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毕业生入职的前两年,个人主观的思想、观念、心态、行为、目标、期望,与企业的环境、条件、待遇、学习、成长、文化等存在差异,彼此产生磨擦甚至碰撞,这种从不适应到逐步适应的过程,称之为磨合期。如何帮助大学生顺利渡过磨合期,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认识你自己
不管你今后想成为谁,也不管你今后能成为谁,首先必须弄明白你今天是谁。SWOT分析法本是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SWOT分析法同样能帮助磨合期的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所处的环境,通过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挑战,从而将个人目标与公司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可以将SWOT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自身条件;第二部分,主要用来分析工作状态。这样主观与客观相结合,以扬长避短,立足现状,着眼长远。
1.优势(S):新入职的大学生最大、最突出的优势就是学习能力较强,对新知识新技能接受快,凭着良好的文化素养,专业对口的大学生会很容易上手,即使用非所学也比一般的员工掌握要快。有的人喜欢动脑动手,容易出新思路或新办法。但其他优势则不是大学生所特有的,你有别的员工也会有,并且不同的大学生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思想、性格、心态、觉悟、吃苦、协作、负责、投入等。但优点越多,你的岗位适应性就越强,成长就会越快。有的大学生之所以在企业干得比别人好,与其自身的优秀品质是分不开的。
2.劣势(W):新入职大学生最大、最突出的劣势在于没有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差。企业不管在什么岗位,讲求的是效率和结果,而动手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绩效考核因素。很多大学生也感觉到,即使专业对口,课堂上老师教的和公司里实际做的相差很大;而对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来说更是从零学起。特别是一些企业产品技术含量较高,工艺较复杂,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学习,即使两年的磨合期做下来,也可能只是刚刚能够接得上手。
心态比较浮躁和适应能力较差是新入职大学生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劣势。许多人眼高手低,思想波动大,不安于现状,稳定性较差,爱抱怨,不屑于做细碎的事情,缺乏实干精神,同时习惯于那种起居作息有规律且没有太大压力的环境,习惯于让别人来安排,说什么做什么。往往才蜻蜓点水就认为学会了,比较在乎眼前的得失,没有前瞻性,遇上阻力或难题,就可能产生换环境换工作的想法。因此,融入企业和团队就比较困难。除了上述比较普遍的问题,还有很多问题,只是因人而异罢了。
3.机会(O):企业发展需要大量人才。现在的企业大都处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时期,都比较注重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而支撑这些变革的就是靠人才,靠知识和技能。特别是不少民营企业员工学历偏低,企业发展后劲受到制约。因此,比较注重后备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注重人才梯队建设,注重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注重在内部和一线培养人才,在公司的大平台内帮助员工横向发展和纵向提升,这就为就业磨合期的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
以业绩论英雄。企业最终追求的是经济效益,而效益是靠员工创造出来的。只要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都能获得公平发展的机会,特别是现在很多企业在用人上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行竞争上岗,那些有目标、有想法、有激情、有创劲、敢拼搏的大学生就有更多的可能。
4.挑战(T):岗位競争加剧。企业的外部市场充满了竞争,内部的管理机制同样在日益市场化。学历被淡化。大学生入职时企业看到的是你的教育背景,但你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关注的是你的能力和贡献,有没有产出,有多大的产出,没有能力为企业增值增效,你的学历只会迅速贬值。
人才本土化。尽管企业每年都在努力招聘培养大学生,但往往最终留下来与企业共同成长、在企业生根开花结果的人却不多。特别是民营企业,不少大学生积累了一定经验和技能之后就跳槽,对企业的正常运作产生较大影响。大学生的“不稳定”、“留不住”挫伤了用人企业的信心,使企业的一些重要岗位不敢轻易地任用外地大学生,不得不优先考虑本地的人才。
就业磨合期的大学生学会做SWOT分析,就是要正确认识自己和问题,既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当然,也并不意味着要大学生在就业时对所选择的企业“从一而终”,而在于要珍惜得之不易的岗位和机会。
二、经营好“贵人”
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一个人的职业发展,不可能靠自己单打独斗或无师自通,每个阶段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和扶持。在企业,就离不开同事、上司乃至领导的帮扶,否则寸步难行。
所谓贵人,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贵人就是那些乐意帮助我们的人;狭义的贵人则是那些能在迷茫的时候给予方向,在挫折的时候给予勇气,在困难的时候给予力量,甚至在某个关键的人生拐点扶你上路的人。有人认为“贵人”可遇不可求,但实际上并不神秘,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只是我们缺少用心罢了。
做人处事不能投机,但必须学会取巧。很多时候你并不是出众的,要让上司和高管或老板注意到你是不容易的事。经营好你的“贵人”,就是要学会处理好各种关系,学会积攒人脉资源,多一个良师益友,就意味着多一份智慧和力量。通过借力、借智、借势,使自己进步得更快,有时候他们一句话可能抵得上你一年功。这也就是所谓的“杠杆原理”,你用四两巧劲,拔起的却是千斤,何乐而不为!
