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鼻渊是以鼻流浊涕、鼻塞、头痛、不闻香臭或头昏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因浊涕自上而下,不断渗流,古代有“脑漏”、“脑崩”、“脑渗”、“脑泻”之称。此病与现代的急慢性鼻炎、额窦炎、筛窦炎等相似。临床很常见,以慢性居多,病程迁延日久,疗效不满意。我自工作以来,以苍耳子散为主加减治疗鼻渊千余例,效果显著,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鼻渊发病由外感所致者多为急性起病,属内伤者多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病证症状表现在鼻窦,涉及到肺、脾、肝、胆、肾等脏腑。临床多见外邪与内伤共同为病。初起多为肺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又感外邪而发,多以邪实为主,风热之邪引动肝胆内火,胆热移于脑,则导致鼻渊浊流不止。湿热外犯,脾胃失调,则病程缠绵,病久多导致虚证,或虚实夹杂证。如遇外邪,还可引起急性发作。
2 治法方药:
本病的治疗,应先分清虚实,初起多为实证,以祛邪为要;久病正虚,应扶正祛邪,祛邪之法,不外疏风、清热、除湿,三法应配合使用。疏风主要用于有表证,一般风热相兼者为多。除湿取芳香化湿法,清热症应用极广,邪热上犯清道为主要病机。虚则以气虚为多,阴虚次之,阳虚极少。用药时,益气不助火,养阴不留湿。以通窍止涕之品苍耳子、辛荑为主药,综合疗法治本病效果尤佳。
处方:苍耳子9克 辛荑9克 白芷7克 藁本9克 黄琴8克 石膏9克 淡竹叶8克 生甘草6克 、细辛6克 藿香6克 桔梗9克 连翘9克 川芎6克 皂角刺9克 地龙6克
气虚加西洋参3-6克,能接受針刺者,可选用肺、胃、胆经穴位配合治疗,以泻法为主。
服法:一日一剂,水煎服。先用温水泡药一小时左右,中火烧开8-10分钟,每日3-5次为宜,每次100-150ml。
方解:苍耳子辛荑白芷疏通利窍,黄琴、连翘清热利湿,藁本、细辛温肺散寒,桔梗宣通肺气,石膏解肌退热,川芎辛温行气,淡竹叶轻宣肺气,皂角刺化瘀,甘草调合诸药。
3 典型病例
胡某某,女,42岁,小学教师,2003年3月26初诊。
主诉:鼻流浊涕、鼻塞20余年,加重7天。
现病史:20多年前,因外感觉鼻塞、流涕,同时伴前额昏胀,不闻香臭,当时治疗后好转,后经常复发,且症状渐加重。头痛以目至巅顶为剧,经服西药、中成药和静脉用药后,效果均不佳。
查:脉象弦滑,舌苔白薄。
中医诊断:鼻渊
西医诊断:慢性鼻炎
治则:祛风固表、清宣肺窍、泻火败毒。
方药:见上,五剂,一日一剂,水煎温服。
二诊:2003年4月2日
患者来诊,症状完全消失,要求再服五剂,巩固疗效,至今未见复发。
1 病因病机
鼻渊发病由外感所致者多为急性起病,属内伤者多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病证症状表现在鼻窦,涉及到肺、脾、肝、胆、肾等脏腑。临床多见外邪与内伤共同为病。初起多为肺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又感外邪而发,多以邪实为主,风热之邪引动肝胆内火,胆热移于脑,则导致鼻渊浊流不止。湿热外犯,脾胃失调,则病程缠绵,病久多导致虚证,或虚实夹杂证。如遇外邪,还可引起急性发作。
2 治法方药:
本病的治疗,应先分清虚实,初起多为实证,以祛邪为要;久病正虚,应扶正祛邪,祛邪之法,不外疏风、清热、除湿,三法应配合使用。疏风主要用于有表证,一般风热相兼者为多。除湿取芳香化湿法,清热症应用极广,邪热上犯清道为主要病机。虚则以气虚为多,阴虚次之,阳虚极少。用药时,益气不助火,养阴不留湿。以通窍止涕之品苍耳子、辛荑为主药,综合疗法治本病效果尤佳。
处方:苍耳子9克 辛荑9克 白芷7克 藁本9克 黄琴8克 石膏9克 淡竹叶8克 生甘草6克 、细辛6克 藿香6克 桔梗9克 连翘9克 川芎6克 皂角刺9克 地龙6克
气虚加西洋参3-6克,能接受針刺者,可选用肺、胃、胆经穴位配合治疗,以泻法为主。
服法:一日一剂,水煎服。先用温水泡药一小时左右,中火烧开8-10分钟,每日3-5次为宜,每次100-150ml。
方解:苍耳子辛荑白芷疏通利窍,黄琴、连翘清热利湿,藁本、细辛温肺散寒,桔梗宣通肺气,石膏解肌退热,川芎辛温行气,淡竹叶轻宣肺气,皂角刺化瘀,甘草调合诸药。
3 典型病例
胡某某,女,42岁,小学教师,2003年3月26初诊。
主诉:鼻流浊涕、鼻塞20余年,加重7天。
现病史:20多年前,因外感觉鼻塞、流涕,同时伴前额昏胀,不闻香臭,当时治疗后好转,后经常复发,且症状渐加重。头痛以目至巅顶为剧,经服西药、中成药和静脉用药后,效果均不佳。
查:脉象弦滑,舌苔白薄。
中医诊断:鼻渊
西医诊断:慢性鼻炎
治则:祛风固表、清宣肺窍、泻火败毒。
方药:见上,五剂,一日一剂,水煎温服。
二诊:2003年4月2日
患者来诊,症状完全消失,要求再服五剂,巩固疗效,至今未见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