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教育,侧重于学生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及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其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推广科学技术等都是围绕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展开的。本文通过对江苏各省辖市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绩效实证分析,探讨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并据此提出服务区域经济的职业教育发展策略。
关键词:区域经济;职业教育;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1-0030-04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对经济持续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江苏省依靠较为领先的教育和科技优势,成为中国的经济大省和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地区。2013年,江苏的GDP达到5.4万亿元,仅次于广东省的5.7万亿元,居全国第二位。
对江苏这样一个经济、科技文化大省,我们关心的是在经济发展的背后教育如何为地方经济服务,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有何关系,如何使教育优势转变为人才优势、经济优势,进而使经济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关心各个地区职业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职业教育在各个地区之间的优化配置。笔者运用相关统计数据,对江苏13个市的教育(包括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绩效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对江苏的职业教育发展、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以及如何使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结构特点和发展方向实现良性互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
江苏省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绩效分析
为了了解江苏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与江苏经济发展的关系,分别选取了江苏省南京市、无锡市、常州市、苏州市、镇江市、南通市、扬州市、泰州市、徐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宿迁市的2008年至2012年的教育与经济数据来对比,说明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由于取得有关职业教育的数据有一定的困难,同时又由于目前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存在着交叉与重叠,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也包含在高等教育中,而且现在的普通高等教育也明显出现职业化的特征,因此,数据的选取概括为中等以上教育(包括高等教育)。
(一)江苏省各省辖市教育状况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关系
下页表1为2012年江苏省各省辖市GDP与相关教育指标情况。
在上述指标中,反映一个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应该是GDP指标(从总量上看),而反映一个地区教育发展情况的应是相关规模指标,这些指标具体表现为中等以上专业学校总数(所)、中等以上专业学校毕业生总数、中等以上专业学校招生总数、中等以上专业学校在校生总数、中等以上专业学校专任教师总数以及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等。通过对这些指标相关性的分析,可以看出区域内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情况。其中,中等以上专业学校的数量、学生数量、专任教师数量等指标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较为密切,具有极强的配比性。从表1可以看出,如果按2012年各省辖市的GDP发展情况看,前几位的排列顺序为:苏州、无锡、南京、南通、徐州、常州、盐城、扬州、泰州、镇江等;与之对应的,从各省辖市的中等以上专业学校的总数量上来看,二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排在前几位的分别是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镇江、扬州、南通等。如果剔除南京作为省会城市的因素以及每个省辖市人口、面积等因素,可以说二者的排序基本一致。特别是从苏州、无锡、常州、徐州来看,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的功能是非常强的。如苏州2012年GDP为12 011.65亿元,排在第一位,其教育状况无论是学校数、毕业生人数、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教师人数以及成人教育方面,都与其经济发展相对应,呈现一种非常强的正相关关系。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绩效是非常明显的。
(二)江苏省各省辖市从业人员产业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从江苏省各省辖市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结构分布中的占比来看,苏州最高,分别为61.52%和34.84%,两者合计为96.36%,在江苏省排在第一位;无锡二、三产业合计为95.32%,排在第二位;以下分别为常州和南京(详见表2)。作为二、三产业来说,其从业人员绝大多数都是具有一技之长的人员,特别是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是来源于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从各地区从业人员的产业结构分布可以看出,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三)江苏省各省辖市教育与城镇化的关系
从另一方面来说,教育发展也促进了区域加速迈向城镇化。仍以江苏2012年的城镇化水平来看,除了省会南京以外,在江苏的省辖市中,无锡、苏州的城镇化率最高(见下页表3),分别达到72.9%和72.3%,这些地区的城镇化率水平与GDP发展情况是一致的;而同期排在GDP后几位的连云港及宿迁市的GDP分别为1 603.4亿元和1 522.0亿元,中等以上专业学校的教师总数为0.34万人和0.36万人,城镇化率也基本排在最后,分别为54.4%和51%。
(四)江苏省各省辖市教育与居民收入的关系