这并不是说要学会溜须拍马,曲意逢迎,也不是为了获得提拔或长多少工资获取不正当利益。而是让上级能对你的思想、工作、生活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能够客观正确地认识和评价你,避免因为你的“低调”或“误会”而错失机会。人都有坏毛病,会依个人喜好个人情绪个人取向做出判断或做出选择,上级也是一样,很多时候不是故意把你怎么样,只是由于种种原因不小心就把你忽略掉了。
但是,我们务必明白的是,不是谁都会做你的贵人,更无人有帮你的义务。凭什么让同事、上司、领导来信任你?因此,要经营好关系,获取相关资源,归根到底还是要学会经营好自己,你自己的能量有多大,你的吸引力才会有多大。无论是老板还是高管或者直接上司,谁都不会拒绝一个有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的优秀员工进入自己的视野。从这个意义上说,经营贵人既容易又难! 三、得道在一线
许多大学生就业都喜欢在窗明几净的环境,喝喝茶,聊聊天,打打电脑,温水煮蛙式的工作却趋之若鹜。而说起企业的生产一线,许多刚入职的大学生就感到无所适从。一天到晚从上班到下班,无论是零件加工还是流水线组装,往往一刻也不能停下来;有的还要两班倒或三班倒,白天黑夜作息都要颠倒;更有甚者,劳动强度也较大,有的环境也不大好,要么噪声,要么油烟,要么异味,一天下来累得够呛,很多的大学生一入职没干几天就退缩了。
说实话,在一线坚持一二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也不是企业硬性要求就能达到目的,关键在于自己要弄明白为什么要坚持,动力在哪里? 就像那“三个石匠”的故事,只是想“混口饭吃”肯定在一线坚持不下来的,只有像“我在建造大教堂”那位石匠一样,把自己的目标和团队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会热爱工作,充满激情,朝着目标不断努力。
常言道: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基础最要紧。这就如同你的求学生涯,不可能跳过小学中学直接读大学一样。对于想在企业把自己人生价值最大化的人来说,一线是你职业发展的根基,不管你今后是做高管还是做技术领军人才,也不管你是做营销还是做管理,扎根一线,你才会熟悉生产的工艺和流程、设备的性能和特点、加工的精度和效率、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以及产品切换、成本消耗、人员安排等等,更重要的是你只有在企业的最基层,才能知道员工的所思所想,为什么员工积极性不高、管理老出问题、质量不稳定、交期跟不上、设备故障多、成本消耗大、人员流动大、安全隐患多等等问题的真正原因在哪里,如何去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甚至上升到公司战略层面去解决公司系统或机制的问题,推进管理变革和创新。而那些已经在一线岗位工作多年的骨干或领导干部,则是你最大的资源,与一线员工交朋友,把一线的事情搞定了,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你的事业就成功了一半。
可见,在一线接受再教育,不是企业安不安排的问题,而是自己想不想成功的问题。只有积极主动的沉下去,你才会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发展。而当你积蓄了足够的能量和影响力,未来的你就不是被动适应环境,而是改变自己,改变别人,改变环境。
四、机会靠争抢
对于新入职的大学生来说,磨合期是非同寻常的,没有工作经验,也不懂人情世故,可能稍不注意就出了差错,一不留神就得罪了别人。很多人教导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要“归零”,要“放空”,要“低调”。但是,在企业机会从来不是排排坐,吃果果,你有我有大家有,你凡事聽其自然,其结果就可能是自我埋没,是金子也难发光。
一方面我们不能自吹自擂、夸夸其谈、目中无人、咄咄逼人,应该努力工作创造机会,这是基础和前提,是量变;没有现实表现作支撑,再好的机会也不可能属于你。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敢于和善于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合适的场合、以合适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另一面,当机会来临的时候,勇敢地抢抓机会现实突破则是结果,是质变。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需要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人才,使得企业由专注于培养技术营销人才转变为“全面开花”,即使你在某方面崭露头角,也可能有很好的转机,甚至产生马太效应,这在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尤其如此。
机会不是天上掉馅饼,机会和成功也不是相互孤立地存在,而是互为依存,互为因果。就像“马太效应”告诉我们的:一个人只要努力,让自己变强,就会在变强的过程中受到鼓舞,从而越来越强。
(作者单位:宁波中大力德智能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一、认识你自己
不管你今后想成为谁,也不管你今后能成为谁,首先必须弄明白你今天是谁。SWOT分析法本是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SWOT分析法同样能帮助磨合期的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所处的环境,通过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挑战,从而将个人目标与公司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可以将SWOT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自身条件;第二部分,主要用来分析工作状态。这样主观与客观相结合,以扬长避短,立足现状,着眼长远。
