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Dynesys与椎间融合术治疗双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长期疗效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ls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使用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双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长期疗效。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3例双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资料,其中男26例,女17例;年龄(54.2±18.3)岁(范围40~78岁)。43例中采用Dynesys动态固定23例(Dynesys组),行PLIF者20例(PLIF组)。随访过程中采用腰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位X线片观察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上端固定椎的相邻节段椎间隙高度及两者的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并应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CLA)系统评价邻近节段退行性变情况;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估临床疗效。

结果

43例随访时间(105.3±8.7)个月(范围60~120个月)。Dynesys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以及上端固定椎的相邻节段椎间隙高度与PLIF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LIF组术后手术节段活动度显著降低,上端邻椎活动度明显增加,与Dynesys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1,P<0.05;t=4.834,P<0.05)。根据UCLA系统评分标准,Dynesys组3例出现上端邻近节段影像学退变,PLIF组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ynesys组与PLIF组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在末次随访时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二次手术方面,Dynesys组仅1例出现症状学邻近节段退变,二期行微创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而后者则出现3例再次行手术治疗(行经椎间孔入路椎间植骨融合者1例,行PLIF者2例)。

结论

Dynesys动态稳定内固定系统与PLIF腰椎融合术在治疗双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时均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但前者在维持腰椎一定的活动度及预防邻近节段进一步退变方面更有优势。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患者尿液代谢轮廓的变化,筛选具有临床诊断价值的特征代谢离子,建立疾病区分模型,从而帮助临床诊断。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UPLC-MS)法分析肝细胞癌、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人尿液标本,分别有32、28、28份。用MZmine2.0和SIMCA-P+12.0.1.0软件构建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模型和主成成分分析(PCA)模型进行代谢物初筛,
目的:Meta分析食管癌放化疗后复发再程放疗与其他疗法疗效和不良反应。n 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等数据库,搜集有关食管癌放化
腰椎后路融合术是被脊柱外科医生广泛认可并成为共识的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固定融合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邻近节段退变,已成为腰椎固定融合术后再手术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此情况下,动态固定治疗腰椎疾患逐渐受到脊柱外科医生的关注。腰椎经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作为刚性融合的替代逐渐应用于临床,因其能够在维持手术节段稳定性的同时保留一定椎间活动度的特点而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非融合术式之一。但一项
目的探究乳腺癌根治术后单纯胸壁复发(ICWR)患者的照射野及剂量选择,同时分析胸壁再复发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18年间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和医科院肿瘤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ICWR患者201例,患者术后均未行辅助放疗。胸壁复发后48例(73.6%)患者接受手术治疗,155例(77.1%)患者接受放疗。无进展生存(PFS)率的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
通过回顾我海军血液后勤保障工作的历史、分析目前状况及与美军血液后勤保障工作的比较,总结了我海军血液保障工作的特点,并结合海军现阶段特点提出了完善与发展海军血液保障工作的具体方案,突出海军远海及岛礁血液保障在强军战略中的作用。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在摸清我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提出科学防控策略后,我国政府有力践行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政策。尤其是近40多年来的努力,我国在推行预防接种、加强血液筛查、规范诊疗服务、加强监管方面都采取了有力措施,并取得显著成效。甲型肝炎发病率从1990年的52.6/10万降至2019年的1.38/10万,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2年的9.67%下降到
目的探讨血清miR-143水平结合MRI在预测宫颈癌同步放化疗(CCRT)早期反应的价值。方法收集85例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在CCRT前均行常规MRI、腔内非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和动态增强MRI (DCE-MRI),并收集患者的活检组织和血清样品。应用微阵列芯片分析活检组织中miRNA差异性表达。采用qRT-PCR分析血清样品中miR-143水平。根据术后MRI表现,将患者
目的探讨临床实践中硫酸羟氯喹在风湿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其长期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的调查方法,设计调查问卷,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对风湿免疫科门诊或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入选明确诊断并持续服用羟氯喹超过3个月的风湿性疾病患者,详细记录羟氯喹的累积剂量及持续时间,同时记录其相关长期不良反应,并分析比较口服羟氯喹治疗超过3个月的患者用药前后的实验室指标变化。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
腰椎经椎弓根动态固定技术是一类保留运动功能的脊柱后路固定技术,可弥补融合固定牺牲运动功能的缺陷,主要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滑脱症、严重椎管狭窄症和轻中度退行性侧凸等腰椎退行性疾病。动态固定能卸载部分应力负荷,利于减缓固定节段的退变进程,无需植骨和等待融合,有利于促进术后快速康复、避免融合失败和减少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在临床应用中,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和严格把握禁忌证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前提。采用后正中
期刊
目的比较新型脑转移瘤治疗技术HyperArc与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技术在剂量学参数及计划复杂性方面差异。方法选取26例脑转移瘤患者,处方为9 Gy 3次、6 Gy 5次,分别采用HyperArc (HA)、共面(Cop)及非共面(Non-cop) VMAT技术进行计划设计。比较3种计划靶区(PTV) RTOG适形指数(RTOG CI)、Paddick CI、均匀性指数(HI)、梯度指数(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