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校企联合办学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又一重大方向,其本质是让学生在校企合作提供的实践性平台或机会中成长,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基于校企联合办学背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必将随之做出一系列改革,以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本文从校企联合谈起,分析这一举措带来的三赢局面,提出在企业与校企联合意愿不强、学校缺乏开展校企联合充足条件、学生工作意愿不强等因素制约下,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应该从加强宣传,加强校企合作模式、学校校内实训建设,构建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体系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借此有效提升该专业的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同时让校企联合落实到位,让学生能更适应社会、企业的实际需求,深化高校的育人意义。
关键词:校企联合办学背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7-0108-02
基金项目院吉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项目“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思政’示范项目”(项目编号:SK201934);吉林大学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项目“工科基础力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2017XYB071)。
土木工程的专业应用性较强,学生不仅要掌握所接受的专业理论,还要通过实训、实习,掌握从业后所必备的职业应用技能,并具备肯动手、勤动手、会动手的实践修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理论知识落实,总而言之,实践动手能力非常重要,但学校给学生提供的训练机会并不充足,只有借助校企联合办学,才能给学生提供保质足量的实训机会和平台。
一、校企联合办学的三赢局面
(一)对企业来说
第一,企业获得了一定效益。企业提供岗位,也收获相应的岗位效益,高校学生去岗位实训,在初期可能表现不好,但高校学子具有成长性好的优点,后續会提升工作能力。第二,降低了企业的招工用人风险。高校学子属于高素质人才,在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是一种保障,在设计单位,则对于设计的精准度和质量是一种保障,在一定程度上让企业降低了招工用人的风险[1]。第三,人才储备。人才是发展的最根本动力,企业和高校以及学生建立良好联系,不仅和学生在学习期内能够合作,在毕业后也能更好地展开合作。第四,科研合作。学校是科研的前沿阵地,在校企双方良好的合作机制下,学校可以给企业提供良好的土木工程技术保障,校企双方也能因此加强科研合作力度。
(二)对学校来说
第一,提升学校的办学能力。学校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平台,能有效提升其办学能力。第二,教师的实践能力增强。土木工程一些高水平的授课教师在理论层面非常优秀,但在实践层面有不同程度缺失,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进而提高授课能力,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2]。第三,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学校的重点问题之一,开展良好的校企联合办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就业。第四,构建学校品牌,建立良性循环机制。优化社会教育资源,将社会教育资源转化为学校教育资源,实现办学整体效益的提高,提升学校品牌,带动经济增长。
(三)对学生来说
第一,学生获得实践机会。土木工程非常需要实践课程,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大量的理论课程无法满足教学的实质需求,学生亲身实践的效果,远强过于多次理论讲解,但仅靠学校的力量无法给学生提供保质足量的实训机会,因此通过校企联合办学,能提升学生的技能素养,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第二,获得一定报酬。一方面在校园办学基地中,开展项目实训教学法,学生可能会获得一定报酬,一方面去企业实习,也会获得一定报酬,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历练,对于贫困生来说更是实际帮助。第三,提升社会责任意识。通过角色互换,学生从学生身份转成从业者身份,能增加其心理成熟度,增加职业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二、校企联合办学中的制约因素
(一)企业的校企联合办学意愿不强
对企业来说,主要制约因素在于对校企联合办学的意愿不强,部分企业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对校企联合办学并未足够重视,认为校企合作的实用性不强,学生难以管理,不如本企业汽修职工对工作做出的贡献,忽略了优秀人才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3]。还有一种情况,即企业将校企联合办学当作廉价劳动力来源,不提供优质的实训机会,而只是招入高校学子在企业内进行重复的、基础的、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为了完成工作指标,消耗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最终引发校企合作矛盾。
(二)学校方没有开展校企联合的充足条件
对于学校来说,首先,也存在一部分学校没有认识到校企联合办学的好处,开展校企联合办学的意愿不强,没有创造校企联合办学的机会;其次在于部分教职员工认知不足,不具备“双师”型教职能力,师资队伍不能适应校企联合办学的要求;最后,部分高校没有构建一套完善的校企联合办学机制,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慢,没有形成较好的良性循环。
(三)学生没有较强的工作意愿
对学生来说,对校企联合办学的参与意愿不强,存在三方面原因。第一,在校内实训的表现尚可,如果去企业实习,学生离开熟悉的大环境,学生表现的意愿不强,兴趣缺乏[4]。第二,学生去企业实习,得到的报酬相对较少,而且工作经历会比学习经历辛苦,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影响到工作意愿。第三,在企业内实习的时候,必然会有很多基础工作,学生认为其工作性质与自身能力不符,没有实践意义,导致工作意愿不强。
三、校企联合办学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之路
(一)加强宣传,加强校企合作模式
加强宣传,让多方人员意识到校企联合办学的好处,真正促使专业教学改革越办越好。首先,对于企业来说,要认识到土木工程行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用人需求,人才和高新技术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本,和学校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是在做人才储备和科研储备,为长远发展考虑;其次,对于学校来说,要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一方面在大方向上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另一方面在教学细节处也要推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性;最后,对于学生来说,要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学校校内实训机制建设