1.优势(S):新入职的大学生最大、最突出的优势就是学习能力较强,对新知识新技能接受快,凭着良好的文化素养,专业对口的大学生会很容易上手,即使用非所学也比一般的员工掌握要快。有的人喜欢动脑动手,容易出新思路或新办法。但其他优势则不是大学生所特有的,你有别的员工也会有,并且不同的大学生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思想、性格、心态、觉悟、吃苦、协作、负责、投入等。但优点越多,你的岗位适应性就越强,成长就会越快。有的大学生之所以在企业干得比别人好,与其自身的优秀品质是分不开的。
2.劣势(W):新入职大学生最大、最突出的劣势在于没有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差。企业不管在什么岗位,讲求的是效率和结果,而动手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绩效考核因素。很多大学生也感觉到,即使专业对口,课堂上老师教的和公司里实际做的相差很大;而对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来说更是从零学起。特别是一些企业产品技术含量较高,工艺较复杂,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学习,即使两年的磨合期做下来,也可能只是刚刚能够接得上手。
心态比较浮躁和适应能力较差是新入职大学生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劣势。许多人眼高手低,思想波动大,不安于现状,稳定性较差,爱抱怨,不屑于做细碎的事情,缺乏实干精神,同时习惯于那种起居作息有规律且没有太大压力的环境,习惯于让别人来安排,说什么做什么。往往才蜻蜓点水就认为学会了,比较在乎眼前的得失,没有前瞻性,遇上阻力或难题,就可能产生换环境换工作的想法。因此,融入企业和团队就比较困难。除了上述比较普遍的问题,还有很多问题,只是因人而异罢了。
3.机会(O):企业发展需要大量人才。现在的企业大都处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时期,都比较注重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而支撑这些变革的就是靠人才,靠知识和技能。特别是不少民营企业员工学历偏低,企业发展后劲受到制约。因此,比较注重后备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注重人才梯队建设,注重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注重在内部和一线培养人才,在公司的大平台内帮助员工横向发展和纵向提升,这就为就业磨合期的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
以业绩论英雄。企业最终追求的是经济效益,而效益是靠员工创造出来的。只要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都能获得公平发展的机会,特别是现在很多企业在用人上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行竞争上岗,那些有目标、有想法、有激情、有创劲、敢拼搏的大学生就有更多的可能。
4.挑战(T):岗位競争加剧。企业的外部市场充满了竞争,内部的管理机制同样在日益市场化。学历被淡化。大学生入职时企业看到的是你的教育背景,但你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关注的是你的能力和贡献,有没有产出,有多大的产出,没有能力为企业增值增效,你的学历只会迅速贬值。
人才本土化。尽管企业每年都在努力招聘培养大学生,但往往最终留下来与企业共同成长、在企业生根开花结果的人却不多。特别是民营企业,不少大学生积累了一定经验和技能之后就跳槽,对企业的正常运作产生较大影响。大学生的“不稳定”、“留不住”挫伤了用人企业的信心,使企业的一些重要岗位不敢轻易地任用外地大学生,不得不优先考虑本地的人才。
就业磨合期的大学生学会做SWOT分析,就是要正确认识自己和问题,既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当然,也并不意味着要大学生在就业时对所选择的企业“从一而终”,而在于要珍惜得之不易的岗位和机会。
二、经营好“贵人”
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一个人的职业发展,不可能靠自己单打独斗或无师自通,每个阶段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和扶持。在企业,就离不开同事、上司乃至领导的帮扶,否则寸步难行。
所谓贵人,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贵人就是那些乐意帮助我们的人;狭义的贵人则是那些能在迷茫的时候给予方向,在挫折的时候给予勇气,在困难的时候给予力量,甚至在某个关键的人生拐点扶你上路的人。有人认为“贵人”可遇不可求,但实际上并不神秘,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只是我们缺少用心罢了。
做人处事不能投机,但必须学会取巧。很多时候你并不是出众的,要让上司和高管或老板注意到你是不容易的事。经营好你的“贵人”,就是要学会处理好各种关系,学会积攒人脉资源,多一个良师益友,就意味着多一份智慧和力量。通过借力、借智、借势,使自己进步得更快,有时候他们一句话可能抵得上你一年功。这也就是所谓的“杠杆原理”,你用四两巧劲,拔起的却是千斤,何乐而不为!
