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有关河南等地出现的蜱虫叮咬致使人发病甚至死亡的新闻引发了许多人的不安情绪,其实这种现象早已存在,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此前公众很少了解而已。现在,随着此类事件被媒体的深度报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蜱虫这一“危险分子”,。本文就是针对蜱的一些基本知识作一介绍,以便人们注意和防范蜱虫的危害。
危害大而生命力强
蜱是一类广泛专性寄生在动物(包括人)上的体外寄生虫,它们除吸血造成宿主血液损失、损伤和继发性细菌感染外,有些种类还是多种病原体的传播媒介或贮存宿主(包括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原虫等)。被携带病原体的蜱叮咬后,在特定环境下可引起人、动物疾病和地方性人畜共患病(如非洲猪瘟、无形体病、出血热、森林脑炎、蜱媒斑疹热、Q热、莱姆病、巴贝西虫病及蜱瘫等)。世界上约10%的蜱种携带病原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仅次于蚊类。
蜱的发育经过卵、幼蜱、若蜱和成蜱四个时期。成蜱吸血后交配落地,爬行在草根、树根、畜舍等处,在表层缝隙中产卵。卵呈球形或椭圆形,大小约0.5~1mm,颜色淡黄至褐色,常堆集成团,大多数雌蜱产卵在千粒以上。如果条件适宜,卵在2~4周内孵出幼蜱。幼蜱形态似若蜱,但体型小,有3对足,幼蜱经1~4周蜕皮为若蜱。若蜱经过1~6期不等,若蜱有4对足,无生殖孔,再到宿主身上吸血,落地后再经1~4周蜕皮为成蜱。多数硬蜱在野外一年发生一代,多数软蜱需半年至两年完成一个生活史,软蜱的成蜱由于多次吸血和多次产卵,且具有很强的抗饥饿能力——一般可活5、6年至数十年。
嗜血如命的寄生虫
蜱体型较大(成蜱体长从2mm到3cm以上),与螨类亲缘关系很近。身体囊形,表皮骨化程度不高,厚革质状(左图:硬蜱成蜱;右图:软蜱成蜱)。蜱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目,包括3个科,硬蜱科(Ixodidae)、软蜱科(Argasidae)和纳蜱科(NuttallieUidae)。按照国际最新的分类系统、分类依据和报道,世界上已知蜱类895种,包括硬蜱科705种、软蜱科189种、纳蜱科1种。中国蜱的种类约占世界蜱类的13%,共10属117种,其中硬蜱科104种,软蜱科13种(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有关蜱的种类和分类学研究还远远不够,尚需开展大量的工作)。
软蜱会爬到低矮植物上找寻宿主,绝大多数软蜱为留巢性种类,它们一般栖息在阴凉的环境中,且多是洞穴。蜱寻找宿主的行为受一些特定的化学物质,如宿主二氧化碳或者热量移动的诱导,受到这些物质的刺激后,蜱就开始爬动寻找宿主。
硬蜱吸血时间较长,成蜱可在宿主上吸血一周左右;软蜱吸血时间较短,几分钟到数小时。蜱吸血时爬到宿主体上,吸完血就脱落,隐藏在宿主的巢穴内。绝大多数蜱为多宿主类型,这一类群的宿主非常广泛,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自然界中,还有一些动物是蜱的天敌,它们能够捕食蜱,如禽类、某些啮齿类、蜥蜴以及一些猎蝽科昆虫等。有的蜱还往往陷入蜘蛛网内而死。另外,有几种跳小蜂科的寄生蜂,其雌虫在某些蜱的若虫体内产卵寄生,发育至成虫后才从蜱体内飞出,在一头蜱体内可以寄生2~24个,蜱被寄生后不久即死亡。
如何应对蜱
虽然蜱的生存能力强,但是蜱自身移动能力差,因此,宿主的活动对蜱类的传播起很大作用。有些蜱由于候鸟的携带,可以从一个大洲来到另一个大洲。野生动物的迁徙、家畜转场,因宿主转移,也会将蜱类由甲地带到乙地,由春季牧场带到夏季牧场,这在蜱类区系分布上也有一定影响。
为了防止蜱及蜱媒痰病的传播和扩散,实时监测蜱类的分布情况、季节消长及种群数量等生态学参数非常重要,监测结果对于采取有效措施,及早防止蜱及蜱媒疾病的蔓延具有重要意义。
蜱叮咬人体后的处理措施:蜱叮咬一般是靠身体前端假头上的倒钩和唾液腺分泌的粘性物质粘附到宿主体上,如果发现被蜱叮咬应立即将其摘除,但一定要扣心。几种简单的处理措施有:
(1)如果蜱刚叮咬不久,可用少量酒精擦到蜱身体上,蜱可能会自然脱落。
(2)酒精处理如不起作用,则用镊子尽量夹住蜱的头部,逆吸血反方向拔出(这样可连头一起拔出),不要试图挤压将蜱弄破,这样会促使病原体进入人体。
(3)如果头部留在皮肤内,要立即时叮咬部位进行消毒,避免继发性感染。
(4)可能的话,将蜱用酒精浸泡起来或装入小瓶中并放一个湿棉球,带回找人进行鉴定。
(5)如果叮咬的部位是易感染区,如伤口附近,要立即想办法鉴定蜱是否为携带病原体的物种。
