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和精神动力。以之为目标,我们才能建设一个精神振奋、民主富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世界。本文试图以围绕“和谐文化”为中心,从和谐文化的涵义,建设和谐文化的意义,如何建设和谐文化三个方面进行谈论。
关键词:和谐文化;涵义;意义;如何建设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6-0286-02
一、和谐文化的涵义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从《尚书》、《周礼》到《说文解字》,和谐两字都是指音乐的合拍与禾苗的成长,“和”既是“谐”,“谐”既是“和”,引申表示为各种事物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和相互协调。从孔子的“大同世界”、“天下为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为贵”、“和衷共济”、“和气生财”、“和而不同”等都非常清楚的反映了和谐理念。和谐思想不仅为历代先贤所推崇,也表达了中国老百姓千百年来对生活宽裕,殷实和社会稳定安定的和谐社会的向往。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广泛使用的“文化”概念是与社会结构的物质生产方式、制度存在方式密切相连、互相渗透,又具有相对独立形态和特点的精神领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人们精神活动的成果。它的基本内涵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组成,体现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准、精神气质和生活层次。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举足轻重。它决定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社会的价值和伦理取向,也是人的行为取向的重要方面,构成人的行为准则。它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文化是创建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充满创造活力,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利益关系得到全面协调的、稳定有序的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
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一种思想文化,以思维方式、思想观念、行为规范、社会风俗为一体的一种文化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识、理念和理想追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精髓的同时,汲取当代人类文明成果,建立一个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型社会文化形态。
二、建设和谐文化的意义
(一)建设和谐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不仅要有繁荣的经济,要有完善的民主政治,而且要有良好的文化导向。在利益关系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今天,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民内部也存在不同的利益关系和矛盾。要求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道德理想、價值取向,倡导和谐理念,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促进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和谐文化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正确的把握舆论导向,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二)建设和谐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力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特征,然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仍存在一些负面问题,例如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产品质量和服务、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信念失落等等。特别是诚信缺失,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建设和谐文化,能够使人们在共同的利益基础上,形成正确的道德准则,提供基本的行为规范,从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强有力保障作用。
(三)建设和谐文化是促进人自身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加快文化建设,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的精神文化的要求。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促进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各种文化的冲击,造成了不同情况的社会责任感缺失、诚信意识淡薄、价值取向扭曲、理想信念模糊等问题。迫切需要提高全社会思想道德素质。而科学文化作为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提高全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促进人自身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四)建设和谐文化是培育和谐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的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表现为人与人的在交流上的融洽和默契,是以和谐的心理即人的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的协调统一作为基础的。在这种状态下,人们以一种更积极、充满活力的态度适应生活,更客观的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潜力,使得个人的社会价值得到更有效的发挥。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发展,社会成员在得到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的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的发展。建设和谐文化,能够使其思想、行动融入他人和团体之中,有效进行自我的控制和约束。和谐文化所释放的向心力能够更好的求同存异,提高社会的整合程度,培育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积极向上、乐于助人、和谐交往的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建设和谐文化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能够使这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占有更大的主动权,于是各国在壮大经济,科技,国防力量的同时,纷纷把提高国家文化做为重要发展战略。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利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这充分体现了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建设和谐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只有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发展和繁荣和谐文化,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和人文环境,才能有效的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是由和谐文化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
三、如何建设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文化的建设。我们知道,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再加之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更使得整个社会面临着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特别是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严峻的历史性挑战,我们必须下功夫建设有利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一)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基,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主导地位。正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下,和谐文化的建设才不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因此,和谐文化的建设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树立社会和谐的理想信念与道德规范;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使之真正成为引领全民族奋发向上、开拓前进的旗帜;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感召力、说服力、创造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
