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方法,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下面谈谈我在平时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尝试。
一、激发阅读兴趣,使学生乐读
1.选讲故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儿童最喜欢图文并茂的注音读物,特别是童话、寓言或关于英雄人物的注音读物。他们不仅喜欢读,还喜欢讲给别人听。作为教师,我更是此类课外书的积极读者。在指导中,我采用选讲一个故事,有意识地在最有趣的地方停下来,让学生自己看书,把故事补充完整,以此激发兴趣,诱导他们自己读书。而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则将其兴趣引至名人传记及科普读物上,结合语文课的学习,鼓励他们课后有“筛选”地去自由阅读“合口味”的课外书,以此提高读书的兴趣。
2.树立榜样。榜样能使学生产生向上的心理。平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毛泽东、高尔基、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在习作训练中,及时表扬班里喜爱阅读、写作进步较大的同学,请他们谈课外阅读的收获,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通过组织活动,使学生想读
当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为了增强他们兴趣,激活课外阅读,我在教室里设立了一个“小书迷心语角”,每天让小书迷将自己课外阅读的感受,用自己的语言写在“心语卡”上,这样既体现学生的自主性,给每位学生展示的机会,又实现了资源共享,扩大学生的阅览量。我还定期地开展游戏和表演,让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童话故事,编排课本剧,自由组合按人物角色进行表演。通过情景再现,提高学生审美情操,让学生感受美、评价美、鉴赏美、创造美,以演促读,调动学生自读文章的兴趣。
三、教给阅读方法,使学生会读
许多学生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在如何读的问题上,并不很明确。我的做法主要是结合阅读教学,向他们介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故事性强的作品,可以介绍一个有趣的开头;语言优美的作品,可以朗诵一段;知识丰富的作品可以选择讲一些学生前所未闻的知识。在指导过程中,不但要告诉学生做什么,还要告诉他们该“怎样做”,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读书方法,如浏览、略读、精读等,教会学生做心语卡、写读书卡等,并且要求学生勤于运用,及时不断地把阅读中的精彩片段、重要信息和切身体会记录下来,并辅以家长寄语及教师评语,引导学生到知识的海洋中去寻宝。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阅读的方法,在课外自由阅读时自然就更能得心应手,保持长久的阅读热情。
1.摘录与随感。许多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往往过多注重于书中的故事情节,收获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注意培养学生从小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书时,每人备四本摘录本,教会分类摘抄精美、优美的词句。记笔记时,要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可让他们写读书心得或随感等。还可以让他们在本子上描描画画——给课外阅读增添无限的乐趣,让他们灵动的思想自由地翱翔在“学海”与“书山”之间。
2.精读与略读。在语文教学中,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从应用的角度看,略读是最常用的阅读方法。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要有重点地选择一些与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进行精读。读的时候边读边想,在文章紧要处、感触最深处圈点句划。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只有根据自己阅读的需要,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久而久之,才能获得较多的知识和信息,真正做到读有所得。
3.交流与讨论。阅读后,学生之间可互相交流阅读情况,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交流心得,鼓励发表独特的见解,也可举行课外知识读书汇报活动,如开展故事会、朗读会。举办故事会,让学生把自己印象最深刻、感受最深的故事讲出来,同学们参与的热情很高,准备很充分,气氛不错。“朗读会”也采用相同的方法,这样不仅能加深阅读的印象,而且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要求每个同学一个月至少办一份手抄报。将课外阅读中获取的知识、信息、体会、收获,通过手抄报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同学共分享。这样,做到读中悟法,读中学写,在积累中得到运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四、推荐相关读物,使学生多读
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比较差。因此,当学生兴趣被激发后,我就有选择地向学生推荐内容健康、有利于对他们进行良好的思想教育,又符合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的书籍或篇章。
1.推荐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书籍,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如学完《小抄写员》后,向学生推荐《爱的教育》;学完《小英雄雨来》后,向学生推荐管桦同志的《小英雄雨来》一书;学完《全神贯注》后,向学生推荐《雕塑大师——罗丹》等。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巩固拓展学生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2.推荐与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都存在着差异性,因此推荐读物应因人而异。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学完《丑小鸭》之后推荐《安徒生童话选》,中、高年级学生,学完了《爱迪生》后,介绍传记文学《爱迪生》,教完《赤壁之战》后,推荐《三国演义》。
3.推荐与习作要求相关的文章。引导学生把从课外读物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习作中,在读写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如教过《趵突泉》,学生掌握了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点,展开想象的写法后,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美啊,雕塑喷泉》,再指导学生观察永春广场的一角,把它寫下来,从而启迪了学生习作思路,提高了作文教学的效果。
4.从时空结构上推荐有关内容。在实践中大胆地将报纸、杂志、小说、影视、广告、标语等各种语文信息引入课堂,丰富深化教材内容。例如学了《草船借箭》后组织学生收看电视剧《三国演义》,有时还组织学生收看“焦点访谈”、“记者行动”、“交通警报台”等节目。看完后指导学生写收视手记,拉近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距离。
另外,要让学生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不仅要读成人作品,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文学修养,更要读儿童作品,以便走进孩子的心灵,并能及时推荐好的作品给学生。在孩子们阅读时,我也常常手捧书读得津津有味,书中的喜怒哀乐尽显脸庞,看到精彩处,就声情并茂地朗诵给孩子们听。而此时此刻,孩子们正襟危坐,神情专注,我们一起融进了那优美生动的文章里。
通过课外阅读的开展,班上学生对阅读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逐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在乐中读,在读中乐,不知不觉加大了阅读量,增加了知识积累,既开拓了视野,又丰富了知识,同时提高了写作能力。
