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成为新课程教学导向已不容置疑。因此,很多教师会毫无原则地放任学生,谈讲色变,怕犯了“说教严重”的“低级错误”。于是,有些该讲的教师也不敢讲了,就怕有“一言堂”之嫌。其实,这是对“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的错误理解。在课堂上,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体验、展示,不等于教师就可以袖手旁观,我们教师应在必要时给予学生引导和讲解,解决学生的疑惑,使学生获得正确的知识。那么,教师什么时候必须要讲呢?
一、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时讲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学生的体验难免存在分歧,教师有责任让学生形成统一的认识。
例如,在五年级《所见》一诗的教学中,学生对“闭口立”有着两种迥然不同的观点:一方认为“闭口立”的是“牧童”,理由是牧童发现了蝉,想捉住它,所以闭上嘴巴不再唱歌了;一方认为“闭口立”的是“鸣蝉”,理由是鸣蝉看到牧童想捉自己,便闭上嘴巴不再叫了。双方学生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我说:“我是这样解释的:蝉会高声唱歌,但不用嘴巴,也不用喉咙,而是用翼后空腹里的一对似钹的‘乐器’。它的鸣声是由体内神经输出的电流,刺激了位于腔内鼓膜上的鸣肌,使鸣肌以每秒伸缩一万次的频率来振动而发出的。所以,我认为‘闭口立’说的是牧童。”
我刚说完这些话,就有学生发驳我说:“作者采用的是拟人手法啊,把蝉当作人来写,写出了它的机灵。所以我依然认为诗中‘闭口立’是描写蝉停止了鸣叫。”
不等我辩解,其他学生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作者作为一位著名的诗人,治学严谨着呢!写诗的时候肯定是细心观察、认真考虑过的。分明是牧童不唱歌了,知了还在鸣叫,怎么能说是知了不叫了呢?”“即使是知了不叫了,也不能写成闭‘口’啊”……
教师适时的讲解能“激浪千层”,如此“浪花朵朵”的迷人情景,何乐而不讲呢?
二、南辕北辙、买椟还珠时讲
学生的发言,往往富有个性,但容易偏离文本价值。此时,教师就是指南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来纠正学生偏颇的解读,巧妙地将错误解读转化为符合文本、符合实际的阅读体验。
例如,学生对《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的题目产生了异议:“题目应该改成《洪教头棒打林冲》,因为打斗是洪教头挑起的嘛!写洪教头打斗的语句也比林冲多啊!”乍一听,还真有道理,学生赞同声一片。于是,我反问学生:“同学们,课题为什么是《林冲棒打洪教头》而不是刚才这位同学说的题目呢?”听我这样一问,学生的思维被激发了起来,相互找出说服对方的理由。学生在讨论中认识到了洪教头的蛮横无礼与林冲的谦让有礼,“棒打”显现出林冲的忍让、大度,是他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这样,学生的认识深入了,精彩的课堂也就呈现了。因此,教师讲解的话不在多,有理有据有商榷的价值就行!
三、思维定势、刻舟求剑时讲
学生在课堂上,会出现思路暂停的现象,对问题的理解肤浅,回答难以涉及精髓。此时,教师要助学生一臂之力。
例如,《爱如茉莉》一文描写的主题是“爱情”,此类题材的文章在小学极为罕见。学生可从文中人物的言行举止中能感悟父母之间的深厚情意,沉浸于一缕缕淡雅的“茉莉花香”之中。“爱,还如什么呢?”我问。学生一番言论之后,我语重心长地说:“爱,不需要轰轰烈烈,不需要海誓山盟。爱,不仅仅体现在爱情上,不仅仅表露于花香之中。爱,经常流露在你挥手之间、举足之前。爱,就钻在平淡的日子里。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它无时无刻不在。愿我们人人都有感恩、仁爱之心。”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就在我们教师巧妙的点拨之时,学生就会豁然开朗。
四、异口同声、趋之若骛时讲
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借鉴别人的比较多,缺乏自己的见解,这样的现象总让我们怀疑学生是否真的读懂句子含义以及文本主旨。很多学生很可能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帮助他们找到突破的点。
例如,在《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中,学生对“发火”的理解是:彭德怀是冲着警卫员发火的。我连问几个学生,答案都大同小异。于是,我紧扣“发火”指引学生走进主人翁的内心世界,感悟彭德怀爱骡子更爱红军战士的丰富情感:他矛盾着、痛苦着、担忧着、恼恨着……所有这些固然表现了他深爱着大黑骡子,更表明了他心中装着的始终都是战士们。
此时的讲,不是讲答案,而是及时地引领学生“入其境”而“知其义”。
五、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时讲
“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这是《二泉映月》中的精彩语句。很多学生的经历与这段文字幾乎不沾边,理解起来也是很茫然的。这时,我们可以挑拨出言外之音:“阿炳,一个身患残疾,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贫困的物质生活与丰富的内心世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此时的琴声即是阿炳的心声,琴声流露出阿炳的爱、恨、情、仇!他,一个盲人,敢于对命运说‘不’。不言放弃,多么可贵的精神!”
