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格里布散记

来源 :出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bbsb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客机越过埃及西部沙漠,飞经突尼斯、阿尔及利亚上空,俯瞰由摩洛哥王国绵延而来的阿特拉斯山,使我想起一个古希腊神话故事。传说中这里的天空是由巨人阿特拉斯用自己的双肩支撑起来的,使世界的边涯才移到阿特拉斯山一线,因此,人们称阿特拉斯山为巨人山。古代阿拉伯人把巨人山下的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所在的北非地区叫做“马格里布”,即“阿拉伯西方”的意思。由于马格里布西、北、东三面环海,南部又是世界最大的沙漠一一撒哈拉,活像与世隔绝的岛屿,因此又称它“西方之岛”。
  巨人山下访古
  摩洛哥是非洲城市最多的国家之一。首都拉巴特,以阿拉伯式宫殿、寺院和高塔等建筑闻名于世。然而和它媲美的名城多着呢。就以北部古城非斯来说,从公元九世纪至本世纪初的1300年間,都是摩洛哥历代王朝的首都,整个非斯旧城就像一座博物馆。
  非斯坐落在阿特拉斯山北坡的一条山谷中,分旧城和新城两部分。汽车在旧城门旁停了下来。我们迈步入城,穿行在迷宫般的狭窄街巷,只见街巷两旁店铺鳞次栉比,货物琳琅满目,各色打扮的行人摩肩接踵;空气里飘散着羊皮制品昧儿和崭新木器的油漆昧儿,耳旁不时传来敲打铜、银、铁器的叮当声;街上每隔一段距离设有露天供水站,过路人可随时喝到清凉的泉水。身穿阿拉伯长袍的农民,用泉水洗手洗脸,然后席地做祈祷。导游告诉我,这里的地下筑有许多水管,直通河谷和山上,把水引下来。旧城的水管密如蛛网,通向每家每户庭院,总长达70公里。水管全用石块砌成,有的专引泉水,供饮用;有的专引河水,供农田灌溉和作坊用水:还有专门用来排污水的。当我得知这些水管是第一个伊斯兰王朝初建非斯城时设计的,心里感到非常钦佩。
  我们路过卡鲁因清真寺一一卡鲁因大学的一部分。这所大学初建于公元859年,比历史悠久的英国牛津大学还早390年,恐怕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学了。在大学图书馆,我们遇到一位摩洛哥学者,他正在研究一部7000多页的诗集。导游说,这诗集是十二世纪一位阿拉伯名医写的,他将各种疾病及处方写成诗流传了下来。真有意思!
  城北的古城堡是古代王宫,现在仍保持着原样,辟有陈列室,陈列着许多文物,其中还有我国古代传入摩洛哥的文物呢。
  登上非斯最高处,古城景色一览无余:近处橄榄树郁郁葱葱;远处琉璃瓦顶的宫殿散落在阿拉伯式建筑群中;造型奇特的清真寺多得数不清。真是一座典型的阿拉伯式古城!
  白色的城
  参观了非斯古城后,导游决定陪我去邻国阿尔及利亚首都一一阿尔及尔游览。
  阿尔及尔是座依山傍海的美丽城市,它给我最深的印象是“白”:一幢幢白色建筑物,掩映在绿浪起伏的树丛中:一辆辆白色小汽车,行驶在平坦的大街上;一群群穿着白色衣服的行人,漫步在林荫道上;就连那国旗也主要是由白、绿两色组成。难怪人们把过座城市称为“白色的城”了。
  和马格里布许多历史名城一样,阿尔及尔也分新旧市区。不用说,旧市区充满典型的阿拉伯情调,但我们更多的时间是在新市区浏览。这里的海滩和山坡种满了松树、雪杉和挺拔高大的枣椰树;每座住宅都被浓绿拥抱着,宽敞而整洁的街道两旁,隔不多远就有一座漂亮的街头公园,儿童在嬉戏,老人在休息;天空蓝得那样可爱;空气里散发着花草的芳香,气候宜人。阿尔及利亚自北向南可以划分为地中海沿岸平原、阿特拉斯山地和撒哈拉沙漠三个自然带。阿尔及尔就在地中海平原的中段,具有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沿海有一种叫木栓栎的树,为了减少蒸发,长着很厚的树皮。酒瓶上的软木塞就是利用这种树皮做成的。我和导游特地去看了看采下来的木栓栎树皮。阿尔及利亚朋友说,树皮随采随长,对树木无损害。
  在非洲,阿尔及利亚是仅次于苏丹的第二大国,可是国土的90%以上是沙漠。正像埃及依赖尼罗河三角洲一样,阿尔及利亚的农业全仰仗于地中海沿岸平原。这窄窄的平原物产丰富,尤其盛产水果,就以葡萄来说,用来酿成的酒还向盛产葡萄酒的法国出口呢!