(二)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內在要求。人是和谐文化活动的创造者、生产者,又是和谐文化的消费者。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是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的社会。和谐文化的发展,必须以人为中心,让人成为文化的主人,让人成为文化者。和谐文化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在内容上,和谐文化要反映人民群众的理想愿望和审美要求,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断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社会充满创造活力,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挥和谐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精神支撑作用,和谐文化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武装人们的头脑,帮助人们树立和谐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居于主导地位,它反映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旗帜和灵魂的马克思主义,引领着整个社会思想。社会意识形态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表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革命和建设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反之,如果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将导致整个社会的思想混乱和政局动荡,和谐社会更是无从谈起。为此,和谐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的全过程;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四)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继承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积淀起来的精神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博大精深,历史渊远,不仅能帮助人与人、人与社会间建立和谐的伦理关系,而且引导人与自然间建立和谐共处的关系,破解现代工业社会以来人与自然间的难题。如儒家思想中的“和为贵”墨家的“兼相爱”、道家的“天人合一”等,具有强大的现实需求和时代生命力。由此,建设和谐文化,我们不仅需要,而且有责任积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吸收现代精神文明成果,实现传统文明与时代精神趋向的优化组合,努力推动传统和谐文化的现代创新。
(五)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借鉴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中西文化是性质和来源不同的两种文化,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差异性较大,互补性也较强。科学地对待西方文明及其他优秀文明,吸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英国著名的思想家罗素认为,中国文明是“唯一从古代存留至今的文明。”中西文化都有长处和短处,中西双方都应该保留自己的长处,借鉴对方的长处。在他看来,“西方文明的显著长处在于科学的方法;中国文明的长处则在于对人生归宿的合理理解。”他十分欣赏中国文化“天人合一”、“和谐”、“中庸”、“仁义礼智信”和孝道等价值观,以及宽容的美德与平和的心灵。罗素特别强调,中国文明在吸取西方文明时,一是不能“全盘西化”,抛弃自己的传统;二是不能排外,“拒绝任何西方文明”。他说:“我相信,中国人如能对我们的文明扬善弃恶,再结合自身的传统文化,必将取得辉煌的成就。”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作者简介:张桐娟(1985— ),女,河北邯郸人,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吴倩(1986— ),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6.
[2]胡中习.建设和谐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M].西安:三秦出版社.
关键词:和谐文化;涵义;意义;如何建设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6-0286-02
一、和谐文化的涵义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从《尚书》、《周礼》到《说文解字》,和谐两字都是指音乐的合拍与禾苗的成长,“和”既是“谐”,“谐”既是“和”,引申表示为各种事物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和相互协调。从孔子的“大同世界”、“天下为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为贵”、“和衷共济”、“和气生财”、“和而不同”等都非常清楚的反映了和谐理念。和谐思想不仅为历代先贤所推崇,也表达了中国老百姓千百年来对生活宽裕,殷实和社会稳定安定的和谐社会的向往。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广泛使用的“文化”概念是与社会结构的物质生产方式、制度存在方式密切相连、互相渗透,又具有相对独立形态和特点的精神领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人们精神活动的成果。它的基本内涵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组成,体现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准、精神气质和生活层次。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举足轻重。它决定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社会的价值和伦理取向,也是人的行为取向的重要方面,构成人的行为准则。它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文化是创建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充满创造活力,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利益关系得到全面协调的、稳定有序的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
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一种思想文化,以思维方式、思想观念、行为规范、社会风俗为一体的一种文化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识、理念和理想追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精髓的同时,汲取当代人类文明成果,建立一个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型社会文化形态。
二、建设和谐文化的意义
(一)建设和谐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不仅要有繁荣的经济,要有完善的民主政治,而且要有良好的文化导向。在利益关系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今天,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民内部也存在不同的利益关系和矛盾。要求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道德理想、價值取向,倡导和谐理念,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促进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和谐文化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正确的把握舆论导向,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二)建设和谐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力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特征,然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仍存在一些负面问题,例如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产品质量和服务、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信念失落等等。特别是诚信缺失,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建设和谐文化,能够使人们在共同的利益基础上,形成正确的道德准则,提供基本的行为规范,从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强有力保障作用。
