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工亦兵话军锹

来源 :轻兵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yR87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锹,是一种常见的用于开沟掘土、铲取什物的生产工具。自人类社会出现战争和军队后,锹又成为最早出现的军用辅助装备之一,它既能用于构筑城砦沟壤,又可以安营掘灶,是军人作战和生活必不可少的伙伴和帮手。军队最早使用的锹实际上就是民用锹,而真正的军用锹则出现在职业化军队形成以后,它们是专门生产的,比普通民用锹更加轻便,结实,但型制和民用锹没有太大差别,而且在军队,也不是每个步兵都需要携带锹,只是工兵,辎重兵和稍后出现的炮兵使用得较多,尤其是工兵的装备量最大,这也是军锹通常称为“工兵锹”的由来。
  
  军锹的诞生
  
  
  在前膛枪时代,由于当时的战术限制,作战双方必须成列行进,到一定距离内以立姿对射,对工事的依赖性很小,因而军锹的发展很缓慢。19世纪中后期,连发后膛步枪和速射火炮出现后,战场火力明显增强,步兵必须随时构筑战壕等野战掩体来保护自己,这时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军锹,当然它并非只限于工兵使用,而是广泛用于以步兵为主的各个兵种的土工作业。考虑到方便携带,军锹通常都设计得比较短小,同时为了一物多用,往往设计有一些附加功能。一战前后,军锹这种装备的发展已趋成熟,出现了一些沿用至今的经典设计。
  
  “盛名”之下的德国军锹
  
  提起军锹,就不能不说德国军锹。德国军锹在我国颇负盛名,这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两部小说。一部是近来非常热门的网络玄怪小说《鬼吹灯》,文中多次提到了主人公所用的“德国工兵锹”,说它是掘坟盗墓兼防身格斗的利器。掘土是锹的“本行”,在狭窄的盗洞和墓穴内,短小的工兵锹使用起来会比其他工具更加得心应手。德国工兵锹的格斗用途在另一部小说——《西线无战事》中重点描写过。该书以大量篇幅描写了一战中残酷的堑壕战,在泥泞中对峙的双方,为争夺前沿阵地的控制权,不断进行惨烈的肉搏,德军的工兵锹正是在这种短兵相接的厮杀中确立了成名。小说中借老兵之口阐述了工兵锹的作用:“……不要用你的刺刀,那样会卡在敌人的肋骨里,当你拔出来时你也已经死了,你应该用你的锹对着他的脖根那么来一下,他的脑袋就搬家了……”。
  
  一战时,德国军锹采用方头锹体,前端两侧有很小的弧形过渡,锹体本身是锻造的(后期为冲压成型),比较厚重,锨体的弧度较小,前端和两侧开有刃口,目的是为了减小插入土中时的阻力。为防止这些刃口误伤使用者,德国军锹设计有专门的皮制“n”形锹套,携带时将锹体插在锹套中,用皮带束紧,然后通过锹套背面的两个皮带环,将整个军锹悬挂在使用者的腰带后方。锹柄末端加工成球形,方便握持,并可防止用力操作时柄底擦伤掌心。锹柄另一端插入与锹体铆接在一起的接套中,并以两个铆钉固定,锹柄在接套内的长度约占全长的一半,因此连接非常牢固。结实、锋利以及长短适中,这些特点使得德国军锹成为一种很有效的近身格斗武器,使用者握住锹柄,运用手臂和上半身的力量,就能抡动其进行砍杀,其杀伤效果类似于长柄砍刀。特别是在堑壕战最常见的战斗场合,即战壕和工事内,装上刺刀的步枪因狭窄空间的限制,动作幅度有限,难以与单手就能够灵活挥动的军锹相抗衡。小说中把“德国工兵锹”描绘成了一种肉搏利器,其实它本身仍然只是一种工具。的确,这种不占编的武器在肉搏中有不俗表现,以致德国、苏联等许多国家都将使用军锹格斗的技巧写进了教材,并且在部队中进行相关训练。
  二战初期,德军使用的军锹与一战时的基本相同,仅在局部有所改进,如锹体与接套的连接方式除铆接外,也有使用焊接的。后来因为标准长度的军锹携带时有时会妨碍行动,又出现了折叠锹,其锹体和锹柄改为可折叠的两截,携带时首尾相对叠放,使用时打开,连接处通过一个可旋紧的圆形套环进行固定。这种设计方便携行,但锹柄强度比固定型的有所减弱。另外,锹体的形状也有所改变,前端由方形变为带有一个钝角形的尖端,尖头锹更适合挖掘含有砂石的土层,插入时更加省力,只是铲土的效率不及原来的方头锹。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德军使用的军锹中还有一种大型的圆头锹,长度接近短锹的两倍,锹柄末端也加工成球形,而且同样带有锹套。
  由于二战战场作战方式的改变,贴身肉搏的情况大为减少,因此二战期间的德国军锹只以担当土工工具的角色为主。
  
