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探究替代燃料丙烷/甲醇混合气的氧化反应特性,利用爆炸极限开展了甲醇对丙烷/氧气混合气的负温度系数(NTC)响应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NTC区域,下拐点的压力随着甲醇摩尔
【机 构】
:
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技术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
超级节能型重型载货汽车混合动力系统开发研究项目(2017YFB0103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6011),中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9YFE01002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替代燃料丙烷/甲醇混合气的氧化反应特性,利用爆炸极限开展了甲醇对丙烷/氧气混合气的负温度系数(NTC)响应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NTC区域,下拐点的压力随着甲醇摩尔分数的增加而升高,但下拐点的温度几乎保持不变。然而上拐点的温度与压力随着甲醇摩尔分数的增加没有明显变化。整体而言,随着甲醇摩尔分数的增加,丙烷/氧气混合气的NTC区域不断减小并向高压区域移动。对比分析了不同爆炸状态下,即无爆炸、冷焰以及热焰状态,混合气的温度、压力以及主要组分变化,并获得了影响温度变化的主要基元反应。此外,对爆炸极限曲线
其他文献
纳滤作为一种新兴的膜分离技术,在高镁锂比盐湖卤水镁、锂分离领域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研究了不同镁锂比、原料液循环流量对镁锂分离过程的影响,并对膜分离过程中的分离机
镓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催化、医疗等多个领域。随着半导体行业的蓬勃发展,对镓需求量的日益增长促使人们寻找新的来源。从粉煤灰中回收镓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还
采用共沉淀-离子交换法制备了十二烷基硫酸根(SDS)插层镁铝水滑石(SDS-LDH),然后借助水滑石层间客体分子间作用力将光稳定剂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UV-531)中性分子引入
全球人口持续增长使得肉、蛋和乳制品等生活品的需求大幅增加,同时也对传统动物饲料的供应带来了空前的挑战。微生物能够利用二氧化碳(CO2)、甲烷(CH4)等多种原料合成高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