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加入WTO以后,汽车行业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已不能满足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课程模块化和教学一体化的组织形式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毕业生的操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体现企业所需要的现代师徒关系。模块化和一体化教学模式也对现行的教学组织模式和教学资源提出新的要求。
关键词:汽修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模块化,一体化教学
1 引言
我国加入WTO以后,引发了新一轮国民汽车消费热潮,汽车消费热潮同时带动了汽车修理、维护、销售和保养等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即汽车后市场的快速发展。飞速发展的汽车维修业,对旨在培养中高级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的高职高专汽车修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的就业市场需求情况下,积极开展高职高专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模块化和一体化教学研究和探索,是提升该专业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之一。目前汽车修理企业的人员配置模式体现了一种新型的现代师徒关系,这种关系是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高职高专汽车修理与检测专业毕业生培养模式就更应该体现这种现代师徒关系,才能找到进入该行业的切入点,同时也要超越现代师徒关系,以利于毕业生获得继续学习和进一步提高技能的机会。
2 课程模块化与教学一体化的融合
调查显示,自治区内开设有汽车修理及相关专业的近10所高职高专院校中,汽车修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五大块,即公共基础课(第一学期)、专业基础课(第二学期)、专业课(第三、四学期)、实践课和综合实习(第六学期)。高职高专生在入学时心理的不成熟性和基础知识的缺乏,使公共基础课(文化课)必须占有相当的比例。汽车修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包括汽车构造、汽车修理、汽车电器、电控技术、汽车使用技术等几个方面。在课程教学的组织方面,一般以上几门课程相互独立开设,在课程的总体时间顺序设计方面,一般按汽车构造、汽车修理、汽车使用技术、汽车电气顺序开设。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较低,缺少空间想象能力,导致教师在课堂讲授汽车构造和汽车修理等专业课程时感到难度较大,学生也难于理解,教学效果不理想。汽车修理专业的模块化课程设置和一体化的教学组织形式,着重于调整汽车修理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旨在将专业课程由多分支的大模块(汽车构造、汽车修理、汽车使用技术、汽车电器等),化为目标相对统一的小模块。除汽车电器课程可以另设一小模块外(当然也可以将其归入到各总成模块中),将汽车修理工艺、汽车构造、汽车使用技术、汽车电控技术等课程融为一体,以汽车总成为基础,针对目标进行教学模块的划分,一般可分为发动机总成、离合器总成、变速器总成、车桥总成、转向系统总成、制动系统总成和行驶系统总成等模块。同时,根据教学设备情况和就业市场情况,另外开设车身(轿车、客车)总成模块、汽车装饰模块、汽车营销与服务等选修模块。课堂组织形式方面,不再将汽车构造和汽车修理工艺等专业课程分开来组织教学,而采用针对项目和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根据每个总成的不同特点,为每个教学时间段设置不同的操作项目和知识技能要点,在开放式的教与学的过程中,把课堂教学的主体由教师转换为学生,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把学习、思考和实践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一种引导和辅助的作用。换一句话来说,模块化和一体化教学,其核心就是把以知识为本的传统课堂变为以能力培养为目的的侧重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生命课堂。在汽车修理专业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自主操作是主要的,但完全由学生进行自主操作,则学生很难达到较高的操作能力和相对适度的理论水平。操作训练只有和理论知识点的学习相互作用、相互配合,才会大幅提高教学成效[1]。
3 教学一体化对教师的要求
第一,教师既是模块化和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践的设计者,也是具体的组织者和执行者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也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水平,要能解决学生进行职业化训练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是教学组织的内在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一般外化为学生对教师的个人崇拜,并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第二,教师在教学组织过程中要善于控制和引导课堂的总体走向课堂本身是动态的,在一个教学时间段内(一般以90分钟为一个时间段)有时并不能解决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某个疑难杂症。模块化和一体化教学的对象--高职高专生,其自身的心理、个性、接受能力较低等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接受程度也是不同的,如果教师在教学组织过程中不善于控制和引导课堂的总体走向,不能对目标进行实时修正,最终也会导致教学效果下降,甚至不能按时完成模块教学任务。
第三,教师要善于进行课堂设计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操作项目设计。根据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进行理论知识点的设计,使学生在操作训练的基础上领会理论知识点的要领,又能让理论知识指导操作,提高操作水平。