  中国军锹的沧桑之路
  
  清末新军采用日式、德式军锹
  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即使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军锹,也得主要依靠国外输入,因此铁锹至今在有些地方仍称为“洋锹”。国内最早引进的军锹是清末作为火炮的随附品一同进口的,包括日本、德国、奥地利等众多国家的产品。而士兵配发军锹,已经是清末新军成立后的事情了,主要是日式和德式,特别是日式军锹更为常见。
  
  战争期间,我军军锹为日、苏、美式混杂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模仿以法国为主的西方模式逐步建立起近代陆军。明治六年(公元1873年)正式组建工兵,到明治十六年(公元1883年)包括军锹在内的各种辅助工具已全面装备,而且门类相当齐全,军锹(日文称为“门匙”)和十字镐、鹤嘴锄等一同归入“土工器材”,以与锯等“木工器材”相区别。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期间,日军工兵采用挖掘坑道进至俄军坚固工事下,埋设炸药后进行爆破的战术,取得了很大成功,因此在大正(19l2~1926年)、昭和(1926~1989年)时期,军锹继续得到重视和发展。
  二战期间,日军使用的军锹共有4种。其中大军锹3种,其锹体完全一样,前端为带尖的圆头状,长度和弧度均较大,尖部及其两侧有刃,锹体较长,接套顶端为平面,锹柄前后直径一样,标准型从锹尖到锹柄末端全长1.2m,便携型(“携带门匙”)的锹柄有所缩短,全长减短至1m,而缩短型(“短柄门匙”)全长只有0.6m。供士兵随身携带的除缩短型外,还有一种小军锹(“小门匙”),其锹体与大军锹形状差别较大,长度较短,前端较尖,接近于三角形,两侧刃口从锹尖一直开到锹体肩部,为增加强度,接套在锹面的一侧有所加长,同时为防止打滑脱手,锹柄末端加工成了和德国军锹一样的圆头状。小军锹的全长略长于缩短型军锹,为0.76m。为方便携带,小军锹锹体后端加工有两个(也有只加工一个的)小孔,锹柄约2/3处也有横孔,以便穿入绳索,将锹背在身上或挂在装具上。日式军锹一般不配锹套,这样也降低了列装成本。日军中军锹不仅配发给工兵大队,也装备到一线野战部队,像一个4人的96式轻机枪小组,按要求就必须携带军锹、十字镐各两把,以备必需时临时构筑工事之用。
  起初日军规定每把军锹的使用年限是3年,但在战争末期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很多锹使用到尖端磨平也得不到替换,因此在本土防御准备中,征用了大量 民用锹,加上军锹的生产往往承包给民问厂商,因此即便是制式军锹,其外形、材质也不完全一样,所以到后期,实际使用的种类很多。虽然日军一贯重视白刃作战,但都是以刺刀和战刀进行的,军锹在日军中并不作为一种近距离格斗器械来使用,也没有相关的训练。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缴获了大量日式军锹,有的一直使用到解放以后。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使用的军锹还有苏式锹和美式锹。苏式锹的外形与德国军锹有些相似,采用带钝尖的方头锹体,较为厚重、扁平,尖部及锹体两侧全部开有较宽的刃口,锹柄很短,而接套部分较长,接套中部和锹柄末端都有防滑突起。苏式军锹也配有锹套,不过材料是帆布,携行时将军锹通过锹套穿在腰带上,一般放置于使用者身体右后侧。
  美式锹相对轻便一些,以缴获较多的M1910型为例,其锹柄只占全锹长的不到三分之二,锹体为钢板冲压成型,再与接套铆接或焊接在一起,锹体和日式锹一样为圆头,而且较宽,弧度也较大。美式锹的特点是锹柄末端带有一截横手柄,与锹把形成“T”字形结构,其通过外包的钢皮与锹柄铆接在一起。这一设计的优点是双手握持时比较自然,便于铲取泥土。但其锹体强度不及德式锹、苏式锹,并不适用于肉搏。
  
  建国后的制式军锹
  
  我军使用的军锹,除日式、美式、苏式军锹,也有国内仿制的苏式锹,是在原苏式锹基础上参考了日、美式锹锹体的特点,经冲压而成的圆头锹体带有弧度。1960年代以后,国内军用锹生产由分散制造逐步转为定点生产,改变了之前无统一要求、各厂家产品各行其是的情况,基本上采用冲压工艺制造,并有了统一验收标准。这一时期的代表产品是205型工兵锹。该锹采用带尖的圆头锹体,只在一侧开刃或两侧均不开刃,锹体和接套为一体式,为钢板冲压后卷制而成,用两个横向铆钉固定在锹柄上。锹柄为流线型设计,两头粗、中间细,以方便握持。其特点是成本低,加工简便,坚固耐用,因而逐渐成为国内产量最大和使用最广泛的制式军锹。起初装备的仿苏式锹也采用帆布制锹套,但锹套在腰带上的固定位置比苏式锹套稍高。由于部队反映这种携行方式一是跑动时晃动大,二是不方便坐下,因此205型工兵锹后来吸取了日式锹的设计,取消了锹套,在锹体上制两个穿绳孔,以便穿上细绳携带。不过,实际中采用更多的则是将锹柄向下直接插在背包中的携带方式。
  
