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最近出了一本小说,叫《面包会有的》,整天宣传叫卖,也卖不出多少。我跟我的一位文学导师请教,为什么现在的人不读小说了,导师说,非也非也,小说有大批读者,而且非常赚钱,比如《哈利·波特》和《饥饿游戏》,只要能帮助人们逃离真实的世界,小说就大有前途。我问他,那我现在转型写架空小说还来得及吗?导师看着我,一字一顿地说,你属于“还没有红,就已经过气”的作家,专心写纯文学类的小说吧。
我问:文学类小说为啥声望不高呢?
导师:80年前,奥威尔写过一篇文章叫《为小说辩护》,他说,目前,小说的声望极低,大家都非常自豪地说“我从来都不看小说”。他认为,小说之所以不受待见,问题出在腰封上——小说因为受到大肆吹捧反而丧失了存在。你去问一个有思想的人,为什么他“从来不看小说”,你会发现,是因为护封评论家那些令人恶心的陈词滥调,没有一个有头脑的人会上当。
奥威尔说的可能有些片面,但文学圈子总是自吹自擂,作家之间也互相吹捧,这股子风气在我们这里尤盛,谁也不会再认真对待小说。大家都会标榜自己“从来不看小说”。
我问:现在的媒介这么发达,人们需要这么多的文字和故事吗?
导师:米兰·昆德拉曾经在《笑忘录》中预言,普遍的孤独会导致“著书癖”的产生,而集体“著书癖”反过来又增强并恶化了普遍的孤独感。每个人都用自己写的东西把自己包围起来,就像用镜子做成墙把自己封存起来、与外界隔绝一样。今天,如昆德拉所预言,大批闲人将能量耗费在无用的活动中,繁荣的媒体平台激发起非常多的表达的欲望,却少有人能耐心地倾听一个故事。大家生活在一个虚张声势的环境下,每一个人都害怕会被冷落,都在拼命讲述自己的故事。
我问:书本会不会被荧屏取代呢?
导师: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最近在《时代》周刊的一个访谈中说,我们活在高度视觉刺激的年代,不论电视、电影还是手机这类玩意,其屏幕都大有杀伤力——它们摧毁人们仔细阅读的能力。布鲁姆说,阅读能拓展、磨砺思维,使之变得更敏锐更独立,当今之世,阅读不该是大众的追求,而只该由精英独享。人们在地铁里看看手机就可以了,文学以后就像古典音乐一样,成为小部分人的爱好。
我问:那人们以后是不是都去看电影,不再看书了?
导师:我觉得电影也没什么意思,虚拟现实的时代马上就要到来,它将是故事的终极媒介。虚拟现实能为你提供一种完全浸入式的神秘感。戴上头盔,你立即身处奇境,甚至变成了另一个人。虚拟现实将带来全新的叙事方式。每个人早已对电影语言非常熟悉,我们用它思考,用它交流,就像使用母语一样通顺流畅。电影语言的那些语素——取景、剪辑、特写、摇摄、缩放等等,放到虚拟现实里就讲不通,人们需要创造一套新的语言。同时,观众也要适应这种全新的审美体验:在那场景中,他就像在感知自然的时间和空间一样,他的想象力、感知力和情绪會被调动起来,他会觉得自己真的“在那里”。观众的预期也会随之改变,不再期待故事下一秒如何推进,而是开始关注此时此刻此地的一切,关注自己。
我问:那我们这样的小说家是不是就饿死没饭吃了?
导师:我们对生命中一切重要概念的感知都是在活着的这几十年中挤压出来的,本就已够急迫的了,继而被告知,死了就是死了,没有灵魂,没有来世,没有天国。回你的荒原上等通知吧。然而正是在这片荒原上,中土世界和霍格沃茨建了起来。因为除了阳光、空气、食物之外,人还需要意义,需要神秘,需要超常和奇迹,人的想象力是无法平息的。
我问:文学类小说为啥声望不高呢?
导师:80年前,奥威尔写过一篇文章叫《为小说辩护》,他说,目前,小说的声望极低,大家都非常自豪地说“我从来都不看小说”。他认为,小说之所以不受待见,问题出在腰封上——小说因为受到大肆吹捧反而丧失了存在。你去问一个有思想的人,为什么他“从来不看小说”,你会发现,是因为护封评论家那些令人恶心的陈词滥调,没有一个有头脑的人会上当。
奥威尔说的可能有些片面,但文学圈子总是自吹自擂,作家之间也互相吹捧,这股子风气在我们这里尤盛,谁也不会再认真对待小说。大家都会标榜自己“从来不看小说”。
我问:现在的媒介这么发达,人们需要这么多的文字和故事吗?
导师:米兰·昆德拉曾经在《笑忘录》中预言,普遍的孤独会导致“著书癖”的产生,而集体“著书癖”反过来又增强并恶化了普遍的孤独感。每个人都用自己写的东西把自己包围起来,就像用镜子做成墙把自己封存起来、与外界隔绝一样。今天,如昆德拉所预言,大批闲人将能量耗费在无用的活动中,繁荣的媒体平台激发起非常多的表达的欲望,却少有人能耐心地倾听一个故事。大家生活在一个虚张声势的环境下,每一个人都害怕会被冷落,都在拼命讲述自己的故事。
我问:书本会不会被荧屏取代呢?
导师: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最近在《时代》周刊的一个访谈中说,我们活在高度视觉刺激的年代,不论电视、电影还是手机这类玩意,其屏幕都大有杀伤力——它们摧毁人们仔细阅读的能力。布鲁姆说,阅读能拓展、磨砺思维,使之变得更敏锐更独立,当今之世,阅读不该是大众的追求,而只该由精英独享。人们在地铁里看看手机就可以了,文学以后就像古典音乐一样,成为小部分人的爱好。
我问:那人们以后是不是都去看电影,不再看书了?
导师:我觉得电影也没什么意思,虚拟现实的时代马上就要到来,它将是故事的终极媒介。虚拟现实能为你提供一种完全浸入式的神秘感。戴上头盔,你立即身处奇境,甚至变成了另一个人。虚拟现实将带来全新的叙事方式。每个人早已对电影语言非常熟悉,我们用它思考,用它交流,就像使用母语一样通顺流畅。电影语言的那些语素——取景、剪辑、特写、摇摄、缩放等等,放到虚拟现实里就讲不通,人们需要创造一套新的语言。同时,观众也要适应这种全新的审美体验:在那场景中,他就像在感知自然的时间和空间一样,他的想象力、感知力和情绪會被调动起来,他会觉得自己真的“在那里”。观众的预期也会随之改变,不再期待故事下一秒如何推进,而是开始关注此时此刻此地的一切,关注自己。
我问:那我们这样的小说家是不是就饿死没饭吃了?
导师:我们对生命中一切重要概念的感知都是在活着的这几十年中挤压出来的,本就已够急迫的了,继而被告知,死了就是死了,没有灵魂,没有来世,没有天国。回你的荒原上等通知吧。然而正是在这片荒原上,中土世界和霍格沃茨建了起来。因为除了阳光、空气、食物之外,人还需要意义,需要神秘,需要超常和奇迹,人的想象力是无法平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