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道德价值观作为文化的核心,是理解一种文化的敲门砖。不同民族和国家有着不同的道德价值观,反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中,促成了不同的文化现象。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应该了解不同文化的道德价值观,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交流。本文主要阐释和对比了中、西方的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价值观,并探究其差异形成的原因,旨在为学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道德价值观;中西差异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2-0047-02
一、引言
文化并无优劣之分,比较文化是为了增进了解,消除误解,相互学习,求同存异,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如果想深入了解一种文化,应该抓住其关键和核心。根据辜正坤先生的观点,道德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是了解文化的一把钥匙。本文主要通过阐释和对比中西方文化传统思想道德价值观,从自然地理环境的方面探索差异形成的原因,并结合跨文化交际,为传统道德价值观在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研究提供一些思考。
二、道德价值观
道德价值观是价值观在道德问题上的体现,它是人们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利益关系时的准则,具体表现为人们对各种社会现象做出道德价值判断,并将其内化为个人的信念和信仰。道德价值观的形成与个人所属的文化有关,也通过影响个人的行为准则来影响文化的形成。要理解不同文化,首先可以从其道德价值观入手。
三、中西方的传统道德价值观
(一)中国的传统道德价值观
1.仁、义、礼、智、信
“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传统儒家伦理学中的基本理论概念,又称“五常”,是用来指导人们思想道德问题行为的最高准则。“仁”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思想,由孔子提出,要求人们在对待他人时要善良大方、仁义友爱。对于封建君主来说,把仁爱作为普遍价值由血亲成员推广到一切百姓,就是“仁政”。“义”的意思是正义,儒家提倡正义,要求人们不要见利忘义,更应该有舍生取义的决心。“礼”在古代中国是国家的典章制度、宗教礼仪、礼仪规范,而儒家所提倡的“礼”是礼形式之中的社会道德部分,主要起规范人的行为的作用,通过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言行举止都要合乎“礼”的要求。中国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在很大程度上,是“礼”这一道德价值观对中华民族的规范和教化作用使然。“智”指的是“智者”,指知识经验丰富,聪明且有智慧的人。儒家文化提倡人们要勤学好问、终身学习。“诚信”的含义是诚实守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际交往中重要的道德准则。此外,排在“仁义礼智信”之后的“温良恭俭让”和“忠孝廉耻勇”也是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中国历史,“仁义礼智信”贯穿于中国伦理学的发展,是中国许多传统美德的基础和源泉,也是中国价值体系最本质的部分。
2.他人为中心原则、群体价值观(集体主义)
中国人向来崇尚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这是一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正是中国文化中“以他人为中心原则”的体现。《论语》中的经典语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便传递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理念。同样出自《论语》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教导人们要积极帮助身边的人。像“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之类的俗语则提倡人们发扬奉献自己、造福他人的精神。此外,中华民族孕育出了大量与集体主义相关的习语:一人进山难打虎,百人下海可擒龙;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齐,泰山移;众人同心,其利断金……中国向来看重群体价值取向,以家庭、社会和国家利益为重。中国文化将个人价值和国家价值相联系,治国是个人价值实现的最高标准,这种群体价值观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
3.求稳价值观
相较于西方文化,中国的文化更趋向于一种静态的文化,这种文化孕育出了中国人求稳的价值观。中国自古是农耕国家,百姓自给自足、安居乐业,人们不愿忍受迁徙流离之苦,居安而不思迁动,使得静态的文化模式发展起来。一直以来,很多中国人都会有着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的思想。钟叔河曾在《走向世界》中谈及古代中国,认为很少有中国人“自东徂西”去到欧洲的历史。中国古人在出行时,一般选择故国神游、旧地重游,且以陆地为主,这正体现了中国人的求稳价值观。此外,由于居所固定,庞大的家族不断繁衍,家渐渐成了国,进而有了“家国”一说。中国的家国情怀非常深厚,也正是因为这种家国观念、家族观念,“和为贵”的思想得以孕育而生。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大多喜欢曹操。对于中国人来说,曹操一直是“奸雄”的形象,他穷兵黩武,推行霸道主义。而曹操的好战性在西方人眼中正是勇敢这一美德的表现,这也正是中国“和为贵”思想和西方“战争为贵”理念的碰撞与摩擦。
