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筑居”只不过是人为了生存于世而碌碌奔忙操劳,“栖居”则以神性的尺度规范自身。
李继勇
生于江西新余,前军旅诗人
诗作三百余首散见于《诗刊》、《解放军文艺》、《昆仑》等核心媒体,时评随笔小品等四百余万字,散见于国内各大媒体,优秀作品被《读者》等多家文摘杂志转载。
“人,诗意地栖居”,这行十九世纪初的德国古典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在百余年后仍能引起无数人的共鸣。诗意地栖居,让我们获得了超脱庸常生活的高蹈,从此找到身体与心灵的契合点。
数万年前的原始人类,才开始以他们所狩猎的飞禽走兽为师,把洞穴当成了天然的住房,在树上建造鸟巢一样的栖身之地。从在杀机四伏的大地上,到树上筑巢而居,神话传说中的有巢氏们不仅避开了猛兽的伤害,还获得了鸟一样俯瞰大地的视角和诗意:从日晒雨淋的户外,迁居洞穴,如同回到了母体的子宫,那种温暖和安全感,让北京山顶洞人找到了温馨浪漫。
人类从巢穴移居房屋,用了上百万年时间,距今约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才出现半地穴式和干栏式建筑。半地穴式房屋带着源自洞穴的灵感,挖掘出或深或浅的地穴,再以坑壁作墙基或墙壁,坑上再搭架屋顶便成了房屋:而从干栏式建筑上依稀能找到巢居的痕迹,用竹木桩构建高出地面的底架,再在桩上建筑房屋。这些最初的“经济适用房”虽然简陋,却让人类获得了比其他动物更为优良、安全的局部生存空间和保护屏障,而其所反映的基本居住功能和模式的影响也延续至今。
人类开始将文化技术的进步,不遗余力地用在建造房屋上。新材料、新建筑式样、新建筑工艺不断涌现,房屋在性能、功用等方面有了日新月异的突破,变得越来越牢固、越来越堂皇、越来越舒适、越来越高科技。更高更大更豪华,——对房屋的追求越来越背离我们的本意。人类开始为房所累。秦始皇穷侈极欲耗举国财力人力,建造了“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阿房宫,最终只落下个可怜焦土的亡国命运。在暴富的迪拜,游牧民族住了数千年的帐蓬在沙漠中正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超奢华的酒店。
科技与变革,让建造房屋更快捷高效,可钢筋水泥等人工材料的广泛应用让人类不得不为房屋付出更大的环境成本,面临着被“房屋”湮没的危险。有研究表明,钢筋混凝土建筑建材生产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甲烷等温室气体是钢结构建筑物的1.24倍,是木构造的1.81倍,而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则分别是后两者的1.44倍和1.96倍。以巨大的能耗为代价,失控的房地产利润,几乎让每一座城市都变成了灰尘弥漫、噪音轰鸣的大工地。不知有多少美丽的自然景观被改造成了“富人后花园”里的人造景观,不知有多少原生态的生存状况被改变,不知有多少建筑垃圾成为环境保护的难解隐患……
令人眼花缭乱的各式建筑装饰材料,足以让我们随心所欲地构筑个人的诗意空间。可走进散发着甲醛、苯、甲苯、乙醇、氯仿等有机化合物的新房屋里,我们这时会忍不住羡慕起那些用自己的方式装修的祖先们,他们将狩猎到的斑斓兽皮挂在石头墙壁上,将山野采集到的野花插在原木桌上。
现代社会里,凭借房屋来证明成功、表现自我的传统源远流长。成功与否,财富多寡,地位高低,似乎都能通过这个人所住的房屋来判断。于是“有房”,这个词在征婚启示上,早已代替了“热爱文学”等标签。
于是,房屋异化成了虚荣和攀比,让人的生活变得沉重。为求一屋,却被房价套上了重扼,不得不竭尽半生的精力和财力来偿付房屋负担,本想通过“有房”享受更多的乐趣和舒适,不想却平添了许多生存和自由的障碍、负担,让我们丧失了生活本该有的轻灵。买下了房子,毁掉了生活,诗意便怅然成了失意。