这并不是说要学会溜须拍马,曲意逢迎,也不是为了获得提拔或长多少工资获取不正当利益。而是让上级能对你的思想、工作、生活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能够客观正确地认识和评价你,避免因为你的“低调”或“误会”而错失机会。人都有坏毛病,会依个人喜好个人情绪个人取向做出判断或做出选择,上级也是一样,很多时候不是故意把你怎么样,只是由于种种原因不小心就把你忽略掉了。
但是,我们务必明白的是,不是谁都会做你的贵人,更无人有帮你的义务。凭什么让同事、上司、领导来信任你?因此,要经营好关系,获取相关资源,归根到底还是要学会经营好自己,你自己的能量有多大,你的吸引力才会有多大。无论是老板还是高管或者直接上司,谁都不会拒绝一个有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的优秀员工进入自己的视野。从这个意义上说,经营贵人既容易又难! 三、得道在一线
许多大学生就业都喜欢在窗明几净的环境,喝喝茶,聊聊天,打打电脑,温水煮蛙式的工作却趋之若鹜。而说起企业的生产一线,许多刚入职的大学生就感到无所适从。一天到晚从上班到下班,无论是零件加工还是流水线组装,往往一刻也不能停下来;有的还要两班倒或三班倒,白天黑夜作息都要颠倒;更有甚者,劳动强度也较大,有的环境也不大好,要么噪声,要么油烟,要么异味,一天下来累得够呛,很多的大学生一入职没干几天就退缩了。
说实话,在一线坚持一二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也不是企业硬性要求就能达到目的,关键在于自己要弄明白为什么要坚持,动力在哪里? 就像那“三个石匠”的故事,只是想“混口饭吃”肯定在一线坚持不下来的,只有像“我在建造大教堂”那位石匠一样,把自己的目标和团队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会热爱工作,充满激情,朝着目标不断努力。
常言道: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基础最要紧。这就如同你的求学生涯,不可能跳过小学中学直接读大学一样。对于想在企业把自己人生价值最大化的人来说,一线是你职业发展的根基,不管你今后是做高管还是做技术领军人才,也不管你是做营销还是做管理,扎根一线,你才会熟悉生产的工艺和流程、设备的性能和特点、加工的精度和效率、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以及产品切换、成本消耗、人员安排等等,更重要的是你只有在企业的最基层,才能知道员工的所思所想,为什么员工积极性不高、管理老出问题、质量不稳定、交期跟不上、设备故障多、成本消耗大、人员流动大、安全隐患多等等问题的真正原因在哪里,如何去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甚至上升到公司战略层面去解决公司系统或机制的问题,推进管理变革和创新。而那些已经在一线岗位工作多年的骨干或领导干部,则是你最大的资源,与一线员工交朋友,把一线的事情搞定了,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你的事业就成功了一半。
可见,在一线接受再教育,不是企业安不安排的问题,而是自己想不想成功的问题。只有积极主动的沉下去,你才会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发展。而当你积蓄了足够的能量和影响力,未来的你就不是被动适应环境,而是改变自己,改变别人,改变环境。
四、机会靠争抢
对于新入职的大学生来说,磨合期是非同寻常的,没有工作经验,也不懂人情世故,可能稍不注意就出了差错,一不留神就得罪了别人。很多人教导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要“归零”,要“放空”,要“低调”。但是,在企业机会从来不是排排坐,吃果果,你有我有大家有,你凡事聽其自然,其结果就可能是自我埋没,是金子也难发光。
一方面我们不能自吹自擂、夸夸其谈、目中无人、咄咄逼人,应该努力工作创造机会,这是基础和前提,是量变;没有现实表现作支撑,再好的机会也不可能属于你。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敢于和善于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合适的场合、以合适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另一面,当机会来临的时候,勇敢地抢抓机会现实突破则是结果,是质变。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需要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人才,使得企业由专注于培养技术营销人才转变为“全面开花”,即使你在某方面崭露头角,也可能有很好的转机,甚至产生马太效应,这在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尤其如此。
机会不是天上掉馅饼,机会和成功也不是相互孤立地存在,而是互为依存,互为因果。就像“马太效应”告诉我们的:一个人只要努力,让自己变强,就会在变强的过程中受到鼓舞,从而越来越强。
(作者单位:宁波中大力德智能传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