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样也给教师们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我有幸参加了几次新课程培训,经过培训,使我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及时地改变了教育教学观念,并从中得到了锻炼。
下面就简单地谈一谈我在教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时的一些想法。
一、建立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相互配合、积极合作、共同探索,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然而由于学生的心理需求不同,个性差异较大,他们往往表现出种种不适应,产生问题行为或人际冲突,从而影响到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单纯、好动,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在行为习惯方面的可塑性很强,教师应抓住这一时机,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正面教育,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如在一次上课中,有一个学生年龄偏小,注意力不够稳定,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因此自律能力较差。课堂学习过程中,他常常把桌椅当“秋千”,摇来晃去,弄得桌椅发出“咚咚”的响声,这样既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正常秩序,又妨碍了自身良好的听课习惯的养成。下课以后,我以朋友的身份和他进行谈话。当我告诉他,因为他在课上把桌椅弄疼了,课桌椅发出了哭声,影响了小朋友上课时,他对我说了一句悄悄话:老师,我再也不让桌子和椅子哭了,我要和它们作好朋友。果然,以后上课时,他总是坐得端端正正的,再没有把课桌椅弄响过。我时常在课堂上看到他那张幼稚的脸,不由得深深感到正面教育学生、和学生做朋友所收获的教育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缺乏科学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思维处于抽象思维逐步形成时期。他们具有好胜、好强、好奇、受挫力强、做事虎头蛇尾等特点,并喜欢做一些大人觉得乏味而他们却感到其乐无穷的事。学习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决定着学生能否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以直接兴趣为主,即他们易为内容新颖、方式方法独特、活动变化多样的事物所吸引,并产生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借助教材图画中的关键画面、游戏和教师绘声绘色的教学语言或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课件、录像、音乐、图片等,有意识地创设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教学情境,营造富有感染力的气氛,缩短教材内容与学生认识的距离,触动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三、发挥学生主体参与实践活动的作用
著名的心理学家列昂节夫指出,活动的基本涵义是:“由自觉的目的所调节的人的内部的(心理的)和外部的(生理的)积极性。”“活动,这是积极对待现实的形式,通过这种形式,便在人和他的周围之间建立了现实的联系。通过活动,人作用于自然界、事物和其他人。”所以,活动总是与人的能动性、积极性相联系的。儿童天性喜欢活动,一活动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因此,教学过程中多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主体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感受品德与生活课程回归于生活
课程回归于生活,把生活作为本源,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就能使学生感受这门课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如《上学路上》,可让学生回忆自己从家到学校会经过哪些地方,动手画一画路线,说说每天你上学是怎么走的。学生思考回答后,继续追问:在上学路上,有好玩的地方,也有卖好吃的,还有……想想你是怎么做的?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回答出了自己在平时生活中的做法和想法,这样不仅体会到了这门学科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也培养了孩子们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再如《小马虎旅行记》一课,可先由教材上提供的插图编一个《小马虎旅行记》的故事,然后分小组续编,小组之间可分别借助自己在平时生活中的实例,如做作业时看错题、上学时忘带文具、写错别字、计算粗心等马虎行为。教师可利用学生提供的信息,让学生说说这些行为给我们带来的影响,从而深化中心,最后利用游戏来结束本节新课。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永不停歇的过程,“变是永恒的不变”。为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特点,还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学中乐、乐中学,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轻轻松松地学习知识。
下面就简单地谈一谈我在教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时的一些想法。
一、建立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相互配合、积极合作、共同探索,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然而由于学生的心理需求不同,个性差异较大,他们往往表现出种种不适应,产生问题行为或人际冲突,从而影响到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单纯、好动,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在行为习惯方面的可塑性很强,教师应抓住这一时机,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正面教育,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如在一次上课中,有一个学生年龄偏小,注意力不够稳定,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因此自律能力较差。课堂学习过程中,他常常把桌椅当“秋千”,摇来晃去,弄得桌椅发出“咚咚”的响声,这样既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正常秩序,又妨碍了自身良好的听课习惯的养成。下课以后,我以朋友的身份和他进行谈话。当我告诉他,因为他在课上把桌椅弄疼了,课桌椅发出了哭声,影响了小朋友上课时,他对我说了一句悄悄话:老师,我再也不让桌子和椅子哭了,我要和它们作好朋友。果然,以后上课时,他总是坐得端端正正的,再没有把课桌椅弄响过。我时常在课堂上看到他那张幼稚的脸,不由得深深感到正面教育学生、和学生做朋友所收获的教育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缺乏科学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思维处于抽象思维逐步形成时期。他们具有好胜、好强、好奇、受挫力强、做事虎头蛇尾等特点,并喜欢做一些大人觉得乏味而他们却感到其乐无穷的事。学习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决定着学生能否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以直接兴趣为主,即他们易为内容新颖、方式方法独特、活动变化多样的事物所吸引,并产生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借助教材图画中的关键画面、游戏和教师绘声绘色的教学语言或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课件、录像、音乐、图片等,有意识地创设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教学情境,营造富有感染力的气氛,缩短教材内容与学生认识的距离,触动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三、发挥学生主体参与实践活动的作用
著名的心理学家列昂节夫指出,活动的基本涵义是:“由自觉的目的所调节的人的内部的(心理的)和外部的(生理的)积极性。”“活动,这是积极对待现实的形式,通过这种形式,便在人和他的周围之间建立了现实的联系。通过活动,人作用于自然界、事物和其他人。”所以,活动总是与人的能动性、积极性相联系的。儿童天性喜欢活动,一活动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因此,教学过程中多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主体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感受品德与生活课程回归于生活
课程回归于生活,把生活作为本源,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就能使学生感受这门课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如《上学路上》,可让学生回忆自己从家到学校会经过哪些地方,动手画一画路线,说说每天你上学是怎么走的。学生思考回答后,继续追问:在上学路上,有好玩的地方,也有卖好吃的,还有……想想你是怎么做的?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回答出了自己在平时生活中的做法和想法,这样不仅体会到了这门学科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也培养了孩子们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再如《小马虎旅行记》一课,可先由教材上提供的插图编一个《小马虎旅行记》的故事,然后分小组续编,小组之间可分别借助自己在平时生活中的实例,如做作业时看错题、上学时忘带文具、写错别字、计算粗心等马虎行为。教师可利用学生提供的信息,让学生说说这些行为给我们带来的影响,从而深化中心,最后利用游戏来结束本节新课。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永不停歇的过程,“变是永恒的不变”。为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特点,还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学中乐、乐中学,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轻轻松松地学习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