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能从数学的角度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体会总结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这就要求教师会用“导学式”教学方法,使学生远离被动学习环境,走向自主学习之路,学生可以在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发展自己的数学素养。本文简要介绍了“导学式”教学法在中学数学教学法中的应用。
关键词:中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应用
引言
“导学式”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应根据学生现有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通过学生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去扩展新的知识,整合学生新旧知识,推动学生成长。为了将“导学式”教学法运用到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背景出发,设计合理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通过“导学式”方法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探索知识的直接动力。因此,如果中学数学教师使用“导学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应该在上課前几分钟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并设计适当情景的方式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并快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例如教师在教学三角函数图像时,教师可以利用故事或多媒体技术通过设置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提出问题时,应从两个角度出发:教师授课知识和学生目前的兴趣爱好,看看设置问题是否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竞争力,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应学知识的内容。由于使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对“指导学习”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的兴趣应该基于教师对学生现有学情的充分了解,因此有必要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增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相互信任,使学生愿意从心底接受教师的教学和指导。同时,教师必须理解并信任学生。在相互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实施“导学式”教学,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通过“导学式”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中学数学的每一章都有重点和难点的内容,学习这些重点和难点的困难在于数学知识较强的抽象性,由于所学数学知识与学生当前的思维能力不匹配,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困难。教师在利用“导学式”教学方法时,必须将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数学知识的抽象本质相结合,突出教学内容中的重点,破解难点进行教学。具体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使用丰富的感知材料作为“导学”的起点,确定打破关键和困难的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分析来理解知识。此外,为了增强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或形象化抽象知识,老师可以将生活现象作为“导学”,以加深学生对重要知识和困难知识的理解,有效结合“导学式”教学法和生活化导向教育,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教学函数的周期时,可先通过日常生活中周而复始的实例,感受周期性,加深对函数的周期的理解,突出函数的周期教学重点。又例如教师在教学复数几何意义时,教师通过学生学过的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对应关系迁移到复数与复平面上的点对应关系,从而突破学习复数几何意义难点。
三、通过“导学式”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数学教学活动不仅应让学生学习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刻意和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知识,并引导学生发展各种知识学习方法,以便学生可以从“学会”过渡到“会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能力。学生通过“导学式”的学习方法掌握各种知识的正确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技能;教师应注意学习方法的提示,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经历不同,因此他对学习方法的理解程度也不同,老师必须使用一种易于理解的方法,引导学生去理解和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善于思考,理解概念、把握本质。例如学习向量运算及复数运算时,教师通过学生熟悉多项式乘法及实数运算迁移过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运算技能并最终提升“导学式”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
四、通过“导学式”发现教学内容中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素养与运算能力
与中学数学教育有关的公式、概念、法则和规则是抽象知识泛化的结果。直观和具体的表达方式可以用公式加以总结,这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难点之一。因此,教师可以使用“导学式”教学法来实施“导学”,并指导学生总结数学定理。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在概括数学概念时,老师可以通过从多个元素中提取可以反映该概念的性质和性质的元素,来指导学生进行总结,例如函数概念及立体几何中平面定义的学习。其次,关于计算,老师可以指导总结计算的步骤和过程。每个知识点都有不同的总结方法,例如教师通过总结三角函数中两角和、差公式的正面应用、反向应用及数列通项的各种求法等,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抽象素养和运算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五、通过“导学式”发展思维能力,以便学生进行数学知识融合
在应用“导学式”教学时,教师应注意扩大学生的思维范围,并帮助学生融合所学知识。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题目中条件是比较齐全的,答案非常明确。在正常情况下学生对习题的第一反应就是寻找正确的答案。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形成了心理环境。就是说,只要能获得正确的答案,就不会进行深入的练习。为了打破学生思维的局限性,教师可以在“导学式”设计开放式练习,以帮助学生扩展思想,学习不同的解题方法,并正确地使用这些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并实现知识的有效整合和知识的灵活运用,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例如学习正、余弦定理应用及立体几何中有关平行与垂直问题,教师可设计开放式练习。从平面解析几何的学习,让学生加深坐标法下几何与代数统一性的认识;在运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思想,拓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视野。
结语
“导学式”的教学方法是一种符合现代中学生数学学习教学需求的教学方法。可以说,在提高学生对中学数学学习的兴趣与能力方面等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使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提高,能有效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小璐.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探究[J].数学教学通讯,2020(11):9.
[2]吴晓娟.关于“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9(32):50.
