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对“赏识教育”这个教育名词已经很熟悉,但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却很少应用,直到有一天在和学生的一次交谈中,我体悟到了“赏识教育”的真谛。在我所任教的班里,语文成绩总是不尽人意,但英语成绩总是遥遥领先于其他班级。为此,我也做过很多努力,但都无济于事。为此我思考到:我们语文学科是最具人文性的学科,所以教育不能流于形式,要切实走进学生的心灵,走出教育误区。而赏识教育正是这样一种顺应时代潮流,充满人文关怀的一种教育新理念。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对赏识在课堂评价中应用作了一些尝试,颇有一些感悟和体会,在此,与各位教育同仁分享。
一、赏识教育的理解
赏识教育的特点就是注重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长处,进而给他们以鼓励、信任、理解、宽容,让他们增强自信,完善自我。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没有一个人是一无是处的,每个人的身上都有闪光点,我们不妨去欣赏学生的亮色,享受成功。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也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其自我意识主要是通过教师和成人对其评价形成的。当今学生的心灵敏感而脆弱,渴望得到成人的肯定,需要成人的鼓励、喝彩和掌声,哪怕是一句简单的称赞,一个关切的眼神,也会给他们带来莫大的鼓舞。赏识是每个学生生命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氧气,是学生成长的阳光、空气和水。所以说,教师对学生的赏识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走向成功的阶梯。
二、赏识教育在课堂评价中的作用
课堂评价中的赏识教育不仅能够给后进生树立信心,而且能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能使学生富有人文情怀。
心理学家认为:教师的期望会通过学生个人的认知活动影响和改变学生的自我观念,从而影响其学习自信心。每一个班级都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而产生厌学情绪,他们的心理压力较大,往往感到自卑自责,缺乏自信。老师的评价对有性格缺陷的学生影响非常大。凡是得到老师肯定的学生,往往更加积极乐观,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而遭到老师否定的学生,则会更加的冷漠,敌对,自卑。这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的自信是教师和成人树立的,尤其是当学生取得了成功或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步时,要及时予以肯定和强化,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后进生参与课堂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寻找他们的表现优秀的地方报以点头、微笑、抚摸,或深情的一望,由衷的赞美,这都会让他们感到一种“精神鼓励”,在无形中树立信心。
学校要和谐,那就要靠师生之间的和谐。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上。课堂的和谐不是把内容讲完即可,更重要的是要看与学生怎样交流,要看老师是怎样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关系。当然这就离不开赏识的语言、动作了。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适当的赞美,是催生协调师生关系的催生剂和润滑剂,变为成功教育的“点金石”。我们语文教师教学方法要艺术化,要如父爱般庄严,母爱般温柔地去赏识每一位学生,与之同呼吸,共悲欢,让他们和教师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行为上互为榜样。
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活脱脱的生命,尤其是学生,他们有自己的情感,自尊,有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教师不是教书的机器,学生也不是学习的机器,教育应该具有浓浓的生命力和人情味。这种人情味怎样才能实现呢?无疑还是“赏识”。教学,一方面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一方面注重学生情感的陶冶。在过去的教学中,学生一有错误就认为“不打不成材”。这是极其粗暴的做法,是一种无情的教育方式,长此以往只能让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失去求上进的生命力。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生之间的关系可以和亲子之间的关系相提并论。当然,教育活动也必然充满着人情味。学生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是得到别人的赏识,尤其是老师的赏识。学生获得了赏识,也就意味着感受到了浓浓的情意。赏识是每个孩子生命成长不可或缺的气氛。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更谈不上是充满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了。如果做到了,我们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难道没有人文情怀吗?
三、赏识教育在课堂评价中的操作
赏识教育在课堂评价中的操作要做到“适人,适时,适度”“适人”就是说赏识教育要因人而异。虽然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但有人内向,有人外露;有人单纯,有人复杂;有人重情感,有人讲实际。对不同的人,应从不同的角度去赏识,用不同的方式去表扬;或对其成功当众宣扬,或对其业绩个别赞赏;或直接地赞同,或含蓄地认可;或在失败中帮其找出成功的一方面,或在肯定成功的同时提醒注意点。总之,不能一厢情愿地去赏识别人,也要考虑被赏识人是否接受你的这种赏识,或能否承受你的这种赏识方法。“适时”就是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场合去赏识学生,而且还要及时。很多老师,总喜欢在课堂上为发言的同学索要掌声。真正的欣赏是发自肺腑的,赞叹也是由衷的,掌声也是不由自主的。老师在学生表现优秀的时候,要及时给予赞许,并且要具体细致。对于学生的表现,老师的评价要把握住“度”,哪些地方需要继续保持和发扬,哪些地方需要改正和进步,老师要明确指出,给予真诚的肯定或建议。因而赏识教育不是不要批评,而是批评的方法要巧妙,要在适当的氛围中恰如其分的提出批评,要以帮助提高认识的语气和态度诚恳地提出批评,要在被批评者能够接受和愿意接受的基础上提出批评,总之要讲究批评的艺术,把批评与赏识有机地,适度地结合起来。
老师们,课堂应该是快乐的,和谐的,充满着生命力和人情味的。我们应从不同的角度去鼓励和赞美我们的学生。让我们把信任和赏识给予他们,让心与心交融和碰撞。交融了,贴紧了。哪有心声不能聆听?哪有心灵不能理喻?哪有心花不能怒放?赞美和激励将带我们步入教育新天地!