学校的实训应形成常态化机制,将其纳入课程体系中,形成具体的实践性课堂,进而深化实训建设[5]。此外,对实训建设的推进还需要考虑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处理好基地、设备、材料等配备,为学生提供行业前沿的硬件设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构建“双师”型师资团队,确保实训效果。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养,也要具备实践教学的能力。
(三)构建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体系
1.改革教学目标。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要从理论教学转为实践教学,在课程中依托校内实训基地革新课程,增强实践教学的力度,让学生边做边学,从而提高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
2.改革教学课程。根据行业前沿信息进行改革,加入土木工程最新资讯;根据企业需求进行适当改革,让课程教学更加符合企业用人需求,增加学生的实践力和生存力;企业工程师或优秀员工参与课程内容制定;根据问题进行改革,将校企合作中的问题暴露出来,并加以改革。
3.改革考核机制。以往学生都是以笔试来作为课程最终考核成绩,而实践教学,则要改革成以实际操作为主,笔试为辅的方式。
4.改革校企联合办学机制。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通常是:在教学初期,校内设置实习基地,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基地、设备、原料,并派遣技能过硬的员工或企业工程师来校担任指导工作,而在教学后期,则让学生进入企业内部进行顶岗工作,让学生真正转化到从业者的身份[6]。高校还可选择其他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校园工作模式:让学生在熟悉的校园环境中工作,边学边练,并给予一定报酬,把学习和工作结合在一起;工学交替模式:学生一边在学校学习,一边在企业工作,两者的比例和时间分配视实际情况而定,通过反复的交替,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与工作中来回切换,教学效果更好。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校企联合办学背景下,企业提供一定岗位,也收获相应的利益,降低了招工、用人方面的成本和风险,高校学子毕业后也会选择熟悉的企业就业,加强了企业的人才储备,学校在校企联合办学背景中获得了发展壮大的机会,给学生提供实践和理论于一身的教学,能有效提升自身办学能力和品牌力,而学生也能获得实训鍛炼的机会和报酬,可谓“三赢”。
参考文献:
[1]李化明,张彩霞,刘晓丹.基于校企联合办学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明日,2018(39):42.
[2]汪莲,任伟新,江擒虎,邵亚会.土木工程专业校企联合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与探索[J].工程与建设,2015(05):715-717+ 720.
[3]张春丽,谢顺利,徐畅.基于校企合作的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9):45+48.
[4]徐永峰,胡建林.土木工程专业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亚太教育,2016(05):209.
[5]王晓琴.新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综合改革与实践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01):175-180.
[6]白泉,边晶梅,于贺.虚实结合的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04):67-71.
(责任编辑:胡甜甜)
关键词:校企联合办学背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7-0108-02
基金项目院吉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项目“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思政’示范项目”(项目编号:SK201934);吉林大学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项目“工科基础力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2017XYB071)。
土木工程的专业应用性较强,学生不仅要掌握所接受的专业理论,还要通过实训、实习,掌握从业后所必备的职业应用技能,并具备肯动手、勤动手、会动手的实践修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理论知识落实,总而言之,实践动手能力非常重要,但学校给学生提供的训练机会并不充足,只有借助校企联合办学,才能给学生提供保质足量的实训机会和平台。
一、校企联合办学的三赢局面
(一)对企业来说
第一,企业获得了一定效益。企业提供岗位,也收获相应的岗位效益,高校学生去岗位实训,在初期可能表现不好,但高校学子具有成长性好的优点,后續会提升工作能力。第二,降低了企业的招工用人风险。高校学子属于高素质人才,在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是一种保障,在设计单位,则对于设计的精准度和质量是一种保障,在一定程度上让企业降低了招工用人的风险[1]。第三,人才储备。人才是发展的最根本动力,企业和高校以及学生建立良好联系,不仅和学生在学习期内能够合作,在毕业后也能更好地展开合作。第四,科研合作。学校是科研的前沿阵地,在校企双方良好的合作机制下,学校可以给企业提供良好的土木工程技术保障,校企双方也能因此加强科研合作力度。
(二)对学校来说
第一,提升学校的办学能力。学校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平台,能有效提升其办学能力。第二,教师的实践能力增强。土木工程一些高水平的授课教师在理论层面非常优秀,但在实践层面有不同程度缺失,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进而提高授课能力,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2]。第三,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学校的重点问题之一,开展良好的校企联合办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就业。第四,构建学校品牌,建立良性循环机制。优化社会教育资源,将社会教育资源转化为学校教育资源,实现办学整体效益的提高,提升学校品牌,带动经济增长。
(三)对学生来说
