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园文化是高校赖以生存的坚实根基,如何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品牌文化成为各大高校长期关注的课题,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后起的高职院校之一,积极推进校园品牌文化建设,本文将以其二级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的品牌“鲁班文化”为例来阐述具有专业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动的创建过程,反思品牌建设中的困境与不足,探索“鲁班文化”作为一种校园品牌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愿景。
关键词:校园品牌文化 鲁班文化 鲁班精神
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凝聚人文精神与历史积淀的校园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要着眼于校园文化的长远发展。打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能为广大师生自我成长、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供最广阔的平台,有利于鼓励当代大学生在提升技能的同时,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增强综合素质。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从学院专业学科特色与实际出发,重点构建以“鲁班精神”为主导的校园文化品牌,“鲁班文化节”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传承鲁班精神,探寻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源动力
为了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广大师生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与人文环境,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品牌立项建设,打造了一批能体现学校历史文化积淀、凝聚学校人文精神、具有示范性和可持续性的校园文化品牌,城市建设学院“鲁班文化”正是其中之一。城市建设学院从城建类专业与学科实际出发,契合高职院校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积极探寻师生主动学习的活动载体,于2011年开始创建以全院师生“学习鲁班精神,培育鲁班传人”为主线的“鲁班文化节”,为师生创建了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平台。
鲁班,生活于春秋战国之交,出身于世代工匠之家,一生发明了锯子、钻子、曲尺等多项建筑工具,是创新发明的能手。我国的土木建筑行业都尊称鲁班为祖师爷,众多建筑行业的最高奖项都以“鲁班”命名,诸如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等。作为鲁班文化的精髓而被后人广为学习、传承的是“鲁班精神”,鲁班精神的本质是科学精神,其核心内容包括尊重科学的态度、敢于创新的勇气、自我反省的魄力和乐于奉献的胸怀,这种精神对于城建类专业的师生乃至全体师生都有着极大的激励与推动作用,所以学习鲁班精神,并将鲁班精神贯彻落实到实际的学习、工作、生活当中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学院创建鲁班文化节的动力所在。
此外,城建学院在原杭州市城市建设学校的基础上,经过学校、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学院逐渐壮大,专业水平不断提升,为鲁班文化节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由此,2011年4月,学院推出了以“鲁班”命名的鲁班文化节,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建筑行业文化,推进师生学习鲁班精神,并在实际学习、工作、生活当中践行这一精神。
2 明确建设目标,创建鲁班文化节品牌活动
2011年,首届鲁班文化节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依托,在非专业活动的辅助下,以专业技能竞赛、鲁班讲坛为平台,形成专业、文体、党团为一体的文化系统。2012年,学院进一步进行整合、深化,逐步形成了以文体活动为辅,以专业学术活动为主体,以专业社团、专业讲坛、专业技能竞赛为载体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在品牌文化的创建过程中,学院牢牢把握住影响品牌建设成效的重点,提升建设的内涵与水平。
鲁班文化节意在鼓励广大师生积极投身于专业学习,参加专业实践,开展各项专业活动,了解行业文化,学习鲁班精神,并将鲁班精神的实质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在打造专业品牌的同时,拓展品牌文化的内涵。学院紧紧围绕这一建设目标开展鲁班文化节系列活动。
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第一,体现鲁班精神,将鲁班精神贯穿于师生的教与学活动中,成为师生成长成才的源动力;第二,体现创新的时代精神,不断根据学院实际情况,调整文化节各项活动,开展多样化的活动;第三,体现专业特色,与学科建设相结合,依托学院专业特色与优势,实现专业发展与育人相结合;第四,体现校园内外相结合的特色,学院始终坚持“把专家请进来,让师生走出去”的战略,通过多种渠道增强师生与校外专家、企业的联系,拓展专业视野;第五,体现传承与发展,注重品牌本身的文化底蕴与人文积淀,并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手段赋予传统活动新的内涵。
