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班化教育,被称为“基础教育从内容到形式的一场革命”,它让每个学生在学校都得到爱的满足,得到求知和情感的满足。而对“绿色教育”,我国著名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曾进行过精辟的阐述:“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现代教育应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而形成一体的‘绿色’教育!”“科学人文,交融生‘绿’。”由此,我们可以想到所谓“绿色教育”,即利用优质的教育资源,采用先进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人才,它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可见,“小班化教育”和“绿色教育”之间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关注学生的发展,都体现了人文性的特点,要求教师遵循学生生命成长的规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引导学生,使其心灵之翅自由飞翔。
一、小班化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营造了“绿色”的氛围
“绿色教育”的入口是师生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特殊伙伴的关系,营造一种爱的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油然而生;“绿色教育”要求整个教学环境的创设要体现自然教育的意图,蕴涵学生的要求与创造,使学生在优美的充满人文精神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知识。小班化教学模式的七个构成要素营造了“绿色”的氛围。
1.灵活、开放、和谐的教室布置。“让每堵墙、每扇窗都会说话”成为小班化教室布置的目标,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教室完全消失。教学空间和环境的设计变得更加“讲究”,和谐而不突兀,美观而不花哨,整洁而不杂乱,既强调共性,又突出个性。师生共同设计和布置能使教室像家一般温馨,像社会一般资源丰富,教室成为师生和生生互动的共做、共学、共享、共赏的实验室。
2.创新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小组活动是小班化课堂教学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根据不同的学科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堂教学环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分组方式进行。在小组中,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充分展示、充分分享,课堂呈现出 “六多”现象:学生发言的人数多、实践的时间多、合作的机会多、接受的个别辅导多、获取的反馈信息多、得到的认可和欣赏多。
3.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教师必须具有民主平等的意识,发自内心地关注每一个学生,运用鼓励性语言,不断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4.积极参与的学生主体。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运用各种手段,提供学生参与机会,指导学生参与,展现学生参与效果,形成全班参与氛围。
5.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施小班化教育,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面批的时间增多了,对学生个别辅导的次数增多了,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增多了,与学生的互动行为增多了。同时,教师使用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多了,能更快更好地接受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并运用到教学中去。
6.合作竞争的分组学习。这是小班化教学的最主要形式。教师注意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在分组学习、讨论中掌握新知,培养合作精神。分组有同质分组、异质分组、兴趣分组、自由组合等。
7.分层多元的评价形式。运用主体性、个性化、形成性、激励性的评价形式,促进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很多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学校为每个学生设计了《快乐成长册》,其中有学生发展周评价表、发展月评价表、发展学期评价表。这些评价表让学生烦心的应试评价、惩罚评价变成了综合评价、过程评价、积极评价和家长、老师、同学的合作评价。
二、小班化教育保证了“绿色”教学的实施
课堂教学是一切教育的保障。所以,“绿色教育的主渠道是有效的课堂教学;绿色教育的突破口是把学习的自主权、发展权还给学生;要把教育品位提高到全方位宏观育人。”这些理念也都是小班化教育的要求。小班化的课堂模式中教师积极探索的许多教学方式和体现的教育理念,都在不同程度上保证了“绿色教育”的实施:
1.两个观念的转变
(1)由原来的教师指令,学生服从,转变为平等合作的关系。(2)由原来课堂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学习场所,转变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彼此沟通,培养学生合作、交往能力的生活场所。
2.坚持四条原则
(1)均等性原则:对每一个学生实行等距离教育。(2)充分性原则:提高活动的频率,增加师生间、生生间交往的空间密度和时间宽度,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活动的中心地位,潜能得到充分发挥。(3)综合性原则:注意教育内容的综合,加强各学科的渗透和联系;注意教育过程的综合,让学生达到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统一,情意系统和认知系统的统一;注意认知活动的综合,达到知识、能力、智能的整体优化。(4)主体性原则:以学生的存在为前提,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为归宿。
