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企业多元化战略代表了当代大型企业的发展潮流。如何管理公司日益增多的人员和业务,是企业面临的最大课题。管理拆分理论,指针对不同的个体和工作情况,选择区别对待的管理模式,通过资源整合,找出最优的解决途径,从而达到优化管理的目的。本文以磁浮公司综合办管理工作为例,谈谈对管理拆分理论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多元化;管理拆分理论
企业多元化是大多数企业发展的方向。很多大公司通过收购与合并,扩大业务规模,也跨界进入新领域。多元化战略带给企业活力的同时,也往往伴随着管理阵痛。磁浮公司是一家负责磁浮上海线运营和维护的国有企业,2015年起着手多元化战略发展,开始承担既有地铁16号线的运营管理,500多名16号线员工整体划转至磁浮公司。这部分员工,受原隶属公司的文化熏陶,已基本形成适应原公司的工作风格。作为公司管理部室综合办的领头人,如何在不增加人手(共6人)的情况下,充分整合内部人力资源,带领部室员工积极承担成倍增长的管理业务,帮助公司促进公司原有员工和16号线划转员工的融合,无疑成为个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下面,谈谈新形势、新任务下管理拆分理论在综合办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一、管理因人而异,充分挖潜调配
现代管理的一个观点是,管理应集中于关键点,而不是管理所有事情。公司多元化发展的开局年,通过企业文化的宣传促进新老员工的融合无疑是综合办管理工作的关键点。围绕这一关键点,我们崇尚人文式的管理方式,即以人为本,管理因人而异,针对年龄、专业和能级差异,充分挖潜调配有限的人力资源,实现效率优先、任务均衡饱满,营造有利于人才加速成长的氛围,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对有能力、有意愿的骨干员工压担子重授权,发挥其文采好的优势,由其直接负责宣传工作,将其原承担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调配至另一工程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对有干劲的年轻员工讲引领重培养,发挥其新闻专业的优势,由其辅助骨干员工开展好宣传工作,并增加会议纪要写作等文秘工作。一年来,上述因人而异的管理调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方面,公司不仅推出了初具品牌效应的微信公众号“磁浮心石榴情”,更通过有针对性的企业文化宣传,将新老员工有机地凝聚在一起;另一方面,骨干员工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得到充分历练和提高,年轻员工也在挑战中迅速成长。
二、强化团队协作,注重核心引领
美国管理大师罗伯特·凯利曾说过“企业的成功靠团队,而不是靠个人”。动物世界的自然法则也告诉我们:个体弱小没关系,只要团结,就能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综合办注重示范效应,强化带头人的能力建设,部门领导和骨干员工重在从德、能、勤、绩、廉各方面率先垂范,引领团队工作。注重团队协作,在“专人专事”的基础上,讲究一岗多责、身兼数职、相互协作,如行政秘书,还负责贯标;后勤管理,兼任安全员;档案管理,还负责培训等。注重团队提升,建立内部培训制度,针对一岗多责的要求,每个人从各自专业角度给部门全员培训,提升员工专业互补能力;建立以老带新的带教制度,由骨干员工带教年轻员工,帮助年轻员工尽快成长。
三、提倡人文关怀,完善考核激励
公司作为一个组织机构,有其特定的业绩标准和奖惩机制。而我们综合办内部,针对部室工作实际和员工个体实际,不断完善提倡人文关怀的考核激励机制。通过与员工的沟通发现,并非所有员工的需求都是单纯地希望加薪,不少员工反而希望得到精神层面的关怀与认同。由此,我们建立了优秀员工内部授课交流制度,给每季度的优秀员工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交流经验的平台,激发了优秀员工的成就感,也营造了部室内部赶学比超的良好上进氛围;建立了后进员工帮扶制度,针对工作有欠缺的员工,首先进行教育与提醒,充分了解其工作中的困难,有针对性地帮助其寻找解决的办法,或提升能力,或改进方法,或改善关系,有效提高了后进员工的认同感和上进心。此外,我们提倡“开开心心上班,安安心心下班”,引领员工在岗每一分钟踏实、认真、投入地工作,下班就好好休息、陪伴家人、享受生活。但由于人手紧张,难免需要加班,尤其是负责宣传工作的员工,加班有时也是一种阶段性的常态。对此,作为部室领导,一方面耐心陪护,让加班的员工感觉身边有温暖;另一方面分配倾斜,让加班的员工感觉付出被认可。正是这种充满人文关怀的内部激励机制,营造了综合办内部和谐向上的良好氛围。
未来,公司还将承接地铁18号线的运营管理任务,随着管理网络的扩展,综合办的综合管理工作也将日渐复杂。从这个角度而言,把个体的“人”作为核心因素的管理拆分理论在公司发展的未来有着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更有助于形成和谐的企业文化,助推公司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伟,马云.我的管理心得[M].企业管理出版社,2014.
[2]志朝.不懂心理学就做不好管理[M].九州出版社,2015.
[3]宋新宇.让管理回归简单[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4]乐迪.浅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知识管理导向与企业绩效[J].企业导报,2016(04).