教育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还体现在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还是以2012年江苏省各省辖市的人均生产总值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例来加以说明。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看到,通过对江苏各省辖市教育发展对比分析可知,以苏南特别是苏、锡、常等地教育程度最为发达,特别是苏州的教育,无论是学校数量(除省会南京外)、教师人数还是在校学生等都居于前列。教育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直接体现在人均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上面,具体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苏南的教育发达,生产效率也最高,苏州、无锡的人均生产总值分别达到186 208元和161 361元,折合成美元也达到近3万美元,就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毫不逊色;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9 079元和35 663元,折合成美元为5 000美元左右,也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教育程度欠发达的苏北地区,不论是人均生产总值还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苏南地区相比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即使是苏北较为发达的徐州与苏南不是最为发达的镇江相比,从人均生产总值上来看,也仅仅能达到其一半左右。 综上分析可知,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苏南的职业教育能够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发展,建立了符合与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的专业结构,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服务区域经济的职业教育发展策略分析
从对江苏省各区域经济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分析中不难看出,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重大。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就必须面向就业市场,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需求,建立与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的专业结构,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围绕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
第一,将职业教育纳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升职业教育统筹水平。一些职教界人士认为,应鼓励各地以产业园区、职业园区为依托,将技术创新与技能人才培养有机统筹,以高技能人才助力企业技术创新与升级,以职业教育支撑经济社会转型。
第二,加强制度设计,完善校企合作制度体系建设。尽快完成《职业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等国家层面法规条例的修订和制定工作。着手部署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或制定工作,推动校企合作法律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鼓励地方先行先试,积极开展地方性的校企合作政策制度的创新与探索,总结有益经验,为在国家层面上制定法规提供支撑。尤其是要通过政策制度的构建,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动员和鼓励企业参与和举办职业教育。
第三,提升行业企业参与能力,以行业标准引领职业教育发展。采取措施切实加强行业组织自身能力的建设,明确行业组织责任,优化行业企业参与的机制与渠道,提升行业组织在行业标准制定、人才需求预测、人才培养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话语权和主导能力。
第四,树立面向市场的职业院校办学理念,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尊重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生相伴的发展规律,积极推进职业院校办学体制改革,创新职业院校办学模式和机制,积极探索与本地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校企合作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第五,建立校企合作基金,提升行业企业参与积极性。由于相关体制机制的原因,目前职业教育相应的资金筹集和分配机制始终没有建立起来,这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深入发展的阻碍。因此,应通过财政投入、社会捐赠等多途径筹集资金,在国家和地方分别设立校企合作基金。基金主要用于支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基本建设,弥补校企合作经费不足。基金还应具有激励功能,通过树先进、立典型,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推动学习型企业的建立,提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意识。
第六,课程要素来源于职业分析。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内容的衔接,实质是课程的组织问题,这方面可借鉴英国的经验。英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开发包括三个阶段:一是从职业分析到职业标准,二是从职业标准到学习单元,三是从学习单元到资格课程。由于其课程要素来源于职业分析,从而保证了课程的职业导向性,也就保证了职业教育的职业导向性。在此基础上,以资格制度中的不同能力级别要求为依据,对课程要素进行组织,从而实现课程衔接。
我国中高职课程不衔接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衔接的科学依据。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院的课程要素依然来自具体学科,以学科逻辑来组织课程。另外,由于管理体制问题,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也缺乏与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的沟通。构建衔接的中高职课程体系,需要有明确的课程要素,需要有科学的衔接依据。
参考文献:
[1]戴勇,承剑芬.高等职业教育与无锡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职教通讯,2003(9).
[2]张士军,刘春林,韩玉芳.民办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互动及模式安排——以青岛民办高职院校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08(19).
[3]何小雄.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链接及互动[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2).
[4]冯伟国,潘家俊.高职教育必须坚持为区域经济服务的方向——商业高职办学方向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1999(6).
[5]陈芳.区域经济特色与职业教育发展策略选择[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6]罗海丰.高职教育区域化:区域经济、高职教育非均衡发展背景下的战略选择[J].职业教育研究,2004(7).
