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龄童: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来源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3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小龄童,本名章金莱。其家族被尊称为“猴王世家”,从他的曾祖父开始演猴戏,随后是祖父、父亲、哥哥和他。他的父亲从六岁开始学猴戏,为此取艺名为“六龄童”,到了他二哥章金星演猴戏时,父亲就称二哥为“小六龄童”。不幸的是,1966年章金星患白血病夭折了,待到章金莱拍86版《西游记》时,父亲冥思苦想,决定将“小六”颠倒一下,于是就有了“六小龄童”这个名字。六小龄童在86版《西游记》中塑造的孙悟空形象深入人心,被誉为“难以超越的经典”。
  2016年是中国传统的猴年,在央视猴年春晚上,猴元素自然不可或缺。于是除夕之前就有消息传出,六小龄童将和郭富城一起上春晚,双双以齐天大圣的扮相登场,但遗憾的是,节目被毙。2016年1月26日,六小龄童又在个人微博中晒出了自己录制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联欢晚会时的“美猴王”扮相。这两条消息瞬间点燃了网友的怀旧热情,在六小龄童的个人微博上,希望他能上春晚的留言有上万条,有网友更是直呼:“还我童年回忆!没有‘美猴王’的春晚还能叫猴年春晚吗?”
  然而,在除夕晚上,六小龄童还是没能登上2016年央视猴年春晚的舞台,这的确令人感到遗憾。但没有人能否认的是,从86版《西游记》首播,至今将满30年,一个演员、一部戏,作为共同的精神资源,深刻地介入一个民族的心理结构,这很罕见。而这种心理、这份情怀,不仅是人们对经典作品的回顾,更是对青春过往的不舍追忆。
  追求梦想
  当年,《西游记》剧组拍摄孙悟空在花果山纵身一跃这场戏的时候,杨洁导演选择了一处瀑布作为背景。拍摄时为了使效果更加逼真,导演要求六小龄童在长满青苔的山崖和石径上连爬带走,还要欢快喜悦地跳跃。
  上场前,剧组一再关照六小龄童要注意安全,尽量靠悬崖的里侧走。而摄像机则被安放在他的侧面,镜头仰对着这只刚从石缝里蹦出来的“猴子”。导演一边看着电视画面,一边不时地指挥着。那天,六小龄童穿了一双轮胎底胶鞋,踏在光滑的石头上,脚不停地打滑。一开始他还有点顾忌,每迈一步都非常谨慎。后来活动活动筋骨,渐渐地就来了兴致,胆子也越来越大了。谁料一不留神,脚底一滑,六小龄童一个倒栽葱便摔了下去。手忙脚乱中他赶紧抓住一把茅草,好在一根青藤把他的右脚缠住了,才没有摔下悬崖。
  这一切发生得太突然了。当大家听到六小龄童的呼喊声来到悬崖边时,看到他的样子都吓了一跳——他的头离地面只有半尺多高!地面上全是乱石,再差一点儿他就脑浆迸裂了。
  为了事业甘愿冒生命危险,这样的态度虽然我们不能完全认同。但每个人追求梦想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冒险,唯有明确目标、坚定信念,你才不会畏惧艰险和失败,才能全身心地沉浸到追求的过程之中,进而取得成功。
  艰苦拍摄
  86版的《西游记》如此经典,不光是六小龄童一个人的演绎,更是全剧组,尤其是导演杨洁的智慧和心血。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86版《西游记》从1982年开始建组,到最后拍出25集,竟拍了整整6年,其中的艰难险阻,应该是远胜于西天取经的。
  为什么25集的《西游记》会拍6年这么久?因为条件实在是太艰苦了!当时,整个剧组只有一台摄像机和一台特技机。另外一个造成拍摄时间漫长的原因是,剧组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提倡实景拍摄,但是以当时的交通条件,整个剧组要在全国各地迁徙,还要出国去泰国等地拍摄,耗时可想而知。
  1984年底,香港的电视从业者去参观《西游记》拍摄时,曾给杨洁提意见:“你们的特技没有重量感和真实感。”杨洁也有同感,便立刻询问解决方案,得到的答案是:“不要只用蓝幕,要把人吊起来!”于是她立刻申请去香港取经,参观了香港无线台拍摄的金庸武侠剧,才明白“吊起来”就是要吊钢丝。杨洁参观时正值无线台新年放假,没有专业人士解释具体操作和技术,但她回去之后马上成立了武术特技组,自己琢磨用钢丝、滑轮等“吊人”。但她不知道,钢丝要涂成和背景同样的颜色才看不出来,自己琢磨来琢磨去,只能用尽量细的钢丝吊,但这样就容易断。孙悟空三个师兄弟都曾因为钢丝突然断裂而摔伤过。现在想来,我们看到的每一次腾云驾雾,都是演员们冒着生命危险完成的。   敬业典范
  2016年2月9日下午,六小龄童工作室的工作人员曝光了一张六小龄童参加北京台春晚时候场的照片,因翎子太高为防穿帮,六小龄童蹲伏于台侧良久。该工作人员配文说:“图为56岁的六小龄童老师候场时,因翎子太高为防穿帮,匍匐于台侧良久。敬业之深,观者无不动容。低得下金猴傲首,方才有九霄仰啸……晚会也好,作品也罢,你需要有凌云志,也要有脚下根。当你壮志未酬之时,记得看看眼前的孙大圣。”
  当晚,六小龄童转发了这张照片,并表示:“这是演员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和敬业意识。”看到这张照片后,网友们纷纷表示:“我都想哭了,为六小龄童点10000个赞,特意把这张照片存手机里激励自己。”“用体、艺、德将‘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这句话诠释到极致!向自己小时候内心中那个无所不能的英雄致敬。”
  2016年1月26日,六小龄童在个人微博里放出了一张装扮好的孙悟空造型,并发文“已化好妆准备录制”。据悉,六小龄童将会亮相央视春节戏曲晚会《金猴迎春》。
  作为又一个猴年,如果齐天大圣在春晚舞台上再次亮相的话,势必又会刮起一阵怀旧风。但是正当网友们欣喜若狂地开启回忆模式时,却爆出了六小龄童的节目未能通过春晚“六审”的消息。虽然参加了戏曲频道的春晚,虽然六小龄童也通过微博表示感谢,但是众网友却不乐意了,几乎整个微博、朋友圈都在呼唤大圣归来。
  根据之前的消息,六小龄童将会跟郭富城在春晚舞台上合作表演《猴戏》,新、老“美猴王”将同台PK。但是后来央视春晚的负责人辟谣称,此番言论只是炒作,春晚方面并没有邀请过六小龄童。春晚方面的解释并没有平息网友的愤怒,可回过头来想想:作为观众的我们,为什么会如此在意六小龄童呢?
