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思政课学习的载体,有助于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也为中职生未来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这门课程通过讲述经济现象、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明确奋斗目标,确定行为方向,积极地投身于经济建设的浪潮中,同时热情高涨地参与政治生活,为祖国的繁荣富強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的课堂现状
本课程虽然在思政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是通过课堂教学、问卷调研、座谈会等方式,会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将从学生、学校、社会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学生层面
1.主观态度方面
2.知识能力方面
3.课堂状态方面
(二)学校层面
1.理论与实践的切合度
2.单一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
3.终身学习的意识淡薄
(三)社会层面
古人云:“国无徳不兴,人无德不立。”德为人之魂,亦为人立身之本。德育成功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德行修养,是否能把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运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从而造福人民,造福社会,造福国家。但是当今社会许多人都存在功利心理,只顾追求眼前的功效和利益,丢失了本心,忘记了初衷,而且有时社会还会出现各种声音,例如“读书有什么用,挣钱才是王道”、“去中职读书能有什么出息,毕业也找不到工作”,这些负面现象使学生丧失信心,更使整个社会理所当然的把劳动收入作为衡量人的标准,却不知我们的孩子倘若缺乏自身品性和德行修养,就如同一颗空了心的树,即使枝繁叶茂也无法实现价值;即使才高八斗、满腹经纶,也同样不被社会所认可,甚至会造成人性扭曲,变得无比贪婪,最终滑落于人生的低谷,成为别人的笑柄。
二、关于《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纠正思想观念,树立人生目标
面对中职学生,老师应该多鼓励、多表扬。首先让他们认识到是金子在哪里都可以发光,自古以来职业没有高低贵贱,只要学的好,学的扎实,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然后要做到因材施教,老师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特点,并根据自身情况帮助学生找准定位,树立人生目标,适时制定短期、长期的职业规划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最后作为老师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及时发现并矫正学生出现的问题,让每个人都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勇于走出课堂,增强社会实践
《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教学应该遵守联系实际、走近生活的原则。比如在学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时,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调查、访问身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实践活动,从饮食、宗教、文化、服饰等方面入手,最后形成书面总结在课上相互交流。这样一来,不但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而且还会增强学生团结统一的爱国情感;又如在学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时,可以做好攻略组织学生到电影院观看爱国情怀的电影,或者实地参观纪念馆,也可以根据实际条件走进红色革命根据地,让学生加深对党的认识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爱,唤起他们内心的意志,做一名肩负使命的时代新人。
(三)探索教学方式,完善教学内容
1.充分发掘网络和多媒体的功能
与时俱进是《经济政治与社会》这一课程的显著特点,因此在授课时需要老师将课本知识与时代相结合,既增加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又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提升。
2.在课堂上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良好的课堂教学既要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实现,所以要把学生融入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给予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其中。比方采取小组学习的模式,选取容易理解、实操性强的章节让学生来讲,首先小组成员分别组内讲述,然后推荐本组最好的一名集中讲述,最后由学生投票选出胜利者。这种方式能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素材搜集能力以及团结互助意识,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同窗之情。还可以根据需要举行知识问答竞赛、小品相声表演、主题班会等,让学生在欢声笑语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四)寻求多种方式,做到终身学习
面对具有一定滞后性的教材内容,老师要不断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保障学生学到最前沿的知识。总体来说可以通过继续教育,或者参加校内校外的培训以及专题研讨会等进行学习,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注意学习的方法。首先要系统学习,再针对自己的学科进行专业学习;然后要通过学习的知识、方法、思维来发现、创新、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推进教学工作的发展和学生的进步;最后老师要把学习和思考交织在一起,把学会的知识化为能力提高我们的工作水平。只有这样,才可以称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五)弘扬德育新风,树立时代正气
要想使学生真正置身于良好的教育氛围中,首先要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能够激发内心深处的热爱与激情,点燃埋藏已久的执着与斗志,热爱生命,感恩生活,做脚踏实地的追梦人;发挥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同时身为老师也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其中最重要的是让教材内容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始终坚持把思政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末,真正实现思政教育如影随形,这更是《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存在的意义。总之思政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全社会各族人民的帮助与支持,而且思政教师更是身负重任,我们要砥砺前行、兢兢业业的做好教育事业,培养家之希望、国之栋梁!
