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深入推进,我国对水利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特别是在我国水利单位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的历史条件下,水利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加强我国水利管理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下大力气认真加以解决。本文以我国水利信息化现状问题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当前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特别是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强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水利信息化;现状;问题;对策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事业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的重要事业,更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因而加强我国水利建设至关重要,而水利信息化建设更具有划时代意义,特别是由于我国水资源时代分布十分不均匀,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因而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更显得至关重要。尽管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水利信息化建设,形成了“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的发展思路,但目前我国水利信息化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必须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1、我国水利信息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七五”时期是我国水利信息化的起步阶段,从应用计算机技术到应用現代信息技术,再到目前的大规模发展。从总体上来看,我国水利信息化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九五”期间启动“金水工程”以来,我国水利信息化从数据的采集、传输、接受、处理、监控到联机洪水预报,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信息化水文基础数据,全国流域机构的水情信息逐步互联,目前全国已经建成防汛专用微波通信干支线 15000 公里,微波站 500多个,特别是随着国家防汛指挥系统、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水利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等的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水利信息化取得了初步成效。尽管如此,我国水利信息化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利信息化认识方面不够到位
尽管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各级各类水利单位都高度重视水利信息化,但仍然有个别水利部门对水利信息化的认识不够到位,在水利信息化建设方面缺乏大局意识、紧迫意识和责任意识。比如,个别水利单位还没有将水利信息化纳入到总体发展战略当中,没有制定符合形势发展需要的工作规划,特别是由于水利信息化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不足,导致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不够到位;再比如,尽管很多水利单位积极推动水利信息化建设,但对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不够重视,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而且制度体系不够完善。
(2)水利信息化标准方面比较滞后
众所周知,水利信息化是一项多学科领域,涉及到众多的专业,因而确立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至关重要,这将有利于全国水利信息化資源的共建、共用和共享。但从目前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各自为政”的现象,对各单位、各系统之间的衔接和综合利用不够重视,导致各单位、各系统之间的信息化平台无法相互融合,相互衔接,客观上造成了“重复建设”。比如,目前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水文符号标准、水文基本术语、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等等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制约了我国水利信息化整体发展水平。
(3)水利信息化人才方面十分匮乏
水利信息化要想深入开展并取得实效,必须依靠一大批水利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但从我国水利信息化发展情况来看,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十分匮乏。水利信息化人才必须同时具备水利、计算机、信息化等专业知识,但由于当前我国水利单位在这方面缺乏综合考虑,不注重水利信息化“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同时也缺乏教育和培训机制,造成了现有人员能力不足、外部人员不想进入的尴尬局面。
2、加强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2.1 建立标准化建设体系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加快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首先必须牢固树立标准意识,建立标准化建设体系,这就需要各级各类水利单位提高水利信息化的认识,加大水利信息化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为水利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更为重要的是,要着眼于推动我国自上而下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切实加强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各级各类水利单位更要落实好国家关于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案,规范数据和业务应用系统模式,使水利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全国自上而下共建、共用、共享,切实提高信息化资源的利用效率,健全和完善自上而下的水利信息化管理机制,使水利信息化更具规范性、协同性和效能性。
2.2 加大现代化技术应用
随着全球科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在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水利信息化必须进一步强化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特别是水利行业应用3S 技术越来越广泛,这就使得设备维护与数据运算成本越来越高,而应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水利信息化成本较高的问题,并且由于云计算技术是基于网络、可配置的共享计算资源池,因而也能够更好的推动我国水利信息化资源的共建、共用和共享,对于解决我国水利基础资源、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难题具有重要作用。
2.3 打造专业化人才队伍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加强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必须高度重视水利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各级各类水利单位要牢固树立“不惜血本引进和培育水利专业化人才”的意识,既要下大力气引进复合型水利专业人才,又要加大对现有水利信息化各方面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同时,还要提高对水利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待遇,着力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同时也可以探索“高薪聘请”专业技术人才的方式,以此解决人才不足的问题。