(责任编辑:杨在良)
关键词:区域经济;职业教育;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1-0030-04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对经济持续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江苏省依靠较为领先的教育和科技优势,成为中国的经济大省和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地区。2013年,江苏的GDP达到5.4万亿元,仅次于广东省的5.7万亿元,居全国第二位。
对江苏这样一个经济、科技文化大省,我们关心的是在经济发展的背后教育如何为地方经济服务,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有何关系,如何使教育优势转变为人才优势、经济优势,进而使经济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关心各个地区职业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职业教育在各个地区之间的优化配置。笔者运用相关统计数据,对江苏13个市的教育(包括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绩效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对江苏的职业教育发展、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以及如何使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结构特点和发展方向实现良性互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
江苏省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绩效分析
为了了解江苏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与江苏经济发展的关系,分别选取了江苏省南京市、无锡市、常州市、苏州市、镇江市、南通市、扬州市、泰州市、徐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宿迁市的2008年至2012年的教育与经济数据来对比,说明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由于取得有关职业教育的数据有一定的困难,同时又由于目前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存在着交叉与重叠,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也包含在高等教育中,而且现在的普通高等教育也明显出现职业化的特征,因此,数据的选取概括为中等以上教育(包括高等教育)。
(一)江苏省各省辖市教育状况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关系
下页表1为2012年江苏省各省辖市GDP与相关教育指标情况。
在上述指标中,反映一个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应该是GDP指标(从总量上看),而反映一个地区教育发展情况的应是相关规模指标,这些指标具体表现为中等以上专业学校总数(所)、中等以上专业学校毕业生总数、中等以上专业学校招生总数、中等以上专业学校在校生总数、中等以上专业学校专任教师总数以及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等。通过对这些指标相关性的分析,可以看出区域内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情况。其中,中等以上专业学校的数量、学生数量、专任教师数量等指标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较为密切,具有极强的配比性。从表1可以看出,如果按2012年各省辖市的GDP发展情况看,前几位的排列顺序为:苏州、无锡、南京、南通、徐州、常州、盐城、扬州、泰州、镇江等;与之对应的,从各省辖市的中等以上专业学校的总数量上来看,二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排在前几位的分别是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镇江、扬州、南通等。如果剔除南京作为省会城市的因素以及每个省辖市人口、面积等因素,可以说二者的排序基本一致。特别是从苏州、无锡、常州、徐州来看,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的功能是非常强的。如苏州2012年GDP为12 011.65亿元,排在第一位,其教育状况无论是学校数、毕业生人数、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教师人数以及成人教育方面,都与其经济发展相对应,呈现一种非常强的正相关关系。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绩效是非常明显的。
(二)江苏省各省辖市从业人员产业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从江苏省各省辖市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结构分布中的占比来看,苏州最高,分别为61.52%和34.84%,两者合计为96.36%,在江苏省排在第一位;无锡二、三产业合计为95.32%,排在第二位;以下分别为常州和南京(详见表2)。作为二、三产业来说,其从业人员绝大多数都是具有一技之长的人员,特别是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是来源于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从各地区从业人员的产业结构分布可以看出,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三)江苏省各省辖市教育与城镇化的关系
从另一方面来说,教育发展也促进了区域加速迈向城镇化。仍以江苏2012年的城镇化水平来看,除了省会南京以外,在江苏的省辖市中,无锡、苏州的城镇化率最高(见下页表3),分别达到72.9%和72.3%,这些地区的城镇化率水平与GDP发展情况是一致的;而同期排在GDP后几位的连云港及宿迁市的GDP分别为1 603.4亿元和1 522.0亿元,中等以上专业学校的教师总数为0.34万人和0.36万人,城镇化率也基本排在最后,分别为54.4%和51%。
(四)江苏省各省辖市教育与居民收入的关系
