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1995年10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改革风云中的万里》,很快成为一本畅销书。作者是较长时间在万里身边工作的原新华社记者、《农民日报》原总编辑张广友。1994年8月5日,在作者请万里审阅这部书稿时,万里就书稿中着重记述的当年铁路整顿和农村改革问题,讲了许多重要的意见,也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史实。这次谈话虽然过去三年了,但其中有关经济改革的一些论述,对现实还是很有启迪意义的。下面是这次谈话的摘录,是万里同志最近同意交本刊发表的。
写人物传记必须忠于事实,尊重历史
张广友(以下简称张):这部书稿(即《改革风云中的万里》一书)经过多年的准备和一年多的写作,初稿已基本完成。按有关部门的规定,现在送请你审定。
万里(以下简称万):审定什么?写不写、写什么,那是你的事,“文责自负”嘛,为什么要我来审?
张:有关部门规定,凡发表和出版涉及健在的领导人的作品,必须征得本人同意。
万:我过去是不同意写我的,现在你已经写出来了,我只好同意。我同意你写,同意发,反正不是我要你写的,我也不看了。
(张将送审报告给万里看,说:“如果你同意,那就在上面划个圈吧!”万里在他的名字上划了圈。)
万:现在有一些东西(指一些传记、历史作品)华而不实,过分夸张,甚至弄虚作假,哗众取宠。其目的无非是想多发行,好赚钱。结果脱离了事实,欺骗了读者。失去了真实性,也就失去了真正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一些真假难辨的东西,制造了历史的混乱,后果严重,后患无穷。这不是小说,不能虚构、编造。朴素的客观事实,最具有说服力。所以,我主张写人物传记,写回忆录,必须忠于事实,尊重历史,不能浮夸,更不能杜撰。怎么分析是另一回事,但前提是事实必须准确。我还主张不仅要写成绩的一面,缺点错误也应当写。要写“过五关斩六将”,也要写“走麦城”。应当如实地写,应当尽可能写得全面些。
铁路整顿实质上是对“文化大革命”的否定
(张广友请万里翻翻书稿中有关“文革”后期铁路整顿的部分内容。)
万:“文革”的时候要想干点事很难。当时抓整顿,困难重重。记得1975年春天,就在北海公园,我同周总理谈了一次话。分手时总理最后跟我说的一句话,记忆深刻,终生难忘!
当时,北海公园还在封着,不开放。周总理在养病,有时来这里散步。我很想念他,但那时总理病重,不准随便去探望。后来我知道他经常去北海散步,便有意去等。那天我终于在北海公园等到了周总理,他见到我很高兴。那时我刚到铁道部不久,交谈中他问起铁道部的情况,我简要地作了汇报。 总理十分关心铁路运输情况,他在病中还组织有关部门去江苏的徐州、南京等地调查。我说到,现在铁路的情况很混乱,很复杂,派性严重,很多问题涉及到从上到下的不同看法,我感到很难办。这时,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时间过了,快回去吧!”总理不得不离开。但他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安慰我说:“不要紧,有小平同志呢!”没有想到,这竟是我同周总理的最后一次见面,也是总理同我说的最后一句话。这句话含义很深。后来我一直按照总理的嘱咐,紧跟小平同志拼命抓铁路整顿。
张:周总理当时是把纠正“文革”错误,使国家工作走上正轨的希望,寄托在小平同志身上了。一般人当时想不到上层的斗争会那么激烈。小平同志在那个时候冒了很大风险,坚决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张广友请万里看书稿中关于贯彻中央九号文件的讲话。)
张:1975年3月5日中央制定《关于加强铁路工作的决定》(即中央九号文件),非常有魄力,矛头针对造反派:谁再干扰正常运输,就坚决处理,决不手软。文件一发出,你就率工作组先后去了徐州、南昌、株洲、昆明、郑州这几个问题最严重的地方,大批派性,大讲党性,运用组织措施解决问题,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万:那次我从徐州回来,向小平同志作了口头汇报。他很高兴,也很重视,专门要我到国务院全体会上讲了一次。张春桥就坐在我旁边。我当时特地讲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话,就是冲他讲的。我说:“有些人甚至抵制和反对九号文件,说什么九号文件是‘搞复辟的纲领’,是‘一股寒流’,是什么‘右派上台’,‘拿着鸡毛当令箭’。这些话有的是领导干部讲的,有的是在领导干部影响下讲的……。”张春桥听了之后,气得鼓鼓的,但他无话可说。
