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危机应对体系看学校危机教育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l_futu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是回应各种危机挑战,化“危”为“机”的过程。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要针对这次疫情应对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其中,加强危机教育是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举措与核心环节。
  危机教育是以预防和减少危机为核心而进行的教育活动,目的是增强公民的危机意识,掌握危机应对的知识与技能,提升危机管理能力与水平。危机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危机意识教育、应对危机的知识教育、法律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及民族精神教育六个方面。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与讲求实效是危机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危机教育贯穿危机管理的全过程,对完善应急体系、有效应对危机具有重要作用。
  危机教育是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危机教育是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培养公众的风险防控意识,而且引导公众在危机中有效应对、危机后反思学习,为有效应对危机提供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知识准备、心理准备和技术准备。
  危机教育是实现从应急处置到风险预防转变的基础,是建立现代国家应急管理体制的重要环节。现代国家的危机管理与传统危机应对的区别之一在于从被动处置转向主动防范。危机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避免危机发生,减轻危机后果。有效的危机管理需要通过切实可行的危机教育来实现。一方面,通过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训练,为危机管理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全民的危机教育培养公众良好的危机意识,提高全社会应对危机的能力。因此,危机教育是危机管理的基础,也是战胜公共危机的必要条件之一。
  危机教育为社会公众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是有效应对危机、减少危机损失的必要条件。公众通过危机教育能够提高对危机的认识程度、掌握危机应对的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公民在面对危机时更加理性,理解和配合政府的应急处置安排,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另外,危机教育也有助于形成应对灾情、疫情的心理准备,增强公民应对危机的自信心,减少危机带来的心理恐慌,并在危机中鼓励他人、彼此合作,为有效应对危机、减少危机损失提供精神支持。
  危机教育具有强大的社会动员功能,是形成公救、自救、互救“三位一体”的应急救助體系的基础。社会总动员是应急决策得以落实的保障。危机管理中不仅有一个忙碌的政府,也有一个忙碌的社会。系统科学的危机教育有助于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通过高效的社会动员,形成系统立体、多元协同的应急管理体系,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我国学校危机教育的现状与困境
  学校危机教育是公共危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是未来社会建设的重要人力资源,是危机管理能力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源泉。近年来,我国在学校危机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2018年)等法律法规的出台为学校危机教育的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二是明确将抓好课堂教育、开展心理辅导、加强宣传教育与推进实践教育作为学校危机教育的主要形式和有力抓手。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已经开设了一些相关课程,中国教育学会建立了国家安全教育平台,利用大数据等信息化媒介为建立科学化、常态化、信息化的学校安全教育体系提供了载体与渠道。三是地方的探索与创新。深圳市在大中小学的上百万学生中普及应急知识和自救互救知识教育。四川省在学校建立“安全应急体验教室”,让学生们在亲身模拟中学会自救与应急。福建省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举办应急演练培训班,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为应对突发事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社会变迁速度持续加快,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因素不断增加,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也在不断增加。学校危机教育的发展水平与现实需求之间依然存在一定张力,需要正视、分析并加以解决。
  学校危机教育处于探索阶段,制度体系的完整性与层次性不足。目前缺少危机教育方面的专项立法,《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等相关法规中并未将学校危机教育工作作为一项硬性指标。同时,我国缺少对课程设置、教材和师资配备、学分设定、课时安排等学校危机教育的具体规范和制度保障。一项对浙江省12所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2%受访学生所在学校没有设置危机教育课程,29.8%没有安全教育类教材(或讲义),30.6%有教材但没有授课老师,29.4%有教材和授课教师但没有学分,36%受访学生只在新生报到第一周接受过安全教育。
  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与层次性不足,危机教育的通识性与专业性发展需要深化。目前,我国一些学校还没有将危机教育纳入教学管理体系,相关课程在整体课程体系结构中占比较低,独立、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尚未形成。另外,课程体系的层次性不够突出。教育层次的不同决定了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的不同。中小学危机教育侧重于通识性教育,高校则要求在完成通识性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危机管理学科的发展,为培养危机管理的专业人才提供支持。目前清华大学等国内高校陆续开设应急管理方向的专业课程,但大多是短期培训课程或者研究生课程,危机教育的学科发展程度亟待提升。
  课程内容的科学性不足,无法适应现实的需要。目前在我国可供使用的公共危机教育教材并不多,已有的一些教材也存在部分内容陈旧的问题。例如,在进行防火教育时,传统的教育方法只是告知人们,当遇到浓烟时,要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以避免烟雾侵害。但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木质结构的建筑,绝大多数现代建筑使用了化学合成的建筑材料,遇火燃烧,会释放有毒气体。在这种情况下,仅靠湿毛巾是挡不住毒气的,最佳的办法是使用防毒口罩,并提前确认安全出口。