在这一目标的引导下,经过2011、2012年两届文化节的举办,已经建成包括专业社团、“鲁班讲坛”、“建筑影院”、技能大赛等在内的特色品牌活动,初步形成了全院师生共同参加品牌活动、参与品牌建设的新局面。
3 扎实开展各项活动,充分发挥品牌文化的育人效应
3.1 专业社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
学生被动学习抑或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一直以来都是教学领域的大忌,因此,为了避免被动学习,学院师生携手探索“主动探求式”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专业社团的重要作用。依托各专业教师团队的实力,召集有专业兴趣的学生,创建专业社团,每个专业团队负责成立一个专业社团,配备一名专业指导老师,组建一个和谐团队,开展一项技能竞赛。目前,学院已建立测量协会、结构设计协会、监理协会、造价协会、CAD协会等多个专业社团,并陆续开展测量竞赛、结构设计竞赛、项目管理竞赛等技能大赛。
3.2 鲁班讲坛,感受校内外专家风范,扎实建筑行業底蕴
以“鲁班讲坛”为例,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与城建类行业知名人士,通过这些专家讲述鲁班精神、建筑行业的发展历程、建筑行业的现状,让全院师生感受学者风范,领悟鲁班精神,深刻了解建筑历史与文化。此外,开拓学院教师与专家学者的交流,引进科学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教师队伍的成长。目前,学院已邀请校内外专家110人次来我院主持专业讲坛,其中校内教师32人次,校外专家34人,企业主管人员44人,学院六大专业学生参加讲座达9965人次。
3.3 专业技能竞赛,帮助学生成功成才,促进师生沟通,实现师生共进
在学校大力举办技能大赛的校园氛围中,城建学院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技能大赛。2010年、2011年,学院共组织举办校内技能大赛15项,参加校外技能大赛并获奖的4项,不断鼓励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逐步走出校门,在省市乃至全国更加广阔的平台上锻炼、检验、提升自己。2011年10月,我院师生参加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广联达算量技能大赛,荣获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2012年5月,参加浙江省第十一届“华恒杯”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荣获三等奖;2012年5月,参加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技能大赛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拔赛,荣获二等奖、三等奖;2012年6月,学院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测绘测量技能大赛,荣获大赛团体二等奖。
4 “鲁班文化”作为校园品牌文化的反思与愿景
4.1 明确发展思路,承载品牌文化
牢固把握建设目标、开展特色品牌活动是创建品牌文化的前提和基础,而品牌文化的长足发展则更加需要一个明确的建设思路,只有理顺了未来的建设思路,明确了发展方向,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校园品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城建学院创建鲁班文化节主要思路如下:
第一,提升鲁班文化的品牌价值,让学院师生对品牌有强烈的归属感。文化节的各项活动与师生的素质拓展、技能提升紧密结合,在专业发展的同时,让师生在组织与开展活动中受益,进而培养起师生的归属感。
第二,坚持品牌的创新与传承,提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坚持鲁班精神,传承鲁班文化,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将鲁班精神常态化抑或是将这种精神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从早锻炼开始,培养师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让师生走出校门,走向工地,工学结合,提升实践能力。
第三,创建独具专业特色的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加强品牌宣传,注重品牌管理与维护,实现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4.2 明确困境与不足,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愿景
经过2011、2012年两届鲁班文化节的活动开展,鲁班文化的传承与落实初具成效,但从长远来看,还存在以下困境与不足:其一,目前,文化节系列活动丰富多样,但是其中以建筑文化为载体的文化活动开发明显不足,需要进一步发掘;其二,学生关于建筑文化与建筑历史的学习不够,专业沉淀薄弱,如何将“鲁班精神”、建筑文化贯穿到具体活动中去来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是我们将要解决的难题;其三,文化节活动与企业对接不够广泛,有待进一步拓宽;其四,“鲁班精神”作为一种校园文化,常态化程度不够,如何更加深入地将鲁班文化、鲁班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让师生在校园生活中潜移默化,这将是一个长久的课题。
