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是近年来国内外语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英语专业在我国长期被列为红牌专业,英语专业学生毕业何去何从,这些问题都引发教育界学者的深思。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已经成为学界的基本共识,也符合国家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本文针对我国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研究进行探讨与综述。
关键词:英语专业;思辨能力;综述
前言
全球化浪潮中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下,英语专業的发展始终难以摆脱工具性的社会需求定位,导致我国英语专业教学中思辨能力的缺失现象普遍存在,而且近年来已经成为英语专业教学与改革中的一个热点话题(黄源深,1998:1)。现阶段,思辨能力的缺失和改革英语专业教学的具体举措就显得尤其重要。由于这个原因,本文特此对我国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研究做了综述以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思辨能力的含义
对思辨能力的研究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苏格拉底时代,它来源于英文的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但John Dewey却被认为是现代思辨能力的创始人,并把它看成“反思性思维”。Robert Ennis(1962)把思辨能力定义为个体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决策的能力,它有助于做出最佳的决定和得到最佳的结论。然而我国很多学者把它译为批判思维能力。文秋芳指出批判性思维的译法曲解了其原意。事实上,critical一词源于希腊的kriticos(意为有眼力的判断)和kriterion(意为标准)。其含义是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考,并最终做出有理据的判断。文秋芳(2008)把它译为“高层次思维能力”,后又将其改为“思辨能力”。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思辨能力的含义进行了大量研究。虽然至今仍未达成一致,但从纷繁的文献中我们不难概括出其基本要素: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和评价能力。思辨能力是对个人思维的考察或再认识的能力。它一方面渗透着批判精神,另一方面又蕴含着思维的基本技能。对它的培养是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基本目标。因此,对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在掌握英语各项技能的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
国外关于思辨能力的研究动态
思辨能力发展是高校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西方社会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视。Arinson (1997)就认为思辨是西方主流文化的思维方式,因为思辨本身蕴含着个人主义、自我表述功能。外语系学生虽然学的是外国语言、外国知识,但囿于固有的认识观,有碍于质疑权威的思辨培养。美国思辨能力研究领军学者Facione认为,“教育就是学会思考,一点不多,一点不少”(孙有中,2011)。现代社会,知识量非常庞大,而且更新换代非常快,光是掌握知识,根本没有办法满足这个社会的需要,不然学生还没跨出校门,说不定学会的知识就已经被社会淘汰。
我国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研究动态 而我国思辨能力的研究起步较晚。国内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缺席症”的担忧始于1998年,黄源深教授表示外语系的学生遇到争论需要说理的时候,写文章时常常会脑子一片空白,觉得无话可说,稍不注意就会得“思辨缺席症”(黄源深,1998)。外语学界的专家和学者在多个场合批评外语专业学生的分析、推理、评价等思辨技能比较薄弱,不如其他文科类学生(何其莘,1999)。很多专家学者的批评也都比较主观,缺乏实证支持。为了能够做出客观评估,文秋芳等对文科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行了调查研究。他们对来自11所高校14个专业的2318名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外语类学生的思辨能力并没有比其他文科专业的学生来得低。但是从中也可以推断英语专业课程对大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积极影响至少比不上其他文科专业课程(文秋芳等,2010)。
当时学术界并为对此给予充分重视,直到近几年思辨能力才引起教育部门、学术界的广泛重视,研究也随之丰富起来,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1)思辨能力模型构建。林崇德(2006)提出了“三棱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思维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多侧面、多形态、多水平、多联系的结构,包括思维的目的、思维的过程、思维的材料或结果、思维活动中的非智力因素、思维的品质、思维的监控,是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的统一,动态性是思维结构的精髓。文秋芳等(2009)结合国内外成果提出了“层级模型”,该模型将思辨能力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元思辨能力,第二层次为思辨能力,元思辨能力监控、统管思辨能力,思辨能力涵盖认知与情感两部分。认知部分包含技能与标准,情感部分包含典型的情感特质,技能有分析、推理与评价,标准有精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与灵活性。这些探讨有助于我国学术界了解思辨能力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为以后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以上的研究主要从心理和认知角度展开探讨,研究面相对较窄,对实际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关注不够。
(2)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构建和检验。文秋芳等( 2010) 在其层级模型的基础上首次构建了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测量工具,并积极组织了一系列先导研究和测量工具修订后的检验研究 他们为我国的学生思辨能力研究做了重要的前期基础和探索工作 但是,一方面,导致思辨能力差异的因素非常复杂,包括智力水平家庭环境成长经历学校教育等 另一方面,思辨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习惯能力的成长和积累; 测量虽然重要,但只能反映问题,不能解决问题 因此,今后思辨能力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开展培养如何找到可操作的方案
