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下青海文坛,就创作者数量而言,诗歌书写者的人数绝对超过了散文书写者的人数,但从创作质量去评判,青海散文的高度似乎已悄然超越了当下诗歌的高度。这样的判断基准不是说获得了什么奖项,而是出于他们的创作姿态以及赋予文字的独特内涵。
以本期“昆仑草”栏目所收“青海散文七家”作品为例——毫不夸张地讲,他们的书写保证了散文创作应有的品相——雅致、性灵、节制,小处见大,散而有神,可以从生活的细碎中翻检出生命的奥义,亦能从自然的对话中聚拢起精神的光焰,特别是那些审美与反思意味兼备的语段,读来令人心动。
七位作家中,有编辑、记者、教师和军人,他们从各自的生活出发,将青藏高原上的一个人、一棵树、一片庄稼、一只羚羊、一座寺庙、一溜城堡和几处公园展现出来,专注而深情,深邃却不乏意趣。我似乎能够体悟他们在创作时各自沉浸其中,暂时忘却了凡俗,让文字回到文学,让自己归到心灵。
不谈技巧,亲切自然,广博睿智。这是我所熟悉的七位散文家共有的特质,无论在文字里,还是在一些文学活动现场,他们低调、谦逊,很多时候只让文字说话,给自己说话。正如评论家谢有顺所言——散文家只有学会了如何与自己说话,他才能向许多人说话。
诚然,我在阅读七位作家的散文作品时,分明感受到了他们在自我言说的同时,也把一个立体的青藏高原呈现给了世界,读者能在愉悦的阅读过程中,读懂这座自然的、文学的、精神的高原。
站在高原詰问远方的王文泸先生,通过小品文的形式再次展现了他深厚的古文功底,三篇序文虽为命题作文,但不失活泼灵动之气,颇有诗文大家之范。显而易见,背依祁连山下巴哇台,对话沧桑龙柏的王海燕先生在给读者讲述着一个个河湟村庄的故事,值得细品的是,他的故事里有一个巨大的时空场域,无论是一个人一棵草还是一棵树,都能在其中找到相应的位置,这样的书写是对过往的深情缅怀,也是对存在的细心关怀。
军旅作家祁建青对青藏高原的书写一直保持着雄浑之气,无论是其笔下的瓦蓝青稞还是金黄油菜,他都能从中探幽发微,开掘出一片广阔的天地来。与此同时,他的散文对地域文化的解读与阐释颇有见地,值得品读。
野鹰是一位极具生命意识和自然情怀的青海作家,他长年奔走于高山草原之间,深情凝望着动物的奔突、冰层的消融,他用一颗悲悯之心抚摸着大地,以期引起“舞台剧观看者”的觉醒。野鹰对青藏高原生态的关注与认知,以及由此写成的散文作品带给人们心灵的震颤,在当下散文创作中非常少见。
曹建川的文字擅长从精神维度去探寻行走的意义,在不断的诘问与反思中完成自我超越与灵魂的救赎。一般而言,这样的主旨探寻容易陷入枯燥玄奥的形而上层面,然而他的高明之处便是用生活的细节和精准的词语去描摹、去探究,不做姿态、不发强力,就能轻松托出生命中那些最易失去的智慧。
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作家辛茜一直葆有一种孩童般的单纯与热爱,她把这种热爱投入到文字里,每一颗文字就有澄澈与轻盈的底色——她写青海湖,青海湖就是她心灵的镜子;她写蓝马鸡,蓝马鸡就是自然美学的实践者;她写娜仁草原城堡上的石头,这些石头就是向着山顶神坛顶礼膜拜的部落子民。城堡之侧,一只不愿离开的小鸟,在等它的妈妈,同时也渴望着与人交流……辛茜用散文书写着人与自然的童话,这个童话与你我有关。
李万华是较少受到外界影响的作家之一。在青海乃至国内文坛,读者对其文字的好评多有传扬,却绝少见到她外出活动的身影。她的文字干净、简约、专注,每一个词语的使用可谓恰如其分,整个文章张弛有度,自成一势。如果再三品读,还能读到“文字背后的那个人”——她把如此遥远而又清晰的某个场景、某个人推送到读者面前,实际上,读者能够从中读到难以言说的自己。