(6)任何情况下,如果在叮咬后四周内出现症状,如皮疹,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被蜱叮咬过,以免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文章代码:102003)
危害大而生命力强
蜱是一类广泛专性寄生在动物(包括人)上的体外寄生虫,它们除吸血造成宿主血液损失、损伤和继发性细菌感染外,有些种类还是多种病原体的传播媒介或贮存宿主(包括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原虫等)。被携带病原体的蜱叮咬后,在特定环境下可引起人、动物疾病和地方性人畜共患病(如非洲猪瘟、无形体病、出血热、森林脑炎、蜱媒斑疹热、Q热、莱姆病、巴贝西虫病及蜱瘫等)。世界上约10%的蜱种携带病原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仅次于蚊类。
蜱的发育经过卵、幼蜱、若蜱和成蜱四个时期。成蜱吸血后交配落地,爬行在草根、树根、畜舍等处,在表层缝隙中产卵。卵呈球形或椭圆形,大小约0.5~1mm,颜色淡黄至褐色,常堆集成团,大多数雌蜱产卵在千粒以上。如果条件适宜,卵在2~4周内孵出幼蜱。幼蜱形态似若蜱,但体型小,有3对足,幼蜱经1~4周蜕皮为若蜱。若蜱经过1~6期不等,若蜱有4对足,无生殖孔,再到宿主身上吸血,落地后再经1~4周蜕皮为成蜱。多数硬蜱在野外一年发生一代,多数软蜱需半年至两年完成一个生活史,软蜱的成蜱由于多次吸血和多次产卵,且具有很强的抗饥饿能力——一般可活5、6年至数十年。
嗜血如命的寄生虫
蜱体型较大(成蜱体长从2mm到3cm以上),与螨类亲缘关系很近。身体囊形,表皮骨化程度不高,厚革质状(左图:硬蜱成蜱;右图:软蜱成蜱)。蜱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目,包括3个科,硬蜱科(Ixodidae)、软蜱科(Argasidae)和纳蜱科(NuttallieUidae)。按照国际最新的分类系统、分类依据和报道,世界上已知蜱类895种,包括硬蜱科705种、软蜱科189种、纳蜱科1种。中国蜱的种类约占世界蜱类的13%,共10属117种,其中硬蜱科104种,软蜱科13种(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有关蜱的种类和分类学研究还远远不够,尚需开展大量的工作)。
软蜱会爬到低矮植物上找寻宿主,绝大多数软蜱为留巢性种类,它们一般栖息在阴凉的环境中,且多是洞穴。蜱寻找宿主的行为受一些特定的化学物质,如宿主二氧化碳或者热量移动的诱导,受到这些物质的刺激后,蜱就开始爬动寻找宿主。
硬蜱吸血时间较长,成蜱可在宿主上吸血一周左右;软蜱吸血时间较短,几分钟到数小时。蜱吸血时爬到宿主体上,吸完血就脱落,隐藏在宿主的巢穴内。绝大多数蜱为多宿主类型,这一类群的宿主非常广泛,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自然界中,还有一些动物是蜱的天敌,它们能够捕食蜱,如禽类、某些啮齿类、蜥蜴以及一些猎蝽科昆虫等。有的蜱还往往陷入蜘蛛网内而死。另外,有几种跳小蜂科的寄生蜂,其雌虫在某些蜱的若虫体内产卵寄生,发育至成虫后才从蜱体内飞出,在一头蜱体内可以寄生2~24个,蜱被寄生后不久即死亡。
如何应对蜱
虽然蜱的生存能力强,但是蜱自身移动能力差,因此,宿主的活动对蜱类的传播起很大作用。有些蜱由于候鸟的携带,可以从一个大洲来到另一个大洲。野生动物的迁徙、家畜转场,因宿主转移,也会将蜱类由甲地带到乙地,由春季牧场带到夏季牧场,这在蜱类区系分布上也有一定影响。
为了防止蜱及蜱媒痰病的传播和扩散,实时监测蜱类的分布情况、季节消长及种群数量等生态学参数非常重要,监测结果对于采取有效措施,及早防止蜱及蜱媒疾病的蔓延具有重要意义。
蜱叮咬人体后的处理措施:蜱叮咬一般是靠身体前端假头上的倒钩和唾液腺分泌的粘性物质粘附到宿主体上,如果发现被蜱叮咬应立即将其摘除,但一定要扣心。几种简单的处理措施有:
(1)如果蜱刚叮咬不久,可用少量酒精擦到蜱身体上,蜱可能会自然脱落。
(2)酒精处理如不起作用,则用镊子尽量夹住蜱的头部,逆吸血反方向拔出(这样可连头一起拔出),不要试图挤压将蜱弄破,这样会促使病原体进入人体。
(3)如果头部留在皮肤内,要立即时叮咬部位进行消毒,避免继发性感染。
(4)可能的话,将蜱用酒精浸泡起来或装入小瓶中并放一个湿棉球,带回找人进行鉴定。
(5)如果叮咬的部位是易感染区,如伤口附近,要立即想办法鉴定蜱是否为携带病原体的物种。
(6)任何情况下,如果在叮咬后四周内出现症状,如皮疹,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被蜱叮咬过,以免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文章代码:1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