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国的经济发展区域中,珠三角、长三角是开发时间较早、发展较好同时对周边经济辐射起最重要作用的区域地带。而作为中国经济第三级增长地带的环渤海经济圈无疑成为了时下关注的焦点,在环渤海区域中最为活跃又最具影响力的要数京津冀两市一省,这三个地区的发展直接关乎未来华北区域的整体竞争实力。
其实早在1986年国家领导人已经提出过环渤海区域合作问题,京津冀区域经济概念也随之提出,理论界展开了热烈的研讨。但是“京津冀一体化”始终停滞在“设想”的层面,从2004年开始经过近10年的发展,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的构想才被提升到一定高度。2011年河北省提出打造“环首都绿色经济圈”,重点发展环首都13个县市,做好北京产业转移和经济外溢服务功能;北京提出打造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并将此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里,至此“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推进河北沿海地区发展。”成为当下最大的热点。
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固然是好事,但是也存在很多障碍和制约因素,在国家整体的推进下,对各省市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尤其处在京津两大城市中间地带的河北面临着更大的产业调整机遇。产业结构调整是京津冀经济合作的主题,京津冀区域由于缺乏统一、稳定的区域产业发展规划,也导致三地在产业机构布局上容易出现雷同和交叉,产生同质化竞争。
首先,作为政治中心的北京具有发展特权和高度集中的资源配置权,从而对周边产生了强烈的“空吸现象”。河北省大量的资源和人才源源不断的流向北京,周边为北京作出牺牲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首都周边出现了世界上罕见的城乡“二元结构”现象,河北的燕郊作为一个“睡城”就是最好的例证。
其次,天津作为老工业城市,具有100多年海港城市发展的历史,沿海优势明显。这最终使天津不必过分依附于北京,不必依附于所谓的“京津冀一体化”。改革开放以后,滨海新区的快速发展印证了这一点,虽然和北京毗邻较近的武清、宝坻、蓟县等在大力吸收北京产业转移的企业,但从历年的招商来源中可以看出,本地的产业转移占据大部分。
最后,比较尴尬的是河北,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计划经济时代就建成了与京津产业结构雷同的包括钢铁、建材、机械、化工、医药、纺织服装、轻工、食品等八大行业的老工业基地,又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劳动力大省。但在自身资源的配置中大部分输入北京,成为了实际意义的北京附属省份,本身的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产业结构上和京津雷同,功能侧重服务首都,而且围绕北京的一些县市没有产业支撑,可以说是贫困地带,仅有的秦皇岛、曹妃甸和黄骅三大海港功能也不是很完善,沿海大省的作用发挥不了。
这些就是现实的京津冀产业布局状况,如何打破惯性思维,利用自身优势打造区域特色产业,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带动整个京津冀产业结构的协同发展应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河北的产业机构调整和发展,这需要由中央统一协调,成立协作机制具体牵头来办。在一体化的机制操作下,对京津冀现有产业的影响和后续产生的深远意义将不可小觑。
在产业机构方面,北京的经济资源聚集阶段即将结束,已达到后工业化时代,开始了向外扩散辐射阶段;天津还处于聚集阶段,处于工业化后期;河北省还处于工业化中期,传统产业比重大。三个区域处于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单靠各个区域自身的行政权限很难实现,应成立由国务院副总理一级的领导直接负责的协调小组,编制三地的统一发展规划纲要,根据各个省市的资源禀赋打造协同的、可以分梯队的产业层级,在产业空间布局和产业链衔接方面加强协作,会逐步形成产业合作紧密、分工明确、跨区域的产业集群。河北在历史的机遇中将得到更大发展,进而带动毗邻的山西、山东、安徽、内蒙古以及东三省,泛华北地带整体竞争力大幅提升,西北落后地区在经济发展中也可利用京津两大城市产业转移的外溢效应得到提升。
在城市功能方面,京津冀都市圈应是一个三足鼎立、均衡发展的概念,北京应该强化自身的政治、文化、科教中心地位,向周边地区疏解经济功能。从过去强调全国服务首都、强调外省市保障北京,向首都服务全国来转变。河北应从北京附属的地位中解脱出来,第一做好京津两大城市产业转移的承接工作,同时根据自身的产业布局吸收优先发展的产业群,针对落后的、淘汰的中低端产业应逐级安排到河北的三、四线城市和开发区;第二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做好服务工作,抓住历史机遇,调整毗邻京津产业布局,优先发展高端的服务业和科技文化创意产业,特别是环首都的13个县市重点发展旅游、休闲、养老和海滨城市的建设。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开发将是未来区域提升竞争力的主力军,养老地产、物流地产、住宅地产以及商业地产会在环京津周边大幅度的开发建设,房地产以及围绕其服务的各个机构一定是黄金十年;围绕京津两大城市的周边县镇会出现更多的小城市群体,轨道交通和配套服务功能会逐步完善,形成工作在一地、生活在一地,两小时经济圈生活,真正意义的同城化时代。
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任重而道远,虽然已经明确提出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但在时间和具体实施上一定存在很多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过作为产业园区的开发和服务主体一定会迎来历史发展机遇,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相信不远的将来,京津冀产业园的发展一定会进入结构合理、定位明确、产业集聚的时代。