天津电子计算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李 娜
一、《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的课堂现状
本课程虽然在思政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是通过课堂教学、问卷调研、座谈会等方式,会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将从学生、学校、社会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学生层面
1.主观态度方面
2.知识能力方面
3.课堂状态方面
(二)学校层面
1.理论与实践的切合度
2.单一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
3.终身学习的意识淡薄
(三)社会层面
古人云:“国无徳不兴,人无德不立。”德为人之魂,亦为人立身之本。德育成功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德行修养,是否能把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运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从而造福人民,造福社会,造福国家。但是当今社会许多人都存在功利心理,只顾追求眼前的功效和利益,丢失了本心,忘记了初衷,而且有时社会还会出现各种声音,例如“读书有什么用,挣钱才是王道”、“去中职读书能有什么出息,毕业也找不到工作”,这些负面现象使学生丧失信心,更使整个社会理所当然的把劳动收入作为衡量人的标准,却不知我们的孩子倘若缺乏自身品性和德行修养,就如同一颗空了心的树,即使枝繁叶茂也无法实现价值;即使才高八斗、满腹经纶,也同样不被社会所认可,甚至会造成人性扭曲,变得无比贪婪,最终滑落于人生的低谷,成为别人的笑柄。
二、关于《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纠正思想观念,树立人生目标
面对中职学生,老师应该多鼓励、多表扬。首先让他们认识到是金子在哪里都可以发光,自古以来职业没有高低贵贱,只要学的好,学的扎实,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然后要做到因材施教,老师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特点,并根据自身情况帮助学生找准定位,树立人生目标,适时制定短期、长期的职业规划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最后作为老师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及时发现并矫正学生出现的问题,让每个人都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勇于走出课堂,增强社会实践
《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教学应该遵守联系实际、走近生活的原则。比如在学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时,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调查、访问身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实践活动,从饮食、宗教、文化、服饰等方面入手,最后形成书面总结在课上相互交流。这样一来,不但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而且还会增强学生团结统一的爱国情感;又如在学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时,可以做好攻略组织学生到电影院观看爱国情怀的电影,或者实地参观纪念馆,也可以根据实际条件走进红色革命根据地,让学生加深对党的认识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爱,唤起他们内心的意志,做一名肩负使命的时代新人。
(三)探索教学方式,完善教学内容
1.充分发掘网络和多媒体的功能
与时俱进是《经济政治与社会》这一课程的显著特点,因此在授课时需要老师将课本知识与时代相结合,既增加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又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提升。
2.在课堂上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良好的课堂教学既要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实现,所以要把学生融入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给予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其中。比方采取小组学习的模式,选取容易理解、实操性强的章节让学生来讲,首先小组成员分别组内讲述,然后推荐本组最好的一名集中讲述,最后由学生投票选出胜利者。这种方式能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素材搜集能力以及团结互助意识,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同窗之情。还可以根据需要举行知识问答竞赛、小品相声表演、主题班会等,让学生在欢声笑语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四)寻求多种方式,做到终身学习
面对具有一定滞后性的教材内容,老师要不断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保障学生学到最前沿的知识。总体来说可以通过继续教育,或者参加校内校外的培训以及专题研讨会等进行学习,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注意学习的方法。首先要系统学习,再针对自己的学科进行专业学习;然后要通过学习的知识、方法、思维来发现、创新、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推进教学工作的发展和学生的进步;最后老师要把学习和思考交织在一起,把学会的知识化为能力提高我们的工作水平。只有这样,才可以称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五)弘扬德育新风,树立时代正气
要想使学生真正置身于良好的教育氛围中,首先要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能够激发内心深处的热爱与激情,点燃埋藏已久的执着与斗志,热爱生命,感恩生活,做脚踏实地的追梦人;发挥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同时身为老师也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其中最重要的是让教材内容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始终坚持把思政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末,真正实现思政教育如影随形,这更是《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存在的意义。总之思政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全社会各族人民的帮助与支持,而且思政教师更是身负重任,我们要砥砺前行、兢兢业业的做好教育事业,培养家之希望、国之栋梁!
天津电子计算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李 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