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文化的建设

来源 :教师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md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对其课程文化的建设和完善。建设出适合当代经济形势、社会发展现状及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特点的课程文化有助于培养出在专业知识、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方面能力较强的高职毕业生。本文试探讨目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课程文化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建设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文化
  
  1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文化及内涵
  
  课程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课程文化不以学校中的任何群体为载体,而是以群体中的关系和活动为载体。具体来说,即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产物。广义的课程文化即在学校情景中学生获得的一切知识和经验[1]。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是跨学科的复合型专业,在探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的基础上,认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为“后基础、宽专业、活岗位”,课程模式为“语言交际能力+商务管理与商务操作能力+行业知识技能”,课程教学重点应突出“夯实基础、突出应用,强化商务操作技能”的教学理念,突出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2]。在此要求下,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需建立适应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文化。笔者认为,该课程文化的建立一定要结合当代的经济形势、社会发展现状及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使该课程文化在物质方面、制度方面和精神方面都能紧密贴合师生需求,切实丰富两者之间的互动活动,并在此过程中促使学生能真正融入到该课程文化中,学有所的,通过不断的锤炼,最终能实现对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文化的积极的自我建构。然而在当前的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文化中,从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来讲仍存在一些问题:
  
  2当今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文化中的问题
  
  从物质文化层面来说,最为缺乏的是与专业匹配的商务英语实训室及师生对企业文化的深入了解。以我工作单位所处的地域为例。该地相对集中了本市的大量外资企业,是全国著名的外资高地,这为本专业的学生就业择业提供了契机。然而根据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及毕业生的自我总结,毕业生在上岗前仍需一段时间的再培训来掌握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以我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虽然已开设了一定量的外贸课程,并从合作办学的西方发达国家引进了一系列实用性较强的商务课程,但是由于缺少货贷、单证、物流等实用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毕业生仍无法立即上手工作。而这些知识与技能仅依靠传统理论教学模式来传授是不可行的。这就意味着与专业开设的课程相匹配的实训室建设必须得到大力发展,否则就无法体现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实践技能优势。另一方面就是广大师生对企业文化缺乏了解,这将会导致教师无法在教学互动过程中融合进将来学生就业所必需的企业文化知识与心理储备,而学生即使今后进入了外资企业,也很难真正适应并融入该企业文化中,这无疑会对他们的长期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许多高职院校虽开设了英美文化课程,但却还未开设与企业文化相关的课程。企业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从物质层面的表现形式来看,企业的布局设计、员工上岗操作流程等于学生日常所处的校园文化环境大相径庭,因而如果缺乏平时课程中对此类特点的感知,学生在就业后就会产生心理、生理上的不适应从而影响岗位技能的学习与发挥。而作为课程文化重要实践者的教师来说,如果自身缺乏对企业文化的感悟,又何谈对学生的指导呢?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如无企业一线实践的经历,这对与学生共同探讨企业文化是不利的,缺少一线的切身感悟,仅通过教师对理论的学习,转而在将这种理论转输给学生,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都难以完全实现。
  从制度文化层面来说,课程设置、实训安排仍不尽合理,并且缺乏完善的课程文化评价体系。首先,课程设置的时效性不够。当前诸多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和实训通常是根据前述的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来设置的。而该目标较为宏观,即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具有效力。然而当今社会的变化发展是日新月异的,人才需求每年也会有所变化,因此对于强调培养实践能力强的人才的高职院校来说,课程和实训的安排不应该是静态的,必须充分考虑到市场需求对专业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应淡化对四、六级的追求,转而加强对货贷、单证、物流等当前社会急需的专业外语技能培养课程的开发力度。另一方面,课程设置单边化。目前课程和实训的设置都是由学院参照“人才培养目标”来制定的,过程中缺少企业、学生的参与,这样一方面会导致课程应用性在不同程度上的架空,另一方面带来了作为课程文化成果重要体现者的学生的消极或者抵触情绪。如在部分学校开设的商务英语课程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丧失,以及对学院安排的实训不满,尤其是对“顶岗实习”的歪曲理解。第三,目前对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文化缺乏一个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来自学院内部的奖励、学院间的评比、企业给予的反馈、上级单位的表扬都可以被视作课程文化评价体系的一部分,但是如何把这些零散的部分有效的整合成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是一个极具挑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艰巨任务。
  从精神文化层面来说,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主要面临缺乏学习兴趣与专业自信不足两个问题。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部分学生甚至是出于无奈选择的该专业,由于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的养成,他们的英语成绩进步缓慢,再加上进入商务英语专业后接触到了一些灵活性较强的商务实践操作的课程,因而学习进程更是步履维艰。长此以往,这种畏难情绪大大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前苏联教育学家科罗廖夫说过:“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可能性几乎增加了一倍半,这就是教育的潜力所在。[4]”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布鲁纳也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4]”因此激发高职学生对商务英语课程的学习兴趣是提升人才培养素质的关键和基础所在。此外,有部分学生虽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较为牢固,但对于自身所处的是高职院校这一教育环境始终抱着忐忑的心境,认为自身的语言知识和商务操作技能无法和本科院校毕业生相媲美,受此情绪影响,他们无法为自身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商务沟通能力搭建提升的平台。
  