  军锹的创意改进与发展
  
  传统意义上的军锹一般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但设计者一直在不断试图拓展它的用途。
  历史上,关于军锹的任何创意都比不上苏联于1930年代设计的工兵锹式迫击炮,这一大胆的设计正是利用了锹柄的空间。这种被命名为1939年式的37mm迫击炮的炮管就采用军锹的锹柄,而底盘则是加厚的方头锹体,平时组装在一起,以普通军锹的方式来携带,并可以履行军锹的一切职能,需要时旋下锹柄(炮管),并取下堵头,将锹体放置于地面,再将锹柄与接套连接的一侧插入锹体中间的预设孔中,在锹柄中间加装可折叠的单腿支架(支架平时放于锹柄中),一把不起眼的工兵锹就迅速变成了一门超轻型迫击炮。这种迫击炮使用专门设计的37mm六尾翼迫击炮弹,可以杀伤远至300m内的敌有生目标,专用炮弹平时则放在腰系的15发弹带中携带。这种设计思路固然先进,但实践中也有许多不足,如作为工兵锹而言,即使不连同15发炮弹,对于需要携带步枪、弹药和宿营用具的普通步兵来说,也显得过于沉重;而作为迫击炮,37mm口径的装药量有限,因而杀伤半径过小,同时没有专用瞄具,精度明显不足。因此,这种放在今天看也不免有些新奇的武器,最终并未普遍装备。不过近年来这一设计又重新复活,俄罗斯也设计出一款可以兼作单发榴弹发射器使用的军锹。其后半截锹柄是活动式的,旋下后即可装上一发VOG-2540mm杀伤榴弹,接套内装有击发机构,外侧有简易的瞄准器,利用锹体作为支撑,可以将榴弹发射出去。不过这一设计仍然有前述的各种缺点,特别是精度和操作的方便性不如枪挂榴弹发射器,故也没有定型装备部队。
  军锹的一大变革方向是缩小体积和质量,即微型化和轻型化,这也是目前军锹发展的主流方向。二战时期德国就装备了锹体和锹柄可以折叠的两折锹,而战后在此基础上研制的现代军锹基本上都是折叠式的。除了两折外,还有三折锹,进一步缩短了携行时的长度。同时,材料也开始多样化,除锹体仍用钢板制造外,锹柄和连接部分广泛使用铝合金和工程塑料,在减轻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强度、耐磨性和抗腐蚀性能。
  
  军锹发展的另一个方向是多功能化,即在锹体或锹柄上增加一些其他功能,例如在锹体侧面开设锯齿,必要时可以用来锯断树枝;有的将一侧加工出钝刃口并淬硬,使其能够利用锹体的重量剁断铁丝,用以在铁丝网或丛林中开辟通道;有的在锹体上增加可以开启瓶盖或罐头的缺口等等。锹柄中可做的文章更多:可以将其设计为空心管状,在里面放置探雷针等物品;锹柄尾盖可以设计成指北针;锹柄也可以做成可拆卸式的,再与其他部件组合成斧、手锯等。有些折叠军锹的锹体可以与锹柄垂直固定,在转折处还有活动镐头,这样在掘土时就能当作锄头或十字镐使用。
  我军在1980年代以后也相继开发了两折、三折军锹,但在总体水平上仍落后于美、德等西方国家的产品。而目前民用市场上也出现了大量的折叠式多功能锹,它们在结构上基本都是模仿国外军锹的式样,具有锹、镐、锯、刀等功能,但材料和工艺上要次于军用品。
  伊拉克战争的实践再次证明,现代化条件下的高科技战争也必须依靠地面部队来实现最终目的,而地面部队无论是开进、攻击、防御还是宿营,军锹都是战士不可或缺的单兵装备,一直伴随着战争的始终。
  纵然高科技新材料迅速发展,单兵装备研究突飞猛进,但军锹这一古朴的装备仍然在军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编 辑 郑双雁
其他文献
指出了相关文献存在的问题.计算表明,当采用一次回风的集中式空调系统时,提高设计相对湿度,对于普通办公室能耗增加;而对于人员密集、新风量较大的办公室和商场,则能耗略有减
介绍了LUDOWICI生产的LA1450-B型大直径有压两产品重介旋流器的设计特点及影响分选效果的关键因素,通过理论计算和实践应用确定了分选密度、入料压力、干煤泥处理量和重介质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近年来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尤以急诊医疗纠纷更为突出,已成为困扰医院和急诊科发展的一大障碍,必须加大重点环节,采取有力措施,有效遏制急诊医疗纠纷势头,是当前各级医院面临
对相关文献中的一些观点提出质疑,并对当前国内标准的制定与修订提出了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