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化发展和改革创新,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的重要话题,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小学时代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时期,因此各个小学都越来越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然而,由于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习惯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导致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缺乏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把熟悉有效的教学实例与内容充分运用到课堂上,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促进学生的道德素质与法治思维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引言
生活化教学(Lifebased teaching)主要是指教师将鲜活的道德与法治示例引入课堂教学中,在有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运用现实生活经验,认真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生活化教学模式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就是通过教师对教材的不断加强学习深入研究,努力在现实生活中充分运用相关内容,以达到科学、人文和生活实践的有效融合。这为学生熟练运用课堂内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情感和理解,而且对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大意义
(一)创造了生动愉快的学习环境
俗话说:“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将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教师应该竭尽全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积极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这将非常有利于达到这样的效果。
(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科目,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若能积极渗透“生命”的教学内容于小学教学伦理与法律之中,并将生命与小学教学伦理与法律有机结合,不仅能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还能激发学生对小学学习伦理与法治的无限兴趣。
(三)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通过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其中蕴含的道理更加显而易见,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如果只是一味地传授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不能有效理解其中的内涵,那么等于白学。这就需要教师学会利用最简单的生活化示例,去解释其中的道理,让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见就做,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德育法治生活教学实践中,由于认识偏差和操作不当,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偏重知识目标、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现实脱节、教学方法主要依靠理论灌输等方面。
(一)教学目标偏重知识目标
现如今,教学目标往往偏重于知识目标,教师只是一味地传授基本课程知识,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又缺乏生活经验,导致他们对道德知识仍然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不能做到有效理解,实际上就偏离了我们的教学目标方向,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也就失去了我们教学的基本意义。因此,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他们从心底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确保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二)教学内容疏离学生实际生活
教学只有贴近实际生活才能做到更加有效率、有成果,然而现实是许多教学内容疏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其实生活经历也是他们人生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这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未能充分发挥思想教育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主要依赖理论灌输
仅仅依靠理论教育的道德与法治原则无异于空中楼阁。许多学生虽然理论上去了,但真正一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时候,他们往往无所适从,这就是缺乏实际生活教学产生的后果。同时由于教师的教学质量仍然是由考试成绩和毕业率来评判的,这种评价机制使教師在教学过程中只注意理论知识的阐释,只为了达到绩效导向理论的评价标准,而对生活化教学产生无所谓的态度,只要抓好卷面成绩就可以了。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教学目标与生活目标相结合,让学习抽象化变形象化
道德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生活,正确规范自身行为。只有将教学目标和生活目标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比如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做更好的自己》设计教学目标如下:学生可以列举平时自己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然后让大家一起探讨,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其他学生面对这种情况是怎样做的,最后让学生再次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并从其他学生的行为中学到了什么,并表明自己今后应该怎样做,这样才能让学生做更好的自己。
(二)积极创造生活化教学情境,助力学生学习更加高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目的的插入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知识的含义,又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五年级学习“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时,教师可以列举红绿灯的例子,有的车子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导致驾照扣分,甚至罚款,有的行人由于闯红灯,导致失去了宝贵的生命等等,然后让学生反思产生这些后果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就会明白这就是因为不遵守规则。这种教学体验能使全体学生在生动的教学体验中,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刻的思考,反思自己的行为。这样,生活与课堂的衔接,既能使学生有效地消化本课的内容和知识点,又能调节学生的行为和思维,从而更好地实践未来生活中的道德行为,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三)大力开展多种课外活动,强化学生思想道德践行能力
在小学德育中,教师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既要坚持课堂教学,又要把学生带到课外生活中去探索自己的生活,参与实践活动。例如,有些家长经常带孩子去做义工,比如去敬老院帮助老人们洗头、剪指甲,到贫困户家中走访慰问,参加环境整治行动等等。学生通过真真切切的实际行动,能够感受到帮助别人带来的快乐,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的同时,又体会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成就感。
四、总结
总的来说,要保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教师应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获得有效的学习和情感体验。在提高个体思维质量的同时,要加强对知识点的认识,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林仁玉.浅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法的应用.新课程(上),2019(4):1213.
〖2〗唐燕.“摹仿生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生活化的实现.中国教育学刊,2018(1):1520.
