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里的天使”的反叛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630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五四”时期的娜拉是女性解放的最高代言人,文学作品中“娜拉出走”的故事层出不穷,“女性出走”成为新的文学想象,是女性摆脱传统束缚、追求女性独立自主与个性解放的反抗利器。陈谦笔下的“出走”有的沿袭着现代文学中女性解放的传统,有的则生发出了新的变化,但陈谦小说《望断南飞雁》中南雁的“出走”基本上了沿袭了现代文学中女性出走的脉络,体现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与对传统男权思想的反抗。
  关键词:出走 主体 反抗 家庭主妇
  “屋子里的天使”是19世纪西方长期以来男性作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中的“纯洁金娃娃”,从弥尔顿“圣洁的亡妻”到歌德“永恒的女性”,再到帕特莫尔的组诗《屋子里的天使》中的霍诺莉亚——这位尘世中的天使甚至成为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楷模,“象征意义上的虚空状态使她们显得‘纯洁’,因而也就自然代表了无私。所拥有的,仅仅是缺乏故事的无私的单纯,即‘男性是需要被人取悦的;女性的快乐正在于取悦男性’”{1}。天使们不需要故事,只需要纯洁、顺从、缄默、精致、单纯、温柔、无私即可,任何自我都将是可怕的灾难。弗吉尼亚·伍尔夫指出,女性必须“杀死”由男性所高度模式化了的“屋子里的天使”,但如今依旧有保守的男性运动依赖生理学的论断大搞本质主义、提倡男性的价值,让女性重新扮演贤妻良母的角色,成为“屋子里的天使”。
  斯皮瓦克将跨国世界中的家庭妇女称为“新的流散者”,是“撒播在发达土壤里并在那里生根的新近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种子”。她们与外界隔绝,在家里完成家务劳动,无法控制薪水与缺乏生存技能。《望断南飞雁》中的南雁虽然可以被称为“新的流散者”,但她其实是一个有梦想有追求的女人——想通过自己画画的兴趣站起来成为大写的“人”。南雁是一个内详的信封,打开了就有无限的可能。她心中有一颗种子—— 一颗遇到合适土地和天气就要疯长的种子,但主妇的身份却让她变成“悬崖间钢丝下的一堆白骨”。让她曾经所向往的美国梦——在美国,你想是什么,你就可以是什么——彻底破碎。南雁想成为大写的“人”之前她是一个具体的为人妻为人母的“女人”,丈夫沛宁与两个孩子给南雁围了一座城,城里平静无趣,家庭琐事淹没了一切活力,折断了她无数次想长好的翅膀。南雁拥有法律赋予她的工作权、经济权,沛宁也一再承诺他取得终身教授资格后便让南雁去追寻梦想,但抽象的权利与具体的可能性却没有结合在一起,自由变成了一种长期无法兑换的空头支票,最终她只能抛夫弃子,用“出走”的方式破墙而出。柔顺守矩的南雁就像一根从沛宁身上抽取出来的“多余的骨头”,又像被丈夫看作玩偶的娜拉,她不是自己本身,亦不被看成一个自主的存在,对她而言地狱是做不了自己。沛宁认为她是重要的,但她的女性意识却是不重要的,他用他“理所应当”的事业否定她“看似可笑”的梦想,南雁的超越性道路是被阻塞的,并非南雁什么也不想做,而是丈夫不希望她成为任何有作为的人,她只能待在世界的边缘进行痛苦的自我质疑。她感到自己被关在一个狭小的牢笼里,被关在她所选择与寄予期望的美国时空里,心中的缺失与空虚飘来荡去,自我实现的道路含糊不清。沛宁一直在物质上保护南雁,让她得以回避经济上的风险、职场的挑战,但缺乏经济上的独立與社会自主性让沛宁的主体性得以确立而南雁却变成客体的“他者”——回避自由与变成男人“意志”的牺牲品。沛宁当然不会像18世纪的言论那样直白:“大自然对女人说过,做女人吧,照料孩子,做细碎的家务,忍受生育的各种不安,这就是你的工作”,或像卢梭般直言男人成为公民,女人则成为妻子与母亲,女人不过是孩子加主妇。他用轻松的生活引诱南雁接受担当母亲与妻子的角色,长期以来的风俗习惯不可避免地动摇与内化着女性主体的自我觉醒。保护性的言语常常掩盖了妇女内心真实的呼喊与货真价实的偏见。事实上,尽管一直受到弗里丹所说的“无名问题”的躁动、渴求与不满足,但南雁投降了,与世界隔绝长达十几年,陷落于内在性与重复性的旋涡中。因为若镣铐能带来惑人的好处,去掉镣铐的过程往往极其艰难,长久的被保护之下往往会让站起来的能力退化。正如波伏娃所说的:“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2}
  生活在不断地向前,她却变成了重复的典范,毕竟她的路一眼就能看到了头,到不了任何地方,障碍与否定一