“广厦万间,夜眠不过三尺。”当“房子就是一切”时,当“有房”成为丈母娘们挑女婿的唯一标准时,当一片片商业住宅区拔地耸立,绝版户型、至尊豪宅等楼盘广告词遮不住不断拔高推高的房价时,我们不得不再次思考房屋到底是什么?住在摩天大楼中,人们会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河姆渡人快乐多少呢?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反复强调了“筑居”与“栖居”的不同,认为“筑居”只不过是人为了生存于世而碌碌奔忙操劳,“栖居”则以神性的尺度规范自身,以神性的光芒映射精神的永恒。通往诗意地栖居的路有如迷宫,诗意栖居在不同的文化、时代背景下有不同的标准,可古今中外的先哲们却异曲同工地选择了为心安家,不管身居何种房屋,同时追求的还有心灵的归宿。
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放弃万贯家产后,栖身于一个大木桶中晒太阳、捉虱子、思考哲学问题。十九世纪,美国作家梭罗在荒凉的瓦尔登湖畔伐木建了座简陋的小木屋,像个原始人般隐居,用一部《瓦尔登湖》讲述了工业时代来到时的诗意栖居。
诗意地栖居,与中国传统文化更是有着不谋而合的默契。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和谐、天人合一、至善至俭、返璞归真、圆融求真的理念,能将房屋建造成能容纳身体、心灵与自然的纯真空间。东晋陶渊明高唱着“归去来兮”辞官来到了南山,让采菊东篱下的栖居变得充满田园诗意。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唐诗,让杜甫的草屋成了诗意栖息的朝圣地……
有过身陷大自然险境的体验,或许最能感受房屋带给原始人类的诗意。记得二十年前的一次夜间定向越野,我在雨雾弥漫的大山里转了好几个小时,不得不承认自己是迷了路,当我看到山坡上一间茅草土砖房透出昏黄的灯光,便看到了希望。那房屋可以遮风蔽雨就够了,更何况还有火塘、食物和水。人对房屋的最本能的需要,才是最富有诗意的。
房屋应该是让身体和灵魂同步舒缓的歇息场所,与是否富丽堂皇,是否舒适奢华无关。房子是建在心灵上的,无关奢华,无关地段,拥有物理空间的同时,能否诗化精神向度,在心灵的家园里诗意地栖居,远比房屋的大小更为重要。
李继勇
生于江西新余,前军旅诗人
诗作三百余首散见于《诗刊》、《解放军文艺》、《昆仑》等核心媒体,时评随笔小品等四百余万字,散见于国内各大媒体,优秀作品被《读者》等多家文摘杂志转载。
“人,诗意地栖居”,这行十九世纪初的德国古典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在百余年后仍能引起无数人的共鸣。诗意地栖居,让我们获得了超脱庸常生活的高蹈,从此找到身体与心灵的契合点。
数万年前的原始人类,才开始以他们所狩猎的飞禽走兽为师,把洞穴当成了天然的住房,在树上建造鸟巢一样的栖身之地。从在杀机四伏的大地上,到树上筑巢而居,神话传说中的有巢氏们不仅避开了猛兽的伤害,还获得了鸟一样俯瞰大地的视角和诗意:从日晒雨淋的户外,迁居洞穴,如同回到了母体的子宫,那种温暖和安全感,让北京山顶洞人找到了温馨浪漫。
人类从巢穴移居房屋,用了上百万年时间,距今约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才出现半地穴式和干栏式建筑。半地穴式房屋带着源自洞穴的灵感,挖掘出或深或浅的地穴,再以坑壁作墙基或墙壁,坑上再搭架屋顶便成了房屋:而从干栏式建筑上依稀能找到巢居的痕迹,用竹木桩构建高出地面的底架,再在桩上建筑房屋。这些最初的“经济适用房”虽然简陋,却让人类获得了比其他动物更为优良、安全的局部生存空间和保护屏障,而其所反映的基本居住功能和模式的影响也延续至今。
人类开始将文化技术的进步,不遗余力地用在建造房屋上。新材料、新建筑式样、新建筑工艺不断涌现,房屋在性能、功用等方面有了日新月异的突破,变得越来越牢固、越来越堂皇、越来越舒适、越来越高科技。更高更大更豪华,——对房屋的追求越来越背离我们的本意。人类开始为房所累。秦始皇穷侈极欲耗举国财力人力,建造了“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阿房宫,最终只落下个可怜焦土的亡国命运。在暴富的迪拜,游牧民族住了数千年的帐蓬在沙漠中正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超奢华的酒店。
