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艺术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固有价值,忽略艺术价值相当于忽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灵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在它蕴涵着民族的艺术精神,具有单纯质朴的特征并且能够为现当代艺术的发展带来启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不容忽视,本文以民间舞蹈的文化的传承探究非物质文化的价值。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文化传承;价值;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2-00-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群体或个人在长期生产生活中产生的,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为目的的精神领域创造性活动。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发展历史、民风民俗都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遺产,如昆曲、古琴、蜡染、剪纸和侗族大歌等。其中中国民族民间舞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几经流转,但依托着民众高昂、炽热的民族情怀得以代代相传。作为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中国民族民间舞既承载着历史的文化积淀,同时伴随着时代变迁,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一、非物质文化的社会价值
作为鲜活的、多样丰富的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社会认同、社会和谐的价值和作用。社会价值是非遗最为复杂的价值属性,总结起来可以表现为几种不同的功能,这几种功能相对独立,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社会教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规范着民族的群体生活方式、思想价值取向,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道天然的法律屏障,在一定文化空间内形成特殊的约束机制。简单、纯粹的文化氛围使该地社会安定和谐、人们相处和睦。
(二)凝聚人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某些传统文化内容,反映和表现了民族共同心理结构、思维范式、生活风习等内容,能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共识和认同,也具有重要的社会和谐价值。民族舞源于群众,服务于群众,在民间深受喜爱。民间舞是群众集体表演、集体传承、集体创作的成果,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民族舞在一代代人的心目中始终保存着很多古代民俗特征和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特征,与民俗和人的观念联系在一起。民间舞蹈成为一种精神寄托,成为民族精神延续的力量。
(三)地域符号。经过历史的积累与沉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某些项目有时会在一个地区产生巨大的影响力,甚至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化符号。进行创作的。如藏族的“哑巴舞”,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藏族舞蹈语言。这些舞蹈作品在表现民族性题材的手法上都没有离开本民族的舞蹈语言。
二、非物质文化的艺术价值
现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赋子了多重意义,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教育资源、经济资源、科学资源,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最完整最深刻的保留,体现着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与原生状态。这些抽象的概念通过一定物质形式呈现出来,这必然涉及精湛的技艺、独到的艺术构成与精巧的艺术构思等艺术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相当大一部分是以某种艺术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人们能够感受到的首先便是它们的艺术之美,能够认识到的首先也是它们的艺术价值。因此,我们可以说艺术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固有价值。即是一种艺术形式。艺术,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舞蹈是以传达为目的文化表现形式。为实现有效传达,舞蹈主体根据受众的不同接授标准而调整传达方式。公众环境的介入,会使被公众认可的舞蹈审美标准成为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变化方向,这时主流文化的审美规范成为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成传达目的时的参考标准。保留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乡土根基,同时还要照顾大众审美标准,保持其作为带着泥土味的民间自娱舞蹈的实用性、即兴性、参与性、自由性的特点,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公众环境下的地域差异性。
三、非物质文化的开发利用价值
民间舞是民众自行创作的舞蹈形式,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与民族特点。劳动生活是民间舞的源头,群众传承是支流,因此,民间舞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民众生活的再现,是民族文化、信仰和情感的集合体。在中国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的碰撞中,民族民间舞从带有祭祀、节庆功能的原生态民间艺术正在变成运用灯光、现代交响乐的表演性舞台艺术,其每一个变化都与时代需求紧密相连。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前提下,中国的民间舞艺术,既要植根本土又要走向世界,形成区域文化特色,做到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有效结合。
四、非物质文化的科学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跨学科、跨领域的文化特征和知识属性。它作为历史的产物,是对历史上不同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科学技术发展程度、人类创造能力和认识水平的原生态保留和反映,是后人获取科技信息的源泉。许多民间习俗保留着原始文化的粗犷和纯真,对于研究人类历史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含有相当程度的科学因素和成分,如传统医药、传统酿酒技艺等,具有科学学研究的价值,为创新奠定了基础。因此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本身具有较多的科学内容,还给我们提供具有高度学术价值的资料,是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语言学、社会学、人种学、宗教学、文学、艺术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始源和开展研究的主要对象。民间舞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别:狩猎类,表现涉猎、投标、模拟兽类等内容的舞蹈;原始信仰类,表现图腾崇拜、祭祀内容的舞蹈;征战类,表现操练、出征等内容的舞蹈;生殖崇拜类,土家族有在专门场合下祈祷部族人口繁衍场景的民间舞蹈。这些舞蹈的分类反映了原始社会人类赖以生存的四大支柱:狩猎劳动、保卫疆土、维持团结、繁衍后代。通过研究民间舞可以获得供其他学科学习研究的资料。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的遗产,历史的遗产,更是艺术的遗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人类对自身文化的传承,对历史的肯定,以及对艺术的继承。本文以民间舞蹈文化传承为基础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开发利用价值以及科学价值,注重其传承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完整地留存,使当代艺术保有一片灵感之源。
参考文献:
[1]戚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舞蹈的重要意义——对云南艺术学院非遗进课堂活动有感[J].青春岁月,2011,(12):14.