  直是她尝试的答案。两性之间的关系取代了女性与广阔世界的联系,沛宁无法理解的是南雁也会因绝对停滞的生活与无法实现的梦想而痛苦,男女之间想法与价值观迥异是正常的事,而不正常的事是男性的价值观占据上风并钳制了她十几年。男性情结无处不在,他们用自身的欲望设计出了女性生存的范式——你是“屋子里的天使”,适合待在家里被保护,你对世界的掌握远远低于男人,你可以心安理得地待在我的羽翼下成为我的附属品。“数百年来,女性一直被看作镜子,那是神奇的镜子,能把男性变大两倍,并具有一种舒适的感觉的力量”{3}。男人把女人禁锢在镜子与性别之中,如幽灵般站在你的面前,还挡住了通往自由的道路。南雁面对镜面中微小的镜像——勇敢地破镜而出——轻声地对自己说:“我应该是我自己啊。”摧毁作为男性“作品”的温柔顺从的自我,用“主体性”取代僵死的“虚假性”,没有人会彻底地做另一个人的影子而能一直保持沉默,内心的真实与自身的主体性依旧会不屈不挠地抗争,南雁拒绝接受别人所安排的既定的命运,用“出走”的形式想方设法地设置出一个惊心动魄的弯道,甚至不惜“杀死母性”(抛弃孩子)也要拥有自己的力量,从被囚禁的镜子中解放出来,从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若将家庭领域的道德等同于女性的全部道德活动,南雁抛夫弃子的行为是偏激与羞耻的。男人塑造了一个“贤妻良母”,用他们自身的意志浸润女人的思想。沛宁渴望的是每天回家后看到的和平、有序、安静的家庭,南雁变成一个可揉捏和塑造的合法对象。的确,这可能是出于一种疼爱与保护,但同时也将南雁变成他的土地、他的财产,像娜拉般的爱宠。但当打破“男主外女主内”的劳动思维惯式,公平对待女性在公共领域的权力与作业,其做法亦不难理解。她们最终选择的仅仅不过是一个地方,一个将身体安放与弃置的地方,身体的归宿与内心却像两块分割开来的大陆,时间的循环渐渐模糊了界限,它们各自在相互质问中漂向不同的方向,在分离的海水中质问“我们为什么活着”,在分裂致使的崩溃之前她们只能选择离开,用出走的方式改变着被质问的生活。   胡适《终身大事》的“出走”着眼于个人对传统宗法制家庭、愚昧迷信的社会习俗的反抗;鲁迅《伤逝》则真正地从男女性别权力入手,超验性地指出了“出走”这一命题的乌托邦色彩与虚幻性;庐隐、萧红、梅娘等作家笔下的“出走”则是女性群体的自身体验,是觉醒后的无奈失望、歇斯底里,又或是寻找道路上的困于自我,寻梦不得,复杂而深刻。不同时期不同作家笔下的“女性出走”故事有不同意义与流变,“出走”的模式亦是一个非常多元的存在。“女性出走”这一命题到海外作家陈谦笔下,可以看出的是南雁的“出走”沿袭了“五四”时期“娜拉出走”的脉络,是对传统男权思想与社会偏见的反抗。她用“出走”粉碎了障碍,夺回被家庭所剥夺的对世界的表达方法,毕竟除了打破桎梏,致力于自身的解放,没有任何其他的出路。她不是被操纵的玩偶,她还有所企求,具有创造天堂与地狱并为之负责的能力。“女人自主的自由是在男人逼迫她自认为‘他者’中展露自己和自我选择的;女人的悲剧,在于两者间的冲突:总是作为本质确立自我的主体的基本要求与将她构成非本质的处境的要求”{4}。南雁竭力确定主体性,摆脱沛宁给她划定的范围,想通过另一个维度摆脱重复性与内在性的无任何价值的家庭劳动,不断地朝前方超越并创造价值,实现自由。“出走”之前的南雁是缺乏鲜明的个人形象的,只是在失去自我的迷茫中变成空虚无聊的家庭主妇,而“出走”后她的形象一下就立体了起来,她不再是寄生虫,将不需要通过男人来与世界产生联系,尽管未来她有可能无法再设计上取得成就,但作为主动者,她重新获得了超越性—— 一个自由的灵魂从此不再停留在幼虫的状态,破茧而出。社会角色的分工不是固定的,回家的自由与外出奋斗的选择的最终责任都在女性自己。不怀任何功利或目的性的是自然,是伟大的真诚,是存在的本身,就如花开花落,并非表演,而是存在本身,而人往往为了要扮演某个角色,做出某些表演,失去了自己的存在。女人仅仅是“想做自己的诗人,唱自己的歌”。
  {1} 〔美〕桑德拉·吉尔伯特、苏珊·古芭:《阁楼上的疯女人》,杨莉馨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30頁。
  {2}{4}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郑克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24页。
  {3} 〔英〕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贾辉丰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46页。
  参考文献:
  [1] 陈谦.望断南飞雁[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
  [2] 李银河.女性主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3] 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M].贾辉丰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
  [4] 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郑克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5] 桑德拉·吉尔伯特,苏珊·古芭.阁楼上的疯女人[M].杨莉馨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铁凝的长篇小说《玫瑰门》中,玫瑰门代表着女性之门。作者以其“第三性”视角塑造了司猗纹这一复杂形象,她从一个憧憬未来的少女到逐渐疯癫,一生都在寻求认同中度过,她不仅折磨着自己,也摧残着别人。文章主要从司猗纹爱情婚姻的失败、男权阴影的笼罩、身体欲望的压抑和融入时代的艰难四个方面分析其疯癫背后的成因。  关键词:司猗纹 疯癫 成因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逐渐发展和西方思想的