张:就是在这次会议上,小平同志借着铁路整顿的成果,特别提出“铁路上来了,你们怎么办?”这个问题,推动各个部门都迅速行动起来。
万:当然,那个时候的斗争是很复杂的。我们这些人也还是不能不举着“阶级斗争为纲”、“三项指示为纲”这样的旗帜。这是历史事实,回避这种情况就不真实了。我们必须尊重历史事实。那时我是真心真意地抓阶级斗争的,不过我抓的阶级斗争的对象是资产阶级派性。当时,我的脑子里就认准了派性是资产阶级的,同派性作斗争,就是抓阶级斗争。当然,还有打砸抢,有破坏分子进行破坏,这也是我抓阶级斗争的重要内容。我没有反对“阶级斗争为纲”,这是事实。回过头去看,我所讲的阶级斗争,与“四人帮”所宣扬的阶级斗争含义不同,对象不同,立场更不同。我不是对着老干部,不是对着“走资派”的,而是对着那些打砸抢的,对着那些造反派头头的。“三项指示为纲”,我强调的是“三者是一个整体”,“是不可分割的”。阶级敌人破坏了安定团结,而破坏安定团结,就是破坏生产,就必须狠狠整顿。实际上我们着重抓的是把生产搞上去这一项。后来“四人帮”批判我“以生产压革命”、“唯生产力论”,我当时都认了。我就是从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和看待阶级斗争的。所谓“抓革命,促生产”,其实生产是中心,“革命”是空的,是在阶级斗争的口号掩盖下抓生产,用所谓的“阶级斗争”来为抓生产开道。在那时,这样做就是个进步。许多事情,我们不能脱离历史、脱离开实际去分析,去评价,不要给人一种不真实感。其实,那个时候狠批派性,狠抓生产,客观上也就是否定“文化大革命”。只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可能公开提出这个问题。因为毛主席是肯定“文化大革命”的,他说对“文革”要“三七开”,七分成绩,三分缺点。我们这些做法发展到一定程度,他是不会容忍的。所谓“批邓”,批的是什么?还不是批否定“文化大革命”!当时我们这样做也总是担着心,总觉得说不定哪天又会被打倒。果然,到了1976年,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中,我就跟小平同志一起被打倒了。
农村改革是对人民公社“左”的错误的否定
万:如果说铁路整顿的实质是对“文化大革命”的否定,那么也可以说,在农村改革中普遍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对人民公社“左”的错误的否定。
农村改革意义重大。我曾经说过,解放后 中国农民有两次大解放:第一次是土地改革,农民分得了土地,生产发展很快,农民生活改善了。可是,1958年搞起人民公社化,生产大呼隆,分配一拉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第二次大解放是包产到户。这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由安徽的肥西、凤阳先搞起来的。凤阳叫“大包干”:“大包干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是自己的。”简单明了,好记。好处在于:一是自主了,二是自由了,三是得到了实惠。农民温饱问题很快得到解决,开始发展商品经济,逐步走向富裕。可是这个问题一直是有争论的,有些人坚决反对,所以我们一直是很慎重的。现在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名称好像好听了点儿,实际上都是分户经营。看来,农业生产还是以户经营为好,这是由农业特点决定的。农户生产加上社会化服务,奔向小康是有希望的。家庭是社会经济的细胞,不能取消。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是搞的家庭农场,规模不是很大,美国一些原来的大农场后来也变小了,以户经营,社会化服务。日本也是这样,农忙时雇几个人,生产率很高。我一直主张以户或联户经营。