明确发展的困境与不足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我们需要下足功夫,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学院全员共建鲁班文化,以丰富多彩的文化节活动带动学风、教风建设,各专业开发精品课程,建立技能培养团队,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实现全员共建,师生共进。
第二,开发以建筑文化为载体的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鲁班讲坛等教育阵地的作用,素养、技能双管齐下,实现思政教育、人文素养、专业技能共同提升。
第三,做精品牌,促进学生职业发展。做精“鲁班讲坛”和专业技能竞赛,推进品牌创新;整合校内外资源,拓宽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渠道,为就业做好准备。
第四,继续贯彻落实“把专家请进来,让学生走出去”的方针,在“请进来”与“走出去”过程中扩大校企合作,推进毕业生就业。
第五,从培养“人”的角度出发,不仅仅局限于应用型、高技能学生的培养,也就是说,要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日常管理、助学帮困、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让鲁班吃苦耐劳、科学创新、乐于奉献的精神常态化,让鲁班文化渗透校园内外,贯穿师生成长的一生。
总体来看,目前,我们的品牌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需要立足于专业特色,扎实鲁班文化品牌创建的生长点;着力于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梳理品牌文化的发展方向;致力于专业技能、科研学术,打造品牌文化发展的创新点和至高点。
参考文献:
[1]石芬芳.高職院校品牌文化及其要素构成[J].职业技术教育,2012(7).
[2]吴小慧.浅议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3).
[3]严一平.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与路径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2011(2).
[4]张宝君.对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3(1).
[5]郑苍钧.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理论观察,2011(5).
[6]周春晓.“高校品牌校园文化活动的创建与思考[A].2010浙江省高校优秀辅导员工作案例及论文集,第二届浙江省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
作者简介:
翟清菊(1985-),女,安徽巢湖人,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辅导员,助教。
陈龙(1982-),男,浙江长兴人,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科科长,助教。
蒋建勋(1983-),男,浙江建德人,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科科长,讲师。
关键词:校园品牌文化 鲁班文化 鲁班精神
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凝聚人文精神与历史积淀的校园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要着眼于校园文化的长远发展。打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能为广大师生自我成长、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供最广阔的平台,有利于鼓励当代大学生在提升技能的同时,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增强综合素质。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从学院专业学科特色与实际出发,重点构建以“鲁班精神”为主导的校园文化品牌,“鲁班文化节”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传承鲁班精神,探寻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源动力
为了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广大师生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与人文环境,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品牌立项建设,打造了一批能体现学校历史文化积淀、凝聚学校人文精神、具有示范性和可持续性的校园文化品牌,城市建设学院“鲁班文化”正是其中之一。城市建设学院从城建类专业与学科实际出发,契合高职院校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积极探寻师生主动学习的活动载体,于2011年开始创建以全院师生“学习鲁班精神,培育鲁班传人”为主线的“鲁班文化节”,为师生创建了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平台。
鲁班,生活于春秋战国之交,出身于世代工匠之家,一生发明了锯子、钻子、曲尺等多项建筑工具,是创新发明的能手。我国的土木建筑行业都尊称鲁班为祖师爷,众多建筑行业的最高奖项都以“鲁班”命名,诸如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等。作为鲁班文化的精髓而被后人广为学习、传承的是“鲁班精神”,鲁班精神的本质是科学精神,其核心内容包括尊重科学的态度、敢于创新的勇气、自我反省的魄力和乐于奉献的胸怀,这种精神对于城建类专业的师生乃至全体师生都有着极大的激励与推动作用,所以学习鲁班精神,并将鲁班精神贯彻落实到实际的学习、工作、生活当中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学院创建鲁班文化节的动力所在。