[2]王雪.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民间舞蹈的保护浅谈[J].青春岁月,2014,(2):52-53.
[3]姜淑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问题研究[D].中共湖北省委党校,2014.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文化传承;价值;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2-00-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群体或个人在长期生产生活中产生的,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为目的的精神领域创造性活动。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发展历史、民风民俗都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遺产,如昆曲、古琴、蜡染、剪纸和侗族大歌等。其中中国民族民间舞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几经流转,但依托着民众高昂、炽热的民族情怀得以代代相传。作为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中国民族民间舞既承载着历史的文化积淀,同时伴随着时代变迁,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一、非物质文化的社会价值
作为鲜活的、多样丰富的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社会认同、社会和谐的价值和作用。社会价值是非遗最为复杂的价值属性,总结起来可以表现为几种不同的功能,这几种功能相对独立,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社会教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规范着民族的群体生活方式、思想价值取向,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道天然的法律屏障,在一定文化空间内形成特殊的约束机制。简单、纯粹的文化氛围使该地社会安定和谐、人们相处和睦。
(二)凝聚人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某些传统文化内容,反映和表现了民族共同心理结构、思维范式、生活风习等内容,能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共识和认同,也具有重要的社会和谐价值。民族舞源于群众,服务于群众,在民间深受喜爱。民间舞是群众集体表演、集体传承、集体创作的成果,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民族舞在一代代人的心目中始终保存着很多古代民俗特征和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特征,与民俗和人的观念联系在一起。民间舞蹈成为一种精神寄托,成为民族精神延续的力量。
(三)地域符号。经过历史的积累与沉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某些项目有时会在一个地区产生巨大的影响力,甚至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化符号。进行创作的。如藏族的“哑巴舞”,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藏族舞蹈语言。这些舞蹈作品在表现民族性题材的手法上都没有离开本民族的舞蹈语言。
二、非物质文化的艺术价值
现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赋子了多重意义,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教育资源、经济资源、科学资源,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最完整最深刻的保留,体现着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与原生状态。这些抽象的概念通过一定物质形式呈现出来,这必然涉及精湛的技艺、独到的艺术构成与精巧的艺术构思等艺术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相当大一部分是以某种艺术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人们能够感受到的首先便是它们的艺术之美,能够认识到的首先也是它们的艺术价值。因此,我们可以说艺术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固有价值。即是一种艺术形式。艺术,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舞蹈是以传达为目的文化表现形式。为实现有效传达,舞蹈主体根据受众的不同接授标准而调整传达方式。公众环境的介入,会使被公众认可的舞蹈审美标准成为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变化方向,这时主流文化的审美规范成为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成传达目的时的参考标准。保留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乡土根基,同时还要照顾大众审美标准,保持其作为带着泥土味的民间自娱舞蹈的实用性、即兴性、参与性、自由性的特点,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公众环境下的地域差异性。
三、非物质文化的开发利用价值
民间舞是民众自行创作的舞蹈形式,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与民族特点。劳动生活是民间舞的源头,群众传承是支流,因此,民间舞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民众生活的再现,是民族文化、信仰和情感的集合体。在中国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的碰撞中,民族民间舞从带有祭祀、节庆功能的原生态民间艺术正在变成运用灯光、现代交响乐的表演性舞台艺术,其每一个变化都与时代需求紧密相连。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前提下,中国的民间舞艺术,既要植根本土又要走向世界,形成区域文化特色,做到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有效结合。
四、非物质文化的科学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跨学科、跨领域的文化特征和知识属性。它作为历史的产物,是对历史上不同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科学技术发展程度、人类创造能力和认识水平的原生态保留和反映,是后人获取科技信息的源泉。许多民间习俗保留着原始文化的粗犷和纯真,对于研究人类历史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含有相当程度的科学因素和成分,如传统医药、传统酿酒技艺等,具有科学学研究的价值,为创新奠定了基础。因此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本身具有较多的科学内容,还给我们提供具有高度学术价值的资料,是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语言学、社会学、人种学、宗教学、文学、艺术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始源和开展研究的主要对象。民间舞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别:狩猎类,表现涉猎、投标、模拟兽类等内容的舞蹈;原始信仰类,表现图腾崇拜、祭祀内容的舞蹈;征战类,表现操练、出征等内容的舞蹈;生殖崇拜类,土家族有在专门场合下祈祷部族人口繁衍场景的民间舞蹈。这些舞蹈的分类反映了原始社会人类赖以生存的四大支柱:狩猎劳动、保卫疆土、维持团结、繁衍后代。通过研究民间舞可以获得供其他学科学习研究的资料。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的遗产,历史的遗产,更是艺术的遗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人类对自身文化的传承,对历史的肯定,以及对艺术的继承。本文以民间舞蹈文化传承为基础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开发利用价值以及科学价值,注重其传承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完整地留存,使当代艺术保有一片灵感之源。
参考文献:
[1]戚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舞蹈的重要意义——对云南艺术学院非遗进课堂活动有感[J].青春岁月,2011,(12):14.
[2]王雪.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民间舞蹈的保护浅谈[J].青春岁月,2014,(2):52-53.
[3]姜淑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问题研究[D].中共湖北省委党校,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