(二)西方的传统道德价值观
1.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
作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孕育出许多先进思想,这些思想也在后来成为整个西方世界的核心。“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大美德由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提出,是整个西方文化的核心之一。根据《理想国》一书,智慧是确立贵族统治的前提;勇敢是对这一统治阶级的维护;节制是对这一统治秩序的自觉遵循;在前三个美德的基础上最终形成正义。西方人把“智慧”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如薄伽丘说,人类的智慧就是快乐的源泉。贝多芬也认为,智慧、勤劳和天才,高于显贵和富有。
2.以自我为中心原则、个人价值观(个人主义)
文艺复兴发展时期,西方国家主张以人为本的理性主义思想,关注人和人性。在大力弘扬人文精神的同时,个人主义也开始流行。个人主义奠定了人人平等的思想基础,成为西方文明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中以self-(自我)为前缀的词达一百多个,如:Self-esteem、self-confidence。西方的一些习语如 “Man is the soul of universe.(人是宇宙的灵魂)”和“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 (人是衡量萬物的标准)”,以及西方人持有的“世界上没有两片树叶是一样的”观点,都体现了西方极致的个人主义。西方人对“个人”“自我”“人格”的看重,使得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是强大而独特的个体,每个人都应该以自我为中心。 3.求变价值观
相比于中国,西方文化更具动态性。西方国家由于临海(大西洋、地中海),航海捕鱼业非常发达,不断开辟的航路使得商业逐渐繁荣兴盛。加之古代地中海地区土地贫瘠,不适合农耕,所以西方古代社会在很大程度上趋向于流动的生活方式,如游牧、捕鱼、航海。这样的海洋文明孕育了大量与捕鱼航海有关的习语: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all at sea(不知所措)、big fish(大亨)、dull fish(无聊的人)、a sea of faces(人山人海)等。由于出海远航的恶劣自然条件和由此导致的居无定所、变化莫测的生活模式,古代西方人有了与自然作抗争的决心,滋生出了骨子里的冒险精神、反抗精神和好战性。这也使得古代西方逐渐形成了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竞争为贵,好战成性的价值观。
(三)中西方道德价值观形成的原因
根据环境决定论,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本文选择从自然地理环境的角度来探究中西方道德价值观形成的原因。尽管如此,必须知道,催生及影响人类文化生成和发展的因素是极为复杂的,环境不能决定着一切,只是影响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古代中国的环境,东部是太平洋,北部是大沙漠和西伯利亚,西部大部分是高原和沙漠,南方被称为“南蛮之地”,最初南方的土地还很贫瘠,不适合耕种(《禹贡》中把全国土地分为九等,南方的土地是最差的)。久而久之,中国人内心深处滋生出对安宁稳定、安居乐业、天下太平的渴望,使得“求稳”的观念扎根于深层心理结构中。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与自然融为一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吃、穿、用皆取之于大自然,对土地有着很深厚的情感。
反观古代西方的环境,地中海附近土地贫瘠,不宜耕种,因此人们不得不趋向游牧业或转向征服大海。一个民族若想生存,势必要应对恶劣自然环境的挑战,极端的生存困境造就了他們性格中坚忍甚至有些残忍的特点,同时由于争夺自然资源,各民族之间长期斗争不断,渐渐形成了西方人爱斗争、绝不退后的思想。总的来说,中国农耕民族孕育的文化和西方海洋民族孕育出的文化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道德价值观。
四、启示
如果说,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幻化而成的形象是一位胸怀仁爱的谦谦君子,那么西方的则是一位勇敢好战的自信骑士;中国的英雄代表是精忠报国的岳飞,西方人则崇拜英勇好战的阿喀琉斯;中国人往往以谦虚为贵,而西方人认为自信的人最有魅力……中西方在道德价值观上的差异远远不止这些,在充分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更要在今后的跨文化交际中巧妙化解尴尬、消除误会,以避免“文化休克”现象的产生。当代中国道德价值的构建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服务人民大众利益、立足中国传统道德、吸收国外优秀道德、紧跟时代创新的基本原则。应该把自己优良的传统道德价值作为根基,切忌数典忘祖。中国传统的道德价值观是中国优秀文化浓缩而生的精华,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孕育出的经久不衰的人生真谛,在当今社会依然能散发出璀璨的光芒、并造福于全社会、全世界乃至于全人类。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曾预言“人类的未来在东方,中华文明将引领世界”。在世界文化交流和碰撞越来越频繁的背景下,更要将优秀的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发扬光大,向西方讲好中国故事,让西方了解中国文化的精华和先进性。
参考文献:
[1]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徐新.西方文化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刘超,任肖华.中西文化道德价值观比较[J].海外英语,2012(01):200-202.