启示 综合上述对于我国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研究现状,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建构本土的相关理论,我国思辨能力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理论也较少,应构建更多相关理论,尤其是建构更多适合我国外语学习者的思辨能力测量的量具,为更好地开展本土的实证性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加强实证性研究,拓宽研究对象,不一定停留在外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研究,也可以研究外语教师的思辨能力发展或其他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使研究更具说服力,更加系统科学化。 3.拓展研究的视野。有必要在开展有关外语学习者思辨能力的基础性研究的同时,增加交叉领域的研究,如新技术、新环境对外语学习者思辨能力发展的影响,从而使相关研究更具现实意义和时代特色。
4.呼吁考试改革。只有考试改革了课程设置才会随之改革,考试应加入更多启发思维的东西而非死记硬背。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从语言角度考虑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多的是有思想、有创新意识和素质全面 。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成为了英语专业在各学科的竞争里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尝试。我国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研究还较少,希望本研究对于以后关于思辨能力的研究能有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Robert·E, A Concept of Critical Thinking [J]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62
[2]Arinson·D. A Critical Approach to Critical Thinking in TESOL[J]. TESOL Quarterly, 1997(1):71-94
[3]Boeckx·C, Language in Cognition: Uncovering Mental Structures and the Rules Behind Them[M]. Hong Kong: Blackwell, 2010
[4]Lauer·T, Teaching Critical-thinking Skills using Course Content Material: A Reversal of Roles[J]. Journal of College Science Teaching, 2005(6):34-37.
[5]Ruggiero·V, The Art of Thinking: A Guide to Critical and Creative Thought[M].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88.
[6]文秋芳,论外语专业研究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0):29-34
[7]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8(7) [8]孙有中.突出思辨能力培养,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引向深入[J]. 中国外语,2011
[9]何其莘.關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
[10]文秋芳,王海妹,王建卿,赵彩然,刘艳萍.我国英语专业与其他文科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5)
[11]林崇德,思维心理学的几点回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6(5)
[12]文秋芳等,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 2009(1) [13]文秋芳等,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修订与信效度检验研究,[J].《外语界》 2010(4) [14]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 2010(1)
陈漓(1991.8——),女,24岁,汉族,籍贯广西桂林,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13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研究。
关键词:英语专业;思辨能力;综述
前言
全球化浪潮中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下,英语专業的发展始终难以摆脱工具性的社会需求定位,导致我国英语专业教学中思辨能力的缺失现象普遍存在,而且近年来已经成为英语专业教学与改革中的一个热点话题(黄源深,1998:1)。现阶段,思辨能力的缺失和改革英语专业教学的具体举措就显得尤其重要。由于这个原因,本文特此对我国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研究做了综述以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思辨能力的含义
对思辨能力的研究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苏格拉底时代,它来源于英文的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但John Dewey却被认为是现代思辨能力的创始人,并把它看成“反思性思维”。Robert Ennis(1962)把思辨能力定义为个体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决策的能力,它有助于做出最佳的决定和得到最佳的结论。然而我国很多学者把它译为批判思维能力。文秋芳指出批判性思维的译法曲解了其原意。事实上,critical一词源于希腊的kriticos(意为有眼力的判断)和kriterion(意为标准)。其含义是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考,并最终做出有理据的判断。文秋芳(2008)把它译为“高层次思维能力”,后又将其改为“思辨能力”。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思辨能力的含义进行了大量研究。虽然至今仍未达成一致,但从纷繁的文献中我们不难概括出其基本要素: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和评价能力。思辨能力是对个人思维的考察或再认识的能力。它一方面渗透着批判精神,另一方面又蕴含着思维的基本技能。对它的培养是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基本目标。因此,对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在掌握英语各项技能的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
国外关于思辨能力的研究动态
思辨能力发展是高校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西方社会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视。Arinson (1997)就认为思辨是西方主流文化的思维方式,因为思辨本身蕴含着个人主义、自我表述功能。外语系学生虽然学的是外国语言、外国知识,但囿于固有的认识观,有碍于质疑权威的思辨培养。美国思辨能力研究领军学者Facione认为,“教育就是学会思考,一点不多,一点不少”(孙有中,2011)。现代社会,知识量非常庞大,而且更新换代非常快,光是掌握知识,根本没有办法满足这个社会的需要,不然学生还没跨出校门,说不定学会的知识就已经被社会淘汰。