3.落实六项措施
(1)备课备到学生:备课要针对班内学生中的实际学习情况各有侧重点,要具体备到人,分层备课。(2)教学要有拓展:就本学科而言,上课的过程中必须纵向拓展有关知识,横向拓展相关知识。(3)课堂激励评价:教师在每堂课中都要对学生进行积极性评价,包括语言、动作、眼神都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形成最佳过程:在发挥班级授课优势的同时,全面渗透分组教学,个别化教学的思想。(5)教师深入小组:在每一堂课中,教师一定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参与小组讨论,进行个别指导。(6)坚持自学为主:摈弃以往教师的填鸭式,鼓励学生主动求知。
三、小班化教育拓展了“绿色教育”
在绿色课堂中,不再局限于学科领域,由于学习内容辐射到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这就促使学生走出书本课堂,走向社会,把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联系起来,提高综合能力。下面就小班化教育中如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总结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
1. 提高学生管理班级能力。让每个学生都“当官”。除了常规的班干部以外,每个科目设立两个科代表,每个科目又在每个组都设置组长,还可以为学生设置多种岗位。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最大限度的让每个学生都参与了班级的管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被充分激发出来,从而使班级更具有凝聚力、向心力。
2.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中国教育的开拓者陶行知先生在著名的《创造宣言》中就曾强调:“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小班化独特的组织形式,开放的教学模式,凸显创新个性,能让每位学生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鼓励,从而在师生心理相容、思想沟通的中激发创新兴趣,然后课堂内外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博采众长,互相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 提高学生合作、互助能力。在小班化教学中,由于学生人数少,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师生或生生谈话式、小组合作式、交流感悟体会等多种形式。特别对于一些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充分发挥小班时空的优势,把它先交给四人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交流,激发每个学生思维的活力。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生经过自主的讨论,互相学习,不但让自己的思想更完善,而且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养成合作互助的习惯和团队精神,这必将是学生一生的财富。
可见,“小班化教育”走进了“绿色教育”的行列,体现了“崇尚自然、关爱生命、注重人文、尊重人性、呼唤民主、追求和谐”的理念。这要求我们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发现,珍视每一个学生人格。作为教师,我们都应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可见,“小班化教育”和“绿色教育”之间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关注学生的发展,都体现了人文性的特点,要求教师遵循学生生命成长的规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引导学生,使其心灵之翅自由飞翔。
一、小班化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营造了“绿色”的氛围
“绿色教育”的入口是师生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特殊伙伴的关系,营造一种爱的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油然而生;“绿色教育”要求整个教学环境的创设要体现自然教育的意图,蕴涵学生的要求与创造,使学生在优美的充满人文精神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知识。小班化教学模式的七个构成要素营造了“绿色”的氛围。
1.灵活、开放、和谐的教室布置。“让每堵墙、每扇窗都会说话”成为小班化教室布置的目标,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教室完全消失。教学空间和环境的设计变得更加“讲究”,和谐而不突兀,美观而不花哨,整洁而不杂乱,既强调共性,又突出个性。师生共同设计和布置能使教室像家一般温馨,像社会一般资源丰富,教室成为师生和生生互动的共做、共学、共享、共赏的实验室。
2.创新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小组活动是小班化课堂教学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根据不同的学科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堂教学环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分组方式进行。在小组中,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充分展示、充分分享,课堂呈现出 “六多”现象:学生发言的人数多、实践的时间多、合作的机会多、接受的个别辅导多、获取的反馈信息多、得到的认可和欣赏多。
3.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教师必须具有民主平等的意识,发自内心地关注每一个学生,运用鼓励性语言,不断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4.积极参与的学生主体。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运用各种手段,提供学生参与机会,指导学生参与,展现学生参与效果,形成全班参与氛围。