4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第一,以校企零距离对接为目标。一体化教学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融为一体,教师在维修现场指导教学,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汽车维修企业实际工作需要为度,学生边学习边操作,相互提高相互促进,培养出来的人才更能适应真实工作岗位的要求。
第二,以实用为主,适用为度为原则。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是以职业标准要求为培养目标,因此一体化教学计划的制定,是按技能的特点和分类,建立若干教学功能模块,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的模式,强调实用性和适用性。
第三,以多角度、全方位实现一体化为方向。一体化教学表面看仅仅是将原来的理论课和实习课糅合为一体,但是真正实现一体化教学,却必须完成教材、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一体化,任课教师一体化,日常教学管理一体化,教学质量考评一体化,从而达到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与职业要求一体化训练。
第四,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抓手。在教学实施中,教师既可先讲理论内容,用以指导实际操作;也可从生产实习开始,再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归纳、总结;还可以就现场遇到的实际技术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同时进行辅导,达到解决问题、传播知识的目的。
第五,以适应教学方式改变为落脚点。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相比较,将实现多项转变: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更加多样化,由黑板板书向实物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化教学转变;由传统教室授课向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室授课转变;教学方法从抽象枯燥的机械灌输向形象生动的感性教学转变;专业教师从理论归理论,实训归实训向双师型转变[2]。
5 结论
市场证明具有良好的求知欲望,过硬的操作技能,平易的合作态度以及创新能力的学生,已经普遍受到企业的欢迎。我们要努力探索一条产、学、研一体的教学途径,使我们的教学与企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紧跟企业发展的步伐,努力实现新时期对职业教育提出的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事、升学有希望、终身教育有基础 的新目标。从而使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办学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发挥出无限的潜力。
参考文献:
[1]裴朝东. 高职高专汽车修理与检测专业模块化和一体化教学研究. [J]. 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 2006, 27(32).
[2]张忠伟,沈璟虹.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探讨. [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 24(12).
作者简介:东风 (1974-10) 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助理讲师 主要从事汽车维修方面的教学。
关键词:汽修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模块化,一体化教学
1 引言
我国加入WTO以后,引发了新一轮国民汽车消费热潮,汽车消费热潮同时带动了汽车修理、维护、销售和保养等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即汽车后市场的快速发展。飞速发展的汽车维修业,对旨在培养中高级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的高职高专汽车修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的就业市场需求情况下,积极开展高职高专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模块化和一体化教学研究和探索,是提升该专业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之一。目前汽车修理企业的人员配置模式体现了一种新型的现代师徒关系,这种关系是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高职高专汽车修理与检测专业毕业生培养模式就更应该体现这种现代师徒关系,才能找到进入该行业的切入点,同时也要超越现代师徒关系,以利于毕业生获得继续学习和进一步提高技能的机会。
2 课程模块化与教学一体化的融合
调查显示,自治区内开设有汽车修理及相关专业的近10所高职高专院校中,汽车修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五大块,即公共基础课(第一学期)、专业基础课(第二学期)、专业课(第三、四学期)、实践课和综合实习(第六学期)。高职高专生在入学时心理的不成熟性和基础知识的缺乏,使公共基础课(文化课)必须占有相当的比例。汽车修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包括汽车构造、汽车修理、汽车电器、电控技术、汽车使用技术等几个方面。在课程教学的组织方面,一般以上几门课程相互独立开设,在课程的总体时间顺序设计方面,一般按汽车构造、汽车修理、汽车使用技术、汽车电气顺序开设。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较低,缺少空间想象能力,导致教师在课堂讲授汽车构造和汽车修理等专业课程时感到难度较大,学生也难于理解,教学效果不理想。汽车修理专业的模块化课程设置和一体化的教学组织形式,着重于调整汽车修理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旨在将专业课程由多分支的大模块(汽车构造、汽车修理、汽车使用技术、汽车电器等),化为目标相对统一的小模块。除汽车电器课程可以另设一小模块外(当然也可以将其归入到各总成模块中),将汽车修理工艺、汽车构造、汽车使用技术、汽车电控技术等课程融为一体,以汽车总成为基础,针对目标进行教学模块的划分,一般可分为发动机总成、离合器总成、变速器总成、车桥总成、转向系统总成、制动系统总成和行驶系统总成等模块。同时,根据教学设备情况和就业市场情况,另外开设车身(轿车、客车)总成模块、汽车装饰模块、汽车营销与服务等选修模块。课堂组织形式方面,不再将汽车构造和汽车修理工艺等专业课程分开来组织教学,而采用针对项目和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根据每个总成的不同特点,为每个教学时间段设置不同的操作项目和知识技能要点,在开放式的教与学的过程中,把课堂教学的主体由教师转换为学生,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把学习、思考和实践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一种引导和辅助的作用。换一句话来说,模块化和一体化教学,其核心就是把以知识为本的传统课堂变为以能力培养为目的的侧重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生命课堂。在汽车修理专业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自主操作是主要的,但完全由学生进行自主操作,则学生很难达到较高的操作能力和相对适度的理论水平。操作训练只有和理论知识点的学习相互作用、相互配合,才会大幅提高教学成效[1]。
