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uye2626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兴趣有定向的作用。一个学生现在和将来学什么,不学什么,通常是由自己的兴趣定向的。实际教学工作中,我认为对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 讲究授课艺术,培养学习兴趣
  教师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其标志之一即看讲授的艺术,较高水平的讲授能够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学的原因分析,其中有教师方面的因素,如讲授语言枯燥无味,讲授方法千篇一律,只注重自己讲,而忽视学生听、学生学,长此以往,不但使本来就视语文学习为“苦”的学生失去了兴趣,而且也会引起“乐之者”的厌学情绪。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授课艺术,不断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通过对教学内容巧妙的设计,生动的讲解,多种教法的运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枯燥的课堂”为“活跃的艺术殿堂”。
  1.1 以新颖的导入引发兴趣。低年级孩子都很好动,新课开始,导入注意主动性,形式新颖有趣,具有启发性,往往就能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深厚兴趣,把学生引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中去。
  1.2 以活泼的形式培养兴趣。唤起了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如果只采用老一套的程式化教法是不能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必须采用不同的方法,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课本中的文章体裁较多,可以因文设计教法。内容浅近、故事性较强的可以采用表演式,指导学生根据课文中的人物性格特征,练习朗读和对话,以体现人物的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
  1.3 以创编欣赏满足兴趣。语文教学的每一节课应尽可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满足。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积极性。在语文教材中,有文章言尽而意未尽,教学后,学生往往感到不满足,这时教师让学生深读文章,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结合自己的生活去创编,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又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深层次理解。
  1.4 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诱发学习兴趣。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一个不同点就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它快速、直观、新颖的特点不只是给教师带来了方便,而且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速度和质量。从认知角度来看,形象感知也比文字具有直接性和有效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实际心理出发,结合课文内容,力求把用形象直接的演示、图画影视等手段运用到语文教学当中去,那些色彩鲜明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洗练精辟的解说词,抑扬顿挫的课文朗读,均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5 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扩大学习兴趣。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不仅在课内,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扩大学生的学生兴趣。因此,突破教材局限,拓宽阅读领域,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求知欲和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成为语文新课标的又一要求。在新课标中要求开设选修课,这种课集知识性、趣味性、竞技性、参与性为一体,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像一块磁石深深吸引学生自觉加入进来。
  1.6 创造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气氛。“活跃”的表现形式最突出的特征即学生在教师指导启发下“思”和“言”的活跃,尤其是“言”的活跃。为此,备课时就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一,详略要求有别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别要求;在课堂上,则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语文能力,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激发和启示,创造条件为学生的“思”和“言”提供机会,使他们产生“言”的欲望,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效果。
  2 关爱学生,激活课堂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学时可采用以下方法。
  2.1 培养主动学习能力、加强互动教学。要提高教育质量,教育观念的转变非常重要,我们对学生主动参与能力的培养很不够,学生都是被动的学习,没有兴趣,小学生的培养缺乏正面激励的环境,做得不好,挨批评,做得好,得不到充分的鼓励,这种导向让孩子们的创造性,自信心和主动性都会受到挫折,这种教学现状和模式不进行根本改革,很难达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在教材,课程设置方面,减少知识灌输部分,向开放式和多样化调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对学习是积极寻求,还是消极应付?是兴味盎然地吸收,还是厌恶排斥?往往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语文老师要十分重视学生学习的“内部态度”,千方百计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动机,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深厚兴趣。
  2.2 巧发问,解放童心。课堂要想让儿童的思维活起来,关键是教师在组织教学中要会问。一堂课,讨论的越少,学生的思维空间就越大;讨论的问题越精,学生的思维脉络就越清晰。教师所提的问题一定要有深度和广度,不仅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应具有思考的价值。
  2.3 深引读,感化童心。支玉恒老师说,读是语文教学最主要的方法。朗读使用得当,就可以解决阅读教学中的所有问题。
  2.4 开拓想像、展现意境。当学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置情景,让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在同这情景展开适当的想象,这样既能体会文章,有能效的发挥起想象力。
  3 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彰显教师魅力
  老师的敬业,老师的水平的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以就要重视老师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大力提高老师的专业水平,提高质量,使老师的职业值得尊敬。
  3.1 加强教师的专业水平与能力。教师的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也很重要,而容易结合学生造成感觉影响效果的是老师语言魅力的臨场应变能力。
  3.2 提高教师语言的魅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段名言:“在拟定教育性谈话的内容不得的时候,你时刻也不能忘记,你施加影响的主要手段是语言,你是通过语言去打动学生的理智与心灵的。然而,语言可以是强有力的、锐力的、火热的,也可以是软弱无力的。”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打动学生的理智与心灵,须悉心琢磨自己的语言,坚持不懈地训练自己的语言。   3.3 培养良好的應变能力。临场应变能力也是体现教师素质的一个方面,教师应该能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很好地处理偶发事件,既不影响课堂教学,又不失教师风范。事实证明,学生尊敬和喜爱的是一专多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适时培养自身能力,锐意进取,大胆创新。
  4 采用激励机制,促使学生提高成绩
