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游戏能帮助孩子建立自尊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lan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 国心理学家琳达·帕帕多普洛斯博士说:“对幼小的孩子,应该让他们乐于回归传统游戏,如捉迷藏、跳房子甚至是简单的打标签游戏,这能帮助他们摆脱对于自身身体形象的担忧。”她说,研究表明,儿童在5岁的时候就会开始担忧自己的外表。而回归传统的游戏活动能有效地帮助他们对自己的形象甚至是未来的形象树立信心,同时,充满激情与快乐的游戏还能帮助不爱运动的孩子摆脱焦虑,增强自信。
  帕帕多普洛斯博士在关于“儿童身体活动与身体形象”的研究中发现:玩乐和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同样重要。而那些对自己的形象缺乏信心的孩子,更可能担心甚至不愿意参加正式的体育活动。当然,也有不少父母从小就让孩子定期参加体育活动,以帮助他们训练自尊心和情感恢复能力。她说,这两种(玩乐和体育活动)因素对于孩子的体格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帮助他们不断成长。
  帕帕多普洛斯博士补充道,最近的研究发现,1/4的7岁女孩至少试图减肥过一次,而有1/3的8~12岁男孩实施过节食。她说,提倡回归涉及身体活动的传统游戏,有利于孩子们摆脱对于自身形象的担忧,因为这些有趣的活动能激发孩子们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更愿意去参与积极的身体活动。
其他文献
说来矛盾,人类天生就是群居的动物,但一旦进入群体,你便在某一方面不再是纯粹的自己了。一个平时懦弱温顺的人,在一场群众运动中,却很可能做出或异常勇敢或异常残暴的举动。为什么会这样?推荐三本社会科学经典著作:《乌合之众》《狂热分子》《群氓之族》,讲述关于群体心理、群众运动、族群认同与政治变迁。下面为三本书的选摘,对于上面的问题,但愿会给你启发。  一旦进入群体,你便不再是你自己了,群体中的个人不再是他
打招呼的方式多种多样,从不同的方式便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理特征。   【直视对方的人】   在打招呼的时候直视对方的人在交往中往往具有攻擊性,想通过打招呼来试探出对方的虚实,并暗自思量如何让对方占下风,让自己在气势上压过对方。同时,也表示对别人的戒心和防卫之心。   【不看对方眼睛的人】   打招呼时不看对方的眼睛,而将目光移往他处,这种人通常都胆小怕事,尤其怕见陌生人,但这不表示他们傲慢,
不怕分心的写作  写作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不时会受到屏幕上其他信息的干扰。软件FocusWriter(下载地址:http://www.dwz.cn/v66uZ)在这一方面做得很专业,它可以让我们尽可能地排除与写作无关的项目的干扰。  软件运行后,屏幕上只能看到编辑区,所有的工具栏都自动隐藏于编辑区上方,只有当鼠标移至那里时才显示出来。不但如此,软件标题栏、系统任务栏信息也不会显示,我们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