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什么是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用心去关怀被教育者,用善良的、美好的、温暖的、正面的、积极的引导方式,而不是消极、辱骂、羞辱、负面的方式;在心灵、道德层面给与指导与帮助。给被教育者营造一个健全、正确、正面积极的道德情感思维方式,使被教育者拥有善良、温暖、懂得体恤他人、不自私、不骄傲、有礼貌、有修养、积极向上的人。
二、初中生中情感教育的现状
第一,初中生在人际交往中,情感的需求主要是以快乐为主,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存在,老师及家长看重的是高分,以分数来衡量学生,所以对学生的影响是压力很大,压力和紧张的情绪笼罩在孩子身上,一次考试的不及格或不理想,孩子的挫折感、自卑感、自然而然就产生,再加上老师和家长不正确批评和教育,再加上学生这个年龄阶段属于独立个性和叛逆心理比较强的阶段,直接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态。
第二,现在的家庭,孩子的父母为了生活而在外地奔波,很少在家和孩子沟通谈心,孩子有疑虑或困惑没地方讲,内心的压抑感自然产生,在没有亲情的教育的情况下,孩子孤僻的性格表现出来,还有些孩子靠爷爷和奶奶的照看,孩子本身疑虑或困惑无法跟他们沟通,加上爷爷奶奶对孩子的溺愛,很自然的让孩子形成一种放纵的个性,他们的自我个性表现得更强。更容易走到歪路,而最后有些孩子判刑后怪自己的父母平时不管他。
第三,社会对孩子的影响,由于现在一般一个家庭一个孩子,家庭的过分溺爱,导致了孩子对自身的价值观不是很明确,对事物的认识不是很清晰,盲目的攀比,追求社会的时尚,对生活充满幻想,只会用理想的标准去看待人和事。
以上的这些现状是现在家庭普遍存在的问题,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中,势必会导致孩子无所用心、精神萎靡、自私冷漠、麻木不仁、得过且过、消沉封闭、心如死灰。而这些情感的体现都是教育的敌人,我们的情感教育需要的是情感充沛、乐观向上、精神饱满、潜心投入、信心十足、追求上进。只有这些情感才是学生获得更充分发展的心理基础和人格品质。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化,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成为教学的主导思想,渐渐的摆脱了传统的以单纯传授知识的旧的教学思想,然而这也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现在老师的教学中既要传授学生的知识,还得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尽管现在一直在提素质教育,但一直以来的应试教育的思想左右着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所以学生成绩的好坏,一直是教育的重点,以致现今的教育体制与学校的实际教学并没有接轨。学生的成绩会影响着自己的情绪,使学生的自卑感、挫折感、焦虑感、烦躁感及叛逆情绪普遍存在于学生中,对学生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学生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但如果我们静下心来想想,反思学生的种种表现,不难发现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缺少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情感教育。可见,要想在教育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要想教学质量取得质的飞越,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何才能让孩子具备这些积极情感,在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下面,我就自身的经验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粗劣做法。
三、在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
1.“爱”是渗透情感教育的前提
常言道:教师情感生活的核心是热爱学生。就是说,一个不热爱学生的教师,他不可能爱岗敬业,更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教师。近代教育学家夏丐尊先生曾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不可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夏老先生至情至理的名言,揭示了情感和爱在教育中的突出地位。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这句明晰透彻的话语中,让我明确了“教育”与“爱”的关系,因为“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爱”是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的前提。所以教学活动中,教师只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高度的信任和尊重学生,让学生更多的感受到被人欣赏,被人关爱的温暖与幸福;然后再辅以严格要求学生,要学生坚定不移的按照老师的要求和引导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前进,就一定能激起思想情感上的共鸣,形成和谐愉快地良好心境,唤起他们刻苦、顽强地学习精神。
2.教师通过自身活动注入情感内涵的教育
教师热爱自己的事业,才会有工作热情,才会有发自内心的情感和激情,才会把教学工作当成是一种享受,才会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兢兢业业去工作,无微不至去关爱学生。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说就,一个好的老师,不仅仅是业务精湛,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人范”。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我们利用空余时间阅读学习了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料,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每年做读书笔记两万多字,写心得体会二十余篇,言传身教,用自己致力于学习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学生。我曾经看过几个学生的学习日记,他们都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喜欢农老师的课,更喜欢农老师的人,因为我成绩的取得与老师自身情感渗透的教育分不开。”
3.通过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渗透情感的效应
教学过程中,我们都注重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但教与学是一个双向活动行为,需要双方的密切配合。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和认知老师传授的知识与技能,应该成为整个活动的创造者与探索者。因此,老师应充分地认识到这个主体的重要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情景为手段,以情感为纽带,以发展为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故事情景、生活情景、形象动态情景和问题质疑情景等,让他们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学好知识,学会做人,无拘无束的健康成长。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只要我们能善于运用情感教育,就能对学生的思想起着正确的导向和促进作用,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收获的喜悦。