我国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研究动态 而我国思辨能力的研究起步较晚。国内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缺席症”的担忧始于1998年,黄源深教授表示外语系的学生遇到争论需要说理的时候,写文章时常常会脑子一片空白,觉得无话可说,稍不注意就会得“思辨缺席症”(黄源深,1998)。外语学界的专家和学者在多个场合批评外语专业学生的分析、推理、评价等思辨技能比较薄弱,不如其他文科类学生(何其莘,1999)。很多专家学者的批评也都比较主观,缺乏实证支持。为了能够做出客观评估,文秋芳等对文科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行了调查研究。他们对来自11所高校14个专业的2318名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外语类学生的思辨能力并没有比其他文科专业的学生来得低。但是从中也可以推断英语专业课程对大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积极影响至少比不上其他文科专业课程(文秋芳等,2010)。
当时学术界并为对此给予充分重视,直到近几年思辨能力才引起教育部门、学术界的广泛重视,研究也随之丰富起来,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1)思辨能力模型构建。林崇德(2006)提出了“三棱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思维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多侧面、多形态、多水平、多联系的结构,包括思维的目的、思维的过程、思维的材料或结果、思维活动中的非智力因素、思维的品质、思维的监控,是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的统一,动态性是思维结构的精髓。文秋芳等(2009)结合国内外成果提出了“层级模型”,该模型将思辨能力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元思辨能力,第二层次为思辨能力,元思辨能力监控、统管思辨能力,思辨能力涵盖认知与情感两部分。认知部分包含技能与标准,情感部分包含典型的情感特质,技能有分析、推理与评价,标准有精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与灵活性。这些探讨有助于我国学术界了解思辨能力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为以后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以上的研究主要从心理和认知角度展开探讨,研究面相对较窄,对实际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关注不够。
(2)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构建和检验。文秋芳等( 2010) 在其层级模型的基础上首次构建了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测量工具,并积极组织了一系列先导研究和测量工具修订后的检验研究 他们为我国的学生思辨能力研究做了重要的前期基础和探索工作 但是,一方面,导致思辨能力差异的因素非常复杂,包括智力水平家庭环境成长经历学校教育等 另一方面,思辨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习惯能力的成长和积累; 测量虽然重要,但只能反映问题,不能解决问题 因此,今后思辨能力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开展培养如何找到可操作的方案
启示 综合上述对于我国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研究现状,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建构本土的相关理论,我国思辨能力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理论也较少,应构建更多相关理论,尤其是建构更多适合我国外语学习者的思辨能力测量的量具,为更好地开展本土的实证性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加强实证性研究,拓宽研究对象,不一定停留在外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研究,也可以研究外语教师的思辨能力发展或其他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使研究更具说服力,更加系统科学化。 3.拓展研究的视野。有必要在开展有关外语学习者思辨能力的基础性研究的同时,增加交叉领域的研究,如新技术、新环境对外语学习者思辨能力发展的影响,从而使相关研究更具现实意义和时代特色。
4.呼吁考试改革。只有考试改革了课程设置才会随之改革,考试应加入更多启发思维的东西而非死记硬背。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从语言角度考虑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多的是有思想、有创新意识和素质全面 。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成为了英语专业在各学科的竞争里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尝试。我国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研究还较少,希望本研究对于以后关于思辨能力的研究能有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Robert·E, A Concept of Critical Thinking [J]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62
[2]Arinson·D. A Critical Approach to Critical Thinking in TESOL[J]. TESOL Quarterly, 1997(1):71-94
[3]Boeckx·C, Language in Cognition: Uncovering Mental Structures and the Rules Behind Them[M]. Hong Kong: Blackwell, 2010
[4]Lauer·T, Teaching Critical-thinking Skills using Course Content Material: A Reversal of Roles[J]. Journal of College Science Teaching, 2005(6):34-37.
[5]Ruggiero·V, The Art of Thinking: A Guide to Critical and Creative Thought[M].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88.
[6]文秋芳,论外语专业研究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0):29-34
[7]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8(7) [8]孙有中.突出思辨能力培养,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引向深入[J]. 中国外语,2011
[9]何其莘.關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
[10]文秋芳,王海妹,王建卿,赵彩然,刘艳萍.我国英语专业与其他文科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5)
[11]林崇德,思维心理学的几点回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6(5)
[12]文秋芳等,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 2009(1) [13]文秋芳等,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修订与信效度检验研究,[J].《外语界》 2010(4) [14]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 2010(1)
陈漓(1991.8——),女,24岁,汉族,籍贯广西桂林,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13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