综上所述,自“七五”以来,我国水利信息化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为我国水利事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水利信息化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特别是部分水利单位在水利信息化思想认识、标准建设、人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水利信息化的科学、健康、持续发展。随着全球科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度不断加深的历史条件下,各级各类水利单位要建立标准化建设体系,加大现代化技术应用,打造专业化人才队伍,使我国水利信息化步入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智能化轨道。
【关键词】:水利信息化;现状;问题;对策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事业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的重要事业,更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因而加强我国水利建设至关重要,而水利信息化建设更具有划时代意义,特别是由于我国水资源时代分布十分不均匀,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因而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更显得至关重要。尽管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水利信息化建设,形成了“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的发展思路,但目前我国水利信息化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必须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1、我国水利信息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七五”时期是我国水利信息化的起步阶段,从应用计算机技术到应用現代信息技术,再到目前的大规模发展。从总体上来看,我国水利信息化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九五”期间启动“金水工程”以来,我国水利信息化从数据的采集、传输、接受、处理、监控到联机洪水预报,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信息化水文基础数据,全国流域机构的水情信息逐步互联,目前全国已经建成防汛专用微波通信干支线 15000 公里,微波站 500多个,特别是随着国家防汛指挥系统、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水利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等的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水利信息化取得了初步成效。尽管如此,我国水利信息化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利信息化认识方面不够到位
尽管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各级各类水利单位都高度重视水利信息化,但仍然有个别水利部门对水利信息化的认识不够到位,在水利信息化建设方面缺乏大局意识、紧迫意识和责任意识。比如,个别水利单位还没有将水利信息化纳入到总体发展战略当中,没有制定符合形势发展需要的工作规划,特别是由于水利信息化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不足,导致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不够到位;再比如,尽管很多水利单位积极推动水利信息化建设,但对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不够重视,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而且制度体系不够完善。
(2)水利信息化标准方面比较滞后
众所周知,水利信息化是一项多学科领域,涉及到众多的专业,因而确立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至关重要,这将有利于全国水利信息化資源的共建、共用和共享。但从目前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各自为政”的现象,对各单位、各系统之间的衔接和综合利用不够重视,导致各单位、各系统之间的信息化平台无法相互融合,相互衔接,客观上造成了“重复建设”。比如,目前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水文符号标准、水文基本术语、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等等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制约了我国水利信息化整体发展水平。
(3)水利信息化人才方面十分匮乏
水利信息化要想深入开展并取得实效,必须依靠一大批水利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但从我国水利信息化发展情况来看,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十分匮乏。水利信息化人才必须同时具备水利、计算机、信息化等专业知识,但由于当前我国水利单位在这方面缺乏综合考虑,不注重水利信息化“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同时也缺乏教育和培训机制,造成了现有人员能力不足、外部人员不想进入的尴尬局面。
2、加强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2.1 建立标准化建设体系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加快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首先必须牢固树立标准意识,建立标准化建设体系,这就需要各级各类水利单位提高水利信息化的认识,加大水利信息化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为水利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更为重要的是,要着眼于推动我国自上而下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切实加强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各级各类水利单位更要落实好国家关于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案,规范数据和业务应用系统模式,使水利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全国自上而下共建、共用、共享,切实提高信息化资源的利用效率,健全和完善自上而下的水利信息化管理机制,使水利信息化更具规范性、协同性和效能性。
2.2 加大现代化技术应用
随着全球科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在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水利信息化必须进一步强化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特别是水利行业应用3S 技术越来越广泛,这就使得设备维护与数据运算成本越来越高,而应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水利信息化成本较高的问题,并且由于云计算技术是基于网络、可配置的共享计算资源池,因而也能够更好的推动我国水利信息化资源的共建、共用和共享,对于解决我国水利基础资源、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难题具有重要作用。
2.3 打造专业化人才队伍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加强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必须高度重视水利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各级各类水利单位要牢固树立“不惜血本引进和培育水利专业化人才”的意识,既要下大力气引进复合型水利专业人才,又要加大对现有水利信息化各方面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同时,还要提高对水利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待遇,着力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同时也可以探索“高薪聘请”专业技术人才的方式,以此解决人才不足的问题。
综上所述,自“七五”以来,我国水利信息化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为我国水利事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水利信息化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特别是部分水利单位在水利信息化思想认识、标准建设、人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水利信息化的科学、健康、持续发展。随着全球科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度不断加深的历史条件下,各级各类水利单位要建立标准化建设体系,加大现代化技术应用,打造专业化人才队伍,使我国水利信息化步入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智能化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