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拜读过朱永新教授的一首诗《享受教育》给我的启发非常大。诗中说到:“你如何理解教育,你就将拥有怎样的教育。”如今在教育战线上已经工作有16个年了,既有和学生情感上的交融,也有和学生思维上的碰撞,更经历了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巨大变革,一路走来,对教育的理解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也使我的课堂不断充实着,更新着。细细回味我和学生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故事,享受着教育带给我的幸福。
“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享受教育使我多了一双发现的眼睛,在不断的“相荡、相击”中及时捕捉到每个孩子激情迸射的潜能。从教十多年了,我已形成了“严谨有度,稳中有活”的这一样一种教学风格,每节课我都会有充分的预设,然而课堂上的生成却总会出其不意地让“无火之石,相击而发出灵光”。
记得我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人教版三年级上册42页例2),课前我充分研究了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的特点——开放性和灵活性,为学生提供了很多自主探索的空间。由于考虑到每个学生内在的思维会存在差异,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我安排学生小组讨论后再汇报,一切都在计划之中,我把学生叙述的方法一一记录在黑板上,正是教材中呈现的三种方法:(1)6+4+6+4=20(厘米);(2)(6+4)×2=20(厘米);(3)6×2=12(厘米)4×2=8(厘米)12+8=20(厘米)。接下来应该是算法最优化的选择,提问学生认为哪种方法更好?学生积极发表着自己的观点,大多数同学认为第二种方法算起来比较简便。正在同学们纷纷表示赞同的时候,我班的刘中腾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还有一种更好的方法。可以先算6×4得24,再减去4得20。”他的想法不在教材呈现方法之列,一时弄得我和学生们都是一头雾水,学生们也纷纷议论起来。我知道他可是个较真儿的孩子,既然他说了,一定是有他的想法。“那你给我们仔细讲一下吧!”我给了他一个解释的机会。他说的很快,我的脑子跟着他的叙述飞快地转着。原来,他是先把四条边都看成6,这样就变成了正方形,但两个宽都多了2厘米,所以再减去4厘米。真是又神奇又有趣,长方形在学生眼里竟然变成了正方形。经过他的一番解释,我看到有的同学也有点蠢蠢欲动欲动了,我没有就此打住,而是接着提了个问题:“你们还能想出其它的算法吗?”于是一向有不服输精神的王钰涵站起来说:“还可以把四条边都看作4,4×4=16,两条长都少了2厘米,再加上4厘米。周长也是20厘米。”真是“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了。
“教学相长”,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总能带给我惊喜。那是我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例2中为我们呈现了六幅与现实世界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紧密相关的画面。其中有一道题是让学生判断“太阳从西边升起。”这一现象会是哪一种情况:“可能”、“不可能”还是“一定”。我满以为学生能异口同声说出:“不可能”,但居然有个异样的声音说出“可能的”。当时不仅我对他的判断感到不可思议,学生们也都觉得十分好笑,认为他很无知,有的同学开始议论起来了,并试图说服他。我试探地问到:“太阳可能从西边升起吗?”他开始犹犹豫豫地说:“有一次上课,有个男老师说,太阳是从西边升起的。”我感到很诧异,同学们笑得更欢了。这样的答案似乎是越来越离谱了,可这个孩子继续吞吞吐吐地说,我也很认真的倾听着。原来在科普天文知识讲座上,老师讲过金星自转的方向和地球是相反的,所以在金星上看太阳就是西升东落。随着他的讲解,同学们也听得越来越认真了,最后好几个孩子还补充说:“对!对!是这么讲的。”当然我们平时所说的“太阳东升西落”都是指在地球上而言,我们还不能把站在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作为常识不讲,但我很庆幸,没有让这个孩子就那么简单的坐下,我的耐心倾听不仅让这个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答,也让课堂充满了求知的欲望。我想教育绝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而是使师生共同寻求真理的过程,是师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过程。这不正是我们常说的教学相长吗?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而且往往是这样的课堂才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我想是因为它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丰富的,跌荡起伏的,多变的,而这些并非是教师预料好的,它往往是学生创造的,它的出现虽然打破了教师预先设定的想法,却可以引发辩论的焦点,擦亮探知的目光。可见学生是一种活生生的力量,他们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带着灵感和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他们是课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老师我们要多一双发现的眼睛,不仅让学生的个性轻舞飞扬,也能让我们自已插上飞翔的翅膀,享受教育带给我们的幸福。