作者简介:
黎原菁,女,汉族,湖南人,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道德价值观;中西差异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2-0047-02
一、引言
文化并无优劣之分,比较文化是为了增进了解,消除误解,相互学习,求同存异,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如果想深入了解一种文化,应该抓住其关键和核心。根据辜正坤先生的观点,道德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是了解文化的一把钥匙。本文主要通过阐释和对比中西方文化传统思想道德价值观,从自然地理环境的方面探索差异形成的原因,并结合跨文化交际,为传统道德价值观在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研究提供一些思考。
二、道德价值观
道德价值观是价值观在道德问题上的体现,它是人们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利益关系时的准则,具体表现为人们对各种社会现象做出道德价值判断,并将其内化为个人的信念和信仰。道德价值观的形成与个人所属的文化有关,也通过影响个人的行为准则来影响文化的形成。要理解不同文化,首先可以从其道德价值观入手。
三、中西方的传统道德价值观
(一)中国的传统道德价值观
1.仁、义、礼、智、信
“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传统儒家伦理学中的基本理论概念,又称“五常”,是用来指导人们思想道德问题行为的最高准则。“仁”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思想,由孔子提出,要求人们在对待他人时要善良大方、仁义友爱。对于封建君主来说,把仁爱作为普遍价值由血亲成员推广到一切百姓,就是“仁政”。“义”的意思是正义,儒家提倡正义,要求人们不要见利忘义,更应该有舍生取义的决心。“礼”在古代中国是国家的典章制度、宗教礼仪、礼仪规范,而儒家所提倡的“礼”是礼形式之中的社会道德部分,主要起规范人的行为的作用,通过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言行举止都要合乎“礼”的要求。中国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在很大程度上,是“礼”这一道德价值观对中华民族的规范和教化作用使然。“智”指的是“智者”,指知识经验丰富,聪明且有智慧的人。儒家文化提倡人们要勤学好问、终身学习。“诚信”的含义是诚实守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际交往中重要的道德准则。此外,排在“仁义礼智信”之后的“温良恭俭让”和“忠孝廉耻勇”也是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中国历史,“仁义礼智信”贯穿于中国伦理学的发展,是中国许多传统美德的基础和源泉,也是中国价值体系最本质的部分。
2.他人为中心原则、群体价值观(集体主义)
中国人向来崇尚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这是一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正是中国文化中“以他人为中心原则”的体现。《论语》中的经典语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便传递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理念。同样出自《论语》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教导人们要积极帮助身边的人。像“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之类的俗语则提倡人们发扬奉献自己、造福他人的精神。此外,中华民族孕育出了大量与集体主义相关的习语:一人进山难打虎,百人下海可擒龙;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齐,泰山移;众人同心,其利断金……中国向来看重群体价值取向,以家庭、社会和国家利益为重。中国文化将个人价值和国家价值相联系,治国是个人价值实现的最高标准,这种群体价值观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
3.求稳价值观
相较于西方文化,中国的文化更趋向于一种静态的文化,这种文化孕育出了中国人求稳的价值观。中国自古是农耕国家,百姓自给自足、安居乐业,人们不愿忍受迁徙流离之苦,居安而不思迁动,使得静态的文化模式发展起来。一直以来,很多中国人都会有着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的思想。钟叔河曾在《走向世界》中谈及古代中国,认为很少有中国人“自东徂西”去到欧洲的历史。中国古人在出行时,一般选择故国神游、旧地重游,且以陆地为主,这正体现了中国人的求稳价值观。此外,由于居所固定,庞大的家族不断繁衍,家渐渐成了国,进而有了“家国”一说。中国的家国情怀非常深厚,也正是因为这种家国观念、家族观念,“和为贵”的思想得以孕育而生。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大多喜欢曹操。对于中国人来说,曹操一直是“奸雄”的形象,他穷兵黩武,推行霸道主义。而曹操的好战性在西方人眼中正是勇敢这一美德的表现,这也正是中国“和为贵”思想和西方“战争为贵”理念的碰撞与摩擦。
(二)西方的传统道德价值观
1.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