  古文明的橱窗
  听说联台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公布的首批文化与自然遗产中,有三处在突尼斯。因此,我决定去突尼斯看看,并从那里深入撒哈拉大沙漠。
  我来到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城,访问了位于城北17公里的迦太基。在拥有200多处古建筑遗址的突尼斯,迦太基被称为地中海沿岸各种古文明汇集的橱窗。古城本是来自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于公元前九世纪建立的。当时迦太基帝国很强盛,后来被强盛起来的古罗马帝国打败,繁荣的迦太基城被毁。现在看到的迦太基遗迹,大都是古罗马重建迦太基时留下的。真是历尽三千年沧桑,几经兴废啊!
  来这里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有的拥向宏伟的迦太基博物馆;有的则对各种古建筑的断垣残壁感兴趣;有的专心致志地研究石碑、石柱、雕像和镶嵌画。在古罗马竞技场遗址附近,突尼斯考古学家于发现一尊洁白的大理石雕像,雕的是赛马骑士,造型优美,栩栩如生。一位考古老专家说,从雕像可以知道,早在古罗马时期,当地人就十分喜爱各种竞技活动了。
  我对那些五彩缤纷的镶嵌画很有兴趣。据说,这些用小石块拼成的“画”,在许多突尼斯人家里如同地毯一样普遍,历史学家研究突尼斯还是从镶嵌画开始的呢。
  回到突尼斯城以后,我参观了巴尔杜博物馆。这儿珍藏着突尼斯各个历史时期的镶嵌画,金碧辉煌,赏心悦目。每一幅镶嵌画都有自己的主题,都包含着一段动人的故事。
  沙漠之门
  沙漠之门就是进入沙漠的门户,在马格里布三国都有。我从突尼斯城来到突尼斯南方的沙漠之门一一杜兹镇。这是一片绿洲,枣椰树郁郁葱葱,小溪流水潺潺。在这里,游客们租用骆驼作为交通工具。骆驼既耐渴又耐劳,被称为沙漠之舟。在租骆驼的时候,一位中年人认出我是中国人,他高兴地握着我的手,并作自我介绍。他姓严,是从台湾来非洲考察生物资源的,已经几次深入大沙漠了。对于浩瀚的撒哈拉,他可熟悉了。撒哈拉西起大西洋岸,东临红海,绵延5600公里;北自地中海和阿特拉斯山,南到北纬13°左右,纵深1600公里,跨埃及、苏丹、利比亚、乍得、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尼日尔、马里、毛里塔尼亚和摩洛哥等十几个国家,面积达900万平方公里,比澳大利亚还要大。   我们进入茫茫沙海以后,严先生说,撒哈拉并不全是眼前这样的沙海,有好多是光秃秃的石头荒漠。在阿拉伯语中,“撒哈拉”就是“火荒漠”的意思。说着,我们来到一座大沙山顶部,放眼望去,只见无边沙海,仿佛波涛滚滚,连绵起伏,雪白的云母片在黄沙中闪闪发光。不一会儿,狂风突起,飞沙铺天盖地袭来,真是无孔不入,鼻孔、耳朵和衣领里全灌满了沙尘。阿拉伯人扯起长袍一裹,连头带身体包得严严实实,任凭风沙肆虐,而我们这些外国人却束手无策,个个叫苦不迭。幸好,一会儿就风平沙静,但太阳似乎比刚才更加烤人。
