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梓情 乐天心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ta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玉珍女士是一位在改革开放后,从海南来到香港发展,历经磨难,不断拼搏,逐渐成就事业,走出来一段精彩人生之路的杰出女性;远离家乡,奋斗香江,不论是创业维艰之时,还是事业有所建树之际,故乡始终萦绕在心头,一刻不曾忘怀;因而,她积极参加旅港海南同乡会的活动,尽心尽力回馈桑梓,奉献了一片爱心,收获了欢乐天空。
  【林玉珍女士,祖籍海南文昌,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和家人一起来到香港,经过多年拼搏发展,逐渐在香港有所发展,现今进军内地广州、中山等地投资。现任海南文昌川乡人家连锁店董事长、香港德裕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同时兼任旅港海南同乡会名誉会长、香港万宁同乡会名誉会长、广州市人民政府海外顾问等职务。】
  
  拼搏香江,事业发展不忘家乡
  
  美丽的海南岛,不仅风光秀丽迷人,而且素来地灵人杰,文化斐然,既有“海南四大才子”和“宋氏三姐妹”之美名,亦是琼剧的发祥地。而在香港,海南人同样举足轻重,在各个行业发挥着积极作用,挥写着自己的人生激情。旅港海南同乡会名誉会长林玉珍女士,即是其中的一位。
  林玉珍女士,本来在家乡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是,当改革的春风吹拂大地,人人都争涌外出谋发展,在大思潮的涌动下,她也选择了来到香港。“当年我在家乡的商业局上班,当时的人们都盼望着来香港,希望走出来瞧瞧,政策允许的,基本上到了香港。”她如此回忆说。于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林玉珍女士和家人一起来到香港。初到香港,一切都举步维艰,语言不通,还要照顾三个孩子,生存和生活的重担一并袭来。她自学广东话,慢慢开始可以与人沟通。她回忆说:“当时在家里带孩子,也不能出去打工,只能接点手工活在家里做,补贴家用。”
  度过了一段艰苦的岁月后,经过多年辛苦积累,林玉珍女士开设了一家杂货店,专营大米及一些副食等,渐渐地生活有所好转。后来,她又将店铺扩大,进行批发买卖。接着她更进一步,进军餐饮业,经营餐厅。一直以来,由于她人缘好,到香港后结识了不少朋友,因而有幸得到警察局餐厅的经营权,事业开始稳定。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林玉珍女士开始北上广州经营茶楼、酒店等。由于种种原因,在内地的发展,并未取得她心中理想的效果。两三年后,她便撤了回来。她淡淡地回忆说:“当时都是租借的,后来不幸亏本了,于是便回来了。”
  不过,林玉珍女士最大的投资却是在自己家乡海南,即文昌的川乡人家连锁店,这些既是她事业的一部分,亦是她回馈家乡,支持家乡建设的见证。据她介绍,川乡人家系川菜系,虽为海南人管理投资,却全部聘请正宗四川大厨,成为了海南岛食府中一颗亮丽的明珠。目前,海南文昌川乡人家连锁店,在海南有两家分店,林玉珍女士担任董事长,她说:“本来是有三家,有一家租期到了,就没有继续经营了。现在我基本处于退休状态了,管理都由晚辈来负责。”
  除了在家乡之外,1989年在广东中山,林玉珍女士曾经投资过一家工厂,主要生产五金模具等;也曾投资过德裕实业有限公司,不过,所有这些,对于她来说已是过去了,现在的她重心早不再集中在事业中,而是在参加旅港同乡会,服务乡亲,反哺家乡上了。她感慨地说:“来到香港后,虽然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但是不管怎样,家乡始终难以忘坏,只要有机会,能力允许,我相信每一个热爱家乡的人,都会义无反顾地服务于家乡,支持家乡的经济发展。”
  
