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开展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检测过程中,不仅对电子信息系统内部的防雷设施进行检测,同时对所在建筑物的防雷设施系统进行检测。本文针对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施特点,明确检测项目和操作流程,对所检项目是否达安全要求进行具体分析,尽量避免雷电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关键字:电子信息系统 防雷 检测 分析
前言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电子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各种各样高精密电子仪器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因为电子仪器设备对电流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完善信息系统的防雷装置,定期开展防雷安全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信息系统防雷装置的安全要求,探讨了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检测技术的要点和要求,以达到减少防雷安全隐患。
1 电子信息系统
电子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通信设备、处理设备、控制设备、电力电子装置及其相关的配套设备、设施(含网络)等电子设备构成的,按照一定应用目的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1]
2 信息系统防雷装置检测的方式
信息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对整个信息系统内防雷设施进行外观检查,二是通过防雷检测仪器测量防雷设施。
3 检测仪器设备
在进行信息系统防雷装置检测,通常需要用到的仪器有:温湿度计、万用表、卷尺、游标卡尺、接地电阻测试仪、静电电位测试仪、等电位测试仪、土壤电阻率测试仪、防雷元件测试仪、静电表面电阻测试仪、交直流高斯仪等。
4 检测的内容
检测项目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信息系统所在建筑物防直击雷设施的检测;二是确定机房防护等级和所在环境的检测;三是供电电源防雷电感应措施检测;四是网络信号线防雷电感应措施检测;五是接地系统的测试;六是等电位连接检查和测试;七是机房、设备屏蔽检测。
5 确定防雷类别和防护等级
5.1 在开展防雷检测之前,首先确定电子信息系统所在建筑物的防雷类别。建筑物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2]一般分为一类建筑物、二类建筑物、三类建筑物。
5.2 确定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按防雷装置的拦截效率和按电子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和价值分别确定,按较高防护等级确定,可分为A级、B级、C级、D级。
5.3 划分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区,防雷区有:LPZ0A区、LPZ0B区、LPZ1区、LPZ2-n后续防雷区。
5.4 测量机房内的温度和湿度,不同防护等级机房满足不同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机房在开机状态下,防护等级为A级和B级温度条件为23+1℃,湿度为40~55%;防护等级为C级温度条件为18~28℃,湿度为35~75℃。机房在关机状态下,防护等级A级、B级、C级的温度条件均为5~35℃,防护等级为A级和B级的相对湿度条件为40~70%,防护等级为C级的相对湿度为20~80%。温度和湿度采用温湿度计测量。
6 建筑物防直击雷检测
6.1 接闪器的检查
建筑物的接闪器检查的项目主要有:外观检接闪装置是否有防腐措施和固定情况。用游标卡尺检查接闪杆、接闪带的直径,直尺测量接闪杆、接闪带、凸出天面金属物的高度,所检项目均应符合建筑物防雷规范的要求。检查天面接闪网格尺寸,根据不同建筑物的防雷类别,确定网格尺寸。检查凸出天面的金属物是否与接闪装置做好连接。如非金属物超出接闪装置的保护范围,应安装有接闪装置,并与附近接闪装置做良好连接。
6.2引下线的检查
如果采用柱内主筋作为引下线,引下线顶端要与天面接闪带或是接闪杆做好连接,并检测引下线的接地电阻。如是人工专设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布设,并且引下线的间距符合相应建筑物防雷类别的要求。
