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专题片摄制的角度选择

来源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jiay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题片摄制的角度选择,就是创作者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思考孕育而出的若干视点。这些视点就像人体的骨骼一样,是支撑整部片子的关键。一部片子的艺术生命有多持久,往往也是通过独特的摄制角度所创造出的视点决定的。


  拍摄角度:新的视觉窗口
  当专题片讲述的是一个人、一件事时,创作者往往会陷入常规思路和视像中,并按照某种套路“一镜到底”。在笔者看过的众多专题片中,有八成以上的作品都是这么“生产”出来的。这些片子的画面,多多少少都能找到《话说长江》《丝绸之路》等经典纪录片的影子。虽说经典不可复制,然而就有这么一批电视工作者,始终“前赴后继”地运行在同一条轨道上,其韧性令人称道,其创造性却令人担忧。论镜头,他们都是用最规范的角度和方式来拍摄的,也都算得上大气磅礴;但要论神采,却不敢恭维。
  那么,一部片子怎么才能给观众带来独特的视觉感受呢?或许英国BBC广播电视台在1980年代拍摄的一部有关马拉多纳的纪录片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该片八成以上的镜头采用了马拉多纳在球场上的贴身镜头。创作者没有选择大而全的角度,而是采用碎片式的特写镜头“拼凑”出了一个完整的马拉多纳:
  画面一:猛烈奔跑时,小腿肌肉的变形、扭曲,有种随风摆动的味道;
  画面二:训练时脚底蹬起的沙砾,又慢慢落下;
  画面三:带球突破时皮球跳跃出画面,又随着地心引力“跌”回到画面里;
  画面四:捕捉奔跑时的背影,有时是半个后脑勺和半个背脊,镜头时而模糊,时而清晰。
  这些镜头无疑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再辅以现场录音,仿佛为观众推开了一扇新奇的门,让人们对马拉多纳有了更多细节上的认识。这些细节拼凑到一起,便形成了对主人公的完整认识。
  这种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如今已被广泛运用到电影创作中,主要用于描述激烈搏斗、体育竞技或因心情突变需要展示主人公内心状态的场面。奇怪的是,与纪录片表现形式更接近的专题片却很少运用这种拍摄手法。其实,专题片要想运用这种手法很简单——只要把镜头推近就行。先捕捉大量的移动特写镜头,然后在30分钟的素材里精剪出1分钟就可以达到效果。这样做出来的片子不但客观真实,而且震撼力也较强。
  此外,拍摄物体由倒向慢慢转为正向、大仰角拍摄、镜头环绕物体一周等摄制手法,也值得多多尝试,这样,才能让观众对专题片产生视觉新鲜感。
  剪辑角度:人文思想的沉淀
  现代大片中眼花缭乱的剪辑手法虽然值得专题片借鉴,但也不能照单全收。用哲学中“扬弃”的观点来看,值得发扬的是先进的剪辑技术和先进的剪辑理念,需要注意的是可能被弱化了的艺术真实感。
  电影的摄制目的是为了赚钱,纪录片摄制的目的则是为了记录真实。那么,专题片的摄制目的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专题片的摄制目的是在专门(或专题)介绍清楚事情或人物的基础上,还要为片子开掘出人文主义思想。比如人物类专题片,不仅要将人物的喜怒哀乐展现出来,还要用悲喜交加的人物心态开掘出人物性格、情操、志趣及生命取向。冷冶夫摄制的专题片《沙中人》,就是通过一系列细节剪辑将一个在沙漠中种树的人表现得淋漓尽致,剪辑中带有先进的国际元素:
  画面一:车在沙漠中穿行,遇上一个水塘,而镜头不拍真实的车,却锁定在水中车的倒影,还有风吹起的涟漪;
  画面二:从脚步带起沙砾跳跃到静态的沙漠仙人掌镜头,动静结合,从眼球上看很跳跃,在情理上看却很合理;
  画面三:从人物在沙漠风暴中凌乱的头发,到迎风乱摆的树枝,再跳跃到树叶,看似平凡,却为接下来讲述人物的遭遇做了很好的铺垫。这是一组很巧妙的过渡镜头,用自然界的风暴指代人物命运的风暴。
  专题片其实不需要太多的解说词做注脚,最好的解说就是没有解说,用剪辑来表达。笔者认为,高层次的镜头剪辑应至少达到以下三个目的:一是要有明确、丰富的信息量;二是要符合情理、真实可信,并能引起观众共鸣;三是要意蕴丰厚、哲理深邃。