[3]贺前斌.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研究——论导学式教学法的运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6(8):16.
(福建省仙游县第二中学 福建仙游 351200)
关键词:中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应用
引言
“导学式”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应根据学生现有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通过学生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去扩展新的知识,整合学生新旧知识,推动学生成长。为了将“导学式”教学法运用到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背景出发,设计合理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通过“导学式”方法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探索知识的直接动力。因此,如果中学数学教师使用“导学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应该在上課前几分钟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并设计适当情景的方式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并快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例如教师在教学三角函数图像时,教师可以利用故事或多媒体技术通过设置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提出问题时,应从两个角度出发:教师授课知识和学生目前的兴趣爱好,看看设置问题是否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竞争力,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应学知识的内容。由于使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对“指导学习”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的兴趣应该基于教师对学生现有学情的充分了解,因此有必要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增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相互信任,使学生愿意从心底接受教师的教学和指导。同时,教师必须理解并信任学生。在相互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实施“导学式”教学,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通过“导学式”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中学数学的每一章都有重点和难点的内容,学习这些重点和难点的困难在于数学知识较强的抽象性,由于所学数学知识与学生当前的思维能力不匹配,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困难。教师在利用“导学式”教学方法时,必须将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数学知识的抽象本质相结合,突出教学内容中的重点,破解难点进行教学。具体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使用丰富的感知材料作为“导学”的起点,确定打破关键和困难的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分析来理解知识。此外,为了增强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或形象化抽象知识,老师可以将生活现象作为“导学”,以加深学生对重要知识和困难知识的理解,有效结合“导学式”教学法和生活化导向教育,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教学函数的周期时,可先通过日常生活中周而复始的实例,感受周期性,加深对函数的周期的理解,突出函数的周期教学重点。又例如教师在教学复数几何意义时,教师通过学生学过的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对应关系迁移到复数与复平面上的点对应关系,从而突破学习复数几何意义难点。
三、通过“导学式”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数学教学活动不仅应让学生学习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刻意和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知识,并引导学生发展各种知识学习方法,以便学生可以从“学会”过渡到“会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能力。学生通过“导学式”的学习方法掌握各种知识的正确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技能;教师应注意学习方法的提示,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经历不同,因此他对学习方法的理解程度也不同,老师必须使用一种易于理解的方法,引导学生去理解和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善于思考,理解概念、把握本质。例如学习向量运算及复数运算时,教师通过学生熟悉多项式乘法及实数运算迁移过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运算技能并最终提升“导学式”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
四、通过“导学式”发现教学内容中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素养与运算能力
与中学数学教育有关的公式、概念、法则和规则是抽象知识泛化的结果。直观和具体的表达方式可以用公式加以总结,这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难点之一。因此,教师可以使用“导学式”教学法来实施“导学”,并指导学生总结数学定理。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在概括数学概念时,老师可以通过从多个元素中提取可以反映该概念的性质和性质的元素,来指导学生进行总结,例如函数概念及立体几何中平面定义的学习。其次,关于计算,老师可以指导总结计算的步骤和过程。每个知识点都有不同的总结方法,例如教师通过总结三角函数中两角和、差公式的正面应用、反向应用及数列通项的各种求法等,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抽象素养和运算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五、通过“导学式”发展思维能力,以便学生进行数学知识融合
在应用“导学式”教学时,教师应注意扩大学生的思维范围,并帮助学生融合所学知识。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题目中条件是比较齐全的,答案非常明确。在正常情况下学生对习题的第一反应就是寻找正确的答案。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形成了心理环境。就是说,只要能获得正确的答案,就不会进行深入的练习。为了打破学生思维的局限性,教师可以在“导学式”设计开放式练习,以帮助学生扩展思想,学习不同的解题方法,并正确地使用这些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并实现知识的有效整合和知识的灵活运用,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例如学习正、余弦定理应用及立体几何中有关平行与垂直问题,教师可设计开放式练习。从平面解析几何的学习,让学生加深坐标法下几何与代数统一性的认识;在运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思想,拓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视野。
结语
“导学式”的教学方法是一种符合现代中学生数学学习教学需求的教学方法。可以说,在提高学生对中学数学学习的兴趣与能力方面等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使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提高,能有效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小璐.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探究[J].数学教学通讯,2020(11):9.
[2]吴晓娟.关于“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9(32):50.
[3]贺前斌.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研究——论导学式教学法的运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6(8):16.
(福建省仙游县第二中学 福建仙游 3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