诚如散文《丙申年》所言: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精选》
以本期“昆仑草”栏目所收“青海散文七家”作品为例——毫不夸张地讲,他们的书写保证了散文创作应有的品相——雅致、性灵、节制,小处见大,散而有神,可以从生活的细碎中翻检出生命的奥义,亦能从自然的对话中聚拢起精神的光焰,特别是那些审美与反思意味兼备的语段,读来令人心动。
七位作家中,有编辑、记者、教师和军人,他们从各自的生活出发,将青藏高原上的一个人、一棵树、一片庄稼、一只羚羊、一座寺庙、一溜城堡和几处公园展现出来,专注而深情,深邃却不乏意趣。我似乎能够体悟他们在创作时各自沉浸其中,暂时忘却了凡俗,让文字回到文学,让自己归到心灵。
不谈技巧,亲切自然,广博睿智。这是我所熟悉的七位散文家共有的特质,无论在文字里,还是在一些文学活动现场,他们低调、谦逊,很多时候只让文字说话,给自己说话。正如评论家谢有顺所言——散文家只有学会了如何与自己说话,他才能向许多人说话。
诚然,我在阅读七位作家的散文作品时,分明感受到了他们在自我言说的同时,也把一个立体的青藏高原呈现给了世界,读者能在愉悦的阅读过程中,读懂这座自然的、文学的、精神的高原。
站在高原詰问远方的王文泸先生,通过小品文的形式再次展现了他深厚的古文功底,三篇序文虽为命题作文,但不失活泼灵动之气,颇有诗文大家之范。显而易见,背依祁连山下巴哇台,对话沧桑龙柏的王海燕先生在给读者讲述着一个个河湟村庄的故事,值得细品的是,他的故事里有一个巨大的时空场域,无论是一个人一棵草还是一棵树,都能在其中找到相应的位置,这样的书写是对过往的深情缅怀,也是对存在的细心关怀。
军旅作家祁建青对青藏高原的书写一直保持着雄浑之气,无论是其笔下的瓦蓝青稞还是金黄油菜,他都能从中探幽发微,开掘出一片广阔的天地来。与此同时,他的散文对地域文化的解读与阐释颇有见地,值得品读。
野鹰是一位极具生命意识和自然情怀的青海作家,他长年奔走于高山草原之间,深情凝望着动物的奔突、冰层的消融,他用一颗悲悯之心抚摸着大地,以期引起“舞台剧观看者”的觉醒。野鹰对青藏高原生态的关注与认知,以及由此写成的散文作品带给人们心灵的震颤,在当下散文创作中非常少见。
曹建川的文字擅长从精神维度去探寻行走的意义,在不断的诘问与反思中完成自我超越与灵魂的救赎。一般而言,这样的主旨探寻容易陷入枯燥玄奥的形而上层面,然而他的高明之处便是用生活的细节和精准的词语去描摹、去探究,不做姿态、不发强力,就能轻松托出生命中那些最易失去的智慧。
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作家辛茜一直葆有一种孩童般的单纯与热爱,她把这种热爱投入到文字里,每一颗文字就有澄澈与轻盈的底色——她写青海湖,青海湖就是她心灵的镜子;她写蓝马鸡,蓝马鸡就是自然美学的实践者;她写娜仁草原城堡上的石头,这些石头就是向着山顶神坛顶礼膜拜的部落子民。城堡之侧,一只不愿离开的小鸟,在等它的妈妈,同时也渴望着与人交流……辛茜用散文书写着人与自然的童话,这个童话与你我有关。
李万华是较少受到外界影响的作家之一。在青海乃至国内文坛,读者对其文字的好评多有传扬,却绝少见到她外出活动的身影。她的文字干净、简约、专注,每一个词语的使用可谓恰如其分,整个文章张弛有度,自成一势。如果再三品读,还能读到“文字背后的那个人”——她把如此遥远而又清晰的某个场景、某个人推送到读者面前,实际上,读者能够从中读到难以言说的自己。
诚如散文《丙申年》所言: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