  意蕴和哲理的开掘往往是在不经意间迸发的,这与创作者平日里的人文主义思想积累密不可分。一个优秀的电视人应该首先是一个人文主义者,带着对人类的关怀来剪辑专题片,沉入社会各个阶层体察人们的心态、思想和境界。只有吃透了各类人物的心理,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
  譬如,剪辑小学生打扫街道卫生的镜头,木讷者一个个镜头生接硬凑;机灵者从红领巾跳跃到五星红旗;有经验者从学校领导的笑容剪辑到学生的笑脸;人文主义者则会先去拍摄一些凋零的树叶、老太太的橘皮脸、挂在梁上的风铃,将自然人文的东西与小学生打扫卫生的情景结合起来剪辑,达到的效果有难以估量的作用。我们电视人也应该努力做到以人文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多精品。
  构思角度:小开端与大结局
  西方的艺术作品不喜欢大而全的构思,而中国人则喜欢合家欢、大一统。在思想上,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西方人怎么摄制专题片,我们就循着中国人的思路走,最终应该走到一个和谐的境地。所以,我们在思想上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来构思主题。
  笔者在多年的创作实践中,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但凡开局大、收尾大的片子,就必然会导致大而全的结果,很少有观众买账。而从细微处开头,中间带有丰富的内容,结尾留白,做到“余音袅袅、绕梁三日”,往往才是好的构思。
  一个边远小村,村民出山要走三个小时,长寿老人居然比别的富裕村多了60%,这特殊的现状是怎么形成的?不同的创作者解读这个题材,就会有不同的做法。木讷者全程讲述这个村长寿老人多,弄一条两分钟的新闻送电视台;机灵者多问几句长寿的经验,得出的结论是老人们爬坡上坎锻炼身体,得以长寿;有经验者旁征博引,利用数据对比出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和现在的差别,他看到了和谐,但不能诠释出和谐的真正涵义;人文主义者的构思首先会有思想上的激烈碰撞,将现代钢筋水泥丛林的都市与这个小村做比较,清心、守信将成为他的主题,此角度超越了世俗的眼光,把着力点聚焦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积淀上,在村里找到文化的根脉。制作这样一部片子,可以用提纲式的方式来构思:开头从一位教书先生的后代——80岁的老人身上着手,回忆抗战时期逃难到山里的一群知识分子;然后用树叶、流水、白云作为援引,既体现时光匆匆而过,又体现出村中人思想高洁、深邃;接下来展现社会主义春风吹遍大地,村中人感受到了党的温暖,不愁吃穿;最后论证和谐社会映射到小村里,村民的思想有了新进步,主要体现为孝道。从细小处开局,能讲细、讲全,中间部分过渡,结尾部分导向中华民族的美德,这是一个合理的构思,如写小说一样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总而言之,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千差万别、千变万化,很难鉴别哪种角度更好。但我们只要站在更多人的立场上去思考,就能创作出更好看的电视专题片。有鉴于此,希望广大电视人先放下摄像机,沉入基层,去体味广大人民群众的酸甜苦辣,这样才有助于多出精品。
  (作者单位为云南省广播电视台)
其他文献
近日,中山市第二届远程教育微电影、微视频观摩交流活动正式启动,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党校校长陈小娟,著名传媒人物、影视剧作家、评论家赵葆华等领导嘉宾,以及全市各镇区组织委员,各有关单位分管组织人事工作领导和全市微电影、微视频创作人才代表共二百人参加会议。本届远程教育微电影、微视频观摩交流活动由市委组织部主办,活动主题为“我身边的正能量Ⅱ”,分报名、作品征集、评选、总结等环节,面向全社会征集作品。活
期刊
2016年是新疆自治区的“民族团结进步年”,吉木乃县充分利用各级住村工作组遍布全县的有利契机,以远程教育为工作抓手,聚焦在“微”字上做文章,采取了“微宣讲”“微交流”“微行动”等一系列创新举措,让远程教育的“微”风化为春雨,滋润了这座边境小城的每一寸土地。  “微宣讲”送策到家门  “美丽的家乡人人爱,各族群众笑成花……”在喀尔交村的田野上,各族村民正笑吟吟地围拢在地头,听着县文广新局的住村干部加
