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建筑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及塑造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匠精神”体现了职业者在工作中精益求精的高尚品格和对产品完美品质的严苛追求。现今时代,高职院校对“工匠精神”的解读赋予了新的意义,也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新地探索。高职院校从实用型人才的职业塑造和社会需求出发,对建筑专业学生的思想品格、能力技术及职业素养进行了全面的渗透和提升。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建筑专业学生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进行深度融合,发挥其精神内涵和工匠品质的德育功能,对高职院校建筑专业人才的全面培养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 建筑专业 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指在技术领域专业人才从内而外展现出来的持之以恒的刻苦奋斗、不懈钻研的精神气质。这种精神体现了时代对于职业人才的内在需求,也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塑造目标具有很多的契合之处。显然,“工匠精神”的内涵是多元的,延伸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内部,演化出来的内容也对于人才地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基于此,笔者结合“工匠精神”理论知识,对高职院校建筑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地培养实践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和探究,就如何针对建筑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塑造策略进行了全面地总结,旨在全面推进高职院校建筑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发展。
  一、加强建筑专业学生职业精神的塑造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将来无论从事什么行业,最起码具备的一点的就是职业精神。职业精神对于任何一个工作者的职业生涯都是非常关键的,它关系着人才发展的内在动力。职业精神代表了一个人在自己工作岗位所呈现出来的价值观和原则性,是每个人无价的精神财富。所以,就高职院校建筑专业学生而言,在校期间对学生群体进行职业精神的塑造和培养,使其具有深厚的职业素养和先进的职业理念,才能在将来的人才竞争中具有显著的优势。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教学组织者应该在相关建筑知识和技能传授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职业精神渗透于学生的思想之中。
  高职院校建筑专业学生在职业教育的正确引导下,能够树立和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素养,并且能够对将来人才的职业要求进行充分认知,在未来的岗位工作中发挥出高超的职业水准,打造个人鲜明化的职业品格。可见,针对高职院校建筑专业学生展开的职业精神的塑造,是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好方法,能够全面促进高职人才的能力发展。此外,职业素养是“工匠精神”现代意义中非常重要的外在表现,在学校教育中职业素养的养成是循序渐进的。因而,我们也要结合高职院校当前的教学现状和人才培养方案,将“工匠精神”的职业理念融入日常教学工作之中,使学生从理论认识上肯定职业素养的重要价值,从实践探索中逐渐积累自身较强的职业素养。
  二、加强“工匠精神”与建筑专业教学内容的融合
  高职院校针对建筑专业学生展开了系统且丰富的教学课程,对于建筑专业人才的技能培养和专业塑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教学组织者要结合建筑专业课程教学的开展现状,有效融入“工匠精神”的元素与内容,在高职院校建筑专业的课程建设之中渗透。不仅使传统的建筑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更加具有创新性,专业性更加突出,职业素养也有了显著提升。“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建筑专业教学中多以人文教育、思政教育的方式呈现,进一步拓展了课程建设的文化内涵。这启示和指导教学组织者,要积极拓展建筑专业课程的内容,重视在课程设计中加入丰富的传统文化,使学生的思想性和专业性兼备。
  一方面,高职院校建筑专业课程中“工匠精神”的有效融合可以进一步连接专业课堂与职场需求的距离,使学生在建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过程中,保持应用型人才特有的职业素养和精神风貌。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建筑专业课程中“工匠精神”的有效融合可以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需求,能够在就业导向下进行自我职业素养和思想品德地塑造。因而,高职院校建筑专业教学内容中将企业标准、岗位需求作为重点的教学切入点,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学生将来不仅能够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而且能够真正热爱自己的工作,以超强的职业道德和素养为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激发建筑专业学生践行“工匠精神”的能动性
  在高职建筑专业学生当中弘扬“工匠精神”,很重要的一项举措就是要树立榜样和标兵,从而提高学生践行工匠精神的自觉性,充分激发其能动性。要达成这一目标,就必须强化与大国工匠精神相关的案例教学。对此,笔者在教育实践中是这样开展的:
  其一,援引古代著名工匠事迹,强化建筑专业学生的荣誉感。由于高职建筑专业学生文化功底相对薄弱,部分学生难免会因未能像同龄人一样升入本科院校而产生自卑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本专业部分学生自然难以对践行、弘扬“工匠精神”提起浓厚的兴趣。对此,笔者的教学策略是援引古代工匠的成功案例来强化此类学生的荣誉感。在古代,工匠居于“士农工商”四民中的第三等级,社会地位并不高,但却有像元初河北曲阳杨琼这样的出色石匠,他因雕刻元大都丹陛浮雕栩栩如生而被元世祖忽必烈封为“弘农君伯侯”。这说明,即使在轻视工匠的封建社会里,只要工匠精益求精,仍能为自己赢得高尚的社会地位。通过援引像杨琼这样的古代工匠事迹,学生充分认识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增强了对建筑行业的荣誉感,从而得以在学习和实践中更为自觉地弘扬“工匠精神”。