包产到户,大包干,不仅解决了农民温饱问题,而且能抗灾,能致富,也能实现现代化生产。中国如果在50年代初期开始搞合作社时就包产到户,就不会出现“三年困难时期”,也不至于饿死那么多农民。现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搞了各种形式的“包产到户”。实践证明:谁搞谁受益;早摘早受益;不搞不受益,还在继续受穷、挨饿。无产阶级是因为受穷才革命,所以革命不是为了受穷;如果是为了受穷,还革命干嘛?老是吃不饱饭的“社会主义”,没有什么优越性,最终必将被人民所抛弃。所以我说过:包产到户不仅救了中国,也救了社会主义。因为它既坚持了公有制,又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以户营为主不能否定,至少是现阶段不能否定。
张:对农村改革一直有争论。当初尝试进行这场改革的时候,阻力很大。1978、1979年安徽刚开始搞包产到户时,从中央到地方很多人反对,一些老同志思想也不通,不赞成,有的还在会上公开表示“不同意万里的包产到户”,并写进了《简报》里。
万:农村改革这场斗争太激烈了。当时不表态就算支持了。中央各部委和各省级领导中有几个支持的?屈指可数。省委书记中,内蒙古的周惠是一个,贵州的池必卿是一个,还有任仲夷。江、浙一带反对最坚决,苏皖边界一些地方对着安徽用大喇叭广播,竖大标语:“坚决反对安徽的分田单干风!”中央各部委中,农委、农业部反对得最厉害。
这也难怪,人民公社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是写进了宪法的;三中全会通过的两个农业文件还明确规定了两个“不许”(即“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搞包产到户是违反宪法,违反两个“不许”规定的,顶着这么大的两顶“帽子”,也难怪很多人要反对。当时流行一句话:“领导要方向,群众要产量。”包产到户效果非常显著,广大农民不仅是拥护,而且是迫切要求。小平同志开始没表态,我从安徽回来多次向他汇报,他表示同意,可以试验。出了成果之后,他公开表示支持。1980年5月31日小平同志的那次谈话,讲到了肥西,讲到了凤阳两个点的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在激烈斗争的关键时刻,他讲话了,支持了包产到户。这个讲话对农村改革是个巨大支持和促进。否则,包产到户即使在安徽上了“户口”,也还是会注销的!
陈云同志对包产到户也是支持的。1980年春,我从安徽回来,陈云同志见到我,他合掌抱拳,高兴地说:“万里同志,我完全赞成你们在安徽农村的那些做法(指包产到户)。”
胡耀邦同志对我们一直是积极支持的,1979年他讲“要吃粮,找紫阳;要吃米,找万里”,就是个公开表态。赵紫阳同志也是支持的。连续五年,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五个“一号文件”,都是在他们的领导下制订的。
群众为什么那么喜欢包产到户?因为政治上民主了,自由了,经济上实惠了。最根本的问题在于,这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是他们的发明创造。
现在看来,说包产到户的那三句话:“保证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是自己的。”不够确切,应当是:“交了国家的,留了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说“保证”、“留够”,没有那么多的粮食,怎么“保证”?怎么“留够”?什么叫“够”呢?
农村过早地否定家庭经济,是不得民心的。搞公社化,搞穷过渡,严重脱离实际,对农民是个剥夺,使农民不仅失去了种植自主权,自身劳动支配的自主权,而且失去了产品支配权。不仅种什么,连怎么种都要上边说了算;而且自己生产的粮食,自己不能支配,甚至口粮吃多少斤,还要县里、省,里来定。人民公社化,使农民失去了自主权,连吃饭的自主权都没有了。户口在公社手里,口粮在公社手里,你哪里也去不了。广大农民没有办法,只好消极反抗,于是出现了八亿农民大怠工,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致三年困难时期大量农民“非正常”死亡,教训是沉痛的!