此外,城建学院在原杭州市城市建设学校的基础上,经过学校、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学院逐渐壮大,专业水平不断提升,为鲁班文化节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由此,2011年4月,学院推出了以“鲁班”命名的鲁班文化节,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建筑行业文化,推进师生学习鲁班精神,并在实际学习、工作、生活当中践行这一精神。
2 明确建设目标,创建鲁班文化节品牌活动
2011年,首届鲁班文化节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依托,在非专业活动的辅助下,以专业技能竞赛、鲁班讲坛为平台,形成专业、文体、党团为一体的文化系统。2012年,学院进一步进行整合、深化,逐步形成了以文体活动为辅,以专业学术活动为主体,以专业社团、专业讲坛、专业技能竞赛为载体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在品牌文化的创建过程中,学院牢牢把握住影响品牌建设成效的重点,提升建设的内涵与水平。
鲁班文化节意在鼓励广大师生积极投身于专业学习,参加专业实践,开展各项专业活动,了解行业文化,学习鲁班精神,并将鲁班精神的实质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在打造专业品牌的同时,拓展品牌文化的内涵。学院紧紧围绕这一建设目标开展鲁班文化节系列活动。
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第一,体现鲁班精神,将鲁班精神贯穿于师生的教与学活动中,成为师生成长成才的源动力;第二,体现创新的时代精神,不断根据学院实际情况,调整文化节各项活动,开展多样化的活动;第三,体现专业特色,与学科建设相结合,依托学院专业特色与优势,实现专业发展与育人相结合;第四,体现校园内外相结合的特色,学院始终坚持“把专家请进来,让师生走出去”的战略,通过多种渠道增强师生与校外专家、企业的联系,拓展专业视野;第五,体现传承与发展,注重品牌本身的文化底蕴与人文积淀,并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手段赋予传统活动新的内涵。
在这一目标的引导下,经过2011、2012年两届文化节的举办,已经建成包括专业社团、“鲁班讲坛”、“建筑影院”、技能大赛等在内的特色品牌活动,初步形成了全院师生共同参加品牌活动、参与品牌建设的新局面。
3 扎实开展各项活动,充分发挥品牌文化的育人效应
3.1 专业社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
学生被动学习抑或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一直以来都是教学领域的大忌,因此,为了避免被动学习,学院师生携手探索“主动探求式”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专业社团的重要作用。依托各专业教师团队的实力,召集有专业兴趣的学生,创建专业社团,每个专业团队负责成立一个专业社团,配备一名专业指导老师,组建一个和谐团队,开展一项技能竞赛。目前,学院已建立测量协会、结构设计协会、监理协会、造价协会、CAD协会等多个专业社团,并陆续开展测量竞赛、结构设计竞赛、项目管理竞赛等技能大赛。
3.2 鲁班讲坛,感受校内外专家风范,扎实建筑行業底蕴
以“鲁班讲坛”为例,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与城建类行业知名人士,通过这些专家讲述鲁班精神、建筑行业的发展历程、建筑行业的现状,让全院师生感受学者风范,领悟鲁班精神,深刻了解建筑历史与文化。此外,开拓学院教师与专家学者的交流,引进科学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教师队伍的成长。目前,学院已邀请校内外专家110人次来我院主持专业讲坛,其中校内教师32人次,校外专家34人,企业主管人员44人,学院六大专业学生参加讲座达9965人次。
3.3 专业技能竞赛,帮助学生成功成才,促进师生沟通,实现师生共进
在学校大力举办技能大赛的校园氛围中,城建学院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技能大赛。2010年、2011年,学院共组织举办校内技能大赛15项,参加校外技能大赛并获奖的4项,不断鼓励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逐步走出校门,在省市乃至全国更加广阔的平台上锻炼、检验、提升自己。2011年10月,我院师生参加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广联达算量技能大赛,荣获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2012年5月,参加浙江省第十一届“华恒杯”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荣获三等奖;2012年5月,参加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技能大赛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拔赛,荣获二等奖、三等奖;2012年6月,学院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测绘测量技能大赛,荣获大赛团体二等奖。
4 “鲁班文化”作为校园品牌文化的反思与愿景
4.1 明确发展思路,承载品牌文化