作者系龙创基业和赛迪研究院总经理
其实早在1986年国家领导人已经提出过环渤海区域合作问题,京津冀区域经济概念也随之提出,理论界展开了热烈的研讨。但是“京津冀一体化”始终停滞在“设想”的层面,从2004年开始经过近10年的发展,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的构想才被提升到一定高度。2011年河北省提出打造“环首都绿色经济圈”,重点发展环首都13个县市,做好北京产业转移和经济外溢服务功能;北京提出打造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并将此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里,至此“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推进河北沿海地区发展。”成为当下最大的热点。
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固然是好事,但是也存在很多障碍和制约因素,在国家整体的推进下,对各省市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尤其处在京津两大城市中间地带的河北面临着更大的产业调整机遇。产业结构调整是京津冀经济合作的主题,京津冀区域由于缺乏统一、稳定的区域产业发展规划,也导致三地在产业机构布局上容易出现雷同和交叉,产生同质化竞争。
首先,作为政治中心的北京具有发展特权和高度集中的资源配置权,从而对周边产生了强烈的“空吸现象”。河北省大量的资源和人才源源不断的流向北京,周边为北京作出牺牲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首都周边出现了世界上罕见的城乡“二元结构”现象,河北的燕郊作为一个“睡城”就是最好的例证。
其次,天津作为老工业城市,具有100多年海港城市发展的历史,沿海优势明显。这最终使天津不必过分依附于北京,不必依附于所谓的“京津冀一体化”。改革开放以后,滨海新区的快速发展印证了这一点,虽然和北京毗邻较近的武清、宝坻、蓟县等在大力吸收北京产业转移的企业,但从历年的招商来源中可以看出,本地的产业转移占据大部分。
最后,比较尴尬的是河北,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计划经济时代就建成了与京津产业结构雷同的包括钢铁、建材、机械、化工、医药、纺织服装、轻工、食品等八大行业的老工业基地,又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劳动力大省。但在自身资源的配置中大部分输入北京,成为了实际意义的北京附属省份,本身的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产业结构上和京津雷同,功能侧重服务首都,而且围绕北京的一些县市没有产业支撑,可以说是贫困地带,仅有的秦皇岛、曹妃甸和黄骅三大海港功能也不是很完善,沿海大省的作用发挥不了。
这些就是现实的京津冀产业布局状况,如何打破惯性思维,利用自身优势打造区域特色产业,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带动整个京津冀产业结构的协同发展应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河北的产业机构调整和发展,这需要由中央统一协调,成立协作机制具体牵头来办。在一体化的机制操作下,对京津冀现有产业的影响和后续产生的深远意义将不可小觑。
在产业机构方面,北京的经济资源聚集阶段即将结束,已达到后工业化时代,开始了向外扩散辐射阶段;天津还处于聚集阶段,处于工业化后期;河北省还处于工业化中期,传统产业比重大。三个区域处于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单靠各个区域自身的行政权限很难实现,应成立由国务院副总理一级的领导直接负责的协调小组,编制三地的统一发展规划纲要,根据各个省市的资源禀赋打造协同的、可以分梯队的产业层级,在产业空间布局和产业链衔接方面加强协作,会逐步形成产业合作紧密、分工明确、跨区域的产业集群。河北在历史的机遇中将得到更大发展,进而带动毗邻的山西、山东、安徽、内蒙古以及东三省,泛华北地带整体竞争力大幅提升,西北落后地区在经济发展中也可利用京津两大城市产业转移的外溢效应得到提升。
在城市功能方面,京津冀都市圈应是一个三足鼎立、均衡发展的概念,北京应该强化自身的政治、文化、科教中心地位,向周边地区疏解经济功能。从过去强调全国服务首都、强调外省市保障北京,向首都服务全国来转变。河北应从北京附属的地位中解脱出来,第一做好京津两大城市产业转移的承接工作,同时根据自身的产业布局吸收优先发展的产业群,针对落后的、淘汰的中低端产业应逐级安排到河北的三、四线城市和开发区;第二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做好服务工作,抓住历史机遇,调整毗邻京津产业布局,优先发展高端的服务业和科技文化创意产业,特别是环首都的13个县市重点发展旅游、休闲、养老和海滨城市的建设。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开发将是未来区域提升竞争力的主力军,养老地产、物流地产、住宅地产以及商业地产会在环京津周边大幅度的开发建设,房地产以及围绕其服务的各个机构一定是黄金十年;围绕京津两大城市的周边县镇会出现更多的小城市群体,轨道交通和配套服务功能会逐步完善,形成工作在一地、生活在一地,两小时经济圈生活,真正意义的同城化时代。
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任重而道远,虽然已经明确提出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但在时间和具体实施上一定存在很多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过作为产业园区的开发和服务主体一定会迎来历史发展机遇,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相信不远的将来,京津冀产业园的发展一定会进入结构合理、定位明确、产业集聚的时代。
作者系龙创基业和赛迪研究院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