5.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施小班化教育,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面批的时间增多了,对学生个别辅导的次数增多了,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增多了,与学生的互动行为增多了。同时,教师使用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多了,能更快更好地接受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并运用到教学中去。
6.合作竞争的分组学习。这是小班化教学的最主要形式。教师注意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在分组学习、讨论中掌握新知,培养合作精神。分组有同质分组、异质分组、兴趣分组、自由组合等。
7.分层多元的评价形式。运用主体性、个性化、形成性、激励性的评价形式,促进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很多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学校为每个学生设计了《快乐成长册》,其中有学生发展周评价表、发展月评价表、发展学期评价表。这些评价表让学生烦心的应试评价、惩罚评价变成了综合评价、过程评价、积极评价和家长、老师、同学的合作评价。
二、小班化教育保证了“绿色”教学的实施
课堂教学是一切教育的保障。所以,“绿色教育的主渠道是有效的课堂教学;绿色教育的突破口是把学习的自主权、发展权还给学生;要把教育品位提高到全方位宏观育人。”这些理念也都是小班化教育的要求。小班化的课堂模式中教师积极探索的许多教学方式和体现的教育理念,都在不同程度上保证了“绿色教育”的实施:
1.两个观念的转变
(1)由原来的教师指令,学生服从,转变为平等合作的关系。(2)由原来课堂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学习场所,转变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彼此沟通,培养学生合作、交往能力的生活场所。
2.坚持四条原则
(1)均等性原则:对每一个学生实行等距离教育。(2)充分性原则:提高活动的频率,增加师生间、生生间交往的空间密度和时间宽度,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活动的中心地位,潜能得到充分发挥。(3)综合性原则:注意教育内容的综合,加强各学科的渗透和联系;注意教育过程的综合,让学生达到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统一,情意系统和认知系统的统一;注意认知活动的综合,达到知识、能力、智能的整体优化。(4)主体性原则:以学生的存在为前提,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为归宿。
3.落实六项措施
(1)备课备到学生:备课要针对班内学生中的实际学习情况各有侧重点,要具体备到人,分层备课。(2)教学要有拓展:就本学科而言,上课的过程中必须纵向拓展有关知识,横向拓展相关知识。(3)课堂激励评价:教师在每堂课中都要对学生进行积极性评价,包括语言、动作、眼神都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形成最佳过程:在发挥班级授课优势的同时,全面渗透分组教学,个别化教学的思想。(5)教师深入小组:在每一堂课中,教师一定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参与小组讨论,进行个别指导。(6)坚持自学为主:摈弃以往教师的填鸭式,鼓励学生主动求知。
三、小班化教育拓展了“绿色教育”
在绿色课堂中,不再局限于学科领域,由于学习内容辐射到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这就促使学生走出书本课堂,走向社会,把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联系起来,提高综合能力。下面就小班化教育中如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总结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
1. 提高学生管理班级能力。让每个学生都“当官”。除了常规的班干部以外,每个科目设立两个科代表,每个科目又在每个组都设置组长,还可以为学生设置多种岗位。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最大限度的让每个学生都参与了班级的管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被充分激发出来,从而使班级更具有凝聚力、向心力。
2.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中国教育的开拓者陶行知先生在著名的《创造宣言》中就曾强调:“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小班化独特的组织形式,开放的教学模式,凸显创新个性,能让每位学生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鼓励,从而在师生心理相容、思想沟通的中激发创新兴趣,然后课堂内外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博采众长,互相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 提高学生合作、互助能力。在小班化教学中,由于学生人数少,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师生或生生谈话式、小组合作式、交流感悟体会等多种形式。特别对于一些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充分发挥小班时空的优势,把它先交给四人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交流,激发每个学生思维的活力。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生经过自主的讨论,互相学习,不但让自己的思想更完善,而且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养成合作互助的习惯和团队精神,这必将是学生一生的财富。
可见,“小班化教育”走进了“绿色教育”的行列,体现了“崇尚自然、关爱生命、注重人文、尊重人性、呼唤民主、追求和谐”的理念。这要求我们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发现,珍视每一个学生人格。作为教师,我们都应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