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写作,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 高职高专 写作教学 存在问题 建议
写作,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普遍较差。因此,在近几年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笔者就如何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写作现状进行了一些探讨,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学生的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词汇量不足,语法知识不扎实,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差。
词汇是说话写作的核心,也是语言表达的基础。但是,高职高专学生的写作中,却经常出现过多的语法错误、时态错误、主谓不一致、句篇衔接不流畅等问题,以下是我们统计的学生出错率较高的一些句子结构:
(1)So we are hope study English to well.
(2)We are look forward to waiting you.
(3)We’re very much like to read the book.
(4)My is college students.
(5)I’d like to invited you to come to our school.
从这些例句来看,学生的语法知识相当薄弱,语言的表达能力也很低。
(二)受母语文化的干扰,写作中出现大量的中国式英语。
英语写作是运用已掌握的内在化语言知识和表达方法,通过思维进行外在化输出的创作。但对于我国学生而言,由于在英语写作中受母语语言思维的影响,经常出现搭配不当,在句式的选择上,主动句较多、缺少变化,而且写作过程当中,按照汉语语序进行词汇堆积等问题也相当严重。例如:
(1)I have read you write this book.
(2)They please you give us a talk.
(3)I seen your book.
(4)My school hope please you go to we school.
二、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的策略
(一)加强词汇和语法教学,巩固语言基础知识。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强调学生记忆单词,记住单词的拼读、用法、意思等。可以通过要求学生朗读单词、听写单词、默写单词、遣词造句等多种方法促进学生记单词,帮助学生不断积累大量的词汇,为英语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语法方面,则应结合应用能力考试对语法的要求,有计划地安排语法专项分类练习,进行大量的如时态、语态和非谓语动词等语法难点的专题练习,以帮助学生加深巩固对这些语法知识的掌握,促进英语写作。同时,教师要加强对英语基本句型的训练,结合应用能力考试中可能出现的作文类型,模拟训练,有效地提高英语写作的教学效果。
(二)发展英语语言思维能力。
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英语语言思维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训练;采取各种方法训练学生英语语言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发散性和创造性;教会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从训练形象思维开始,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训练;在课文讲解中要尽可能不用汉语翻译而用英语解释,消除汉语思维的影响;努力创设良好的英语环境,在英语交际中发展英语思维能力。
(三)整体训练,提高综合素质。
背诵课文是一种被普遍认为很有成效的语言学习方法。在我们这个缺少英语语言的环境里,背诵对语言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课文是由单词、短语、句子组成的,因此背诵课文必然会提高词汇、句型、固定搭配的记忆效果,增强语言积累或语感,帮助学生减少或摆脱母语的负面影响,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的准确度和流利度,学会用地道的英语材料表达思想。
同时,教师应当运用影碟、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加强听、说、读、写、译的基础训练,听和读是领会和理解别人表达的思想,是从外部言语到内部言语的内化过程,说和写是用言语表达思想,是从内部言语到外部言语的外化过程。写的能力要在听、说、读、译的基础上进行培养和提高,而写的训练又能进行一步提高听、说、读、译的能力。写作对语言的准确性要求更高。培根说:“写作使人精确。”因此,写的训练应该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英语书面表达固然是以各项基础知识为前提的,但掌握了英语基础知识并不等于书面表达能力就自然提高了,教师还要让学生了解一些规律,掌握一些方法,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中重要的,也是最难的一个环节。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明确教学目的,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华芳.大学英语写作现状及教学对策.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
[2]黄华湘.影响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3]蔡专林.高职高专学生实用英语写作能力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镇江高专学报,2008.
[4]张汝光.探索高职高专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
关键词: 高职高专 写作教学 存在问题 建议
写作,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普遍较差。因此,在近几年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笔者就如何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写作现状进行了一些探讨,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学生的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词汇量不足,语法知识不扎实,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差。
词汇是说话写作的核心,也是语言表达的基础。但是,高职高专学生的写作中,却经常出现过多的语法错误、时态错误、主谓不一致、句篇衔接不流畅等问题,以下是我们统计的学生出错率较高的一些句子结构:
(1)So we are hope study English to well.
(2)We are look forward to waiting you.
(3)We’re very much like to read the book.
(4)My is college students.
(5)I’d like to invited you to come to our school.
从这些例句来看,学生的语法知识相当薄弱,语言的表达能力也很低。
(二)受母语文化的干扰,写作中出现大量的中国式英语。
英语写作是运用已掌握的内在化语言知识和表达方法,通过思维进行外在化输出的创作。但对于我国学生而言,由于在英语写作中受母语语言思维的影响,经常出现搭配不当,在句式的选择上,主动句较多、缺少变化,而且写作过程当中,按照汉语语序进行词汇堆积等问题也相当严重。例如:
(1)I have read you write this book.
(2)They please you give us a talk.
(3)I seen your book.
(4)My school hope please you go to we school.
二、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的策略
(一)加强词汇和语法教学,巩固语言基础知识。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强调学生记忆单词,记住单词的拼读、用法、意思等。可以通过要求学生朗读单词、听写单词、默写单词、遣词造句等多种方法促进学生记单词,帮助学生不断积累大量的词汇,为英语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语法方面,则应结合应用能力考试对语法的要求,有计划地安排语法专项分类练习,进行大量的如时态、语态和非谓语动词等语法难点的专题练习,以帮助学生加深巩固对这些语法知识的掌握,促进英语写作。同时,教师要加强对英语基本句型的训练,结合应用能力考试中可能出现的作文类型,模拟训练,有效地提高英语写作的教学效果。
(二)发展英语语言思维能力。
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英语语言思维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训练;采取各种方法训练学生英语语言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发散性和创造性;教会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从训练形象思维开始,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训练;在课文讲解中要尽可能不用汉语翻译而用英语解释,消除汉语思维的影响;努力创设良好的英语环境,在英语交际中发展英语思维能力。
(三)整体训练,提高综合素质。
背诵课文是一种被普遍认为很有成效的语言学习方法。在我们这个缺少英语语言的环境里,背诵对语言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课文是由单词、短语、句子组成的,因此背诵课文必然会提高词汇、句型、固定搭配的记忆效果,增强语言积累或语感,帮助学生减少或摆脱母语的负面影响,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的准确度和流利度,学会用地道的英语材料表达思想。
同时,教师应当运用影碟、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加强听、说、读、写、译的基础训练,听和读是领会和理解别人表达的思想,是从外部言语到内部言语的内化过程,说和写是用言语表达思想,是从内部言语到外部言语的外化过程。写的能力要在听、说、读、译的基础上进行培养和提高,而写的训练又能进行一步提高听、说、读、译的能力。写作对语言的准确性要求更高。培根说:“写作使人精确。”因此,写的训练应该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英语书面表达固然是以各项基础知识为前提的,但掌握了英语基础知识并不等于书面表达能力就自然提高了,教师还要让学生了解一些规律,掌握一些方法,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中重要的,也是最难的一个环节。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明确教学目的,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华芳.大学英语写作现状及教学对策.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
[2]黄华湘.影响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3]蔡专林.高职高专学生实用英语写作能力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镇江高专学报,2008.
[4]张汝光.探索高职高专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