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复回味这一节课,好一节朴实有价值的课!在这一节课中,从初读到精读,从精读到品读,从品读到悟读,从悟读到提升,从提升再到拓展,环环相扣,衔接自然,既有课文内容的解读,又有阅读方法的指导;既有全班学生的共同探讨,又有分组探究;既有课内的升华,又有课外的拓展;既有知识的领悟,又有情感的熏陶。从这样精彩的一节课中,我们还不能感受到语文学习中阅读的秘诀吗?如果还有什么疑问,那就再来读一读这篇课堂实录吧!
——薛茂红(兴化市唐刘学校,225723)
在教学进程中,寇老师已经捕捉到了一些值得细读的句段,比如:“‘啊!’她惊叫了一声,眼睛睁得圆突突,仿佛听见一件耸人听闻的罪案,‘做这种事,我们是不敢的。’”但学生针对这一处人物描写进行的对话,只是概念式地提出了“诚信”、“做生意认真”、“厚道”这些标签式的结论。其实这句话值得玩味的地方很多:从描写方法的角度看,这句话有传神的语言、神态、心理描写;从炼词的角度看,“圆突突”一词描摹逼真,口语化、生活化气息很浓;从人物品格的角度看,除了能表现“诚信”、“厚道”,更能表现的是对道德原则的敬畏,抓住这个敬畏,更能深切理解“举头三尺有神明”。此处细读未能进行的原因不在于学生,而在于教师的设问仅限于评价人物,粗疏设问导致了粗疏解读。
——吴昊(宝应县实验小学,225800)
这节课最让人欣赏的还是教师对学生学法的关注以及对学生回答的回应。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逐步引导学生自己去把握文本,学生在掌握方法后自己去探究文章的人物形象与文章的主题。同时,教师每次在学生的回答后都是用心地认真地进行追问、引导或评价,而不像不少教师那样,对学生的回答要么就是不置可否,要么就是不切实际地赞美或批评。
——丁学松(安徽省无为县襄安中学,238341)
教者没有生硬地一声令下“读”,而是在短短的一堂课内把“读”演绎得绚丽多姿:有学生的齐读,有学生的个别读;有老师的引读,有学生的自己读;有学生的自由读,有学生的自己品读;有学生的速读,有学生的鉴赏性阅读;有老师指定学生“请你读”,有老师的深情等待(谁来读);有学生读全文,有学生读结尾一段话;有学生的自读并写作,有学生的“再读一遍,多读几遍,相信你每读一遍都会有更深刻的感悟”;有学生的课上读,有老师的谆谆嘱托课后还可以读读她的其他作品……
——仲彩燕(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226511)
——薛茂红(兴化市唐刘学校,225723)
在教学进程中,寇老师已经捕捉到了一些值得细读的句段,比如:“‘啊!’她惊叫了一声,眼睛睁得圆突突,仿佛听见一件耸人听闻的罪案,‘做这种事,我们是不敢的。’”但学生针对这一处人物描写进行的对话,只是概念式地提出了“诚信”、“做生意认真”、“厚道”这些标签式的结论。其实这句话值得玩味的地方很多:从描写方法的角度看,这句话有传神的语言、神态、心理描写;从炼词的角度看,“圆突突”一词描摹逼真,口语化、生活化气息很浓;从人物品格的角度看,除了能表现“诚信”、“厚道”,更能表现的是对道德原则的敬畏,抓住这个敬畏,更能深切理解“举头三尺有神明”。此处细读未能进行的原因不在于学生,而在于教师的设问仅限于评价人物,粗疏设问导致了粗疏解读。
——吴昊(宝应县实验小学,225800)
这节课最让人欣赏的还是教师对学生学法的关注以及对学生回答的回应。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逐步引导学生自己去把握文本,学生在掌握方法后自己去探究文章的人物形象与文章的主题。同时,教师每次在学生的回答后都是用心地认真地进行追问、引导或评价,而不像不少教师那样,对学生的回答要么就是不置可否,要么就是不切实际地赞美或批评。
——丁学松(安徽省无为县襄安中学,238341)
教者没有生硬地一声令下“读”,而是在短短的一堂课内把“读”演绎得绚丽多姿:有学生的齐读,有学生的个别读;有老师的引读,有学生的自己读;有学生的自由读,有学生的自己品读;有学生的速读,有学生的鉴赏性阅读;有老师指定学生“请你读”,有老师的深情等待(谁来读);有学生读全文,有学生读结尾一段话;有学生的自读并写作,有学生的“再读一遍,多读几遍,相信你每读一遍都会有更深刻的感悟”;有学生的课上读,有老师的谆谆嘱托课后还可以读读她的其他作品……
——仲彩燕(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226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