关键是要正确对待农民
万: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以家庭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家庭是社会的基础细胞,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具有生产、消费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它有凝聚力,有稳定性和自主性等特点。几千年来,家庭一直是我国农业的基本生产单位。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农民没有公社化这种要求,硬是强制地把他们捏起来,必然要造成极大的破坏。
公社化这种所谓“方向”,毕竟不是现阶段农民的普遍要求。硬是把个别或少数农民的意见,把自己主观想象的东西,强加给全国农民,这是个领导问题,也是个体制问题。不了解实际,个人说了算,没有民主制度保证,没有不出问题的。“要正确对待农民”,是我在1984年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中国人口中80%是农民。正确对待农民,实际上就是正确对待人民的问题。我们的一切政策措施必须着眼于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利益。离开八亿农民,为人民服务就无从谈起。
有一次在政治局会上我说,不要老是对农村改革、对农民横加指责。我说,农村改革初期,我们有的同志就横加指责。我不赞成在农村搞所谓“社会主义教育”,主张对农民要进行基本路线教育,目的是把生产搞上去,这是得人心的,农民是会欢迎的。不能老是摆出一副教师爷的架子,动不动去教育农民。农民创造出联产承包责任制,把生产搞上去了,为中国农村改革,为发展生产,为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什么还要整人家?你的工作队有什么资格去教育人家?我们现在有些领导干部,既不懂农业,更不了解农民,瞎指挥、形式主义还很严重。所以我在人代会闭幕前夕同与会的一些领导谈了农民负担问题,目的是要求各级领导予以足够的重视。
张:改革的实践证明,讲真话是要有些勇气的。有些领导同志就是缺乏这点勇气。
万:要讲就要讲真话,讲心里话,就要实事求是。该尖锐的还应讲得尖锐些,不能吞吞吐吐,怕这怕那的!要么就不用讲了。
张:你那次讲话特别谈到农民负担重的问题。为什么这个问题年年讲,年年发生呢?
万:这确实是个比较复杂,也比较严重的问题。这里有些情况要搞清楚:什么叫负担重,什么叫不合理的负担?我们有些同志总是不明白。如果农民连吃饱饭的问题都还没解决,不要说5%的负担,就是1%也是不合理的。即使他们负担得起,从县到乡到村养了多少吃公家饭的干部啊!这些负担谁算过?既然有那么多当干部的,有那么多权力机构,又缺乏有力的监督,贪污腐败的问题就不可避免,农民怎么会愿意把钱交给你去大吃大喝?
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可以说我们没有经验,但有过沉痛的教训!我认为,首先对腐败问题必须下决心解决,还要想办法解决人浮于事的问题,否则不仅农民负担不起,即使是合理的税收也可能都拿不到了。
写人物传记必须忠于事实,尊重历史
张广友(以下简称张):这部书稿(即《改革风云中的万里》一书)经过多年的准备和一年多的写作,初稿已基本完成。按有关部门的规定,现在送请你审定。
万里(以下简称万):审定什么?写不写、写什么,那是你的事,“文责自负”嘛,为什么要我来审?
张:有关部门规定,凡发表和出版涉及健在的领导人的作品,必须征得本人同意。
万:我过去是不同意写我的,现在你已经写出来了,我只好同意。我同意你写,同意发,反正不是我要你写的,我也不看了。
(张将送审报告给万里看,说:“如果你同意,那就在上面划个圈吧!”万里在他的名字上划了圈。)
万:现在有一些东西(指一些传记、历史作品)华而不实,过分夸张,甚至弄虚作假,哗众取宠。其目的无非是想多发行,好赚钱。结果脱离了事实,欺骗了读者。失去了真实性,也就失去了真正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一些真假难辨的东西,制造了历史的混乱,后果严重,后患无穷。这不是小说,不能虚构、编造。朴素的客观事实,最具有说服力。所以,我主张写人物传记,写回忆录,必须忠于事实,尊重历史,不能浮夸,更不能杜撰。怎么分析是另一回事,但前提是事实必须准确。我还主张不仅要写成绩的一面,缺点错误也应当写。要写“过五关斩六将”,也要写“走麦城”。应当如实地写,应当尽可能写得全面些。
铁路整顿实质上是对“文化大革命”的否定
(张广友请万里翻翻书稿中有关“文革”后期铁路整顿的部分内容。)
万:“文革”的时候要想干点事很难。当时抓整顿,困难重重。记得1975年春天,就在北海公园,我同周总理谈了一次话。分手时总理最后跟我说的一句话,记忆深刻,终生难忘!