第一,学生获得实践机会。土木工程非常需要实践课程,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大量的理论课程无法满足教学的实质需求,学生亲身实践的效果,远强过于多次理论讲解,但仅靠学校的力量无法给学生提供保质足量的实训机会,因此通过校企联合办学,能提升学生的技能素养,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第二,获得一定报酬。一方面在校园办学基地中,开展项目实训教学法,学生可能会获得一定报酬,一方面去企业实习,也会获得一定报酬,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历练,对于贫困生来说更是实际帮助。第三,提升社会责任意识。通过角色互换,学生从学生身份转成从业者身份,能增加其心理成熟度,增加职业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二、校企联合办学中的制约因素
(一)企业的校企联合办学意愿不强
对企业来说,主要制约因素在于对校企联合办学的意愿不强,部分企业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对校企联合办学并未足够重视,认为校企合作的实用性不强,学生难以管理,不如本企业汽修职工对工作做出的贡献,忽略了优秀人才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3]。还有一种情况,即企业将校企联合办学当作廉价劳动力来源,不提供优质的实训机会,而只是招入高校学子在企业内进行重复的、基础的、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为了完成工作指标,消耗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最终引发校企合作矛盾。
(二)学校方没有开展校企联合的充足条件
对于学校来说,首先,也存在一部分学校没有认识到校企联合办学的好处,开展校企联合办学的意愿不强,没有创造校企联合办学的机会;其次在于部分教职员工认知不足,不具备“双师”型教职能力,师资队伍不能适应校企联合办学的要求;最后,部分高校没有构建一套完善的校企联合办学机制,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慢,没有形成较好的良性循环。
(三)学生没有较强的工作意愿
对学生来说,对校企联合办学的参与意愿不强,存在三方面原因。第一,在校内实训的表现尚可,如果去企业实习,学生离开熟悉的大环境,学生表现的意愿不强,兴趣缺乏[4]。第二,学生去企业实习,得到的报酬相对较少,而且工作经历会比学习经历辛苦,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影响到工作意愿。第三,在企业内实习的时候,必然会有很多基础工作,学生认为其工作性质与自身能力不符,没有实践意义,导致工作意愿不强。
三、校企联合办学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之路
(一)加强宣传,加强校企合作模式
加强宣传,让多方人员意识到校企联合办学的好处,真正促使专业教学改革越办越好。首先,对于企业来说,要认识到土木工程行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用人需求,人才和高新技术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本,和学校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是在做人才储备和科研储备,为长远发展考虑;其次,对于学校来说,要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一方面在大方向上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另一方面在教学细节处也要推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性;最后,对于学生来说,要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学校校内实训机制建设
学校的实训应形成常态化机制,将其纳入课程体系中,形成具体的实践性课堂,进而深化实训建设[5]。此外,对实训建设的推进还需要考虑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处理好基地、设备、材料等配备,为学生提供行业前沿的硬件设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构建“双师”型师资团队,确保实训效果。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养,也要具备实践教学的能力。
(三)构建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体系
1.改革教学目标。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要从理论教学转为实践教学,在课程中依托校内实训基地革新课程,增强实践教学的力度,让学生边做边学,从而提高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
2.改革教学课程。根据行业前沿信息进行改革,加入土木工程最新资讯;根据企业需求进行适当改革,让课程教学更加符合企业用人需求,增加学生的实践力和生存力;企业工程师或优秀员工参与课程内容制定;根据问题进行改革,将校企合作中的问题暴露出来,并加以改革。
3.改革考核机制。以往学生都是以笔试来作为课程最终考核成绩,而实践教学,则要改革成以实际操作为主,笔试为辅的方式。
4.改革校企联合办学机制。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通常是:在教学初期,校内设置实习基地,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基地、设备、原料,并派遣技能过硬的员工或企业工程师来校担任指导工作,而在教学后期,则让学生进入企业内部进行顶岗工作,让学生真正转化到从业者的身份[6]。高校还可选择其他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校园工作模式:让学生在熟悉的校园环境中工作,边学边练,并给予一定报酬,把学习和工作结合在一起;工学交替模式:学生一边在学校学习,一边在企业工作,两者的比例和时间分配视实际情况而定,通过反复的交替,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与工作中来回切换,教学效果更好。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校企联合办学背景下,企业提供一定岗位,也收获相应的利益,降低了招工、用人方面的成本和风险,高校学子毕业后也会选择熟悉的企业就业,加强了企业的人才储备,学校在校企联合办学背景中获得了发展壮大的机会,给学生提供实践和理论于一身的教学,能有效提升自身办学能力和品牌力,而学生也能获得实训鍛炼的机会和报酬,可谓“三赢”。
参考文献:
[1]李化明,张彩霞,刘晓丹.基于校企联合办学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明日,2018(39):42.
[2]汪莲,任伟新,江擒虎,邵亚会.土木工程专业校企联合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与探索[J].工程与建设,2015(05):715-717+ 720.
[3]张春丽,谢顺利,徐畅.基于校企合作的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9):45+48.
[4]徐永峰,胡建林.土木工程专业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亚太教育,2016(05):209.
[5]王晓琴.新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综合改革与实践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01):175-180.
[6]白泉,边晶梅,于贺.虚实结合的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04):67-71.
(责任编辑:胡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