科技与变革,让建造房屋更快捷高效,可钢筋水泥等人工材料的广泛应用让人类不得不为房屋付出更大的环境成本,面临着被“房屋”湮没的危险。有研究表明,钢筋混凝土建筑建材生产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甲烷等温室气体是钢结构建筑物的1.24倍,是木构造的1.81倍,而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则分别是后两者的1.44倍和1.96倍。以巨大的能耗为代价,失控的房地产利润,几乎让每一座城市都变成了灰尘弥漫、噪音轰鸣的大工地。不知有多少美丽的自然景观被改造成了“富人后花园”里的人造景观,不知有多少原生态的生存状况被改变,不知有多少建筑垃圾成为环境保护的难解隐患……
令人眼花缭乱的各式建筑装饰材料,足以让我们随心所欲地构筑个人的诗意空间。可走进散发着甲醛、苯、甲苯、乙醇、氯仿等有机化合物的新房屋里,我们这时会忍不住羡慕起那些用自己的方式装修的祖先们,他们将狩猎到的斑斓兽皮挂在石头墙壁上,将山野采集到的野花插在原木桌上。
现代社会里,凭借房屋来证明成功、表现自我的传统源远流长。成功与否,财富多寡,地位高低,似乎都能通过这个人所住的房屋来判断。于是“有房”,这个词在征婚启示上,早已代替了“热爱文学”等标签。
于是,房屋异化成了虚荣和攀比,让人的生活变得沉重。为求一屋,却被房价套上了重扼,不得不竭尽半生的精力和财力来偿付房屋负担,本想通过“有房”享受更多的乐趣和舒适,不想却平添了许多生存和自由的障碍、负担,让我们丧失了生活本该有的轻灵。买下了房子,毁掉了生活,诗意便怅然成了失意。
“广厦万间,夜眠不过三尺。”当“房子就是一切”时,当“有房”成为丈母娘们挑女婿的唯一标准时,当一片片商业住宅区拔地耸立,绝版户型、至尊豪宅等楼盘广告词遮不住不断拔高推高的房价时,我们不得不再次思考房屋到底是什么?住在摩天大楼中,人们会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河姆渡人快乐多少呢?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反复强调了“筑居”与“栖居”的不同,认为“筑居”只不过是人为了生存于世而碌碌奔忙操劳,“栖居”则以神性的尺度规范自身,以神性的光芒映射精神的永恒。通往诗意地栖居的路有如迷宫,诗意栖居在不同的文化、时代背景下有不同的标准,可古今中外的先哲们却异曲同工地选择了为心安家,不管身居何种房屋,同时追求的还有心灵的归宿。
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放弃万贯家产后,栖身于一个大木桶中晒太阳、捉虱子、思考哲学问题。十九世纪,美国作家梭罗在荒凉的瓦尔登湖畔伐木建了座简陋的小木屋,像个原始人般隐居,用一部《瓦尔登湖》讲述了工业时代来到时的诗意栖居。
诗意地栖居,与中国传统文化更是有着不谋而合的默契。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和谐、天人合一、至善至俭、返璞归真、圆融求真的理念,能将房屋建造成能容纳身体、心灵与自然的纯真空间。东晋陶渊明高唱着“归去来兮”辞官来到了南山,让采菊东篱下的栖居变得充满田园诗意。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唐诗,让杜甫的草屋成了诗意栖息的朝圣地……
有过身陷大自然险境的体验,或许最能感受房屋带给原始人类的诗意。记得二十年前的一次夜间定向越野,我在雨雾弥漫的大山里转了好几个小时,不得不承认自己是迷了路,当我看到山坡上一间茅草土砖房透出昏黄的灯光,便看到了希望。那房屋可以遮风蔽雨就够了,更何况还有火塘、食物和水。人对房屋的最本能的需要,才是最富有诗意的。
房屋应该是让身体和灵魂同步舒缓的歇息场所,与是否富丽堂皇,是否舒适奢华无关。房子是建在心灵上的,无关奢华,无关地段,拥有物理空间的同时,能否诗化精神向度,在心灵的家园里诗意地栖居,远比房屋的大小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