7 防雷击电磁脉冲检查
7.1电源防雷电感应措施的检查
7.1.1 供电线路的检查。检查机房电源的进线方式,从建筑物总配电箱到机房的供电线路采用埋地或是穿管屏蔽。机房电源为TN系统供电时,采用TN-S 系統的接地方式。零地电压应≤2V。
7.1.2 检查电源配电箱处安装SPD情况。在总配电箱处、配电线路的分配电箱处是否安装相应级别的电涌保护器。浪涌保护器的冲击电流Iimp 或标称放电电流In 的参数,应符合表1中参数。
7.1.3 检查SPD之间导线的长度,并确定是否需要设置退耦措施。测量 SPD 之间的线长,不同类型 SPD 的距离有不同的要求。当SPD之间距离不符合要求时,需要在SPD之间采取退耦措施,同时,还应检查 SPD的过压电流保护装置及其损坏情况。
7.2 信号线防雷电感应措施检测
7.2.1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外的信号线应采用屏蔽电缆。如果是非屏蔽电缆,要求采用通过埋入线路的金属管方式进线,埋入电缆的长度要求≥15米,同时安装适配的信号 SPD。信号 SPD、接线盒外壳和电缆金属层应接地,空导线应短路接地。如果是信号线光纤,可以不安装信号 SPD,而是将光纤外层金属保护层和加强芯做好接地。
7.2.2电子信息系统各种线缆宜采取屏蔽措施,屏蔽槽应接地。
7.2.3电子信息系统的电缆与其它管道之间的距离满足一定要求。
7.2.4电子信息系统信号线的电涌保护器应安装在防雷区的接口处。按照雷电过电压额定值、设备端口过电流幅值和抗冲击能力,可设置单级或多级浪涌保护器。
7.2.5同轴电缆的电压值不得高于线路上的最高工作电压,上升幅度不得低于受保护设备的抗冲击水平(纵向及横向) ,插入损耗应≤0.5db,同轴电缆SPD的驻波比应≤1.3。
8 接地系统 8.1 信息系统机房应采用共用接地、交流接地、直流接地和安全接地,接地电阻≤4Ω。当电子设备接地与防雷接地系统分离时,两个接地网之间的间隔应≥10米。
测量接地装置与总等电位连接端子之间连接导线的截面积,材料的规格符合GB50343-2012规范要求。
8.2测量浪涌保护器(SPD)的连接导线是否符合要求。
8.2.1电源SPD连接导线最小截面积应符合表2规定。
8.2.2天线馈线上的 spd 接地端子须与 lpz0a 或 lpz0b 与 lpz1接点
附近的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上的铜导线连接,接地端子的横截面不得少于6mm2,接地线须平直。
8.2.3信号线的 spd 接地端子与机房内的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应采用截面面积不小于1.5 mm2的铜导线连接,接地线应平直。
8.2.4 信号线与地线不能并行,与地线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0.5米)。
9 静电防护检测
机房地板应有防静电地板,工作台应由防静电材料制成,抗静电地板应进行接地,其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Ω。
10 等电位连接检测
10.1机房内各种金属管道、电缆屏蔽层、设备外壳、屏蔽槽、金属门窗、吊顶等均须进行等电位连接并接地。
10.2信息系统机房内的所有接地应连接到等电位连接带上。
11 屏蔽检测
建筑物的屏蔽从经济、安全的角度,首选建筑物内部的自然部件作为空间屏蔽,例如金属框架、建筑物内混凝土中的钢筋、金属墙面、金属屋顶、天花板、墻和地板的钢筋等。这些部件应与防雷装置连接,并且检测屏蔽接地电阻。
结论:
信息系统的防雷装置是综合性的,除了做好外部防雷检测,内部防雷也非常重要。在开展防雷检测过程中,每个环节的防雷检测,都需要严格按照防雷规范要求开展检测,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防雷设施提出相应整改措施,为减少防雷安全隐患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12[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S].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
3.周宁.新建建筑物防雷工程检测及常见问题.大科技.2019.7:230
4.陈昌 徐启腾 刘丁齐.信息系统及其机房防雷检测技术方法研究.科教导刊.2011.9(上):234-236
5.潘青未.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检测.科技向导.2012.29:384
6.甘旭韬.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检测方法.农业气象.2017.07:71
7.郭龙飞.加强气象防雷检测工作的具体措施探析.科技资讯.2018.08:111