  86版《西游记》成功塑造了一批人物,但齐天大圣孙悟空无疑是最成功的一个,他几乎承受着所有中国人的顶礼膜拜。对于我们这一代来说,这个猴子陪我们一起长大,是时代留下的印记,以至于这个猴子牵动着几乎所有人的心。当央视春晚还在被动辟谣时,网友们却时刻关心着这个猴子的去留。作为局外人,我并不知道春晚节目组是出于何种目的没有邀请六小龄童;但是作为观众来说,六小龄童的猴王形象的确在一定程度上牵动着“70后”“80后”“90后”这三代人的心。
  对于众多观众来说,从86版《西游记》一问世,六小龄童几乎就是齐天大圣孙悟空的代名词,无论后面的作品如何改编,始终都代替不了最开始的那个猴子形象,以至于谁演孙悟空都不像、六小龄童演谁也依旧是孙悟空。无论是周星驰、张卫健还是甄子丹,他们塑造的孙悟空形象虽各有特色,并试图突破和创新,但却没有一个能够取代86版大圣在人们心中“盖世英雄”“启蒙男神”的地位。如今我们陷入的这场集体怀念,怀念的大概就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个大英雄。
  其实,我们不仅在意已经56岁高龄的六小龄童,更在意那个孙悟空,我们希望在一个更加真实的舞台上看到我们的偶像。就像网友表示的那样:“零点敲钟时,六小龄童喊一句‘俺老孙来也’,我就能泪奔。”可见网友的要求并不高,有时候情怀的流露并不需要过多的语言表达,只要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够了。可是大家对六小龄童亮相央视春晚的期待却最终成为了泡影。
  鲜肉总会变老,但经典永远年轻,文化的传承不应一成不变。虽然这次在春晚没能见到六小龄童,但我们期待在下一个路口能与他重逢。
  ——摘自“南方网”
  点评:这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时评文。作者站在“70后”“80后”“90后”这三代人的角度上,深度剖析了“我们为什么如此在意六小龄童能否上春晚”,这不仅是因为2016年是猴年,更是因为56岁高龄的六小龄童曾是我们的偶像、我们的英雄,甚至是我们的青春!文章情感真挚,一字一句皆发人肺腑,丝毫不给人做作之感,读罢让人感怀,更让人深思。
其他文献
1.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2.安土重迁:在家乡住惯了,不愿轻易迁移。形容留恋故土。重迁,把搬迁看得很重。  3.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素,平常。  4.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专给帝王述说街谈巷议、风俗故事,后来称小说为稗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泛称记载逸闻琐事的作品为稗官野史。  5.班荆道故:用黄荆铺地,坐在上面谈
"三认"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是杭州市淳安县于2013年起实施的党员干部包村认人、认情、认事以联系服务群众的机制。认清人头,做群众的"自家人"认人,即要求乡镇干部认清所包村庄
室间隔缺损(VSD)是先天性心脏病中发病率最高的先天畸形,可单独存在,亦可与其他畸形合并发生.国内自2001年应用镍钛合金封堵器治疗膜周部VSD以来[1],由于提高了对VSD解剖形态的认识,以及封堵器的不断改进,使VSD的封堵治疗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但是早期应用的VSD封堵器为对称的圆盘形,边缘比腰部大2 mm,如VSD上缘距主动瓣小于2 mm,则不宜封堵治疗.嵴内型VSD靠近主动脉瓣,一般认为不
许多同学认为写作时“无话可说,无处着手,无事可写,无文可作”。他们的文章,要么完全凭想象,胡编乱造要么毫无新意,记流水账;要么文章拖沓、无真情实感。如何从根本上扭转这
什么是母校的食堂?那是一个你在学校时可能没太在意,可在离开之后,又想回去大快朵颐的地方。  身为一个骨灰级吃货,在冬天的早晨,我总是这样勉励自己:该起床啦,不然,卤面不是你的,酱饼不是你的,紫米粥也不是你。每当这时,食欲便会化为动力,让我翻身起床,疾步奔向学校的食堂。  迎接我的是玻璃柜中排排叠放的面点。我一般会要一个热气腾腾的馒头,扳成两半,一口咬下去,感受到的是面点的筋道和韧性,淡淡的甜味随即
期刊
第三届国家期刊奖颁奖大会于2005年2月28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获得了国家期刊奖提名奖。这是本刊历届编辑委员会、审稿专家、编辑部、全体作者和广大读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和应有的荣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