[5]高兴.试论学习型组织对企业绩效的作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04).
[6]胡斌.高绩效工作系统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3(19).
【关键词】多元化;管理拆分理论
企业多元化是大多数企业发展的方向。很多大公司通过收购与合并,扩大业务规模,也跨界进入新领域。多元化战略带给企业活力的同时,也往往伴随着管理阵痛。磁浮公司是一家负责磁浮上海线运营和维护的国有企业,2015年起着手多元化战略发展,开始承担既有地铁16号线的运营管理,500多名16号线员工整体划转至磁浮公司。这部分员工,受原隶属公司的文化熏陶,已基本形成适应原公司的工作风格。作为公司管理部室综合办的领头人,如何在不增加人手(共6人)的情况下,充分整合内部人力资源,带领部室员工积极承担成倍增长的管理业务,帮助公司促进公司原有员工和16号线划转员工的融合,无疑成为个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下面,谈谈新形势、新任务下管理拆分理论在综合办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一、管理因人而异,充分挖潜调配
现代管理的一个观点是,管理应集中于关键点,而不是管理所有事情。公司多元化发展的开局年,通过企业文化的宣传促进新老员工的融合无疑是综合办管理工作的关键点。围绕这一关键点,我们崇尚人文式的管理方式,即以人为本,管理因人而异,针对年龄、专业和能级差异,充分挖潜调配有限的人力资源,实现效率优先、任务均衡饱满,营造有利于人才加速成长的氛围,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对有能力、有意愿的骨干员工压担子重授权,发挥其文采好的优势,由其直接负责宣传工作,将其原承担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调配至另一工程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对有干劲的年轻员工讲引领重培养,发挥其新闻专业的优势,由其辅助骨干员工开展好宣传工作,并增加会议纪要写作等文秘工作。一年来,上述因人而异的管理调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方面,公司不仅推出了初具品牌效应的微信公众号“磁浮心石榴情”,更通过有针对性的企业文化宣传,将新老员工有机地凝聚在一起;另一方面,骨干员工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得到充分历练和提高,年轻员工也在挑战中迅速成长。
二、强化团队协作,注重核心引领
美国管理大师罗伯特·凯利曾说过“企业的成功靠团队,而不是靠个人”。动物世界的自然法则也告诉我们:个体弱小没关系,只要团结,就能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综合办注重示范效应,强化带头人的能力建设,部门领导和骨干员工重在从德、能、勤、绩、廉各方面率先垂范,引领团队工作。注重团队协作,在“专人专事”的基础上,讲究一岗多责、身兼数职、相互协作,如行政秘书,还负责贯标;后勤管理,兼任安全员;档案管理,还负责培训等。注重团队提升,建立内部培训制度,针对一岗多责的要求,每个人从各自专业角度给部门全员培训,提升员工专业互补能力;建立以老带新的带教制度,由骨干员工带教年轻员工,帮助年轻员工尽快成长。
三、提倡人文关怀,完善考核激励
公司作为一个组织机构,有其特定的业绩标准和奖惩机制。而我们综合办内部,针对部室工作实际和员工个体实际,不断完善提倡人文关怀的考核激励机制。通过与员工的沟通发现,并非所有员工的需求都是单纯地希望加薪,不少员工反而希望得到精神层面的关怀与认同。由此,我们建立了优秀员工内部授课交流制度,给每季度的优秀员工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交流经验的平台,激发了优秀员工的成就感,也营造了部室内部赶学比超的良好上进氛围;建立了后进员工帮扶制度,针对工作有欠缺的员工,首先进行教育与提醒,充分了解其工作中的困难,有针对性地帮助其寻找解决的办法,或提升能力,或改进方法,或改善关系,有效提高了后进员工的认同感和上进心。此外,我们提倡“开开心心上班,安安心心下班”,引领员工在岗每一分钟踏实、认真、投入地工作,下班就好好休息、陪伴家人、享受生活。但由于人手紧张,难免需要加班,尤其是负责宣传工作的员工,加班有时也是一种阶段性的常态。对此,作为部室领导,一方面耐心陪护,让加班的员工感觉身边有温暖;另一方面分配倾斜,让加班的员工感觉付出被认可。正是这种充满人文关怀的内部激励机制,营造了综合办内部和谐向上的良好氛围。
未来,公司还将承接地铁18号线的运营管理任务,随着管理网络的扩展,综合办的综合管理工作也将日渐复杂。从这个角度而言,把个体的“人”作为核心因素的管理拆分理论在公司发展的未来有着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更有助于形成和谐的企业文化,助推公司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伟,马云.我的管理心得[M].企业管理出版社,2014.
[2]志朝.不懂心理学就做不好管理[M].九州出版社,2015.
[3]宋新宇.让管理回归简单[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4]乐迪.浅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知识管理导向与企业绩效[J].企业导报,2016(04).
[5]高兴.试论学习型组织对企业绩效的作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04).
[6]胡斌.高绩效工作系统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