当时,北海公园还在封着,不开放。周总理在养病,有时来这里散步。我很想念他,但那时总理病重,不准随便去探望。后来我知道他经常去北海散步,便有意去等。那天我终于在北海公园等到了周总理,他见到我很高兴。那时我刚到铁道部不久,交谈中他问起铁道部的情况,我简要地作了汇报。 总理十分关心铁路运输情况,他在病中还组织有关部门去江苏的徐州、南京等地调查。我说到,现在铁路的情况很混乱,很复杂,派性严重,很多问题涉及到从上到下的不同看法,我感到很难办。这时,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时间过了,快回去吧!”总理不得不离开。但他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安慰我说:“不要紧,有小平同志呢!”没有想到,这竟是我同周总理的最后一次见面,也是总理同我说的最后一句话。这句话含义很深。后来我一直按照总理的嘱咐,紧跟小平同志拼命抓铁路整顿。
张:周总理当时是把纠正“文革”错误,使国家工作走上正轨的希望,寄托在小平同志身上了。一般人当时想不到上层的斗争会那么激烈。小平同志在那个时候冒了很大风险,坚决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张广友请万里看书稿中关于贯彻中央九号文件的讲话。)
张:1975年3月5日中央制定《关于加强铁路工作的决定》(即中央九号文件),非常有魄力,矛头针对造反派:谁再干扰正常运输,就坚决处理,决不手软。文件一发出,你就率工作组先后去了徐州、南昌、株洲、昆明、郑州这几个问题最严重的地方,大批派性,大讲党性,运用组织措施解决问题,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万:那次我从徐州回来,向小平同志作了口头汇报。他很高兴,也很重视,专门要我到国务院全体会上讲了一次。张春桥就坐在我旁边。我当时特地讲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话,就是冲他讲的。我说:“有些人甚至抵制和反对九号文件,说什么九号文件是‘搞复辟的纲领’,是‘一股寒流’,是什么‘右派上台’,‘拿着鸡毛当令箭’。这些话有的是领导干部讲的,有的是在领导干部影响下讲的……。”张春桥听了之后,气得鼓鼓的,但他无话可说。
张:就是在这次会议上,小平同志借着铁路整顿的成果,特别提出“铁路上来了,你们怎么办?”这个问题,推动各个部门都迅速行动起来。
万:当然,那个时候的斗争是很复杂的。我们这些人也还是不能不举着“阶级斗争为纲”、“三项指示为纲”这样的旗帜。这是历史事实,回避这种情况就不真实了。我们必须尊重历史事实。那时我是真心真意地抓阶级斗争的,不过我抓的阶级斗争的对象是资产阶级派性。当时,我的脑子里就认准了派性是资产阶级的,同派性作斗争,就是抓阶级斗争。当然,还有打砸抢,有破坏分子进行破坏,这也是我抓阶级斗争的重要内容。我没有反对“阶级斗争为纲”,这是事实。回过头去看,我所讲的阶级斗争,与“四人帮”所宣扬的阶级斗争含义不同,对象不同,立场更不同。我不是对着老干部,不是对着“走资派”的,而是对着那些打砸抢的,对着那些造反派头头的。“三项指示为纲”,我强调的是“三者是一个整体”,“是不可分割的”。阶级敌人破坏了安定团结,而破坏安定团结,就是破坏生产,就必须狠狠整顿。实际上我们着重抓的是把生产搞上去这一项。后来“四人帮”批判我“以生产压革命”、“唯生产力论”,我当时都认了。我就是从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和看待阶级斗争的。所谓“抓革命,促生产”,其实生产是中心,“革命”是空的,是在阶级斗争的口号掩盖下抓生产,用所谓的“阶级斗争”来为抓生产开道。在那时,这样做就是个进步。许多事情,我们不能脱离历史、脱离开实际去分析,去评价,不要给人一种不真实感。其实,那个时候狠批派性,狠抓生产,客观上也就是否定“文化大革命”。只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可能公开提出这个问题。因为毛主席是肯定“文化大革命”的,他说对“文革”要“三七开”,七分成绩,三分缺点。我们这些做法发展到一定程度,他是不会容忍的。所谓“批邓”,批的是什么?还不是批否定“文化大革命”!当时我们这样做也总是担着心,总觉得说不定哪天又会被打倒。果然,到了1976年,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中,我就跟小平同志一起被打倒了。
