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兆飞:“公益梦”铺就“文化路”

来源 :山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ttwytp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繁华的城市,走进阔别已久的家乡。抛却了昨日公务繁忙,沉醉于今天阵阵书香。你用一个读书人的肩膀,扛起本不属于自己的担当。一间小书屋,一群读书郎,这是你一生追逐的梦想,也是授予你最美的勋章。”这是2014年第四届“感动济宁”十佳人物颁奖典礼爱德榜上鉴兆飞的颁奖辞。
  曾经的鱼台县环保局局长,现在是鱼台县清河镇鉴洼村一名普通村民。从环保局退休后,他毅然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扎根农村创办书屋、建设文化广场,方便群众看书、娱乐,而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公益老黄牛”。
  长期的工作经历使鉴兆飞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他在读书、看报中深刻体会到全国从上到下对发展文化事业的热。2010年退休后,看到老家乡亲们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匮乏,他就决定自筹资金,利用老家的六间院落创办乡村书屋。“一来呢,我身体不好,不能干重活了,想着力所能及为社会做些事,精神上也有个寄托。二来呢,村民农闲时也有个读书看报的地方,村里的孩子放学后有个学习交流的地方,能够方便大伙儿。”谈起创办乡村书屋的初衷,鉴兆飞轻描淡写地说。
  创办乡村书屋,鉴兆飞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但还是面临不少的困难。当时,鉴兆飞只有自己收藏的150来本图书和一些报刊,而且大部分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家里的老房由于年久失修,到处漏雨,书橱、椅子等设备更是没有着落。面对现实的困难,鉴兆飞没有退缩,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筹办乡村书屋的事情当中。然而,筹办过程中,种种繁琐的事情还是把鉴兆飞累倒了。“忙活了一段时间后,我就感觉双脚像灌了铅一样,不但行动不灵活,而且临睡前特别的疼。到北京武警总医院一检查,说是股骨头坏死,需要马上手术。”鉴兆飞回忆说。
  手术二十多天后,鉴兆飞就着急出院了,拖着还未痊愈的双腿,继续为他的“乡村书屋”忙碌着……收拾房子、搬运书橱、登记图书。鉴兆飞说:“我首先将自家的4间老房子进行了改建,重新粉刷了墙壁,然后购买书橱、图书等,再就是请人将图书登记造册,分门别类地装入书橱,工作千头万绪。”这期间,他把地板当床,每天工作到晚上十二点。就这样忙了一个多月,才把所有书籍分成了16类,仅文学类书籍就排了2000多号,满满装了27节橱子。“为了这个书屋,他连去北京复查,都推迟好几回了。”书屋管理员鉴宝刚说。
  乡村书屋办起来了,可是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守的老人多半不识字,鉴兆飞又专门为书屋准备了画册和科技光盘;同时,针对青少年学生,他购买了大量的少儿读物、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书籍。有了他这个书屋后,民风村貌有了改善,孩子们也经常来借书看书,这让鉴兆飞心里美滋滋的。关于书屋以后的发展,鉴兆飞计划以乡村书屋为根据地,组建唢呐、秧歌等文艺小分队,并聘请农业技术专家等到书屋来授课……“这样,就能把乡村书屋打造成服务农民的综合性文化大院。”鉴兆飞的笑容带着满满的满足。
  遒劲有力的草书 “乡村书屋”的牌匾挂在房门口,6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错落有致的摆放着27个书橱,里面又分门别类的摆放着农业科技、社会科学、少儿读物、文学艺术等10000余册图书,墙壁上张贴着许多名言警句、书画作品和管理制度……鉴洼村的书屋全天免费向村民开放,不但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许多村民还在书屋学到了一技之长。
  这边乡村书屋风生水起,那边的文化广场也如火如荼。在鉴兆飞的带领下,鱼台县清河镇鉴洼村建起了乡村文化广场,广场面积有1000多平方米,硬化场地660平方米,有6套健身体育器材;广场南边铺设了200米的排水管,有 800多棵绿化苗木……如今的文化广场像模像样,设施齐全,可当时建这个文化广场时并不是容易的事儿。“建这个文化广场,要比原先设想的困难多了。单选址就花了近半年多的时间,总算解决了地皮的问题。然后就开始筹备文化广场的建设。” 鉴兆飞继续说,建设文化广场的场地,是靠近路边的一块低洼地,与路面相差60多公分,需大量的土来填埋。经过多方打听,他得到邻县有挖人工湖留下大量泥土的讯息,于是二话没说骑着电动车就去了现场。在确定情况属实后,当即定下了500方的土,拉了20多车,用了100多个工时,才将整个场地平整。他拖着受伤的双脚,硬是在工地上坚守了三天三夜。
  基础打好了,接下来就是广场的照明问题,谈起如何解决广场照明问题,鉴兆飞至今还心有余悸,他回忆说:“我们是下午去镇政府拉路灯杆,半路上遇到了沙尘暴,风沙吹得让人睁不开眼不说,能见度也极低,司机多次提醒安全问题,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呀,经过反复的动员和鼓励,加上百倍的小心,五里多的路走了近两个小时,终于平安返回家中。”“用蜗牛的速度,拉来了灯杆,还没有耽误施工,值!” 鉴兆飞风趣地说。
  乡村书屋、文化广场,鉴兆飞退休后用余热继续支持农村文化建设,用自己的所学所长反哺家乡,以自己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教化乡民。鉴兆飞的乡村书屋、文化广场是鉴洼村的文化标记,是联系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鉴兆飞在延续乡村文脉、引领道德风尚的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越走越踏实。要想富先修路,鉴兆飞用他的“公益梦”,为鉴洼村修了一条“文化路”,是鉴洼村村民致富路上的引航灯。他,正用自己朴素的爱,引领着一方乡土向上向善……
  (鱼台县清河镇党委 屈峰/供图)
其他文献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回归生活实际,规范学生行为;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现象,达到体验、明理、导行之目的;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现象,指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规范学生行为;贴合学生生活实
期刊