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首呼尾应”的好课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SSe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就如一篇好文章,起承转合,节奏和谐;导语“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语“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在教学实践中,有的导语的设计只是一个美丽的花瓶,缺少了实用性;而有的课堂又徒有“凤头”没有“豹尾”,课堂结语匆匆了之,着实令人惋惜。精彩的课堂应该首尾相应,导语结语应该既各有特色又相互照应,使课堂结构严谨。
   一、联引联结《兰亭集序》
   联引联结,即采用对联的形式来设计导语结语。对联是民族文化中最优秀的内容之一,其形式对仗、语言凝练、内容丰富,可以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因此采用对联的形式设计导语结语既能突出教师的个人人文素养,又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导语结语既具备了形式美又兼具了内容美,如《兰亭集序》:
   【导语】名士风流信夫兰亭一序南北骚客犹记江左王逸少
   墨池余香妙哉右军一帖古今书家争说琅琊换鹅人
   评价:用对联的形式介绍了作者王羲之在书法和文学上的成就,同时涵盖了王羲之的基本常识。形式凝练而内容丰富。
   【结语】有如此文人雅士流觞亭中畅叙山水幽情,信可乐也。
   遇这般良辰美景极目天外参透生死迷关,岂不痛哉!
   评价:用对联总结了全文的内容及感情。形式对仗而内容完整。
   二、情引情结《项脊轩志》
   情引情结,即采用感情抒发的方式来设计导语结语。感情,古今一也。感情可以跨越时空,最易引发共鸣。采用这种方式,重在以情感人。如《项脊轩志》,作者归有光借一阁而寄三世之兴衰,深情演绎了母子情、祖孙情、夫妻情。情是本文的钥匙,它可以开启学生尘封的心锁,让人体会失落的人间至爱真情。因此设计导语结语如下:
   【导语】文贵情真。真挚的感情是朱自清笔下父亲为儿子买橘子过铁路时的艰难攀援,是史铁生文中母亲为儿子担忧伫立墙角的极目远眺。是生活中夏夜里母亲为儿扇凉的扇子,是灯下母亲永远织不完的毛衣,是厨房里母亲永不停歇的忙碌的身影。身边琐事,莫不关情。
   评价:导语以情为切入点,从文学和生活两个角度抒发了对人间至情的感受,易于引发共鸣。
   【结语】书海啸歌,庭阶寂静,桂影斑驳,几多憧憬几春秋
   母亲关爱,祖母殷望,爱妻相敬,一度思亲一怆然
  世事喧嚣,心灵蒙尘,让我们拂去心灵的尘埃,重拾那久违的感动。
   播放阎维文演唱的《母亲》。
   评价:用对仗的形式将文章的内容和感情做出总结,同时以情作结,用感人至深的歌曲帮助完成情感的升华,课堂在感动与思考中徐徐落下帷幕。
   三、境引境结《苏武传》
   境引境结,即采用情境设计的方式来设计导语结语,也就是为主人公设计出场及退场的情境。人物一登台即带有自己独特的情绪背景,人物退场时又在一定的情境中让人久久回味思考。蘇武持节牧羊十余载,忠贞气节千古流传。因此《苏武传》在导语结语设计时,用语言、画面、音乐营造了一种悲壮的氛围。
   【导语】朔风凛冽,他与冷月为伴,胡笳幽怨,他与孤冢为伍,回望中原,怅望大漠飞雪,他高唱道:
   茫茫草原,不见其边,梦中汉家何时还?不畏风刀霜剑,甘愿饮雪吞毡,挺立天地间!闻家母归天,妻离子散,尝尽人间辛酸!塞上寒风起,笳声使心酸。忠心如可鉴,我命不足怜,敢筑孤冢向中原。
   他就是是苏武,苏武用他的行动与信念书写了感天动地泣鬼神的传奇人生。
   评价:随着《苏武牧羊》的音乐,一幅幅漠北苦寒、大雁南归的图片徐徐展开,执教者感情饱满地诵读上述导语,苏武的情怀气节顿时被渲染得淋漓尽致,也将学生带入到这样悲壮的氛围中,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结语】合上课本,我们共同静心感受苏武的心跳。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茫茫北海,他掘野鼠收草实,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精忠报国,守节不辱!
   一个永远的苏武在漫天风雪中渐行渐远,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那光秃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悲歌与传奇!
   评价:结语与课文主要内容及开头相呼应,同时又在悲壮中落下帷幕,给人留下想象和回味的时间和空间。
   四、古引今结《采薇》
   古引今结,即从古文化或文学常识引入而以该文给今人留下的思考和价值作结。古文离我们的时代遥远,不易被学生接受,但如果能让学生从古文中读出对时代的意义来,古文就不再是我们教学中难啃的骨头。这就要求我们在导语结语的设计中采用古引今结的方式。如《诗经》中《小雅·采薇》:
   【导语】诗歌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河,当我们领略了唐诗的雍容与大气,宋词的豪放和婉约,让我们驾一叶之扁舟,撑一支长篙,向诗歌之河的源头漫溯、漫溯,那坎坎伐檀的江边传来远古先民的歌声,那歌声凝聚着先民无邪的情思,那无邪的情思凝聚成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评价:从文学史的角度,追溯诗歌的源头,自然而然地引领学生进入对《诗经》的了解。语言文采斐然,引入水到渠成。
   【结语】这首诗穿越了两千年的时空,给我们带来了心灵的震撼,绝世文情,千古常新,在我们的世界里,还有多少人正在经受着战乱的痛苦,有的背井离乡,有的痛失亲人,当尊严被践踏,生命被剥夺,和平成了奢侈品,我们又在想些什么呢?