讲,有时如“刀削面”,删繁就简;讲,有时如“佛跳墙”,烟消云散;讲,有时如“水煮鱼”,锦上添花……教师应打牢自身的文化底子,铺好学生的精神垫子。讲,当理直气壮!
(责编 张翼翔)
一、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时讲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学生的体验难免存在分歧,教师有责任让学生形成统一的认识。
例如,在五年级《所见》一诗的教学中,学生对“闭口立”有着两种迥然不同的观点:一方认为“闭口立”的是“牧童”,理由是牧童发现了蝉,想捉住它,所以闭上嘴巴不再唱歌了;一方认为“闭口立”的是“鸣蝉”,理由是鸣蝉看到牧童想捉自己,便闭上嘴巴不再叫了。双方学生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我说:“我是这样解释的:蝉会高声唱歌,但不用嘴巴,也不用喉咙,而是用翼后空腹里的一对似钹的‘乐器’。它的鸣声是由体内神经输出的电流,刺激了位于腔内鼓膜上的鸣肌,使鸣肌以每秒伸缩一万次的频率来振动而发出的。所以,我认为‘闭口立’说的是牧童。”
我刚说完这些话,就有学生发驳我说:“作者采用的是拟人手法啊,把蝉当作人来写,写出了它的机灵。所以我依然认为诗中‘闭口立’是描写蝉停止了鸣叫。”
不等我辩解,其他学生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作者作为一位著名的诗人,治学严谨着呢!写诗的时候肯定是细心观察、认真考虑过的。分明是牧童不唱歌了,知了还在鸣叫,怎么能说是知了不叫了呢?”“即使是知了不叫了,也不能写成闭‘口’啊”……
教师适时的讲解能“激浪千层”,如此“浪花朵朵”的迷人情景,何乐而不讲呢?
二、南辕北辙、买椟还珠时讲
学生的发言,往往富有个性,但容易偏离文本价值。此时,教师就是指南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来纠正学生偏颇的解读,巧妙地将错误解读转化为符合文本、符合实际的阅读体验。
例如,学生对《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的题目产生了异议:“题目应该改成《洪教头棒打林冲》,因为打斗是洪教头挑起的嘛!写洪教头打斗的语句也比林冲多啊!”乍一听,还真有道理,学生赞同声一片。于是,我反问学生:“同学们,课题为什么是《林冲棒打洪教头》而不是刚才这位同学说的题目呢?”听我这样一问,学生的思维被激发了起来,相互找出说服对方的理由。学生在讨论中认识到了洪教头的蛮横无礼与林冲的谦让有礼,“棒打”显现出林冲的忍让、大度,是他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这样,学生的认识深入了,精彩的课堂也就呈现了。因此,教师讲解的话不在多,有理有据有商榷的价值就行!
三、思维定势、刻舟求剑时讲
学生在课堂上,会出现思路暂停的现象,对问题的理解肤浅,回答难以涉及精髓。此时,教师要助学生一臂之力。
例如,《爱如茉莉》一文描写的主题是“爱情”,此类题材的文章在小学极为罕见。学生可从文中人物的言行举止中能感悟父母之间的深厚情意,沉浸于一缕缕淡雅的“茉莉花香”之中。“爱,还如什么呢?”我问。学生一番言论之后,我语重心长地说:“爱,不需要轰轰烈烈,不需要海誓山盟。爱,不仅仅体现在爱情上,不仅仅表露于花香之中。爱,经常流露在你挥手之间、举足之前。爱,就钻在平淡的日子里。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它无时无刻不在。愿我们人人都有感恩、仁爱之心。”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就在我们教师巧妙的点拨之时,学生就会豁然开朗。
四、异口同声、趋之若骛时讲
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借鉴别人的比较多,缺乏自己的见解,这样的现象总让我们怀疑学生是否真的读懂句子含义以及文本主旨。很多学生很可能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帮助他们找到突破的点。
例如,在《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中,学生对“发火”的理解是:彭德怀是冲着警卫员发火的。我连问几个学生,答案都大同小异。于是,我紧扣“发火”指引学生走进主人翁的内心世界,感悟彭德怀爱骡子更爱红军战士的丰富情感:他矛盾着、痛苦着、担忧着、恼恨着……所有这些固然表现了他深爱着大黑骡子,更表明了他心中装着的始终都是战士们。
此时的讲,不是讲答案,而是及时地引领学生“入其境”而“知其义”。
五、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时讲
“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这是《二泉映月》中的精彩语句。很多学生的经历与这段文字幾乎不沾边,理解起来也是很茫然的。这时,我们可以挑拨出言外之音:“阿炳,一个身患残疾,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贫困的物质生活与丰富的内心世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此时的琴声即是阿炳的心声,琴声流露出阿炳的爱、恨、情、仇!他,一个盲人,敢于对命运说‘不’。不言放弃,多么可贵的精神!”
讲,有时如“刀削面”,删繁就简;讲,有时如“佛跳墙”,烟消云散;讲,有时如“水煮鱼”,锦上添花……教师应打牢自身的文化底子,铺好学生的精神垫子。讲,当理直气壮!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