  “好渴啊!”我晃了晃水壶,水早喝光了。亏得严先生水带得多。半壶水下肚,汗似乎多了些,但终究比不上蒸发力,汗一出来立刻被蒸发干。又热又渴,难受极了。可严先生说这还不算热,再往大沙漠里面走,沙丘上的温度可把肉和蛋烤熟。他说,尼日尔和上沃尔特的母鸡只管生蛋不必孵蛋,因为那里即使是阴凉处的气温,也完全够孵蛋条件。有人在利比亚的阿济济亚,测得阴处气温达58℃。我想,这也许是世界最高的气温记录了。但一到夜里,气温会骤然下降,有时竞降至15℃。暴热骤冷,岩石经反复的热胀冷缩,由大块碎裂成小块,由小块变成砂粒。正在被破坏的山崖,被风雕刻成奇形怪状,就像《一千零一夜》里的魔鬼城。严先生告诉我,他曾在大沙漠里过夜,常常听到各种可怕的尖叫声,后来发觉这些声音有的是岩石崩裂时发出的,有的则是砂粒沿沙丘滚动时发出的。
  在沙漠中旅行,常常看到靈活的小动物在面前一窜而过,然后钻入一个不显眼的地洞。严先生说,地下又阴凉又安全,就连沙漠区的柏柏尔人也喜欢住在地下呢。后来他陪我参观了柏柏尔人的井坑式住宅:在一个个大井坑底部,中央是一片空地,好比一般住宅的“天井”,井壁四周是一套套舒适的房间,人踏木梯出入井坑。在撒哈拉边缘,这样的住宅不仅可避免风沙袭击,而且冬暖夏凉,适宜储存粮食。
  “就连植物也向地下求生存呐!”严先生边说边把他在大沙漠拍的植物照片拿给我看,其中有活了数千年的橄榄树,它不太高,长在山崖的阴处,根系发达,可伸入地下10多米。有的草比较矮小,而它的根却有好几米长。不少植物的叶子部长有绒毛或一层蜡质。这些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从地下吸取水分,最小限度地控制水分从叶面蒸腾。严先生的话使我懂得了生物“适者生存”的道理。
  严先生对撒哈拉沙漠了解得真多,就连它地下有多少石油和地下水都能说出数字来。更令人惊奇的是,他竟然说,荒凉、灼热的撒哈拉在数千年前是肥沃的草原。他怕我不相信,从皮包里取出一叠照片,递给我,说:“这是不久前从阿尔及利亚东南部的恩阿杰尔高原的山崖壁画上拍下的。这上面的牛群和牧民图说明,撒哈拉的过去并不是沙漠。”他接着说,“撒哈拉由一片肥沃的草原变成大沙漠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迁的结果,但是也不能否认,在漫长的岁月里,由于人们不了解自然规律,盲目地放牧、种植庄稼,破坏了自然植被,加速了沙漠化的进程。”我听了觉得很有道理。联想到如今全球都在开展植树造林,这对于人类的生存该多么重要啊!