8.辛柏清 郭凯飞.防雷检测工作技术问题分析.建筑工程与设计.2018.11(下):304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陆华静,女,1981年2月出生,广西临桂人,本科,工程师,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气象局,研究方向:防雷减灾。
关键字:电子信息系统 防雷 检测 分析
前言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电子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各种各样高精密电子仪器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因为电子仪器设备对电流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完善信息系统的防雷装置,定期开展防雷安全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信息系统防雷装置的安全要求,探讨了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检测技术的要点和要求,以达到减少防雷安全隐患。
1 电子信息系统
电子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通信设备、处理设备、控制设备、电力电子装置及其相关的配套设备、设施(含网络)等电子设备构成的,按照一定应用目的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1]
2 信息系统防雷装置检测的方式
信息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对整个信息系统内防雷设施进行外观检查,二是通过防雷检测仪器测量防雷设施。
3 检测仪器设备
在进行信息系统防雷装置检测,通常需要用到的仪器有:温湿度计、万用表、卷尺、游标卡尺、接地电阻测试仪、静电电位测试仪、等电位测试仪、土壤电阻率测试仪、防雷元件测试仪、静电表面电阻测试仪、交直流高斯仪等。
4 检测的内容
检测项目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信息系统所在建筑物防直击雷设施的检测;二是确定机房防护等级和所在环境的检测;三是供电电源防雷电感应措施检测;四是网络信号线防雷电感应措施检测;五是接地系统的测试;六是等电位连接检查和测试;七是机房、设备屏蔽检测。
5 确定防雷类别和防护等级
5.1 在开展防雷检测之前,首先确定电子信息系统所在建筑物的防雷类别。建筑物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2]一般分为一类建筑物、二类建筑物、三类建筑物。
5.2 确定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按防雷装置的拦截效率和按电子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和价值分别确定,按较高防护等级确定,可分为A级、B级、C级、D级。
5.3 划分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区,防雷区有:LPZ0A区、LPZ0B区、LPZ1区、LPZ2-n后续防雷区。
5.4 测量机房内的温度和湿度,不同防护等级机房满足不同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机房在开机状态下,防护等级为A级和B级温度条件为23+1℃,湿度为40~55%;防护等级为C级温度条件为18~28℃,湿度为35~75℃。机房在关机状态下,防护等级A级、B级、C级的温度条件均为5~35℃,防护等级为A级和B级的相对湿度条件为40~70%,防护等级为C级的相对湿度为20~80%。温度和湿度采用温湿度计测量。
6 建筑物防直击雷检测
6.1 接闪器的检查
建筑物的接闪器检查的项目主要有:外观检接闪装置是否有防腐措施和固定情况。用游标卡尺检查接闪杆、接闪带的直径,直尺测量接闪杆、接闪带、凸出天面金属物的高度,所检项目均应符合建筑物防雷规范的要求。检查天面接闪网格尺寸,根据不同建筑物的防雷类别,确定网格尺寸。检查凸出天面的金属物是否与接闪装置做好连接。如非金属物超出接闪装置的保护范围,应安装有接闪装置,并与附近接闪装置做良好连接。
6.2引下线的检查
如果采用柱内主筋作为引下线,引下线顶端要与天面接闪带或是接闪杆做好连接,并检测引下线的接地电阻。如是人工专设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布设,并且引下线的间距符合相应建筑物防雷类别的要求。
7 防雷击电磁脉冲检查
7.1电源防雷电感应措施的检查
7.1.1 供电线路的检查。检查机房电源的进线方式,从建筑物总配电箱到机房的供电线路采用埋地或是穿管屏蔽。机房电源为TN系统供电时,采用TN-S 系統的接地方式。零地电压应≤2V。
7.1.2 检查电源配电箱处安装SPD情况。在总配电箱处、配电线路的分配电箱处是否安装相应级别的电涌保护器。浪涌保护器的冲击电流Iimp 或标称放电电流In 的参数,应符合表1中参数。