一、赏识教育的理解
赏识教育的特点就是注重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长处,进而给他们以鼓励、信任、理解、宽容,让他们增强自信,完善自我。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没有一个人是一无是处的,每个人的身上都有闪光点,我们不妨去欣赏学生的亮色,享受成功。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也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其自我意识主要是通过教师和成人对其评价形成的。当今学生的心灵敏感而脆弱,渴望得到成人的肯定,需要成人的鼓励、喝彩和掌声,哪怕是一句简单的称赞,一个关切的眼神,也会给他们带来莫大的鼓舞。赏识是每个学生生命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氧气,是学生成长的阳光、空气和水。所以说,教师对学生的赏识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走向成功的阶梯。
二、赏识教育在课堂评价中的作用
课堂评价中的赏识教育不仅能够给后进生树立信心,而且能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能使学生富有人文情怀。
心理学家认为:教师的期望会通过学生个人的认知活动影响和改变学生的自我观念,从而影响其学习自信心。每一个班级都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而产生厌学情绪,他们的心理压力较大,往往感到自卑自责,缺乏自信。老师的评价对有性格缺陷的学生影响非常大。凡是得到老师肯定的学生,往往更加积极乐观,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而遭到老师否定的学生,则会更加的冷漠,敌对,自卑。这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的自信是教师和成人树立的,尤其是当学生取得了成功或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步时,要及时予以肯定和强化,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后进生参与课堂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寻找他们的表现优秀的地方报以点头、微笑、抚摸,或深情的一望,由衷的赞美,这都会让他们感到一种“精神鼓励”,在无形中树立信心。
学校要和谐,那就要靠师生之间的和谐。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上。课堂的和谐不是把内容讲完即可,更重要的是要看与学生怎样交流,要看老师是怎样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关系。当然这就离不开赏识的语言、动作了。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适当的赞美,是催生协调师生关系的催生剂和润滑剂,变为成功教育的“点金石”。我们语文教师教学方法要艺术化,要如父爱般庄严,母爱般温柔地去赏识每一位学生,与之同呼吸,共悲欢,让他们和教师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行为上互为榜样。
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活脱脱的生命,尤其是学生,他们有自己的情感,自尊,有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教师不是教书的机器,学生也不是学习的机器,教育应该具有浓浓的生命力和人情味。这种人情味怎样才能实现呢?无疑还是“赏识”。教学,一方面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一方面注重学生情感的陶冶。在过去的教学中,学生一有错误就认为“不打不成材”。这是极其粗暴的做法,是一种无情的教育方式,长此以往只能让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失去求上进的生命力。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生之间的关系可以和亲子之间的关系相提并论。当然,教育活动也必然充满着人情味。学生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是得到别人的赏识,尤其是老师的赏识。学生获得了赏识,也就意味着感受到了浓浓的情意。赏识是每个孩子生命成长不可或缺的气氛。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更谈不上是充满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了。如果做到了,我们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难道没有人文情怀吗?
三、赏识教育在课堂评价中的操作
赏识教育在课堂评价中的操作要做到“适人,适时,适度”“适人”就是说赏识教育要因人而异。虽然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但有人内向,有人外露;有人单纯,有人复杂;有人重情感,有人讲实际。对不同的人,应从不同的角度去赏识,用不同的方式去表扬;或对其成功当众宣扬,或对其业绩个别赞赏;或直接地赞同,或含蓄地认可;或在失败中帮其找出成功的一方面,或在肯定成功的同时提醒注意点。总之,不能一厢情愿地去赏识别人,也要考虑被赏识人是否接受你的这种赏识,或能否承受你的这种赏识方法。“适时”就是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场合去赏识学生,而且还要及时。很多老师,总喜欢在课堂上为发言的同学索要掌声。真正的欣赏是发自肺腑的,赞叹也是由衷的,掌声也是不由自主的。老师在学生表现优秀的时候,要及时给予赞许,并且要具体细致。对于学生的表现,老师的评价要把握住“度”,哪些地方需要继续保持和发扬,哪些地方需要改正和进步,老师要明确指出,给予真诚的肯定或建议。因而赏识教育不是不要批评,而是批评的方法要巧妙,要在适当的氛围中恰如其分的提出批评,要以帮助提高认识的语气和态度诚恳地提出批评,要在被批评者能够接受和愿意接受的基础上提出批评,总之要讲究批评的艺术,把批评与赏识有机地,适度地结合起来。
老师们,课堂应该是快乐的,和谐的,充满着生命力和人情味的。我们应从不同的角度去鼓励和赞美我们的学生。让我们把信任和赏识给予他们,让心与心交融和碰撞。交融了,贴紧了。哪有心声不能聆听?哪有心灵不能理喻?哪有心花不能怒放?赞美和激励将带我们步入教育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