其他文献
在国内高中毕业刚考进大学的时候,觉得中国大学里的体育课真是太丰富了,学生们有充分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各种球类运动、游泳、跆拳道、健身操、体育舞蹈……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可是到了德国以后才发现,中国大学里的体育课不过是小巫见大巫了。开学初,德雷斯顿理工大学专门印制了一批介绍体育课程的宣传小册子,我翻开看了看,这学期的体育课程共分为10个大类:登山运动(Bergsport)、对抗竞技性运动
期刊
一周很快过去,周六上午10点前,我们上山接孩子,参加童子军领导力夏校的结业典礼。童子军们已经整理完毕,等着回家了。  结业典礼在操场上举行。3个中队的学员站三边,学生教头们站一边。所有童子军的活动开始时,都要对国旗宣誓,童子军誓言等。  童子军给家长们演练了每天早上升旗后,做的一些小游戏。感觉童子军的培训与国内的军训不同,对纪律,队列等要求很松,更重视趣味性和互动性。美国人总是把幽默放在很高地位。
期刊
修学旅游,不应局限在观览上,最好有更多实地操作,用实践检验学生的学识,更多层面唤起学子的社会责任感。譬如,探索陶瓷工艺的学子,在考察中国历史名窑的过程中,最好能与窑工一同完成制坯、成型、点染、入窑等工艺流程;探索植物生态学的学子,在考察原始密林的过程中,要有选择性地参与养林、护林等工作。假如同学们去江西某景区修学中国茶文化,应该实地采茶、炒茶、品茶、说茶,多和茶農接触,掌握绿茶、乌龙茶、普洱茶的制
期刊
美国为了更好的衡量各州中小学的学习水平,希望推行全国统一的标准化考试。Partnership for Assessment of Readiness for College and Careers(PARCC)考试在计算機上进行,包括数学和英语两个科目。这个比较难,用时长的统考在各州遇到很大阻力,很多家长抗议。目前,新泽西是仍然参加PARCC考试的少数州。  双胞胎数学课跳级,8年级时,每天被校车
期刊
近年来,中国投资人对美国EB-5投资移民的热情空前高涨,申请人数越来越多,由于中国申请移民的人数超过了法定名额,美国投资移民EB-5开始出现排期。而且今年9月30日现行的EB-5法案已经到期,虽然顺利延期至12月9日,但涨价变法呼声越来越高。在申请者中,仍然有不少人缺乏相关的基础知识。  EB-5簽证的历史是什么?  EB-5签证类别从1991年创建,地区中心从1993年开始推行。在EB-5类别下
期刊
首先,美国移民法(INA)的确没有规定主申请人的最低年龄。  世界各国的法律对所谓民事行为能力都有最低年龄要求。中美两国的法律在这一点上基本原则一致:年龄低于18岁的人都不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签署的协议就不具备法律效力。但同时,两国的法律又都规定了在一定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同样可以通过规定的方式,弥补独立签约导致的行为能力不足,从而使签署的协议仍旧具备完
期刊
行走在路上:自驾穿行半个美国的浪漫(上)  加州爱人Jessi  2009年6月26日下午5点左右,杰夫和我(那时同样已经拿到签证的女儿还在国内暂时不想过来)开着装满了两大箱换洗衣物,3个塞满水、果汁、牛奶、水果、蔬菜、火腿片和冰块等东西的COOler(便携式冷藏箱),两台笔记本电脑,以及我的各种零食、枕头、毯子……的车向着中部出发。  两周后,7月9日下午5点差一刻,我们布满上千种小飞虫和蝴蝶以
期刊
英国公投决定脱离欧盟后英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脱欧不是只有“好处”。首先,英国经济衰退一夜“见颜色”。公投次日英镑跳崖式贬值带来巨大的通胀压力,接着是社会上的裁员潮。公投后次日,谷歌搜索显示,来自英国前五名的搜索热门是:欧盟是什么、欧盟的作用、欧盟有多少成员国、欧盟成员国的义务与权利、欧盟的历史。难怪,英国媒体痛惜地感叹,英国人缺乏知识及被误导毁了国家全局利益,绑架了全体英人。  最近英格兰银行宣布,
期刊
步入11月,隐约踏入2016年的尾声。出国留学已然不再是新话题,然而这一年留学话题仍然不断:无论是美国SAT考试改版、本科申请新系统上线、语言考试费用涨价等留学“技术问题”;还是留学现象中。低龄留学的井喷式火热备受关注,引发别离与团聚之争;以及海归回国的困境与感慨、移民与留学孰先孰后的思考……追求不止,留学不息,2016留学面面观,持续火热近20余年的留学潮依旧老生常谈。  申桂宁一、这一年,留学
期刊
今年前7个月,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金额已超过去年全年总和。海外并购,这种以更高水平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对外开放形式,对促进国内经济转型升级,深化中国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受经济不景气影响,近来全球并购活动不甚活跃。然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却不断打破历史纪录。7月以来,巨额收购接连不断:民营投资公司上海复星集团宣布将以约126亿美元收购印度制药公司Gland Pharma;中国乐视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