7.1.3 检查SPD之间导线的长度,并确定是否需要设置退耦措施。测量 SPD 之间的线长,不同类型 SPD 的距离有不同的要求。当SPD之间距离不符合要求时,需要在SPD之间采取退耦措施,同时,还应检查 SPD的过压电流保护装置及其损坏情况。
7.2 信号线防雷电感应措施检测
7.2.1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外的信号线应采用屏蔽电缆。如果是非屏蔽电缆,要求采用通过埋入线路的金属管方式进线,埋入电缆的长度要求≥15米,同时安装适配的信号 SPD。信号 SPD、接线盒外壳和电缆金属层应接地,空导线应短路接地。如果是信号线光纤,可以不安装信号 SPD,而是将光纤外层金属保护层和加强芯做好接地。
7.2.2电子信息系统各种线缆宜采取屏蔽措施,屏蔽槽应接地。
7.2.3电子信息系统的电缆与其它管道之间的距离满足一定要求。
7.2.4电子信息系统信号线的电涌保护器应安装在防雷区的接口处。按照雷电过电压额定值、设备端口过电流幅值和抗冲击能力,可设置单级或多级浪涌保护器。
7.2.5同轴电缆的电压值不得高于线路上的最高工作电压,上升幅度不得低于受保护设备的抗冲击水平(纵向及横向) ,插入损耗应≤0.5db,同轴电缆SPD的驻波比应≤1.3。
8 接地系统 8.1 信息系统机房应采用共用接地、交流接地、直流接地和安全接地,接地电阻≤4Ω。当电子设备接地与防雷接地系统分离时,两个接地网之间的间隔应≥10米。
测量接地装置与总等电位连接端子之间连接导线的截面积,材料的规格符合GB50343-2012规范要求。
8.2测量浪涌保护器(SPD)的连接导线是否符合要求。
8.2.1电源SPD连接导线最小截面积应符合表2规定。
8.2.2天线馈线上的 spd 接地端子须与 lpz0a 或 lpz0b 与 lpz1接点
附近的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上的铜导线连接,接地端子的横截面不得少于6mm2,接地线须平直。
8.2.3信号线的 spd 接地端子与机房内的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应采用截面面积不小于1.5 mm2的铜导线连接,接地线应平直。
8.2.4 信号线与地线不能并行,与地线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0.5米)。
9 静电防护检测
机房地板应有防静电地板,工作台应由防静电材料制成,抗静电地板应进行接地,其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Ω。
10 等电位连接检测
10.1机房内各种金属管道、电缆屏蔽层、设备外壳、屏蔽槽、金属门窗、吊顶等均须进行等电位连接并接地。
10.2信息系统机房内的所有接地应连接到等电位连接带上。
11 屏蔽检测
建筑物的屏蔽从经济、安全的角度,首选建筑物内部的自然部件作为空间屏蔽,例如金属框架、建筑物内混凝土中的钢筋、金属墙面、金属屋顶、天花板、墻和地板的钢筋等。这些部件应与防雷装置连接,并且检测屏蔽接地电阻。
结论:
信息系统的防雷装置是综合性的,除了做好外部防雷检测,内部防雷也非常重要。在开展防雷检测过程中,每个环节的防雷检测,都需要严格按照防雷规范要求开展检测,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防雷设施提出相应整改措施,为减少防雷安全隐患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12[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S].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
3.周宁.新建建筑物防雷工程检测及常见问题.大科技.2019.7:230
4.陈昌 徐启腾 刘丁齐.信息系统及其机房防雷检测技术方法研究.科教导刊.2011.9(上):234-236
5.潘青未.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检测.科技向导.2012.29:384
6.甘旭韬.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检测方法.农业气象.2017.07:71
7.郭龙飞.加强气象防雷检测工作的具体措施探析.科技资讯.2018.08:111
8.辛柏清 郭凯飞.防雷检测工作技术问题分析.建筑工程与设计.2018.11(下):304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陆华静,女,1981年2月出生,广西临桂人,本科,工程师,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气象局,研究方向:防雷减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