农村改革是对人民公社“左”的错误的否定
万:如果说铁路整顿的实质是对“文化大革命”的否定,那么也可以说,在农村改革中普遍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对人民公社“左”的错误的否定。
农村改革意义重大。我曾经说过,解放后 中国农民有两次大解放:第一次是土地改革,农民分得了土地,生产发展很快,农民生活改善了。可是,1958年搞起人民公社化,生产大呼隆,分配一拉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第二次大解放是包产到户。这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由安徽的肥西、凤阳先搞起来的。凤阳叫“大包干”:“大包干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是自己的。”简单明了,好记。好处在于:一是自主了,二是自由了,三是得到了实惠。农民温饱问题很快得到解决,开始发展商品经济,逐步走向富裕。可是这个问题一直是有争论的,有些人坚决反对,所以我们一直是很慎重的。现在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名称好像好听了点儿,实际上都是分户经营。看来,农业生产还是以户经营为好,这是由农业特点决定的。农户生产加上社会化服务,奔向小康是有希望的。家庭是社会经济的细胞,不能取消。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是搞的家庭农场,规模不是很大,美国一些原来的大农场后来也变小了,以户经营,社会化服务。日本也是这样,农忙时雇几个人,生产率很高。我一直主张以户或联户经营。包产到户,大包干,不仅解决了农民温饱问题,而且能抗灾,能致富,也能实现现代化生产。中国如果在50年代初期开始搞合作社时就包产到户,就不会出现“三年困难时期”,也不至于饿死那么多农民。现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搞了各种形式的“包产到户”。实践证明:谁搞谁受益;早摘早受益;不搞不受益,还在继续受穷、挨饿。无产阶级是因为受穷才革命,所以革命不是为了受穷;如果是为了受穷,还革命干嘛?老是吃不饱饭的“社会主义”,没有什么优越性,最终必将被人民所抛弃。所以我说过:包产到户不仅救了中国,也救了社会主义。因为它既坚持了公有制,又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以户营为主不能否定,至少是现阶段不能否定。
张:对农村改革一直有争论。当初尝试进行这场改革的时候,阻力很大。1978、1979年安徽刚开始搞包产到户时,从中央到地方很多人反对,一些老同志思想也不通,不赞成,有的还在会上公开表示“不同意万里的包产到户”,并写进了《简报》里。
万:农村改革这场斗争太激烈了。当时不表态就算支持了。中央各部委和各省级领导中有几个支持的?屈指可数。省委书记中,内蒙古的周惠是一个,贵州的池必卿是一个,还有任仲夷。江、浙一带反对最坚决,苏皖边界一些地方对着安徽用大喇叭广播,竖大标语:“坚决反对安徽的分田单干风!”中央各部委中,农委、农业部反对得最厉害。
这也难怪,人民公社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是写进了宪法的;三中全会通过的两个农业文件还明确规定了两个“不许”(即“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搞包产到户是违反宪法,违反两个“不许”规定的,顶着这么大的两顶“帽子”,也难怪很多人要反对。当时流行一句话:“领导要方向,群众要产量。”包产到户效果非常显著,广大农民不仅是拥护,而且是迫切要求。小平同志开始没表态,我从安徽回来多次向他汇报,他表示同意,可以试验。出了成果之后,他公开表示支持。1980年5月31日小平同志的那次谈话,讲到了肥西,讲到了凤阳两个点的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在激烈斗争的关键时刻,他讲话了,支持了包产到户。这个讲话对农村改革是个巨大支持和促进。否则,包产到户即使在安徽上了“户口”,也还是会注销的!