3 教学一体化对教师的要求
第一,教师既是模块化和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践的设计者,也是具体的组织者和执行者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也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水平,要能解决学生进行职业化训练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是教学组织的内在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一般外化为学生对教师的个人崇拜,并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第二,教师在教学组织过程中要善于控制和引导课堂的总体走向课堂本身是动态的,在一个教学时间段内(一般以90分钟为一个时间段)有时并不能解决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某个疑难杂症。模块化和一体化教学的对象--高职高专生,其自身的心理、个性、接受能力较低等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接受程度也是不同的,如果教师在教学组织过程中不善于控制和引导课堂的总体走向,不能对目标进行实时修正,最终也会导致教学效果下降,甚至不能按时完成模块教学任务。
第三,教师要善于进行课堂设计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操作项目设计。根据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进行理论知识点的设计,使学生在操作训练的基础上领会理论知识点的要领,又能让理论知识指导操作,提高操作水平。
4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第一,以校企零距离对接为目标。一体化教学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融为一体,教师在维修现场指导教学,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汽车维修企业实际工作需要为度,学生边学习边操作,相互提高相互促进,培养出来的人才更能适应真实工作岗位的要求。
第二,以实用为主,适用为度为原则。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是以职业标准要求为培养目标,因此一体化教学计划的制定,是按技能的特点和分类,建立若干教学功能模块,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的模式,强调实用性和适用性。
第三,以多角度、全方位实现一体化为方向。一体化教学表面看仅仅是将原来的理论课和实习课糅合为一体,但是真正实现一体化教学,却必须完成教材、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一体化,任课教师一体化,日常教学管理一体化,教学质量考评一体化,从而达到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与职业要求一体化训练。
第四,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抓手。在教学实施中,教师既可先讲理论内容,用以指导实际操作;也可从生产实习开始,再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归纳、总结;还可以就现场遇到的实际技术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同时进行辅导,达到解决问题、传播知识的目的。
第五,以适应教学方式改变为落脚点。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相比较,将实现多项转变: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更加多样化,由黑板板书向实物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化教学转变;由传统教室授课向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室授课转变;教学方法从抽象枯燥的机械灌输向形象生动的感性教学转变;专业教师从理论归理论,实训归实训向双师型转变[2]。
5 结论
市场证明具有良好的求知欲望,过硬的操作技能,平易的合作态度以及创新能力的学生,已经普遍受到企业的欢迎。我们要努力探索一条产、学、研一体的教学途径,使我们的教学与企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紧跟企业发展的步伐,努力实现新时期对职业教育提出的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事、升学有希望、终身教育有基础 的新目标。从而使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办学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发挥出无限的潜力。
参考文献:
[1]裴朝东. 高职高专汽车修理与检测专业模块化和一体化教学研究. [J]. 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 2006, 27(32).
[2]张忠伟,沈璟虹.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探讨. [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 24(12).
作者简介:东风 (1974-10) 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助理讲师 主要从事汽车维修方面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