  服务家乡,快乐心态快乐行
  
  古语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多年来,这句话道尽了游子们的心情,远离家乡久了,才会体会到故乡的一山一水,皆是如诗如画,让人魂牵梦绕,须臾不曾忘怀。林玉珍女士时常感慨,在香港只要见到海南人,大家说起乡音,就感觉特别亲切,心里非常温暖。
  她2005年开始参加旅港海南同乡会,和乡亲们一起,发扬爱国爱港爱乡的传统。她说:“参加同乡会,让我非常开心,可以联谊乡亲,也可以尽自己的力量回馈家乡,虽然自己能力有限,但是和乡亲们一起尽心尽力,非常满足。”她如此说,更是如此做,在同乡会的会刊中,可以看到许多她作为名誉会长参加的活动事迹,可谓不胜枚举。
  诸如,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二十周年庆典晚会上,林玉珍女士出席,并接受到海南省侨联办赠给的礼品;再如,在2008年10月,一年一度的海南联欢节暨文昌中学100周年校庆,相继举行,文昌市政府邀请旅港海南同乡会组团返回故里,在副会长李桂英女士的带领下,作为名誉会长的林玉珍女士等一行代表团参与,并在会场和前来参加大会的航天英雄杨利伟合影;还有,2009年8月15日,应澳门海南同乡会的邀请,林玉珍女士和副会长韩阳光等人一起,前往参加“澳门海南同乡会成立十五周年就职联欢宴会”;另外,2009年4月,应文昌市政府的邀请,她又有幸和同乡会的领导一起,回到故乡参加恳亲活动;而在琼剧汇演中,和众多会里领导及会员一起,她也踊跃赞助,捐献爱心……所有这些,无不彰显林玉珍女士参加同乡会的热情和快乐。
  最近,海南全省不幸遭遇暴雨灾害,家乡人民陷入困难中,看到这些情况,林玉珍女士和会里的所有成员,都非常痛心。“听到这些消息,知道家乡在受灾,心里非常痛心,非常难过。”她动情地说,“我们的会长张泰超先生,一向非常热心,听说灾情后,立马便带头起来,组织大家捐款,希望为家乡的抗灾献出一份力量。”
  服务家乡,林玉珍女士一直抱着积极的心态,她常言,自己经济能力有限,只是积极响应,和诸多乡亲一起献智献力。她说:“我现在享受的最大快乐,就是和大家一起参加同乡会,服务乡亲,听听乡音,这真的让我感到非常开心,快乐。”
  