期刊
一是各终端站点基础建设必须达到“八有”标准,即有固定的播放场所、有远程教育站点铜牌、有管理员AB岗公示牌、有节目预告牌、有远程教育机顶盒、有电视或投影仪、有终端站点管理制度牌、有区委组织部统一印发的远程教育学习讨论反馈登记簿。二是各镇村党建资料中必须有远程教育工作专用文件夹,内容要求分别含有远程教育年度工作计划、站点管理员名单、远程教育巡查督导记录等资料。三是加强巡查督导力度。要求各镇(街道办)远
期刊
陕西省凤县针对远程教育学用活动中基层党员群众收看节目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等问题,组织开展了“远程教育大家谈”活动,征求意见,启发思路,解决疑难。  动员式谈话:描出愿景 解除忧虑  “远程教育网上每天都会更新天气情况和农产品行情信息,请大家注意随时收看,掌握好采摘进度。”“近期果商仍然偏少,行情持续下滑,请大家降低期望,价钱合适尽快销售。”……这是凤县河口镇下坝村大学生村官孙亮和村党支部书记张智
期刊
坐落在广袤三江平原西侧的黑龙江省汤原县,土地肥沃、水草丰茂,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农忙时节,为紧跟农时,农民群众抓紧春种秋收,集中学习很难开展;农闲时节,外出务工党员受时空局限,无法参加支部学习。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2013年,汤原县远程办创建了“汤原远程教育”微信公众号,利用这一有效载体,开启了农村党员“随时随地学、多姿多采学”的精彩“微模式”。  装进口袋的小词典  “汤原远程教育”微信公众号
期刊
过程与结果哪个重要?这是一个人言人殊的话题。说起我的电教之旅,并不平坦,甚至可以用崎岖坎坷来形容。然而,几经起伏,从开始的茫然不解到后来的坦然面对,生活教会了我去欣赏路上的风景。至此,我才慢慢发现,原来生命的目的,正在于去享受生命。  掌镜初,风景让我停下思考  1998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富川县电视台工作。那时,县里就经常抽调我去做电教片,所以我很早就想进入电教队伍工作,但一直苦无机会。直到
期刊
伴随着多元化欣赏时代的到来,观众的口味似乎变得越来越难以琢磨。因此,如何去满足他们“不断更新”的视听习惯就成为制片人所考虑的命题,并为此做出了很多应对——这其中,“戏剧化叙事”手法备受青睐,因为充分利用矛盾、意外、悬疑等戏剧化元素,可以使影片显得生动有趣且故事性强,从而吸引观众。河北省的专题片《辞职》,恰恰就是应用“戏剧化叙事”的成功范例。片中讲述了河北省秦皇岛市车站村的党支书李成准备主动辞职,却
期刊
作为党员教育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片历来很受重视。但一具体到制作,很多同志就忍不住挠头了,总觉得“工作片很难拍出彩”。的确,工作片多以某地基层党建工作的先进经验、内容、做法等为主题,目的在于宣教,但“教”要重于“宣”,核心目标还是为了能够给党建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指导。它往往并不如人物片那样剧情丰富,不如文艺片那样音画精美,不如文献片那样理论博深,不如科技片那样指向明确,正因为这些“先天不足”,导
期刊
南望瑰丽天山的岁月变幻,北眺准格尔盆地的千年风沙,新疆奇台县历史上曾为疏勒古城所在地。 工作在这里的远教人充分针对本地地广人稀、多民族同胞难以集中的现状,积极开拓“户外远教”学用模式,遍布在奇台大街小巷、草原田野的学用点如同星星点点的野花,装扮出了这座古城的时代新颜。  夜市上的远教“吆喝”  在奇台,夜晚吸引群众的不只是电视里放的热播节目,还有远程办倾力制作的贴地气、体民情的课件;夜市上引人驻足
期刊
伊犁河谷谷口孕育了这里的富庶,亚欧大陆商贸往来在这里交汇,这里便是素有“塞外江南”之称的新疆霍尔果斯。自2010年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成立以来,霍尔果斯市远程办从抓党员干部教育入手为“西桥头堡”发展加油,搭建“三大平台”,将“一关两检”等驻霍单位纳入大党建范畴,依托国门特色大党建格局不断强化党员干部教育实效。  LED教育平台,直观易懂  自从小区大院里架起了LED大屏幕,每个傍晚屏幕下就成了人最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