  学生成绩的好坏是影响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文化、阅历等方面的原因,不能正确面对失败。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是由于把失败归因于能力低下这种不可控制因素,因此会丧失信心,对学习冷漠,听任失败。长此以往会出现“习得性无助”现象。人本主义者认为这种“习得性无助”是一种认为失败无法避免的观点。对于学生来说,当他无论怎么努力都遭到失败以后,便会产生这种观念。持有这种观念的学生一般自尊心下降,有强烈的失败感,学习消极,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4.1 教师应帮助学生认清失败的积极归因。失败并百欠缺能力或运气不佳,而是由个人努力程度不够这种可控制因素导致的,这样才能使他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并会加倍努力学习。对部分底子薄的学生应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把基础提高,并取得较好成绩,让学生体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乐趣,从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愉快的情感体验,学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自然也会对学习渐渐产生兴趣,将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认可和对待,承认学生在教师的权利范围内是有价值的,教师在学生取得成绩时表示出满意和高兴,这对学生来说,既表示出了教师对他的奖赏、认可和关心,也表示教师对他的信任。教师在学生的内心世界中便增加了情感成分的理解,学生感到教师对他的情感是真诚的,在教师的肯定与赞赏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获得了成就感,因而也就稳定了其学习兴趣。
  4.2 善赏识,感动童心。儿童的情感就像一条小河,如果想要泛起涟漪、荡起微波,就需要“外力”的推动。教师的赏识对学生可以说是一种重要的“外力”。教师的职业是教育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更应该善用赏识为生命推波助澜。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只要我们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将“要我学”转化为学生的“我要学”,学习就会轻松而有成效。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应不断摸索,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采他山之石为我所用,吸取别人的长处补充提高自己,适应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创语文教学新局面。
其他文献
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也是学生终生能力的重要部分。在现代社会中,数据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如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已成为每个公民的基本素养。培养学生的收集、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形成习惯更是今后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能正确决策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小学生收集、处理数
期刊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地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因此,学校教育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延续与升华;而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指导与深入。为此,就要在家庭与学校之间架起一座金色的桥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
期刊
【摘 要】 在目前的初中地理教育中,特别是在农村初中,学校领导不重视、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怎样改变这种局面是摆在我们地理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是在已知与未知的矛盾中进行的。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持续不断的活动。”初中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善于抓住青少年这一心理特征,在地理学习的开始就使他
期刊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是在倡导创新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后,“自主创新”又被提上了新的高度与日程。教育教学阵地亦当“常创常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强调的更多的是教育教学方法、手段的问题,谈的是教育教学形式。在内容上如何突破呢?在这里,本人想就教育教学内容,结合政治科目实际特点谈谈构建政治教学体系的几点思考与看法。  1 体系的困惑  当我们谈论体系问题时,首先要区分三类体系。一是,马克思、
期刊
【摘要】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参与实践,审视和设计每一次课堂教学行为,真正挖掘所有学生的潜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创新教育  新的世纪,是学习的世纪、创新的世纪,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小学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处于重要地位。因此,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要积极探索语文创新学习,让学生在语文教学学习中参与
期刊
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课堂教学必须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天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成为主体。  《新课程标准》特别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里明确指出学生在学习中所处的主体地位。作为教师要真正发挥导的作用,就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在教
期刊
【摘 要】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计算能力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具体工作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牢固掌握基础知识;②培养计算兴趣;③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④加强计算练习;⑤加强口算训练;⑥与生活实践结合。总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需要结合教学实际长期进行
期刊
【摘 要】 教育部“十五”研究课题《教学审美化的理论与实践》中的一级子课题《新课程标准下艺体审美化教学的实践研究研究》,给我们美术教研提出了严峻挑战;新课标准标的启用,又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带来了一次革命。本文采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新课程标准下美术审美化教学的研究,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美术审美化教学的策略,并提出设计方案。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美术 审美化教学策略 研究  1 研究背景
期刊
学校后勤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后勤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在学校的全面贯彻落实。同时后勤工作也具有育人功能,是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一条不可忽视的途径。后勤做为每个学校的一个部门,其工作具有综合性、广泛性、服务性、社会性和琐碎性等特点。因此,树立先进的后勤管理理念,优化学校育人环境,让学生在多元化的教育环境中成长,促使他们的思想和精神境界得到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少老师的课堂“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我认为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新课标中对语文知识的教学建议是“随文讲解”,一些老师对要不要教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