陈云同志对包产到户也是支持的。1980年春,我从安徽回来,陈云同志见到我,他合掌抱拳,高兴地说:“万里同志,我完全赞成你们在安徽农村的那些做法(指包产到户)。”
胡耀邦同志对我们一直是积极支持的,1979年他讲“要吃粮,找紫阳;要吃米,找万里”,就是个公开表态。赵紫阳同志也是支持的。连续五年,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五个“一号文件”,都是在他们的领导下制订的。
群众为什么那么喜欢包产到户?因为政治上民主了,自由了,经济上实惠了。最根本的问题在于,这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是他们的发明创造。
现在看来,说包产到户的那三句话:“保证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是自己的。”不够确切,应当是:“交了国家的,留了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说“保证”、“留够”,没有那么多的粮食,怎么“保证”?怎么“留够”?什么叫“够”呢?
农村过早地否定家庭经济,是不得民心的。搞公社化,搞穷过渡,严重脱离实际,对农民是个剥夺,使农民不仅失去了种植自主权,自身劳动支配的自主权,而且失去了产品支配权。不仅种什么,连怎么种都要上边说了算;而且自己生产的粮食,自己不能支配,甚至口粮吃多少斤,还要县里、省,里来定。人民公社化,使农民失去了自主权,连吃饭的自主权都没有了。户口在公社手里,口粮在公社手里,你哪里也去不了。广大农民没有办法,只好消极反抗,于是出现了八亿农民大怠工,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致三年困难时期大量农民“非正常”死亡,教训是沉痛的!
关键是要正确对待农民
万: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以家庭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家庭是社会的基础细胞,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具有生产、消费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它有凝聚力,有稳定性和自主性等特点。几千年来,家庭一直是我国农业的基本生产单位。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农民没有公社化这种要求,硬是强制地把他们捏起来,必然要造成极大的破坏。
公社化这种所谓“方向”,毕竟不是现阶段农民的普遍要求。硬是把个别或少数农民的意见,把自己主观想象的东西,强加给全国农民,这是个领导问题,也是个体制问题。不了解实际,个人说了算,没有民主制度保证,没有不出问题的。“要正确对待农民”,是我在1984年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中国人口中80%是农民。正确对待农民,实际上就是正确对待人民的问题。我们的一切政策措施必须着眼于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利益。离开八亿农民,为人民服务就无从谈起。
有一次在政治局会上我说,不要老是对农村改革、对农民横加指责。我说,农村改革初期,我们有的同志就横加指责。我不赞成在农村搞所谓“社会主义教育”,主张对农民要进行基本路线教育,目的是把生产搞上去,这是得人心的,农民是会欢迎的。不能老是摆出一副教师爷的架子,动不动去教育农民。农民创造出联产承包责任制,把生产搞上去了,为中国农村改革,为发展生产,为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什么还要整人家?你的工作队有什么资格去教育人家?我们现在有些领导干部,既不懂农业,更不了解农民,瞎指挥、形式主义还很严重。所以我在人代会闭幕前夕同与会的一些领导谈了农民负担问题,目的是要求各级领导予以足够的重视。
张:改革的实践证明,讲真话是要有些勇气的。有些领导同志就是缺乏这点勇气。
万:要讲就要讲真话,讲心里话,就要实事求是。该尖锐的还应讲得尖锐些,不能吞吞吐吐,怕这怕那的!要么就不用讲了。
张:你那次讲话特别谈到农民负担重的问题。为什么这个问题年年讲,年年发生呢?
万:这确实是个比较复杂,也比较严重的问题。这里有些情况要搞清楚:什么叫负担重,什么叫不合理的负担?我们有些同志总是不明白。如果农民连吃饱饭的问题都还没解决,不要说5%的负担,就是1%也是不合理的。即使他们负担得起,从县到乡到村养了多少吃公家饭的干部啊!这些负担谁算过?既然有那么多当干部的,有那么多权力机构,又缺乏有力的监督,贪污腐败的问题就不可避免,农民怎么会愿意把钱交给你去大吃大喝?
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可以说我们没有经验,但有过沉痛的教训!我认为,首先对腐败问题必须下决心解决,还要想办法解决人浮于事的问题,否则不仅农民负担不起,即使是合理的税收也可能都拿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