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展的战国时代

来源 :家用汽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790858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群雄逐鹿,硝烟弥漫,这似乎一直是形容中国汽车工业的一组词语,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跨越式进步,另一个战场的角色似乎比汽车品牌还要多,竞争局势比汽车市场还要乱,那就是车展,中国的车展已经进入了战国时代。
  车展几何?
  由于工作的原因,汽车媒体人都对车展有着极高的注意力,翻看2012年的纪录,全国大大小小的车展近240个。这还是有行业背景与地方支持的车展,如果算上地方媒体、经销商们搞的小车展几乎是每一天半就有一个车展在神州大地上进行着。2013年前十个月车展增量更是惊人,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的车展将达到300场次。
  车展为何?
  车展,意义很明确,就是汽车展览,它的目的也很明确,展示汽车企业新产品、新技术以及汽车企业想表达的品牌形象与内涵。可是随着车展的激烈竞争,渐渐地车展开始变了味道。国内大型的车展中,很多参展的观众大多是以新鲜的观念去观展,百姓进展厅首先局部地逛一圈,闲庭信步中把目光都流连在了概念车与豪车之上了,而比这还吸引人的就是现场活动与车模的诱人英姿。对于技术、未来、主打产品……没有那么重要,主要突出新鲜感和看热闹。看技术看车型买车的却寥寥无几,广告、销售,大部分的流动人群对这些并不感兴趣。
  而现今的各大媒体对于展会的报道似乎也都开始偏离了重心,花边、热点、奇闻、轶事似乎成了各大车展的主旋律。一个干露露成就了车讯网的成名,却很少有人记得干露露到底是为什么企业做的车模。而像我们这样的专业汽车媒体,希望通过自己的声音传播企业的技术、产品以及未来,却被这些“主流的非主流”声音冲击地苍白无力。
  其实众多车展背后最辛苦的还是汽车企业,大大小小的车展都会出现他们的身影,大部分企业都针对车展创立专属部门,这个部门的员工都属于空中飞人,全国各地到处参展,到处花钱,中国的企业总是要面子的,车展不可落下自己的品牌。然而,又有多少企业在巨大的利润下,仔细地算算参与车展的投入产出是否合理呢?相信这一点江铃汽车是比较精细的,以至于敢对上海车展说“NO”。
  所需几何?
  显然中国的车展着实有些多了,多到了像战国时代的乱,多到了让企业疲于奔命,多到了让车展开始变味儿。那么中国到底需要多少车展呢?我们不妨参考历史、地理和传播效应来大致地算一下。法兰克福车展可以说是世界上比较成功的车展,它的影响力覆盖欧洲,而我们国家的面积与欧洲大体相当,也就是说,像法兰克福车展这样级别的车展1个足矣。按照中国汽车市场来计算,相当于成都车展、长春车展、武汉车展这样的省会城市车展20个有过之而无不及。也就是说,成规模的车展在中国汽车领域30个一年绰绰有余。而这些车展的主要目的应该回归正统,至于直接关乎销售的产品展销会则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大搞特搞,“战国时代”的厮杀应该体现在销售终端。
其他文献
由传奇影业出品的3D影片《第七子:降魔之战》正在全国热映中,这部电影是2015年开年第一部以IMAX3D和中国巨幕3D双巨幕版本重磅上映的好莱坞视效大片,成功点燃1月份的另一波观影热潮。其中刚刚拿下金球奖影后的朱丽安·摩尔所饰演的马尔金,当小三遭背叛,为情血洗世界意欲复仇,临死前还在纠缠“你到底爱没爱过我”的幽怨,被网友戏称为好莱坞版的李莫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