(三)建设和谐文化是促进人自身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加快文化建设,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的精神文化的要求。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促进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各种文化的冲击,造成了不同情况的社会责任感缺失、诚信意识淡薄、价值取向扭曲、理想信念模糊等问题。迫切需要提高全社会思想道德素质。而科学文化作为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提高全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促进人自身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四)建设和谐文化是培育和谐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的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表现为人与人的在交流上的融洽和默契,是以和谐的心理即人的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的协调统一作为基础的。在这种状态下,人们以一种更积极、充满活力的态度适应生活,更客观的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潜力,使得个人的社会价值得到更有效的发挥。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发展,社会成员在得到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的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的发展。建设和谐文化,能够使其思想、行动融入他人和团体之中,有效进行自我的控制和约束。和谐文化所释放的向心力能够更好的求同存异,提高社会的整合程度,培育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积极向上、乐于助人、和谐交往的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建设和谐文化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能够使这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占有更大的主动权,于是各国在壮大经济,科技,国防力量的同时,纷纷把提高国家文化做为重要发展战略。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利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这充分体现了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建设和谐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只有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发展和繁荣和谐文化,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和人文环境,才能有效的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是由和谐文化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
三、如何建设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文化的建设。我们知道,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再加之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更使得整个社会面临着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特别是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严峻的历史性挑战,我们必须下功夫建设有利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一)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基,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主导地位。正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下,和谐文化的建设才不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因此,和谐文化的建设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树立社会和谐的理想信念与道德规范;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使之真正成为引领全民族奋发向上、开拓前进的旗帜;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感召力、说服力、创造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
(二)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內在要求。人是和谐文化活动的创造者、生产者,又是和谐文化的消费者。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是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的社会。和谐文化的发展,必须以人为中心,让人成为文化的主人,让人成为文化者。和谐文化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在内容上,和谐文化要反映人民群众的理想愿望和审美要求,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断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社会充满创造活力,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挥和谐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精神支撑作用,和谐文化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武装人们的头脑,帮助人们树立和谐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居于主导地位,它反映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旗帜和灵魂的马克思主义,引领着整个社会思想。社会意识形态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表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革命和建设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反之,如果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将导致整个社会的思想混乱和政局动荡,和谐社会更是无从谈起。为此,和谐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的全过程;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四)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继承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积淀起来的精神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博大精深,历史渊远,不仅能帮助人与人、人与社会间建立和谐的伦理关系,而且引导人与自然间建立和谐共处的关系,破解现代工业社会以来人与自然间的难题。如儒家思想中的“和为贵”墨家的“兼相爱”、道家的“天人合一”等,具有强大的现实需求和时代生命力。由此,建设和谐文化,我们不仅需要,而且有责任积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吸收现代精神文明成果,实现传统文明与时代精神趋向的优化组合,努力推动传统和谐文化的现代创新。
(五)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借鉴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中西文化是性质和来源不同的两种文化,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差异性较大,互补性也较强。科学地对待西方文明及其他优秀文明,吸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英国著名的思想家罗素认为,中国文明是“唯一从古代存留至今的文明。”中西文化都有长处和短处,中西双方都应该保留自己的长处,借鉴对方的长处。在他看来,“西方文明的显著长处在于科学的方法;中国文明的长处则在于对人生归宿的合理理解。”他十分欣赏中国文化“天人合一”、“和谐”、“中庸”、“仁义礼智信”和孝道等价值观,以及宽容的美德与平和的心灵。罗素特别强调,中国文明在吸取西方文明时,一是不能“全盘西化”,抛弃自己的传统;二是不能排外,“拒绝任何西方文明”。他说:“我相信,中国人如能对我们的文明扬善弃恶,再结合自身的传统文化,必将取得辉煌的成就。”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作者简介:张桐娟(1985— ),女,河北邯郸人,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吴倩(1986— ),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6.
[2]胡中习.建设和谐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M].西安:三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