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仪是人们生活交往的准则,是一个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民族习惯的总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文明礼仪及其习惯的养成对幼儿的终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体会。
一、在环境中熏陶
环境对幼儿文明语言的形成,礼貌行为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校园环境的优化,首先要搞好教室环境的布置。我们把孩子从家带来的有关主题活动的图片经老师整理、装饰,张贴在教室的墙上,提醒幼儿一言一行要符合礼仪规范;让幼儿在环境中自觉遵守秩序,学习礼仪之道;在教室的图书角放人了礼仪方面的书籍,使幼儿在欣赏故事的同时,进行故事表演,受到模范人物典范的感染。《文学活动——鸟儿怎样变成好朋友》就是我们设计的一个活动,通过这一活动,使幼儿在趣味盎然的故事表演与讨论中,懂得了要尊重别人、相互谦让、和睦相处的道理,表演故事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
二、在教学中渗透
教育学认为:德育与智育的融合与互动是课堂教学的规律,德育与智育血肉相连,相互促进。因此,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应渗透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中,应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教师在活动中以引导幼儿从谈话活动人手,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幼儿明白礼仪的常识并在活动中身体力行,成为一个讲礼仪的小大人。
例如在语言活动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幼儿容易理解,乐于接受,愿意模仿,教育效果明显。教学时,可以先让幼儿观察图画,理解图画;再让幼儿用语言表达图意;然后可以分角色让幼儿进行表演。使幼儿在看图会意、看图说话、仿图表演的过程中,提高说话能力;同时,也使幼儿在看、思、言、行的过程中,受到文明礼貌的教育。
三、在游戏中锤炼
游戏是幼儿基本的活动,也是最喜欢的活动。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力手段,在游戏中,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难以理解社会道德观念,仅仅对他们进行口头教育往往不近人意,收效不大。针对幼儿好动的天性,我们在活动中设计幼儿容易参与,趣味性浓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使幼儿在看中仿、在动中学。例我们设计了音乐游戏《好朋友》,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你争我赶的尽情地表现自己,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乐趣。在学习歌曲的同时,深化了幼儿对同伴的情感,培养了幼儿关心、帮助、尊重别人的情感。让礼仪之花在孩子们的交往中悄悄美丽地绽放了。我们还设计了体育游戏《太空人找朋友》,在游戏中,孩子们都对太空人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和太空人有礼貌的交往,邀请太空人和自己做游戏,请太空人到教室做客,在游戏中发展了孩子的平衡能力,提高了幼儿判断、机智、活泼的性格,并提升了孩子的礼仪交往能力。通过各种游戏,使幼儿懂得了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活动多开展几次,既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又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四、在协作中矫正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在众星捧月似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常常表现为言行不一,爱发脾气,以大欺小,想得到的东西一定要得到,抢其他小朋友的东西。因而良好的行为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良好的习惯要在不断的重复和协作中形成。他们需要社会的关心、需要家长的监督、教师的指导、同伴的帮助。他们学习某一礼仪规范,需要经过多次的“反馈——矫正”,才能收到一定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一方面注意收集各方反馈信息,对幼儿进行教育;另一方面要求幼儿之间互帮互助,协同教育工作,让幼儿参与到教育中来。最好的方法,就是每天以小朋友推选的方式请幼儿来做值日生、小组长、班长等。幼儿们为了能做到小干部,无形间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加以控制和调整。小干部们分工明确,在互相帮助中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在互相监督中使良好的行为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形成。每天离园前,以民主评议的方法,让幼儿对小干部们进行民主评议,使每个幼儿在评议过程中,认识是非、对错、美丑。
总之,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办法还有很多,只要教师善于观察,灵活运用,孩子们一定会得到好的礼仪教育,形成良好的人格,并受益终生。
一、在环境中熏陶
环境对幼儿文明语言的形成,礼貌行为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校园环境的优化,首先要搞好教室环境的布置。我们把孩子从家带来的有关主题活动的图片经老师整理、装饰,张贴在教室的墙上,提醒幼儿一言一行要符合礼仪规范;让幼儿在环境中自觉遵守秩序,学习礼仪之道;在教室的图书角放人了礼仪方面的书籍,使幼儿在欣赏故事的同时,进行故事表演,受到模范人物典范的感染。《文学活动——鸟儿怎样变成好朋友》就是我们设计的一个活动,通过这一活动,使幼儿在趣味盎然的故事表演与讨论中,懂得了要尊重别人、相互谦让、和睦相处的道理,表演故事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
二、在教学中渗透
教育学认为:德育与智育的融合与互动是课堂教学的规律,德育与智育血肉相连,相互促进。因此,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应渗透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中,应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教师在活动中以引导幼儿从谈话活动人手,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幼儿明白礼仪的常识并在活动中身体力行,成为一个讲礼仪的小大人。
例如在语言活动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幼儿容易理解,乐于接受,愿意模仿,教育效果明显。教学时,可以先让幼儿观察图画,理解图画;再让幼儿用语言表达图意;然后可以分角色让幼儿进行表演。使幼儿在看图会意、看图说话、仿图表演的过程中,提高说话能力;同时,也使幼儿在看、思、言、行的过程中,受到文明礼貌的教育。
三、在游戏中锤炼
游戏是幼儿基本的活动,也是最喜欢的活动。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力手段,在游戏中,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难以理解社会道德观念,仅仅对他们进行口头教育往往不近人意,收效不大。针对幼儿好动的天性,我们在活动中设计幼儿容易参与,趣味性浓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使幼儿在看中仿、在动中学。例我们设计了音乐游戏《好朋友》,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你争我赶的尽情地表现自己,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乐趣。在学习歌曲的同时,深化了幼儿对同伴的情感,培养了幼儿关心、帮助、尊重别人的情感。让礼仪之花在孩子们的交往中悄悄美丽地绽放了。我们还设计了体育游戏《太空人找朋友》,在游戏中,孩子们都对太空人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和太空人有礼貌的交往,邀请太空人和自己做游戏,请太空人到教室做客,在游戏中发展了孩子的平衡能力,提高了幼儿判断、机智、活泼的性格,并提升了孩子的礼仪交往能力。通过各种游戏,使幼儿懂得了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活动多开展几次,既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又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四、在协作中矫正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在众星捧月似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常常表现为言行不一,爱发脾气,以大欺小,想得到的东西一定要得到,抢其他小朋友的东西。因而良好的行为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良好的习惯要在不断的重复和协作中形成。他们需要社会的关心、需要家长的监督、教师的指导、同伴的帮助。他们学习某一礼仪规范,需要经过多次的“反馈——矫正”,才能收到一定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一方面注意收集各方反馈信息,对幼儿进行教育;另一方面要求幼儿之间互帮互助,协同教育工作,让幼儿参与到教育中来。最好的方法,就是每天以小朋友推选的方式请幼儿来做值日生、小组长、班长等。幼儿们为了能做到小干部,无形间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加以控制和调整。小干部们分工明确,在互相帮助中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在互相监督中使良好的行为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形成。每天离园前,以民主评议的方法,让幼儿对小干部们进行民主评议,使每个幼儿在评议过程中,认识是非、对错、美丑。
总之,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办法还有很多,只要教师善于观察,灵活运用,孩子们一定会得到好的礼仪教育,形成良好的人格,并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