作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孕育出许多先进思想,这些思想也在后来成为整个西方世界的核心。“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大美德由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提出,是整个西方文化的核心之一。根据《理想国》一书,智慧是确立贵族统治的前提;勇敢是对这一统治阶级的维护;节制是对这一统治秩序的自觉遵循;在前三个美德的基础上最终形成正义。西方人把“智慧”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如薄伽丘说,人类的智慧就是快乐的源泉。贝多芬也认为,智慧、勤劳和天才,高于显贵和富有。
2.以自我为中心原则、个人价值观(个人主义)
文艺复兴发展时期,西方国家主张以人为本的理性主义思想,关注人和人性。在大力弘扬人文精神的同时,个人主义也开始流行。个人主义奠定了人人平等的思想基础,成为西方文明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中以self-(自我)为前缀的词达一百多个,如:Self-esteem、self-confidence。西方的一些习语如 “Man is the soul of universe.(人是宇宙的灵魂)”和“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 (人是衡量萬物的标准)”,以及西方人持有的“世界上没有两片树叶是一样的”观点,都体现了西方极致的个人主义。西方人对“个人”“自我”“人格”的看重,使得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是强大而独特的个体,每个人都应该以自我为中心。 3.求变价值观
相比于中国,西方文化更具动态性。西方国家由于临海(大西洋、地中海),航海捕鱼业非常发达,不断开辟的航路使得商业逐渐繁荣兴盛。加之古代地中海地区土地贫瘠,不适合农耕,所以西方古代社会在很大程度上趋向于流动的生活方式,如游牧、捕鱼、航海。这样的海洋文明孕育了大量与捕鱼航海有关的习语: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all at sea(不知所措)、big fish(大亨)、dull fish(无聊的人)、a sea of faces(人山人海)等。由于出海远航的恶劣自然条件和由此导致的居无定所、变化莫测的生活模式,古代西方人有了与自然作抗争的决心,滋生出了骨子里的冒险精神、反抗精神和好战性。这也使得古代西方逐渐形成了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竞争为贵,好战成性的价值观。
(三)中西方道德价值观形成的原因
根据环境决定论,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本文选择从自然地理环境的角度来探究中西方道德价值观形成的原因。尽管如此,必须知道,催生及影响人类文化生成和发展的因素是极为复杂的,环境不能决定着一切,只是影响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古代中国的环境,东部是太平洋,北部是大沙漠和西伯利亚,西部大部分是高原和沙漠,南方被称为“南蛮之地”,最初南方的土地还很贫瘠,不适合耕种(《禹贡》中把全国土地分为九等,南方的土地是最差的)。久而久之,中国人内心深处滋生出对安宁稳定、安居乐业、天下太平的渴望,使得“求稳”的观念扎根于深层心理结构中。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与自然融为一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吃、穿、用皆取之于大自然,对土地有着很深厚的情感。
反观古代西方的环境,地中海附近土地贫瘠,不宜耕种,因此人们不得不趋向游牧业或转向征服大海。一个民族若想生存,势必要应对恶劣自然环境的挑战,极端的生存困境造就了他們性格中坚忍甚至有些残忍的特点,同时由于争夺自然资源,各民族之间长期斗争不断,渐渐形成了西方人爱斗争、绝不退后的思想。总的来说,中国农耕民族孕育的文化和西方海洋民族孕育出的文化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道德价值观。
四、启示
如果说,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幻化而成的形象是一位胸怀仁爱的谦谦君子,那么西方的则是一位勇敢好战的自信骑士;中国的英雄代表是精忠报国的岳飞,西方人则崇拜英勇好战的阿喀琉斯;中国人往往以谦虚为贵,而西方人认为自信的人最有魅力……中西方在道德价值观上的差异远远不止这些,在充分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更要在今后的跨文化交际中巧妙化解尴尬、消除误会,以避免“文化休克”现象的产生。当代中国道德价值的构建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服务人民大众利益、立足中国传统道德、吸收国外优秀道德、紧跟时代创新的基本原则。应该把自己优良的传统道德价值作为根基,切忌数典忘祖。中国传统的道德价值观是中国优秀文化浓缩而生的精华,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孕育出的经久不衰的人生真谛,在当今社会依然能散发出璀璨的光芒、并造福于全社会、全世界乃至于全人类。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曾预言“人类的未来在东方,中华文明将引领世界”。在世界文化交流和碰撞越来越频繁的背景下,更要将优秀的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发扬光大,向西方讲好中国故事,让西方了解中国文化的精华和先进性。
参考文献:
[1]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徐新.西方文化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刘超,任肖华.中西文化道德价值观比较[J].海外英语,2012(01):200-202.
作者简介:
黎原菁,女,汉族,湖南人,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