〖3〗曾笃学.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文理导航(上旬),2019(9):4142.
〖4〗王天惠.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今日财富,2019(7):8586.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引言
生活化教学(Lifebased teaching)主要是指教师将鲜活的道德与法治示例引入课堂教学中,在有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运用现实生活经验,认真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生活化教学模式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就是通过教师对教材的不断加强学习深入研究,努力在现实生活中充分运用相关内容,以达到科学、人文和生活实践的有效融合。这为学生熟练运用课堂内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情感和理解,而且对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大意义
(一)创造了生动愉快的学习环境
俗话说:“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将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教师应该竭尽全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积极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这将非常有利于达到这样的效果。
(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科目,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若能积极渗透“生命”的教学内容于小学教学伦理与法律之中,并将生命与小学教学伦理与法律有机结合,不仅能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还能激发学生对小学学习伦理与法治的无限兴趣。
(三)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通过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其中蕴含的道理更加显而易见,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如果只是一味地传授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不能有效理解其中的内涵,那么等于白学。这就需要教师学会利用最简单的生活化示例,去解释其中的道理,让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见就做,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德育法治生活教学实践中,由于认识偏差和操作不当,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偏重知识目标、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现实脱节、教学方法主要依靠理论灌输等方面。
(一)教学目标偏重知识目标
现如今,教学目标往往偏重于知识目标,教师只是一味地传授基本课程知识,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又缺乏生活经验,导致他们对道德知识仍然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不能做到有效理解,实际上就偏离了我们的教学目标方向,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也就失去了我们教学的基本意义。因此,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他们从心底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确保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二)教学内容疏离学生实际生活
教学只有贴近实际生活才能做到更加有效率、有成果,然而现实是许多教学内容疏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其实生活经历也是他们人生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这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未能充分发挥思想教育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主要依赖理论灌输
仅仅依靠理论教育的道德与法治原则无异于空中楼阁。许多学生虽然理论上去了,但真正一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时候,他们往往无所适从,这就是缺乏实际生活教学产生的后果。同时由于教师的教学质量仍然是由考试成绩和毕业率来评判的,这种评价机制使教師在教学过程中只注意理论知识的阐释,只为了达到绩效导向理论的评价标准,而对生活化教学产生无所谓的态度,只要抓好卷面成绩就可以了。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教学目标与生活目标相结合,让学习抽象化变形象化
道德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生活,正确规范自身行为。只有将教学目标和生活目标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比如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做更好的自己》设计教学目标如下:学生可以列举平时自己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然后让大家一起探讨,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其他学生面对这种情况是怎样做的,最后让学生再次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并从其他学生的行为中学到了什么,并表明自己今后应该怎样做,这样才能让学生做更好的自己。
(二)积极创造生活化教学情境,助力学生学习更加高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目的的插入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知识的含义,又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五年级学习“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时,教师可以列举红绿灯的例子,有的车子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导致驾照扣分,甚至罚款,有的行人由于闯红灯,导致失去了宝贵的生命等等,然后让学生反思产生这些后果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就会明白这就是因为不遵守规则。这种教学体验能使全体学生在生动的教学体验中,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刻的思考,反思自己的行为。这样,生活与课堂的衔接,既能使学生有效地消化本课的内容和知识点,又能调节学生的行为和思维,从而更好地实践未来生活中的道德行为,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三)大力开展多种课外活动,强化学生思想道德践行能力
在小学德育中,教师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既要坚持课堂教学,又要把学生带到课外生活中去探索自己的生活,参与实践活动。例如,有些家长经常带孩子去做义工,比如去敬老院帮助老人们洗头、剪指甲,到贫困户家中走访慰问,参加环境整治行动等等。学生通过真真切切的实际行动,能够感受到帮助别人带来的快乐,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的同时,又体会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成就感。
四、总结
总的来说,要保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教师应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获得有效的学习和情感体验。在提高个体思维质量的同时,要加强对知识点的认识,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林仁玉.浅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法的应用.新课程(上),2019(4):1213.
〖2〗唐燕.“摹仿生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生活化的实现.中国教育学刊,2018(1):1520.
〖3〗曾笃学.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文理导航(上旬),2019(9):4142.
〖4〗王天惠.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今日财富,2019(7):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