牢固把握建设目标、开展特色品牌活动是创建品牌文化的前提和基础,而品牌文化的长足发展则更加需要一个明确的建设思路,只有理顺了未来的建设思路,明确了发展方向,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校园品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城建学院创建鲁班文化节主要思路如下:
第一,提升鲁班文化的品牌价值,让学院师生对品牌有强烈的归属感。文化节的各项活动与师生的素质拓展、技能提升紧密结合,在专业发展的同时,让师生在组织与开展活动中受益,进而培养起师生的归属感。
第二,坚持品牌的创新与传承,提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坚持鲁班精神,传承鲁班文化,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将鲁班精神常态化抑或是将这种精神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从早锻炼开始,培养师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让师生走出校门,走向工地,工学结合,提升实践能力。
第三,创建独具专业特色的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加强品牌宣传,注重品牌管理与维护,实现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4.2 明确困境与不足,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愿景
经过2011、2012年两届鲁班文化节的活动开展,鲁班文化的传承与落实初具成效,但从长远来看,还存在以下困境与不足:其一,目前,文化节系列活动丰富多样,但是其中以建筑文化为载体的文化活动开发明显不足,需要进一步发掘;其二,学生关于建筑文化与建筑历史的学习不够,专业沉淀薄弱,如何将“鲁班精神”、建筑文化贯穿到具体活动中去来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是我们将要解决的难题;其三,文化节活动与企业对接不够广泛,有待进一步拓宽;其四,“鲁班精神”作为一种校园文化,常态化程度不够,如何更加深入地将鲁班文化、鲁班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让师生在校园生活中潜移默化,这将是一个长久的课题。
明确发展的困境与不足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我们需要下足功夫,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学院全员共建鲁班文化,以丰富多彩的文化节活动带动学风、教风建设,各专业开发精品课程,建立技能培养团队,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实现全员共建,师生共进。
第二,开发以建筑文化为载体的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鲁班讲坛等教育阵地的作用,素养、技能双管齐下,实现思政教育、人文素养、专业技能共同提升。
第三,做精品牌,促进学生职业发展。做精“鲁班讲坛”和专业技能竞赛,推进品牌创新;整合校内外资源,拓宽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渠道,为就业做好准备。
第四,继续贯彻落实“把专家请进来,让学生走出去”的方针,在“请进来”与“走出去”过程中扩大校企合作,推进毕业生就业。
第五,从培养“人”的角度出发,不仅仅局限于应用型、高技能学生的培养,也就是说,要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日常管理、助学帮困、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让鲁班吃苦耐劳、科学创新、乐于奉献的精神常态化,让鲁班文化渗透校园内外,贯穿师生成长的一生。
总体来看,目前,我们的品牌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需要立足于专业特色,扎实鲁班文化品牌创建的生长点;着力于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梳理品牌文化的发展方向;致力于专业技能、科研学术,打造品牌文化发展的创新点和至高点。
参考文献:
[1]石芬芳.高職院校品牌文化及其要素构成[J].职业技术教育,2012(7).
[2]吴小慧.浅议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3).
[3]严一平.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与路径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2011(2).
[4]张宝君.对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3(1).
[5]郑苍钧.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理论观察,2011(5).
[6]周春晓.“高校品牌校园文化活动的创建与思考[A].2010浙江省高校优秀辅导员工作案例及论文集,第二届浙江省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
作者简介:
翟清菊(1985-),女,安徽巢湖人,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辅导员,助教。
陈龙(1982-),男,浙江长兴人,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科科长,助教。
蒋建勋(1983-),男,浙江建德人,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科科长,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