  豁达心态,一路收获人生真谛
  
  如今,在事业上,林玉珍女士早已退休,全身心投入同乡会工作中,而和自己一起来香港拼搏发展的孩子们,也早已长大,且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才能。除了参加同乡会,享受服务之乐外,平时和家人相聚,尽享天伦,也是现时的一大乐趣。
  经过内地工作,后来香港拼搏,历经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生活习惯,林玉珍女士也曾一度惆怅过,从计划经济一下子到市场经济,来到商业发达的香港,更是让她一度迷茫,不过她很快适应了。她说:“不管何时何地,只要懂得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就一定可以和别人和谐相处。”
  每天早晨,她都会喝喝茶,于品茗中开启一天的行程,闲暇时间内,她喜欢和朋友聚聚,聊聊人生,从容无比。一段难忘的拼搏经历,一份惬意的服务旅程,一曲自在的生活乐章,林玉珍女士一路走来,一路收获人生真谛,怀抱一个奉献之心,未来亦会收获更多!
其他文献
陈源光先生是一位有为青年,踏足化工厂、地产等多个行业,年轻却不失稳重,胆大却也心细,他以鸿鹄之志,在而立之年书写了亮丽的一笔;他的成就源自于他的善良,对家乡、对祖国的关爱和责任以及一颗感恩的心,在事业风生水起之时,他始终不忘参与社会,奉献社会,此等情怀,让人感怀!    高瞻远瞩,大胆心细为人先    陈源光先生祖籍江门,他在英国攻读工商管理专业,正所谓“艺高人胆大”,学业未完,他便回到了父亲的公
期刊
方和先生是一位在多个领域都有贡献和突破的人,身为律师,他知法护法弘法;身为民建联(香港民主建港协进联盟)的创会会员,他积极为香港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出谋献策;身为广东省政协委员,他积极了解和反映群众愿望。在电影、环境、教育等领域,也有他忙碌的身影,几度花开花谢,他为民奔走。    优良传统,方和知行    有东方之珠之称的香港,几经风云变幻,英雄辈出,身为银行家和革命家的后代,方和先生也显示出了英雄门
期刊
【本刊讯】2月25日,孔教学院于黄大仙大成街大成小学举办新春团拜。仪式上来宾向孔圣像行三鞠躬礼,唱孔圣颂。  院长汤恩佳博士在致词时说:“去年,本院在院务发展上取得了巨大成功。首先,欣逢本院八十周年喜庆,在各位同仁的努力下,举办了不同的活动,均受到市民热烈欢迎与支持。至于‘寰宇尊孔之旅’,去年多次出访国内外几十所学校及机构,大力宣扬孔教儒家思想。仅是十月底至十二月两月之内,本人与内子及几位同仁,就
期刊
高日荣先生是香港资深执业会计师,且是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在会计专业领域,是比较资深的一位专业人士。他创办有高日荣会计师事务所,长期以来在国内与国外的贸易往来与合作中充当桥梁角色,致力于打造一个平台,使国内人士能够更好地走出去,也使外国人能够更多地走进来,以专业回报客户。同时他也力所能及地以专业服务于社会,在香港特区中央狮子会等社团活动中,他也是以专业服务,以求人生更精彩。    【高日
期刊
【本刊讯】随着中国女排摘下最后一枚金牌,历时半个月的第16届广州亚运会结束了全部比赛。一共有472块金牌,474块银牌和681块铜牌先后产生,35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进入到奖牌榜行列,中国队以199金高居榜首,而从1990年开始,中国体育代表团已经连续6届亚运会蝉联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的宝座。  中国代表团在本次比赛中一共拿到了199金119银和98铜的惊人成绩,总奖牌数达到416枚,金牌数量占
期刊
【本刊综合报道】经过六天的展示、洽谈和交易,第十二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于11月21日闭幕。组委会主任、深圳市市长许勤在闭幕式上说,本届高交会吸引了49个国家和地区的106个代表团、2775家参展商、2438家投资商和12793个项目参会,参观人数达52.5万人次,专业客户人气指数达219.3。参展的项目数、参会投资商数、跨国公司数、参观人数及专业客户人气指数均超过去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众
期刊
何梓人先生是一位习练书法的乐之者,以自学为书法起步,后曾随名师精进技艺,对书法爱好与天赋俱佳,兼之勤学苦练,免试进入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书法文凭课程班。在书法世界里畅游,他自由挥洒着自己性情中的宁静致远,逸兴抟飞。  如今,何梓人先生经营着自己的画室,于雅室一隅随性抒发心中的书法意趣,在教学相长中授业解惑,追求更广阔的书法境界。行之哉,乐之哉!    【何梓人先生,本名赐荣,喜收藏印石。梓人工作室
期刊
梁沛锦博士多年来致力于弘扬民族戏曲文化,从事元杂剧关汉卿与粤剧的研究逾四十年,长期致力推动香港及内地文化艺术交流,是中国粤剧研究的先驱。他将一万多件戏曲收藏捐赠给香港文化博物馆,被传为佳话。在圆满结束香港中文大学的教授生涯后,他又开始了另一项崭新的人生旅程——他要为内地兴建一百间小型医院,要让有病无处医的贫困人群得到福泽,让国人的健康更有保障。在他迈入古稀之年时,已经建成了71间医院,可以说他所发
期刊
潘江伟先生是从战火硝烟中走出来的老革命,年轻时毅然参加东江纵队奋勇抗日。因父母早亡,十三岁便进入印刷厂工作,后服务于香港印刷业工会和香港工会联合会,为印刷事业的发展及工人权益的维护至今奋斗不已。  在其一生跌宕起伏的岁月中,贯穿始末的,是他始终如一的炽热爱国情怀。关心青少年爱国教育,关注国家发展、经济建设,在担任四届政协委员期间,为国建言献策是他毫不松动的顽强使命。    【潘江伟先生,香港工会联
期刊
李秋平博士是一个将书画艺术当做生命的人,在数十年的时间里,淘尽沙砾,终于找寻到了艺术的真谛。有人感叹,追求艺术,这条路太辛苦,然而,虽然累,他却未曾止歇;虽然苦,他也不曾回避。身体虽然有时会感觉到疲惫,然而精神上最丰盛的收获,却常常能让这种疲惫感顿时消失无踪。他锺情于书画艺术,寄情于花鸟山水,最终名传海内外。    【李秋平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博士、美国普斯顿大学管理哲学博士、加拿大公立皇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