   评价:文学即为人学,一首诗、一篇文、一部著作,之所以能耐得住历史浪潮的淘洗而代代相传,就在于它能跨越时空,带给我们古老而常新的思考。这一结语将古代最早的征战诗引入到我们这个战争频仍的时代,引发思考,现实而深沉。
   文无定法,教无定法,导语结语的设计的方法也不一而足,语文老师当活学活用,让自己的导语结语精采纷呈。
  [作者通联:新疆喀什二中]
其他文献
文学接受理论认为,作家的创作和读者的接受是发生在不同时空中的,这种时空造成的差异具体表现在时代、社会、生活经验、文化修养甚至个性特点等方面,这种种错位造成了读者感受与文本“真意”的隔阂。因文言文成文时间距离当下久远,文言表达习惯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巨大等因素,学生们学习时普遍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将之视为教材“三难”之一。但是,任何文本的感知都要遵循走近——走进——走出的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涵泳——引导
文言文阅读与学习非特为中学语文教学之重点,更为难点。课堂教学中,很容易陷入互动不足,气氛低落的局面。要想走出这种困境,指导教师有必要回溯到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入门阶段,思考在这一关键时期,教师应该做些什么以及如何去做。笔者在此仅以初中语文课文《狼》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面对这种相对较为浅显的文言文篇章,我们的教学理念和具体做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注重重点、难点的讲解  教师首先应该于课前明确教学目标
君不见,考生“复制”真实生活,文章索然无趣,分数低迷;君不见,恩师指点“迷津”,怎料“编造”更添几多愁;君不见,鲁迅“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人”,笔下人物却鲜活典型;君不见,托尔斯泰“直接写某个人,绝不典型”,剑指何方?罢罢罢,让我们掀起“虚”“实”的红盖头,走进考场作文的理想境界吧!  一、文体:虚实互现新意浓  写“实”的能力是一种如实反映客观外物的“再现力”,那我们就真实再现实用文体:《“交流
《囚绿记》是人教版高中必修二第一单元标有星号的一篇略读文章。本单元所选的都是写景状物的散文,另外两篇是传统名篇《荷塘月色》和《故都的秋》。相对于前面两篇文章而言,陆蠡的这篇散文就更容易理解一些,比较适合学生自学。但是完全放手让学生去自己阅读,如何保证阅读的成效、怎样检查等都是问题,所以就需要老师充分发挥自己作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的作用。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版
媒介素养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关于媒介基本知识、对媒介信息运用等综合知能,核心是主体人认知、搜集、选择和评价信息的能力。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界定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指人们面对媒体提供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ability to choose)、理解能力(ability to understand)、质疑能力(ability to question)、评估能力(abili
教育家夏丐尊在《文心,文章作法》说:“无论是语、是句,凡是文字。都不过是一种寄托某种意义的符号。这符号因读者的经验能力的不同而感受不同。”“因为一事一物的内容,本已无限,把无限的内容用了——文字代替作符号,已是无可奈何的办法。要想再从文字上去依样感受它的内容,不用说是至难之事。”  因为“把无限的内容用了——文字代替作符号”,又是“从文字上去依样感受它的内容”,可见,文本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与“空
一、活动背景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有效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自主探究教学法就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不是让每个学生各学各的,而
唐宣宗李忱在《吊白居易》中写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僧惠洪在《冷端夜话》中这样评论白居易的诗歌:“老妪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许学夷在《诗源辨体》中则评论白诗“用语流便”。综观前人评论,白诗之所以流传胡汉,老少皆懂,根本原因在于其明白晓畅。笔者以为,《琵琶行》之所以流传千古,除了语言因素之外,其故事、情节诸方面因素也是功不可没。下面不妨就此角度对《琵琶行》作新的解读。  《
近年来,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不断刷新我们对教育,特别是对素质教育的再认识。核心素养教育体系的建构,具体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有助于实现从学科中心转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为育人模式、评价方式的转型奠定了基础,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战略要求指明了方向。步入高三,学生直接面对的就是高考和应试。我们对此不必讳莫如深。教育改革触及的是考试的内容方式,调整的是应试的方式方法,研究的是如何以考试为手段,
读过《听听那冷雨》的人,一定会对文中那连绵不断的叠词留有深刻的印象。的确,在这篇美文中余光中先生有意运用了大量的叠音词——音节重叠的词——来勾勒雨形雨声,描绘雨情雨韵,读来琅琅上口,铿然有声,只觉雨意纷至沓来。其实这些叠词多数是大家日常习用的,但进入本文中却获得了鲜活的生命力;还有些是作者随文独创的,又十分妥帖,无生硬感。学习时如果将它们画出来写下来,再细心品味记诵一番,对于学习者的语汇积累以及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