  学生重视程度不够,自身能力不足。有些学生心存侥幸,缺乏学习危机知识的主动性;还有些学生只重视文化课学习,忽视危机教育,影响学校危机教育的成效。上述对浙江省12所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会”主动学习的学生仅占 19.7%,而“不太会”的占 20.7%,“偶尔会”的占59.6%。这说明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危机知识的主动性。在一项对北京高校学生关于危机知识掌握情况的调研中,得满分的只有少数学生,得零分和一分的学生却很多,可见部分学生对危机及相关知识技能知之甚少。   教育方法的科学性与针对性不足,影响教育效果。教育方法的科学性不仅包括方法使用的科学,也包括通过新技术、新媒介的赋能,完成传统教育方法的变革与创新。目前一些学校对危机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大多沿用传统的报告、讲授形式,创新性不足,影响危机教育全面、深入地推进。此外,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危机教育方法模式应该有所区别,有的放矢。对中小学生,要考虑其年龄、兴趣、接受能力,多选择鲜明活泼的教育方式,提高其参与感和体验感。目前,我国危机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与针对性还有待提高。例如大部分学生都有《公共危机教育手册》,但是仔细浏览的学生却不多,原因在于这些安全手册只是一些文字的说明,形式较为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目前中小学大多选择一学期或一学年开展一次应急模拟训练活动,时长只有40分钟左右,模拟演练的频率偏低,教育强度不足,影响力有限。
  加强学校危机教育,推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构建系统完整的学校危机教育制度保障体系。一是加强危机教育意识的前瞻性与战略性,科学规划危机教育发展战略,做好顶层设计与谋篇布局。二是加快危机教育的专项立法工作,明确政府、学校在危机教育中的职责和学生在危机教育中的权利与义务,推动危机教育规范化、制度化。三是完善财政保障机制,单列危机教育经费并纳入公共财政预算,设立危机教育专项基金,健全监督机制确保基金有效使用。四是加强管理队伍与师资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提高专业水平,为学校危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五是完善危机教育研究机制,发挥高校、科研机构的人才优势与研究优势,开展专题研究,建立教学案例库,保持危機教育和社会现实需要的动态平衡。六是完善危机教育工作制度,健全教育督导、考核、反馈机制,规范管理流程,形成政府统一领导,专门部门负责,依法规范管理,保证教育效果的危机教育管理机制。
  构建系统完整的课程体系。适当加大危机教育课程在各级各类教育体系中的比重,将危机教育纳入教学管理体系,融于日常教学之中,实现危机教育常态化。同时,根据教育层次的不同,构建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课程体系。中小学以危机教育的通识性教育为主,大学强调通识性教育与专业性教育相结合。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实施危机教育学分制,将危机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规定相应学分,并与毕业证挂钩。也可以进一步细化课程设置,根据危机教育内容、性质的不同与教育需求的不同,区分危机教育必修课、核心课和选修课,形成更为系统完整的课程体系。高校的危机教育还要符合专业性的要求,对于化工、警察等专业,要将危机教育课程纳入学生培养方案。此外要完善危机管理学科发展规划,形成完整的学科发展版图,大力发展学位教育和学历教育,为培养危机管理专业人才奠定学科基础。
  构建科学系统的危机教育内容体系,提高危机教育的实际效果。在国民教育体系的不同阶段设计级别不同的教育内容,开展带有阶段特点的危机管理教育。中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心智养成的重要时期,要注重危机意识的培养和应对灾难的基本能力的教育。组织编写适应中小学生的危机教育教材,采用适当的方式教给中小学生保护个体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法律、法规,使中小学生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了解保障安全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技能。在中学到大学阶段,可结合经济、社会运行机制的特点,开展危机管理教育和技能训练。在大学教育中,注重提高大学生应对公共危机的综合素质。树立大学生的危机意识,提高其应对公共危机的知识和技能。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特别是提高大学生危机状态下的心理应急能力,还要对大学生进行法律与纪律的教育,危机状态下尤其需要良好的秩序和规范。
  探索应用型、实效性强的教学方法与模式。一是利用危机情境与案例进行危机教育,培养和锻炼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品质、百折不挠的意志、坚定的信念以及承受和化解危机的能力。二是考虑不同区域、层次、对象的特点,科学设置公共危机教育培训基地。三是模拟演练常态化。结合季节特点,开展经常性火灾、暴雨、雪灾等情景模拟演练,提高学生的自救互救能力。四是利用新技术、新媒体、新载体提升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学校可以创建危机教育微信群、QQ 群及公众号,发送危机教育知识,传授危机应对技巧。通过在校园网上增设危机教育专栏,组织有奖问答、知识竞赛,开展社团宣传活动等方式进行危机教育,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公共危机意识和防范能力。
  (作者系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周丽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现在高校学生体育俱乐部现状的调查,探讨了制约高校学生体育俱乐部发展建设的关键问题,分析了引起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最后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希望对提升
W.H.史密斯连锁店的大供货商在7月底都收到了连锁店的最后通牒,重申他们对延迟交货的出版公司,将给予处罚。
期刊
通过收集江苏省沿海地区近5年农业生产、畜禽养殖业的统计数据以及森林普查资料并辅以实地调查,江苏省沿海地区年可收集的生物质资源量依次为:秸秆1000万t,畜禽粪便330万t,林业剩
南水北调工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欠缺的问题,工程分成东线、中线和细线。现阶段,东线和中线工程一期已经建成运行,但是在运行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为保证南水
据香港媒体报道,香港知识产权署第2次“香港商业机构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调查”结果显示,约90%被访者表示明白知识产权所保护的项目范畴,88.3%的被访者知道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下载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痴呆的主要原因,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它的生理生化特征主要表现在由淀粉样蛋白-β(amyloidβ,Aβ)组成的老年斑沉
“城市山林”,是现当代中国园林史学语境中屡被提及、有着诸多名家论述的核心概念之一。针对该词所形成的经典释义,为诸多现有园林遗存所涉及的营造技艺、文化交往、相地选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