情感教育是用心去关怀被教育者,用善良的、美好的、温暖的、正面的、积极的引导方式,而不是消极、辱骂、羞辱、负面的方式;在心灵、道德层面给与指导与帮助。给被教育者营造一个健全、正确、正面积极的道德情感思维方式,使被教育者拥有善良、温暖、懂得体恤他人、不自私、不骄傲、有礼貌、有修养、积极向上的人。
二、初中生中情感教育的现状
第一,初中生在人际交往中,情感的需求主要是以快乐为主,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存在,老师及家长看重的是高分,以分数来衡量学生,所以对学生的影响是压力很大,压力和紧张的情绪笼罩在孩子身上,一次考试的不及格或不理想,孩子的挫折感、自卑感、自然而然就产生,再加上老师和家长不正确批评和教育,再加上学生这个年龄阶段属于独立个性和叛逆心理比较强的阶段,直接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态。
第二,现在的家庭,孩子的父母为了生活而在外地奔波,很少在家和孩子沟通谈心,孩子有疑虑或困惑没地方讲,内心的压抑感自然产生,在没有亲情的教育的情况下,孩子孤僻的性格表现出来,还有些孩子靠爷爷和奶奶的照看,孩子本身疑虑或困惑无法跟他们沟通,加上爷爷奶奶对孩子的溺愛,很自然的让孩子形成一种放纵的个性,他们的自我个性表现得更强。更容易走到歪路,而最后有些孩子判刑后怪自己的父母平时不管他。
第三,社会对孩子的影响,由于现在一般一个家庭一个孩子,家庭的过分溺爱,导致了孩子对自身的价值观不是很明确,对事物的认识不是很清晰,盲目的攀比,追求社会的时尚,对生活充满幻想,只会用理想的标准去看待人和事。
以上的这些现状是现在家庭普遍存在的问题,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中,势必会导致孩子无所用心、精神萎靡、自私冷漠、麻木不仁、得过且过、消沉封闭、心如死灰。而这些情感的体现都是教育的敌人,我们的情感教育需要的是情感充沛、乐观向上、精神饱满、潜心投入、信心十足、追求上进。只有这些情感才是学生获得更充分发展的心理基础和人格品质。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化,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成为教学的主导思想,渐渐的摆脱了传统的以单纯传授知识的旧的教学思想,然而这也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现在老师的教学中既要传授学生的知识,还得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尽管现在一直在提素质教育,但一直以来的应试教育的思想左右着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所以学生成绩的好坏,一直是教育的重点,以致现今的教育体制与学校的实际教学并没有接轨。学生的成绩会影响着自己的情绪,使学生的自卑感、挫折感、焦虑感、烦躁感及叛逆情绪普遍存在于学生中,对学生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学生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但如果我们静下心来想想,反思学生的种种表现,不难发现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缺少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情感教育。可见,要想在教育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要想教学质量取得质的飞越,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何才能让孩子具备这些积极情感,在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下面,我就自身的经验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粗劣做法。
三、在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
1.“爱”是渗透情感教育的前提
常言道:教师情感生活的核心是热爱学生。就是说,一个不热爱学生的教师,他不可能爱岗敬业,更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教师。近代教育学家夏丐尊先生曾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不可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夏老先生至情至理的名言,揭示了情感和爱在教育中的突出地位。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这句明晰透彻的话语中,让我明确了“教育”与“爱”的关系,因为“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爱”是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的前提。所以教学活动中,教师只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高度的信任和尊重学生,让学生更多的感受到被人欣赏,被人关爱的温暖与幸福;然后再辅以严格要求学生,要学生坚定不移的按照老师的要求和引导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前进,就一定能激起思想情感上的共鸣,形成和谐愉快地良好心境,唤起他们刻苦、顽强地学习精神。
2.教师通过自身活动注入情感内涵的教育
教师热爱自己的事业,才会有工作热情,才会有发自内心的情感和激情,才会把教学工作当成是一种享受,才会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兢兢业业去工作,无微不至去关爱学生。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说就,一个好的老师,不仅仅是业务精湛,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人范”。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我们利用空余时间阅读学习了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料,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每年做读书笔记两万多字,写心得体会二十余篇,言传身教,用自己致力于学习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学生。我曾经看过几个学生的学习日记,他们都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喜欢农老师的课,更喜欢农老师的人,因为我成绩的取得与老师自身情感渗透的教育分不开。”
3.通过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渗透情感的效应
教学过程中,我们都注重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但教与学是一个双向活动行为,需要双方的密切配合。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和认知老师传授的知识与技能,应该成为整个活动的创造者与探索者。因此,老师应充分地认识到这个主体的重要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情景为手段,以情感为纽带,以发展为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故事情景、生活情景、形象动态情景和问题质疑情景等,让他们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学好知识,学会做人,无拘无束的健康成长。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只要我们能善于运用情感教育,就能对学生的思想起着正确的导向和促进作用,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收获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