摘 要: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元散曲中的悲秋名作。而关于这支散曲的意象选择、意象排列、意象内涵却一直缺乏深入有力的分析。本文通过细读曲词,发现马致远在每句的意象选择上,往往保持感情基调的一致性;而在句与句之间又形成一种“哀—乐—哀”的情感循环,从而把曲词的情感最终指向了哀,而这种哀的情感又和马致远的生平相结合,散发出元代文人阶层浓重的失意情调。  关键词:马致远 《秋思》 意象 元散曲  中
30多年前,一个16岁的加拿大女孩认真地告诉别人:“我将来要当一名宇航员。”人们纷纷用“疯狂”“痴人说梦”这样的词汇回应她。因为在那个年代,女性当宇航员是很难想象的。十几年后,29岁的她从5330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入选的4名宇航员之一。她就是加拿大航天事业的先驱人物朱莉·帕耶特,2017年秋,54岁的她成为加拿大独立以来的第二十九任总督。  “海选”出来的宇航员  1963年,帕耶特出生在加
摘 要: “象”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命题,“以象作论”更是历代诗论家、文论家经常讨论的话题,那究竟“象”为何物,“以象作论”代表了怎样的审美倾向,又蕴藏着怎样的文化内涵,本文试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象 以象作论 文学批评  一、“象”的概念  “象”字最初的意思是大象,起初的意義尚较为单纯,仅指一种动物,到了《易传》中则有了抽象的含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摘 要:自我认同常常被应用于心理学领域,而用于社会环境领域也未尝不可。在某个个体进行塑造的过程中,毫无疑问,认同是其研究对象的“核心”,并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众多文学作品中,从多种思维角度评价自我认同,可以引发诸多正面思考,探讨其人物的认同关系往往可以使作品意义更加明朗化。 《追风筝的人》 是以主人公阿米尔寻求认同为主线,当中又暗含了阿米尔个人与阿富汗种族的多重認同关系。自我认同作为一种
摘 要: 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的过程中,将苏轼诗文灵活地融入小说中。现将其中引用苏轼诗文的十七處以列表方式呈现出来,结合语境与文本,从人物、情节、旨意等方面分别加以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苏轼诗文在《红楼梦》中的作用。本文认为,《红楼梦》中的苏轼诗文和小说文本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仅增添了小说的抒情色彩,而且对于展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暗示人物悲剧命运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使小说的情节结构与主
摘 要: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化市场呈现出中产阶级崛起、大众化媒体兴起等显著特点,深刻影响了这一时期的小说家,如哈代,以其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为例,从外部看,哈代为使其发表,反复与报纸杂志编辑、出版商、读者等人群周旋,多次修改。这种影响也逐渐深入到文学创作内部,突出体现为哈代小说中多种暗示手法,以意象、景物、典故等作为载体,使其作品表現出独特的艺术美感与深厚的思想张力。  关键词:维多利亚时代
摘 要: 《聊斋志异》是明末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他的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备受大众喜爱。《聊斋志异》故事多以女性故事为原本,或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深刻、丰富的思想内涵。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在其作品中仍然存在封建主义和男权思想,但明末清初期间,反封建思想开始萌芽,中国开始逐步探索转型,这一背景下又使得该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更
摘 要:1917年1月,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里,胡适清晰地表明了文学改良的具体做法,称为“八事”。除了“须讲求文法”之外,胡适对其他的七事都做了详尽的举例和解释,对文法的表述只用“今之作文作诗者,每不讲求文法之结构。其例至繁,不便举之,尤以作骈文律诗者尤为甚。夫不讲文法,是谓‘不通’。此理至明,无待详论” a带过。胡适到底为何认为文法一事不需过多解释
有的遇见是美妙的,与《白纸黑字》这本书遇见,就可归为美妙之列。素净的底色上,只有一幅作者黑白的半明半暗的普通肖像,然后就是手写体的“白纸黑字”书名,及“悦殊著”的交代,素淡得不够引人注目。然后,再多看一眼,似乎又传达出了一份有别于这个喧嚣世界的淡定与从容、独特与疏离。初遇印象独特,而称得上美妙的却是在捧读之后的点头会心一笑。  翻开书的序言“书写的意义”,就被开篇之问“我们为什么要书写”吸引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