一、激发阅读兴趣,使学生乐读
1.选讲故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儿童最喜欢图文并茂的注音读物,特别是童话、寓言或关于英雄人物的注音读物。他们不仅喜欢读,还喜欢讲给别人听。作为教师,我更是此类课外书的积极读者。在指导中,我采用选讲一个故事,有意识地在最有趣的地方停下来,让学生自己看书,把故事补充完整,以此激发兴趣,诱导他们自己读书。而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则将其兴趣引至名人传记及科普读物上,结合语文课的学习,鼓励他们课后有“筛选”地去自由阅读“合口味”的课外书,以此提高读书的兴趣。
2.树立榜样。榜样能使学生产生向上的心理。平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毛泽东、高尔基、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在习作训练中,及时表扬班里喜爱阅读、写作进步较大的同学,请他们谈课外阅读的收获,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通过组织活动,使学生想读
当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为了增强他们兴趣,激活课外阅读,我在教室里设立了一个“小书迷心语角”,每天让小书迷将自己课外阅读的感受,用自己的语言写在“心语卡”上,这样既体现学生的自主性,给每位学生展示的机会,又实现了资源共享,扩大学生的阅览量。我还定期地开展游戏和表演,让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童话故事,编排课本剧,自由组合按人物角色进行表演。通过情景再现,提高学生审美情操,让学生感受美、评价美、鉴赏美、创造美,以演促读,调动学生自读文章的兴趣。
三、教给阅读方法,使学生会读
许多学生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在如何读的问题上,并不很明确。我的做法主要是结合阅读教学,向他们介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故事性强的作品,可以介绍一个有趣的开头;语言优美的作品,可以朗诵一段;知识丰富的作品可以选择讲一些学生前所未闻的知识。在指导过程中,不但要告诉学生做什么,还要告诉他们该“怎样做”,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读书方法,如浏览、略读、精读等,教会学生做心语卡、写读书卡等,并且要求学生勤于运用,及时不断地把阅读中的精彩片段、重要信息和切身体会记录下来,并辅以家长寄语及教师评语,引导学生到知识的海洋中去寻宝。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阅读的方法,在课外自由阅读时自然就更能得心应手,保持长久的阅读热情。
1.摘录与随感。许多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往往过多注重于书中的故事情节,收获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注意培养学生从小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书时,每人备四本摘录本,教会分类摘抄精美、优美的词句。记笔记时,要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可让他们写读书心得或随感等。还可以让他们在本子上描描画画——给课外阅读增添无限的乐趣,让他们灵动的思想自由地翱翔在“学海”与“书山”之间。
2.精读与略读。在语文教学中,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从应用的角度看,略读是最常用的阅读方法。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要有重点地选择一些与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进行精读。读的时候边读边想,在文章紧要处、感触最深处圈点句划。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只有根据自己阅读的需要,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久而久之,才能获得较多的知识和信息,真正做到读有所得。
3.交流与讨论。阅读后,学生之间可互相交流阅读情况,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交流心得,鼓励发表独特的见解,也可举行课外知识读书汇报活动,如开展故事会、朗读会。举办故事会,让学生把自己印象最深刻、感受最深的故事讲出来,同学们参与的热情很高,准备很充分,气氛不错。“朗读会”也采用相同的方法,这样不仅能加深阅读的印象,而且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要求每个同学一个月至少办一份手抄报。将课外阅读中获取的知识、信息、体会、收获,通过手抄报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同学共分享。这样,做到读中悟法,读中学写,在积累中得到运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四、推荐相关读物,使学生多读
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比较差。因此,当学生兴趣被激发后,我就有选择地向学生推荐内容健康、有利于对他们进行良好的思想教育,又符合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的书籍或篇章。
1.推荐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书籍,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如学完《小抄写员》后,向学生推荐《爱的教育》;学完《小英雄雨来》后,向学生推荐管桦同志的《小英雄雨来》一书;学完《全神贯注》后,向学生推荐《雕塑大师——罗丹》等。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巩固拓展学生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2.推荐与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都存在着差异性,因此推荐读物应因人而异。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学完《丑小鸭》之后推荐《安徒生童话选》,中、高年级学生,学完了《爱迪生》后,介绍传记文学《爱迪生》,教完《赤壁之战》后,推荐《三国演义》。
3.推荐与习作要求相关的文章。引导学生把从课外读物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习作中,在读写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如教过《趵突泉》,学生掌握了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点,展开想象的写法后,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美啊,雕塑喷泉》,再指导学生观察永春广场的一角,把它寫下来,从而启迪了学生习作思路,提高了作文教学的效果。
4.从时空结构上推荐有关内容。在实践中大胆地将报纸、杂志、小说、影视、广告、标语等各种语文信息引入课堂,丰富深化教材内容。例如学了《草船借箭》后组织学生收看电视剧《三国演义》,有时还组织学生收看“焦点访谈”、“记者行动”、“交通警报台”等节目。看完后指导学生写收视手记,拉近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距离。
另外,要让学生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不仅要读成人作品,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文学修养,更要读儿童作品,以便走进孩子的心灵,并能及时推荐好的作品给学生。在孩子们阅读时,我也常常手捧书读得津津有味,书中的喜怒哀乐尽显脸庞,看到精彩处,就声情并茂地朗诵给孩子们听。而此时此刻,孩子们正襟危坐,神情专注,我们一起融进了那优美生动的文章里。
通过课外阅读的开展,班上学生对阅读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逐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在乐中读,在读中乐,不知不觉加大了阅读量,增加了知识积累,既开拓了视野,又丰富了知识,同时提高了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