  其二,推举当代建筑工人先进事例,为本专业学生践行“工匠精神”提供榜样的感召力。在弘扬“大国工匠”精神的热潮中,建筑从业者已经充当了排头兵的角色。例如,在2018年有丁锐、周子璐、冯广平等41位建筑行业职工入选“大国工匠”学习宣传名单。鉴于此,在教学开展过程中笔者就经常援引这些从业者的先进事迹,为学生提供榜样的感召力。通过援引这些建筑从业者的先进事迹,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荣誉感,而且强化了其责任意识,促其在内心生发“见贤思齐”的驱策力,从而达到“工匠精神”的预期教育目标。
  四、结论
  综上所述,“工匠精神”对于现代社会职业者的思想、品行、价值观及职业观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针对建筑专业学生展开的专业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塑造扎实的职业技能。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建设阶段,对于建筑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也急需更多高素质、能力强的建筑专业人才充当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因而,在高职院校建筑专业人才培养阶段,将“工匠精神”进行策略性的优化和整合,深入把握“工匠精神”的内核,把握人才培养的趋势和方向,为建筑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在社会发展中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王婧婧.基于工匠精神视角下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南方农机,2020,(03):145.
  [2]邹小丽,尚金燕,王勇.基于新时期职业技能大赛培育“工匠精神”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20,(07):353.
  [3]孙灵,宿一兵.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黑河学刊,2020,(01):171.
  [4]張润.课证融合模式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J].新西部,2020,(02):165.
  [5]崔春静.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路径探析[J].才智,2020,(02):92.
其他文献
东汉图谶中的《河图》《洛书》在南北朝时期散佚严重,唐初仅存《河图》二十卷,至开元间则不见著录,当已亡佚。但七经纬和《论语谶》仍较为完整地保存着,其散佚当在唐代中期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在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开展了现代化建设。水利工程的建设是现代化建设中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施工团队应加强对施工质量的重视。在水利工程的施
对组成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平台的结点计算池的构架、机制和组成结点计算池的资源聚合器、元服务、智能服务引擎的概念进行了阐述,提出了结点自治的方案;基于资源共享、虚拟化、Web服务等创建了基于元数据服务、栅格流服务、矢量地图服务、三维可视化服务等多模式的地质图数据服务。目前已初步构建了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连通10个结点,为地质图空间信息共享和应用提供一种全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取得了良好的实际运行效果。
【摘要】新课改之后,更加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具有适合终身发展的能力,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而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进一步深入,农村的教育也受到社会各界人们更多的关注力度。农村教育一直以来就是一个教育领域的难题,主要是因为农村地区经济比较落后,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教师采用的还是比较传统的教育观念,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在语文教育上,需要更加重视教育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
本文针对我国现场深探井中正试行的管理方法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系统地介绍了钻探中国内外正推行的各种承包办法,并作出了经济评价。对以日费制形式承包的深探井科学管理方法进
<正> 酒精滥用和酒精依赖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特别是青少年饮酒更值得人们重视。我国酒类产量1984年为711.3万吨,2001年达到3 069.87万吨。对我国4大地
当代中国生态诗歌版图中,李少君是一个具有鲜明的生态意识、创作的生态诗歌较多、社会影响较大的生态诗人。他的生态意识的产生与其幼年在乡村生活、学习和工作的经历有关。
<正> 今年,企业内部改革的重点之一,是真正把劳动报酬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职工个人的劳动贡献挂起钩来,更好地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围绕这个重点,我们对现行的一些行之有效的
根据相关本草文献、《说文解字》旧注等判定药名的标准,首次考订出《说文解字》中所载药名的总数为815种,并将其进行分类,分别举例说明。首次全面收集统计出《说文解字》全书
<正> 企业在进行经营机制转换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要注重塑造企业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重要的财富,同时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一、树立良好企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