“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享受教育使我多了一双发现的眼睛,在不断的“相荡、相击”中及时捕捉到每个孩子激情迸射的潜能。从教十多年了,我已形成了“严谨有度,稳中有活”的这一样一种教学风格,每节课我都会有充分的预设,然而课堂上的生成却总会出其不意地让“无火之石,相击而发出灵光”。
记得我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人教版三年级上册42页例2),课前我充分研究了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的特点——开放性和灵活性,为学生提供了很多自主探索的空间。由于考虑到每个学生内在的思维会存在差异,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我安排学生小组讨论后再汇报,一切都在计划之中,我把学生叙述的方法一一记录在黑板上,正是教材中呈现的三种方法:(1)6+4+6+4=20(厘米);(2)(6+4)×2=20(厘米);(3)6×2=12(厘米)4×2=8(厘米)12+8=20(厘米)。接下来应该是算法最优化的选择,提问学生认为哪种方法更好?学生积极发表着自己的观点,大多数同学认为第二种方法算起来比较简便。正在同学们纷纷表示赞同的时候,我班的刘中腾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还有一种更好的方法。可以先算6×4得24,再减去4得20。”他的想法不在教材呈现方法之列,一时弄得我和学生们都是一头雾水,学生们也纷纷议论起来。我知道他可是个较真儿的孩子,既然他说了,一定是有他的想法。“那你给我们仔细讲一下吧!”我给了他一个解释的机会。他说的很快,我的脑子跟着他的叙述飞快地转着。原来,他是先把四条边都看成6,这样就变成了正方形,但两个宽都多了2厘米,所以再减去4厘米。真是又神奇又有趣,长方形在学生眼里竟然变成了正方形。经过他的一番解释,我看到有的同学也有点蠢蠢欲动欲动了,我没有就此打住,而是接着提了个问题:“你们还能想出其它的算法吗?”于是一向有不服输精神的王钰涵站起来说:“还可以把四条边都看作4,4×4=16,两条长都少了2厘米,再加上4厘米。周长也是20厘米。”真是“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了。
“教学相长”,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总能带给我惊喜。那是我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例2中为我们呈现了六幅与现实世界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紧密相关的画面。其中有一道题是让学生判断“太阳从西边升起。”这一现象会是哪一种情况:“可能”、“不可能”还是“一定”。我满以为学生能异口同声说出:“不可能”,但居然有个异样的声音说出“可能的”。当时不仅我对他的判断感到不可思议,学生们也都觉得十分好笑,认为他很无知,有的同学开始议论起来了,并试图说服他。我试探地问到:“太阳可能从西边升起吗?”他开始犹犹豫豫地说:“有一次上课,有个男老师说,太阳是从西边升起的。”我感到很诧异,同学们笑得更欢了。这样的答案似乎是越来越离谱了,可这个孩子继续吞吞吐吐地说,我也很认真的倾听着。原来在科普天文知识讲座上,老师讲过金星自转的方向和地球是相反的,所以在金星上看太阳就是西升东落。随着他的讲解,同学们也听得越来越认真了,最后好几个孩子还补充说:“对!对!是这么讲的。”当然我们平时所说的“太阳东升西落”都是指在地球上而言,我们还不能把站在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作为常识不讲,但我很庆幸,没有让这个孩子就那么简单的坐下,我的耐心倾听不仅让这个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答,也让课堂充满了求知的欲望。我想教育绝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而是使师生共同寻求真理的过程,是师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过程。这不正是我们常说的教学相长吗?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而且往往是这样的课堂才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我想是因为它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丰富的,跌荡起伏的,多变的,而这些并非是教师预料好的,它往往是学生创造的,它的出现虽然打破了教师预先设定的想法,却可以引发辩论的焦点,擦亮探知的目光。可见学生是一种活生生的力量,他们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带着灵感和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他们是课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老师我们要多一双发现的眼睛,不仅让学生的个性轻舞飞扬,也能让我们自已插上飞翔的翅膀,享受教育带给我们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