招远农广校的精心培育,特别是在烟台培训基地进行的农业经营管理培训,更是增添了他施展才华的动力。他把培训教师传授的精彩内容和管理技能,转化成了自己创新发展的本领,进一步充实细化了发展的宏伟蓝图,把发展“品牌农业、观光农业、循环农业、绿色农业、规模农业”作为自己发展的首选方向,在此基础上扬帆起行,付出了自己的艰辛和努力。
  经过农广校培育课程的学习,李玉升越来越重视品牌的创立和保护。经过努力,他的桃树品种双奥红桃、双红蟠桃、油桃、双久红桃、富山香桃5个品种的桃子,于2013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他养殖的生猪,也被省农业厅认证为无公害食品。优质的产品品质,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销往周边省份且供不应求。
  发展观光农业是李玉升走活“农”字棋的一招
  绿曙桃园有限公司的果园内,有桃树600亩,桃子的成熟期从6月份到11月份,有效地延长了果品采摘的持续时间;每年3月份桃花盛开的时候,每天吸引游客300多人前来观赏游览。此外,还有苹果30亩,核桃200亩、葡萄、树莓、及高钙果等100多亩,也不同程度地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到来。
  李玉升积极探索“畜-沼-果”和“畜-沼-渔”生产模式,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2013年投资3万元,建设200立方的沼气池。将养殖场的粪污经沼气池发酵,沼气用于猪舍照明、取暖及职工生活用气,沼渣、沼液作为有机肥经过管路直接灌溉到果园的每个角落。真正做到了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态农业。
  经过多年的开发,李玉升的果园面积已达1113亩,年出栏肥猪3000多头,真正做大做强了企业规模。李玉升的成长,充分展现了招远市新型职业农民的风采,作为招远市新型职业农民的一颗新星,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他一定能够在新的起点上谱写出发家致富的新篇章,为招远现代农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貢献。
  (作者单位: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招远市分校)
其他文献
编者按:这段时间,“工匠精神”很热。今年,“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无论是在北京全国两会现场,还是在其他领域,它都成了热门词汇。那什么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追求极致的精神,其核心内涵在于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养家糊口的工具,而是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是与企业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繁荣紧密关联的教育类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2016年山东省临沂市准备建成规范化农民田间学校100个。此外,临沂市农业局要求加大乡土专家选聘力度,建立“临沂市一线农业专家库”;结合“西部经济隆起带”农业专家服务基地建设,选聘一支首席农业专家团,重点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理论研究、师资培训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等工作。
自2006年农业部实施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以来,各地各级农广校积极响应和落实相关指示精神,纷纷开展涉农中专教育,一度招生人数呈明显上升态势。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各地农广校招生人数下滑,部分学校出现“象征性”“点缀式”招生现象。要想全面实现小康,就必须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否则就会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广校作为体制内的一支专业队伍责无旁贷,稳定和扩大招生迫在眉睫。  一、产
论坛旨在打造中国农业科技智库成果发布与交流对话的高端平台,及时跟踪和准确把握世界农业农村科技前沿与动态趋向,系统总结我国农业农村科技进展与成效,谋划和引领新时代农业农村科技发展方向。论坛发布了《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报告(2012—2017)》等5個专项报告,同时邀请了7名院士专家作专题学术报告。
专家简介:  高祥照,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推动我国沃土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节肥节水节药、旱作节水农业、水肥一体化、无公害农产品等全国性重大项目的立项并组织实施。主持土壤改良培肥、土壤肥力监测与评价、平衡施肥技术引进、农业综合开发、世行灌溉农业等国家级项目。编制《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方案》,创立“肥料配方师”职业资格。对我国土肥水行业,土壤、植物
北京市农广校以“提高素质,科学经营,生态致富,培养技能”为办学理念,始终坚持带领各分校在农民田间学校建设方面做好教学科研、服务理念更新,达到共融共通、共促共建、共研共进的成效,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推动首都“三农”事业发展。  一、以合作社为建设点  以田间学校为媒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现农业科技到生产力的转化。首先在昌平区农广校、门头沟区农广校开始实施,目前农民合作社集农民教育培训对象、内容和
这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面积有110多亩,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随处能听到羊群的“咩咩”叫声,满眼青色的蔬菜,一幅农村田园风光尽收眼底。谁能想到这是一个20多岁年轻大学生的杰作。这个大学生凭借自己所知所学,在这里创业,在这里奋斗,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种养结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赢得了当地群众的阵阵喝彩,他就是洛阳约书亚家庭农场总经理黄飞雷。黄飞雷生于1993年,2015年毕业于河南科技学院,学习
栏目名称: 农科讲堂  承担培训: 农业部农业科技人员知识更新远程培训  栏目时间: 互联网7*24小时点播 卫星网工作日8:30-12:30,13:30-17:30轮播  节目形式: 以专家讲座和访谈为主  节目定位: 宣讲政策法规、普及科学技术技能,让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和农业系统干部及时了解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及时学习现代农业科技新知识新方法,切实提高他们围绕“三农”中心任务开展科研和推广工作
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我国手机用户总数已突破15亿。随著手机普及率的提升,农村人口手机使用量上涨,智能手机也成为了帮助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农具”。手机可以让农民了解最新的农业动态,把握最新的农产品价格信息;可以用手机APP管理养殖场、农场、果园等;手机还可以帮助农民网上销售农产品。节目中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应用广泛的涉农APP,以及如何利用APP来服务农业生产。
二十六年如一日,他把青春和汗水挥洒在素有“华人老家”美誉的洪洞的农业基层一线,他的足迹踏遍了槐乡大地的山山水水。看着农户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他将自己的所学倾囊相授,毫不保留;担任县农广校校长十年来,他更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默默奉献在农业教育培训的前沿。他的学生桃李满洪洞,农广校俨然成了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黄埔军校”。他就是2017年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神内基金农技推广奖获得者,洪洞县农广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