  3建设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文化的建设应朝以下两个方向进一步迈进:
  一是促进该专业课程文化与企业文化更深入的融合,以解决课程文化在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不足的问题。具体来说,首先根据对当代经济形势下企业的实地走访和信息反馈,建立一批货贷、单证、物流等方面的商务实训室,为学生提供仿真的语言交际能力与商务操作能力的锻炼场所。并鼓励教师结合自身的人力资源网络创建并联系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全真的实训环境。以我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在本市与著名旅游公司及苏州的物流公司等企业合作建成了专业对口的实训基地。这样学生既可将所学知识与技能付诸实践,也可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得到除专业以外更多方面的锤炼,并能为学院、专业反馈诸多针对性强的专业信息,以此反哺专业教学及完善课程文化,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其次,结合当代经济发展趋势,根据对企业的走访和信息反馈,有针对性地开设并调整课程设置,使得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更能适应企业的需要,力争做到毕业即能上岗,突出高职院校“职”的特性。在此过程中,教师作为课程文化的重要实践者,也应发挥其实践、创新精神,深入企业一线系统的了解商务专业的运作流程,积累所牵涉到的语言文化知识,做到一脚迈进企业,一脚留在课堂,把第一手资讯和感悟传输给学生,并提供指导。以我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教师代表被选派为“访问工程师”深入企业,既熟悉了一线流程又能给予所带领的实训学生以指导。此外,聘请企业的在职管理人员开设所需要的课程培训清单,并邀请在职工作人员进入课堂讲授,传递一线讯息。与上述实训基地相结合,真正使学生与企业零距离。第三,不能一味模仿本科院校建制,应从高职院校自身特点出发,紧扣“职”字,突现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商务实践操作能力,创立并完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文化评价体系。与课程设置一样,突破学院制定这个单边体系,合理综合企业反馈、学院评定、学生自评等诸多方面,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对课程文化的多元评价。
  二是把握课程文化内涵,突现课程文化的互动性,使学生成为良好课程文化成果的体现者。课程文化的内涵表明,课程文化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产物。而且语言学习本身就离不开学习者与教授者及环境之间的互动。因此,首先在课程设置、评价体系等制度建立过程中就应发挥这种互动性的作用,充分进行企业和学院、专业的互动,学生和学院、专业的互动,听取多方意见,把握市场发展脉搏,引入学生对课程和制度的认同,多方面共同设置出科学的、有发展前景的课程科目和课程文化评价体系。其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突现互动性。不仅是教师在传授知识和示范技能的过程中,与学生展开积极的语言交流互动、操作技能互动,还包括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所组成的团队与团队之间的互动。在这种互动过程中,不仅仅是对语言知识的汲取和专业技能的操练,更是塑造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实际应变能力的舞台,也是鼓励学生自信、稳定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在朝这两个方向努力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文化所追求的不应是对语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机械记忆,而是应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成为课程文化的实践主体,积极主动地去内化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在求学过程中去感知就业及发展所需的企业文化,通过与课程文化的交融,对课程文化的理解和反省来实现对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文化的自我建构。
  
  参考文献
  [1]特古斯,金志远.课程文化的内涵分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2]崔秀敏,黄子辉.关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7,(11)
  [3]任锋,王平尧.试论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互渗和结合[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 [4]王虹.谈如何提高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J].辽宁高职院报,2008,(10)
  [5]雷久相.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联系与区别初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
  [6]朱发仁,傅新民.校企结合构建高职特色校园文化[J].职教论坛,2006
  [7]丁金昌.温州特色高职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8
其他文献
我院对1998~2003年98例移植肾患者进行了252例次超声检查,现将我们对移植肾的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重新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并把这种理解置于社会关系这个层面之上,有助于全面考察人及其在社会中的关系在发展中的作用.
通过观察化学发光及检测H2O2产生,考察锦灯笼的主要成分酸浆苦素B对调理酵母多糖激尖的多形核中性粒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PhB对活化的PMN化学发光呈剂量相关的抑制作用,同时对活
对我院1997年2月至2001年4月间经B超诊断的60例资料完整的宫外孕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二维超声图像与病理资料进行比较,着重探讨宫外孕的二维超声特征、误诊原因及鉴别要点,
随着城乡社会结构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都涌向大城市,农村单亲家庭子女的数量也日趋增加。单亲家庭的孩子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的
"云救助"服务能够使社区居民在2-3分钟内得到及时的医疗救助,并在后续救援中协助其它救助力量,以最大程度上保证求助社区居民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生命安全有保障无疑是业主最
医学学生由于其"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特殊的学科性质及思维特点和心理特点,其思想政治教育应有很强的针对性,在过去的实践中,一般是沿用传统教育模式,忽略了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超声引导介入治疗术在妇产科应用十分广泛,我院1997年至2002年对10例输卵管积水和5例盆腔局限性脓肿患者分别施行了经皮或经阴道穿刺抽液,抽脓、冲洗、注入抗菌药物保留,痛苦
从鞘花寄生Macrosolen cochinchinensis的叶中分得6种化合物,由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为槲皮素,没食子酸,荭草素,芦丁,槲皮素-3-芹菜糖基芦丁糖苷,新西兰牡荆甙-Ⅱ。
用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初步探讨了大黑蚁粉对动物机体一些衰老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给小鼠注射D-半乳糖30d,同时灌服1.5g/kg的大黑蚁粉,能保护小鼠的肝和脑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降低脂质过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