教育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还体现在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还是以2012年江苏省各省辖市的人均生产总值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例来加以说明。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看到,通过对江苏各省辖市教育发展对比分析可知,以苏南特别是苏、锡、常等地教育程度最为发达,特别是苏州的教育,无论是学校数量(除省会南京外)、教师人数还是在校学生等都居于前列。教育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直接体现在人均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上面,具体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苏南的教育发达,生产效率也最高,苏州、无锡的人均生产总值分别达到186 208元和161 361元,折合成美元也达到近3万美元,就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毫不逊色;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9 079元和35 663元,折合成美元为5 000美元左右,也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教育程度欠发达的苏北地区,不论是人均生产总值还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苏南地区相比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即使是苏北较为发达的徐州与苏南不是最为发达的镇江相比,从人均生产总值上来看,也仅仅能达到其一半左右。 综上分析可知,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苏南的职业教育能够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发展,建立了符合与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的专业结构,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服务区域经济的职业教育发展策略分析
从对江苏省各区域经济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分析中不难看出,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重大。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就必须面向就业市场,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需求,建立与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的专业结构,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围绕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
第一,将职业教育纳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升职业教育统筹水平。一些职教界人士认为,应鼓励各地以产业园区、职业园区为依托,将技术创新与技能人才培养有机统筹,以高技能人才助力企业技术创新与升级,以职业教育支撑经济社会转型。
第二,加强制度设计,完善校企合作制度体系建设。尽快完成《职业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等国家层面法规条例的修订和制定工作。着手部署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或制定工作,推动校企合作法律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鼓励地方先行先试,积极开展地方性的校企合作政策制度的创新与探索,总结有益经验,为在国家层面上制定法规提供支撑。尤其是要通过政策制度的构建,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动员和鼓励企业参与和举办职业教育。
第三,提升行业企业参与能力,以行业标准引领职业教育发展。采取措施切实加强行业组织自身能力的建设,明确行业组织责任,优化行业企业参与的机制与渠道,提升行业组织在行业标准制定、人才需求预测、人才培养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话语权和主导能力。
第四,树立面向市场的职业院校办学理念,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尊重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生相伴的发展规律,积极推进职业院校办学体制改革,创新职业院校办学模式和机制,积极探索与本地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校企合作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第五,建立校企合作基金,提升行业企业参与积极性。由于相关体制机制的原因,目前职业教育相应的资金筹集和分配机制始终没有建立起来,这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深入发展的阻碍。因此,应通过财政投入、社会捐赠等多途径筹集资金,在国家和地方分别设立校企合作基金。基金主要用于支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基本建设,弥补校企合作经费不足。基金还应具有激励功能,通过树先进、立典型,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推动学习型企业的建立,提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意识。
第六,课程要素来源于职业分析。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内容的衔接,实质是课程的组织问题,这方面可借鉴英国的经验。英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开发包括三个阶段:一是从职业分析到职业标准,二是从职业标准到学习单元,三是从学习单元到资格课程。由于其课程要素来源于职业分析,从而保证了课程的职业导向性,也就保证了职业教育的职业导向性。在此基础上,以资格制度中的不同能力级别要求为依据,对课程要素进行组织,从而实现课程衔接。
我国中高职课程不衔接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衔接的科学依据。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院的课程要素依然来自具体学科,以学科逻辑来组织课程。另外,由于管理体制问题,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也缺乏与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的沟通。构建衔接的中高职课程体系,需要有明确的课程要素,需要有科学的衔接依据。
参考文献:
[1]戴勇,承剑芬.高等职业教育与无锡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职教通讯,2003(9).
[2]张士军,刘春林,韩玉芳.民办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互动及模式安排——以青岛民办高职院校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08(19).
[3]何小雄.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链接及互动[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2).
[4]冯伟国,潘家俊.高职教育必须坚持为区域经济服务的方向——商业高职办学方向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1999(6).
[5]陈芳.区域经济特色与职业教育发展策略选择[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6]罗海丰.高职教育区域化:区域经济、高职教育非均衡发展背景下的战略选择[J].职业教育研究,2004(7).
(责任编辑:杨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