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治理

来源 :大科技·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o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台区线损为研究视角,首先针对台区线损做出了扼要分析,然后分析了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台区线损异常情况的多方面原因,最后基于全面发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作用提出了台区线损治理的措施。期待为进一步提高治理台区线损的水平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台区线损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3-0059-02
  前 言
  导致台区线损异常情况的因素有很多,对于这一情况的治理存在较大的难度,供电企业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功能,逐步建立于完善治理台区线损异常情况的长效机制,及时排查各类型的台区线损异常,并深入的分析引发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实现对线损异常的综合性治理。
  1 台区线损概述
  在电力事业发展过程中,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指对各类型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进行搜集与管理的系统,可以实现台区公变关口计量节点以及其之下的全部用户所产生的信息进行智能化与时效性的搜集。系统中的主站可以实现对台区当中的线损情况进行精准的计算,实现对线损率的日统计与月统计,有效的避免了人工操作过程中的各类误差,从而提高了线损统计的准确性。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台区线损率在0~10%这一区间属于正常情况,如果超出了这一范围就可以认定为是台区线损异常。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台区线损异常主要包括线损率过大或者线损率呈现负数两种情况[1]。为了有效控制台区的线损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所提供的相关数据可以使得线损率的计算更加精确。
  2 台区线损的原因
  依据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功能所统计与计算出来的台区线损率,可以实现对线损的异常情况进行深入性的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导致台区线损异常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台区内部电力用户的对应关系原因。受到多反面因素的影响,或者传统人工操作过程中的误差,系统所涵盖的一部分台区的配变情况与电力用户计量表的对应关系可能不够准确,也就是台区与用户之间的匹配出现误差的问题。现阶段,在我国电力系统中低压线路一般都是埋在地下的电缆,尤其在城镇这一现象更加明显,电力线路的整体布局呈现隐蔽性的特点,在台区内的电缆没有做好标识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使得相关工作人员开展相应对应关系工作的难度增加。与此同时,在电力系统中新增加的公共变压器,或者根据实际情况对公共变压器实施增容处理,如果在这一活动中没有及时的更新系统内部的数据信息,将会导致台区与用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发生紊乱,这样就会导致线损的统计出现错误。
  (2)系统中电量缺失也会导致线损异常。在电力信息采集系统当中主要通过GPRS通信技术,实现对终端用户电能表中所体现的数据进行有效的采集与处理。如果系统的主站模块存在一定的缺陷,或者在实施系统升级的过程中对于主站模块实施了不正当的升级方式,就会使得数据出现批量化缺失的现象。在系统中的终端信息采集模块、通信信号出现问题等原因都会导致数据信息的采集与处理问题[2]。目前,系统的采集终端与用户的电能计量表之间基本上都是由485线实现连接的,如果在连接的过程中,所应用的相关技术或者方式不能符合相关标准都会使得数据不能全面的采集到,最终导致线损异常情况的发生。
  (3)系统中计量装置出现问题也会导致线损异常。在整个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电能表、互感器等相关装置设备如果出现问题,将会使得计量的准确性受到影响,在建设与运维工作中,如果针对电能表、互感器等装置在接线的时候出现偏差,也会导致电能的计量不够准确,最终都利于线损率计算的精确性。在现阶段一部分电能表还会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受到这一问题的影响电能计量突变的情况就有可能发生。与此同时,受到天气环境的影响如雷击天气等,信息的采集终端将会出现不正常运行的情况如受到雷击的影响会使得电能表的485接口受到损害,这样也会导致数据采集工作无法有效完成。
  (4)档案数据错误也是引起线损异常的主要原因。系统中主站模块对采集终端所发出的指令如果不够正确,采集终端就不能准确的采集到数据信息。现阶段关口计量节点以及互感器基本上都已经更换完毕,使得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倍率发生了变化,但是在一部分地区的采集系统当中并没有对互感器的倍率实施及时的变更,这就会导致线损计算异常的情况出现。
  (5)窃电行为的存在也會引发线损异常。现阶段窃电行为仍旧屡禁不止,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窃电的方法更加多样化,避开电能计量装置私自接线的情况屡有发生,利用失压、失流等方法实施窃电的现象比较常见,甚至有些不法分子会通过改动电能表实现窃电等都会使得台区线损率偏大。
  (6)在一部分地区的电力系统当中,配变轻载,在台区管控范围中的用户比较少,台区内的总电量消耗比较少,这样也会导致线损异常的存在。也有一部分地区的台区低压线路过长、低压线路老化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导致台区线损异常[3]。
  3 台区线损的治理措施
  为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一旦发现线损异常的情况,应该即刻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在对台区线损异常情况实施治理的过程中,应该始终遵循先主站治理,后现场控制的原则。首先应该做的是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去查看与分析导致线损异常情况出现的原因,如果在主站系统中就可以直接找到原因并能够有效开展应急反应的时候,可以直接性的完成治理工作。如果在主站系统中不能开展应急反应的时候,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深入到现场勘查,查明线损异常情况出现的具体原因,主要应该做的是查看台区与电力用户对应的关系是否正确,查看采集终端是否处于稳定运行的状态,查看计量装置是否存在异常情况,查看是否存在窃电行为等实现对线损异常情况的全方位检查。总而言之台区线损异常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方法实施综合性的管理。具体治理流程如图1所示。
  进一步加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数据运维工作力度。实践表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于用电信息采集的成功率可以达到99%才能真正意义上支持台区线损的精准计算。首先我们应该通过主站模块去有效的判断系统出现故障的原因,及时的排出受到系统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数据信息不准确的情况,然后及时的深入现场开展日常的维护工作,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每天都对没有及时上报数据信息的终端进行性的分析,不断强化对各类数据信息采集终端的维护力度,针对那些不能够稳定的运行的数据采集终端应该实施改造。如果发现是由于通讯系统出现故障而导致的数据不能及时上报应该更换或者维修通讯设备。如果发现采集终端所处的位置通讯信号出现差异,应该及时的延长天线,或者与运营商联系及时解决信号相关问题。在具体实践工作中,也应该对485线的接线情况进行有效的检查,切实保证485线接线是准确的。
  4 结 语
  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可以使得电力企业、相关部门以及全体工作人员深刻意识到有效治理台区线损异常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与时俱进的转变工作理念,广泛深入的挖掘影响因素,通过人工与智能的交互作用,实现对线损异常的有效治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王 健,和 巍,孙一申,徐振卿.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治理[J].机电信息,2017(33):169~170.
  [2]徐 轩,杨 康,黄 刚,张 坤,徐志文.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治理研究[J].化工管理,2016(33):77.
  [3]常 冲,唐森木,华玲燕.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精益管理[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5(10):48~49.
  收稿日期:2018-7-11
  作者简介:唐建军(1978-),男,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张掖供电公司营销部计量,采集,线损相关工作。
其他文献
Radio-frequency microdischarge in acetylene is investigated by use of a fluid model and an aerosol dynamics model in a cylindrical discharge chamber.In this art
心电监护设备能够对病人进行长时间的、连续的自动实时监护,并且能够提供多种心电参数的测量和分析,有利于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是现代化医院、社区、家庭不可缺少的
依据 Parrondo悖论博弈模型建立了一个群体博弈模型,并以复杂网络为空间载体,揭示个体竞合行为的合理性与适应性以及各种网络载体对个体竞合行为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